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你說的是人嗎
西平郡,綏和守捉城。
在李瑄策劃灕水之戰的時候,此地正發生一場「大戰」。
論悉諾邏得知論悉諾匝在灕水的遭遇後,立刻下令放棄堅固的營壘,出赤嶺至綏和守捉城,與唐軍交戰。
起初,論悉諾邏以為唐軍故弄玄虛,依靠平夷守捉城的唐軍不多。
先是試探性進攻,唐軍布置三千強弩,五千弓箭,如雨而射。
營欄密集,盾壘如山,長槍如林。
吐蕃士兵短時間難以撼動,在死傷三千士兵後,論悉諾邏立刻下令撤退。
他已經確定守衛此地的唐軍不少於兩萬。
強弩太多,防守嚴密,他三萬多士兵不可能攻下來。
於是,吐蕃大軍圍在綏和守捉城周圍。論悉諾邏請求調集青海一帶的士兵,過赤嶺,騎兵先行。
論悉諾邏無法去支援論悉諾匝,只能通過圍攻隴右大本營的方式,迫使唐軍回援。
最起碼要保證論悉諾匝率領的吐蕃士兵、吐谷渾士兵安然離開。
如果出征大軍都折在安鄉郡,不僅會加深吐蕃千戶所之間的矛盾,也會使附屬的吐谷渾離心。
吐蕃之所以難攻綏和守捉,是因為唐軍安人軍出兵五千、積石軍出兵四千,還有河源軍、臨洮軍、綏和守捉、合川守捉皆聚集而來。
同時,白水軍、威戎軍,安人軍的另外五千士卒,也在青海一線巡視,隨時防禦那個方向的入侵。
吐蕃不推平綏和守捉,就無法深入挺近。
因為湟水城外有湟水橋,很容易扼守。
夫蒙靈察在收到李瑄七百里加急的信件後,決定派遣赤水軍的兩萬騎去馳援。
赤水軍是唐軍最強大的獨立兵種,超過三萬三千人。
光朝廷牧監分配的馬就有一萬三千匹,更別說赤水軍中的私馬、俘獲馬。
早在幾個月前,夫蒙靈察就完成對莫賀達乾的討伐,將其殺死。河西正有兵可用。
夫蒙靈察是名震西域的猛將,天寶元年開始,接替王倕任河西節度使。
他知道李瑄的威名,更知道李瑄深受聖人信任,如果不派兵,怕李瑄彈劾他。
而且李瑄承諾,不論是否戰鬥,都會給河西軍好處。
河西的騎兵從大雪山的山口出,然後從威戎軍城外的橋上通過。
當河西大軍到鄯州城的時候,吐蕃先援的青海騎兵也已經到赤嶺。
同時,吐蕃探馬在鄯州一帶,看到大量的唐軍騎兵。
並將這個消息,告知論悉諾邏。
「那一定是河西的援兵!」
論悉諾邏猜測進入隴右的騎兵身份。
他不確定河西是否有步兵趕來。
如果有的話,就算他們的步兵來援,也很難完成戰略。
「唐人軍城要塞太多,使我軍難以推進,我們是否要與唐軍進行一次全面大戰。」副將向論悉諾邏詢問。
「此次我們調重兵至唐軍安鄉,意求突破當下,不料卻中了唐軍的埋伏。現我軍在一個月內,只可徵調六萬餘卒。其他各千戶所的士兵想要徵調,最起碼需要三個月時間。在曠野中與唐軍攻防,對我軍非常不利。所以需要慎重!」
唐軍河西的兵馬到來,論悉諾邏放棄繼續攻戰的念想。
「那我軍是否還要在綏和守捉與唐軍對峙!」副將又問。
「我們要視安鄉郡那邊的戰況而定,更何況大論在前往這裡的路上。」
論悉諾邏憂心忡忡,幾日未有消息,不知道論悉諾匝與唐軍的戰況如何?
