第1416章 分兵!
「王玄策!
」
「臣在。閱讀」
「聯冊封你為威武大將軍,統帥北部戰區七十萬兵馬,前往安西都護府,借路契丹,進攻奧英帝國!
」
「啟稟陛下,若契丹不借路呢?」
王玄策開口問道。
「若是不借路,一同滅掉。」
「臣領旨!
」
王玄策是李貞仰仗的重要將領,立下無數汗馬功勞。
王玄策統帥的七十萬兵馬有五十萬人是抽調了大唐邊境的兵馬,
有五萬抽調於遼東,有五萬抽調於寧夏,另外十萬人則是北部戰區州郡的兵馬。
北部戰區兵馬多騎兵,這七十萬兵馬之中,有二十萬騎兵,這些騎兵多是來自燕趙之地
這七十萬兵馬若集結在西域,安西都護府的總兵力將達到了100萬。
這種恐怖的兵力,抵得上波斯帝國的全部兵力了。
恐怕此番集結,會嚇壞了波斯帝國吧。
李貞的心中有一個打算,如果薛丁山率領的五十萬江南兵能夠擊敗印度的奧英帝國。
那麼,李貞便同波斯帝國開戰,這座同西域接壤的大國,已經成為了李貞的眼中釘肉中刺。
在李貞看來,他不允許大唐的陸地上,有強勁的帝國存在
整整一百二十萬兵馬的調動,這些人馬達到了大唐六分之一的兵力。
整個大唐,各個州郡,各個郡縣的官兵都算上,達到了六百萬,
但是這些官兵駐守著郡縣,不能輕易離開。
因為這些官兵若是被抽調走了,縣令的府衙誰來守護,
縣裡出現了殺人犯,官兵都被抽調走了,誰去抓犯人?
所以,大唐各個州郡的三百萬官兵,是無法調動的,,
這些官兵只能守衛在各個郡縣。
邊關重鎮需要兵馬駐守,也不能抽調。
這一百二十萬兵馬,已經是李貞能夠調動的所有兵力。
若是李貞是舉全國之兵發動戰爭,也不為過。
大殿之中,李貞下發著一道道聖旨,朝堂之中的官員們,沒有一個人敢大聲喘息。
這是一百二十萬兵馬的調動!
此番大戰,必是驚世大戰,恐怕又要血流成河了。
朝堂之上。
文武群臣在大殿之上,感受了聖命難為。
大唐的皇權到了李貞的手裡,已經高度集權,
無論是內閣六部,還是東西兩廠,都只能服從皇命。
李貞重回龍椅之上,新任的左驍衛大將軍薛丁山恨不得插翅飛到江南,
統帥五十萬兵馬吞併突厥。
王玄策感覺自己的鮮血在沸騰,王玄策是一名武將,
武將之功在於征戰沙場之上,可是王玄策已經在朝兩年
兩年之間未曾掌兵,他感覺到自己已成為無用之人。
七十萬兵馬!
王玄策成名已久,戰功赫赫,此番率領兵馬前往西域,得到了朝臣的信服。
李貞看著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開口問道:「諸位愛卿,可有本啟奏?」
李貞的話音落下之後,房玄齡手持象牙板出列道:「啟稟陛下,自古以來,出兵打仗,需舉王道之師,臣以為,當昭告天下,此次出兵攻伐奧英帝國,乃是解救印度黎民於水火之中…」
「准奏,征伐詔書便由高大人撰寫。」
「臣接旨。」
房玄齡回歸朝班之中,王玄策出列道:「啟稟陛下,奧英帝國占領了印度吞併了大量的努力,士兵國力空前強盛…」
王玄策是一位軍事家,他的目光不是只盯著大唐周邊各國,還盯著南方的印度。
其實,奧英帝國再強大,也無法同大唐抗衡,因為奧英帝國與大唐之間隔著一座山。
朝堂之上,王玄策繼續訴說著他所知道的消息:
「啟稟陛下,原本奧英帝國有心向南吞併,占據南印度,只因為大唐海軍駐紮,大唐商人在南印度建立了龐大的商會,所以奧英帝國,一直有所忌憚,此番若是宣戰,陛下需要將南印度的大唐商人撤到連雲港」
王玄策的聲音落下之後,李貞開口說道:「朕會調遣大唐海軍進入連雲港。」
「陛下聖明。」
王玄策回歸朝班,朝堂之上,落針可聞。
朝班之上,房玄齡感覺幸福來得太突然,
左相的位置,突然之間就落在了他的頭上,不過,他也知道陛下的用意。
天子讓房玄齡成為了左相,只不過是讓房玄齡為李貞湊齊軍糧物資,武器裝備。
一百萬人馬的調動不是一個小數目,需要很多的糧食,
大規模使用步槍,更是需要大量的彈藥,攻城需要用射程更遠的加農炮,這更需要調動。
大唐海軍運兵能力強大,東部集團軍全部由大唐海軍運送到連雲港。
吞併突厥,只是要占據突厥的港口,以突厥的港口為跳板,
「有本早奏,無本退朝。」
太監高聲宣喝道。
朝堂之中,無人奏本。
房玄齡走出朝堂之後,眾多的官員紛紛聚集在房玄齡的身邊拱手道賀。
一時間,上官儀身邊分外冷清,沒有官員同上官儀走在一處,這種場景,似曾相識。
上官儀正向外走著,狄仁傑走到了上官儀的身邊,開口笑道:「上官大人,晚上可有事情,若無事情,來我府上小酌一杯。」
上官儀笑道:「過幾日吧,今天我要向交接,公務有些繁忙。」
「好,那就過幾日」
上官儀的心中十分清楚,天子不可能讓一個人在左相的位置上做太久,因為會留下禍患。
更何況他這是升職了。
早在兩年前李貞對他許諾過。
因為他進言過如何改變當前農民的現狀而得到李貞的重用。
所以李貞特意立下三司史,掌管天下財富。
薛丁山和王玄策離開朝堂之後,王玄策攬住了二人的手。
邀請二人前往府上一敘。
薛丁山和王玄策出兵莫臥兒,王玄策的心中多有放心不下。
強烈要求二人來到自己的府邸,先將出兵策略定下來。
王玄策掌管著兵部,負責著軍械調動。
薛丁山與王玄策自然不願意得罪王玄策,因為王玄策不但是兵部尚書,而且是名將,鎮守大唐大唐邊境,威名赫赫
其他的朝臣也在議論著這一次戰爭,若是能夠將印度吞併,整個大唐的疆土將前所未有的遼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