他口中的大論為沒廬窮桑倭兒芒,是吐蕃當前三大論之一。
也是吐蕃第一位以外戚身份擔任大相的人,在尺帶珠丹誅殺韋達扎恭祿後,沒廬窮桑倭兒芒就是尺帶珠丹最信任的人。
沒廬窮桑倭兒芒主持過很多吐蕃冬季盟會和夏季盟會,制定各種法令和制度。同時,又親率大軍南征北戰,被人稱其為「將軍」。
吐谷渾現在這麼老實,也是因為沒廬窮桑倭兒芒平定其內部,他又多次親臨唐朝邊境,指揮軍隊作戰。
當面的局勢對吐蕃不妙,尺帶珠丹必然要派遣一名能鎮得住場子的人前來。
論悉諾邏希望大論到來後,能給予更好的戰略,幫助他們解決困境。
就在論悉諾邏焦慮的時候,突然有士兵跑來向論悉諾邏稟告:「有一騎自稱是論悉諾匝元帥的部下,要見將軍。」
「帶上來!」
論悉諾邏眉頭一皺,揮手說道。
不一會,一名臉色蒼白,蓬頭垢面的吐蕃男子被帶入大營。
此吐蕃士兵未穿盔甲,在這寒冷的冬日,只著一件輕薄皮衣,看精氣神應該是受了風寒。
「末將為那曲軍騎兵大五百,拜見將軍!」
這吐蕃士兵大五百哆哆嗦嗦向論悉諾邏拜道。
「告訴我發生什麼事。」
論悉諾邏向大五百問道。
「將軍,我軍戰敗,幾乎全軍覆沒,元帥和大將悉諾谷被李瑄親擒,大將統牙胡、諧拱、悉頰藏被李瑄陣斬,吐谷渾王子和兩名千戶長也被唐軍捉住,我軍千夫長死傷殆盡,最終逃離唐軍,可能不足兩千人。許多人逃跑的時候,丟盔棄甲,甚至丟棄糧食,在天寒地凍中累、餓而亡……」
騎兵大五百說著流下眼淚,將頭伏在地上。
多少年都沒有這麼慘烈的戰鬥!
哪怕是逃離出去,許多都沒有活著回到族部之中。
「嘶!」
論悉諾邏倒吸一口冷氣,他萬萬沒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這才過去多久?
即便是步兵列陣而守,也不至於這麼快潰敗,更不至於全軍覆沒吧?
「唐軍到底徵集多少兵馬在安鄉圍剿我們?」
論悉諾邏問出關鍵的一點。
「他們的騎兵只有七八千,步兵一萬五千餘人!」
大五百哽咽地說道。
「什麼?」
論悉諾邏大震。
兩萬擊敗六萬多人,類似的戰績歷史上不少見。
但兩萬在這麼短的時間全殲六萬多兵馬,他從未聽說過。
「論悉諾匝是怎麼搞的?」
雖然論悉諾邏無權去管理論悉諾匝,但此刻他非常憤怒。
他一直料想最壞的結局,也不至於如此!
這一次失敗,不單單對吐谷渾一帶有影響,青海、九曲也會被牽動。
論悉諾匝簡直是吐蕃的罪人!
「元帥也毫無辦法!那李瑄太厲害了,我們葉如第一猛將統牙胡被他一擊殺死,吐谷渾第一猛將悉頰藏被他一拳打爆扎甲,飛空數丈而死;他千軍萬馬中縱橫,如無人之境,他以槊刺人,隨意將屍體扔飛數丈之高,箭矢和投石都會被他用兵器擋住,他躍馬彎弓,百步內必射死我軍勇士,頃刻間就能追殺數百人。我軍騎兵無法抵擋,步兵孤軍深入,失敗已是必然!」
大五百經過這幾天逃亡,也理解論悉諾匝的苦衷。
「大膽,你說的是人嗎?」
論悉諾邏更加生氣,他可不信有這樣的猛將。
大五百說的是他們吐蕃傳說中的神,凡人之軀,能比肩神明嗎?
「將軍饒恕!屬下句句屬實,您可以詢問其他逃回的騎兵。」
大五百趕緊再次一拜。
「李瑄,是隴右軍主帥!」
論悉諾匝眉頭一皺,他這才反應過來。
怪不得河湟之地唐軍的防守還是如此嚴密,原來李瑄只帶數千騎離開,主力還在各軍城要塞鎮守。
他除了認為大五百對李瑄武勇誇大其詞外,相信大五百所說。
論悉諾邏作為一代名將,有宏圖抱負和遠大志向。
他是力張奪取河西,連接草原,吞併西域的踐行者。
在論悉諾邏的心中,占領河西走廊,將大唐堵在中原,他們吐蕃才會真正有與大唐並駕齊驅的實力。
他收起對李瑄的輕視,仔細向大五百詢問戰鬥的微末細節……
「李瑄必是精通《孫子》《吳子》者,用兵虛虛實實。且勇猛膽大,敢以兩萬擊我六萬。這樣的名將比皇甫惟明還要難對付,據說他只有十七歲,大唐皇帝將他放在隴右,明顯是想讓他行霍去病故事。」
論悉諾邏越聽越心驚。
李瑄智勇雙全,今後必然是他們吐蕃的心腹大患。
可經此一戰,元氣大傷。
他們必須要從內部各千戶所調集兵馬,鎮守在唐、吐蕃邊境,否則九曲的糧、牲畜有被大唐奪走的風險。
而且吐谷渾有多次叛變的前科,這次吐谷渾也損失超過三萬兵馬,對吐蕃不滿是一定的。
雖然吐蕃與吐谷渾小王聯姻。但真要說聯姻,吐蕃贊普還是李隆基「妹夫」呢!
「撤軍,撤回赤嶺,在各要塞防守。」
論悉諾邏下達軍令。
李瑄大勝,他們待在此地沒有意義了。
說不定李瑄現在正向河隴一帶回軍,再不離開他們就有風險。
他相信大論到來,同樣如此命令。論悉諾邏會向沒廬窮桑倭兒芒解釋清楚。
李瑄主勢,他們必要在九曲、青海一帶調集更多兵馬。
這次誘敵深入,已經證明了李瑄的野心。連王倕、皇甫惟明等邊帥都知道主動出擊,更何況是李瑄這種年輕氣盛的主帥。
吐蕃撤軍,王難得、荔非守瑜等將頗為遺憾。
河西援軍已到,他們希望吐蕃死攻營壘,獲取軍功。
但吐蕃的論悉諾邏是一個理智的將領。
王難得派遣一隊騎兵,眼睜睜地看著吐蕃大軍撤回赤嶺,並退出山口。
唯有石堡城高懸!
王難得認為河西軍沒有過河,所以他們不具備追擊的能力。而且李瑄也未給他們追擊的命令!
……
時間回到五日前,李瑄剛打贏灕水之戰兩天後。
「將軍,結合諸將士和典軍之語,戰報已經擬訂!」
劉單將戰報交給李瑄。
此戰報名為《灕水大破吐蕃賀表》。
李瑄接過賀表,洋洋灑灑有三千餘字。
不愧是狀元,書法優美,文采斐然,戰況描寫得如身臨其境。
開篇就用大量的篇幅對吐蕃口中筆伐,認為一切的錯都是吐蕃,大唐是正義之師。
其他包括地域、河流、景色、天氣,都有細緻入微的描寫。
也描繪到敵眾我寡,將士不眠不休地堅強鏖戰。
更有寫到李瑄的勇武表現,陣中連斬敵軍大將,萬夫莫當。通過俘虜,將這些吐蕃大將的名字、地位,都寫得清清楚楚,以凸出李瑄的勇猛。
不知情的人若看到,以為劉單在拍李瑄馬屁,誇張描寫。畢竟李瑄在賀表中的勇武非人類一樣,更有「斬敵千人」來修辭。
但劉單、高適、岑參、楊綰等佐吏並沒有覺得誇張,他們乘小舟到灕水對岸,看到李瑄的勇武表現,他們感嘆自己以前還是見識太少了,《史記》中的項羽也沒有如此!
在賀表的最後,劉單將這兩天統計的收穫列明,並向聖人匯報唐軍的傷亡。
此戰唐軍輕騎、精騎、重騎陣亡兩千餘,傷一千餘。
步兵陣亡三千五百餘人,傷兩千五百人。
李瑄的親衛共有四十五人陣亡,三十人受傷,其中有幾人以後也再無法參戰。
雖然和勝利比較起來,傷亡比例很小。
但李瑄很是難受。
這是他發動的戰爭,士兵的死亡和他有直接的關係。
以後,李瑄為自己的理想,還會頻頻發動戰爭,更多的將士埋骨他鄉。
他只希望最終能完成心中的計劃,讓士兵們不白死。
「劉判官,這份賀表還需要再更改一下。」
李瑄將賀表仔細讀完後,向劉單說道。
「李帥覺得有錯誤和不適的地方,屬下這就更改!」
劉單緊張地說道,這是他第一次為節度使擬訂呈給聖人的戰報,就像是科舉時一樣重視。
「非劉判官賀表有誤,相反我覺得賀表寫得很漂亮。但我希望你能在開頭能寫一下對聖人的讚譽,多繪一些筆墨。」
李瑄向劉單吩咐道。
既然是報功要賞賜,不僅要讓李隆基在心中開心,也要讓他在精神上愉悅。
李隆基一開心,才會有大量的賞賜,送入軍中。
「屬下在文中有提到一些。」
劉單以為李瑄沒看到誇讚聖人英明的幾句話。
「那還遠遠不夠,我覺得應該引經據典,誇讚聖人的武功,並極力讚嘆聖人慧眼識英才。最少用十分之一的篇幅,來誇讚聖人。」李瑄明白李隆基喜歡什麼。
「屬下明白!」
劉單以為李帥這樣的大丈夫不拘泥於此,沒想到李帥心中這麼細膩。
工於權術的大臣才會這麼做。
但身為李瑄一手提拔的判官,劉單對李瑄唯命是從。
他又用一天的時間,修改重寫。
李瑄看到新的《灕水大破吐蕃賀表》滿意地點了點頭,令驛兵七百里加急送至長安。
這一次李瑄一定比監軍先到。
因為監軍張道斌在綏和守捉,只有兩個小宦官跟隨李瑄。
等他們拿著節度使府整理的戰報見張道斌,才能再密奏李隆基。
至於麾下將領的奏功書,等李瑄回湟水的時候再發。
畢竟綏和守捉城還有一場戰鬥。
除了奏高秀岩為隴右都知兵馬使,此次一些將領李瑄也要為他們奏更高的品級。
如南霽雲除了戰功外,還射死一名吐蕃千戶長。辛雲京擒拿一名千戶長。
其他安思順、鉗耳大福、車神塞等也很關鍵。這些都要晉升職事官。
戰後幾天,李瑄主要以安撫士兵、百姓,為戰死士兵下葬為主。
他已經通過傳令兵得知河湟一帶的消息,兩邊人馬只是輕撞一次,現在還是對峙狀態。
當論悉諾匝戰敗的消息傳過來,吐蕃退兵是必然的,李瑄沒必要那麼著急回去。
又過三日,李瑄果然收到傳令兵的訊息,吐蕃撤軍!
李瑄率領親衛出塞巡視安鄉郡邊境。
一路上,李瑄看到吐蕃、吐谷渾士兵的屍體,有的是凍餓而死。
等局勢穩住,這些屍體要收斂起來。
他看到壯麗山河,這裡其實並非吐蕃進入唐境的好路線。
奈何上了李瑄的當,不得不翻山越嶺。
安鄉郡邊界,就是吐谷渾的地盤,這也是李瑄以後的謀劃之地。
李瑄又來到邊境諸戍堡,觀看烽火台,勉勵邊塞戍兵。
正常情況下,全靠他們預警。
李瑄巡塞三日,天空突然飄雪,李瑄不得不返回安鄉城。
隴右群牧副使張文儼和柳錫來見李瑄,在唐軍與吐蕃角逐的時候,他們也很驚慌,畢竟離戰場不是很遠。
「李帥,我們已經與西域諸族栗特聯繫好,我們出了更高的價格,他們願意將西域良品種馬運送至大唐。」
張文儼向李瑄匯報導。
「嗯!來者不拒,他們不論有多少種馬,我們都高價收購!如果牧監的庫存絹、錢金銀不夠,我會從隴右為你們籌備。」
李瑄回答道。
只要建立聯繫,吸引住那些唯利是圖的西域商人,那群栗特人有的是辦法將良馬運送到隴右。
千金買馬骨!
更多的昭武九姓栗特人在看到大唐牧監的誠意後,也會紛紛趕往大唐。
張文儼向李瑄匯報一些牧監情況後,又向李瑄說一件題外事:「李帥,有一個栗特商隊求見屬下,他們從西域向大唐運送五十餘匹良馬,路過河西的時候,被河西豪強奪走。他們求屬下幫助他們奪回良馬,但屬下無能為力。屬下擔心這件事情會影響我牧監收購良馬。」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