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新設

  第368章 新設

  褚遂良整了整官帽,也快步走入了殿內。

  殿內,長孫無忌早已坐在這裡了。

  如今朝野皆知,趙國公乃是太子殿下最倚仗的左膀右臂。

  陛下東征期間,更是如此。

  長孫無忌坐在大殿的一側,沉默不語,拿起茶碗,看著茶水遲遲沒有飲下。

  內侍紛紛給幾位朝中重臣倒上了茶水,而後侯在一旁。

  幾人不見太子來,便自顧自說著話。

  褚遂良低聲與許圉師,郭正一談著。

  許敬宗與顏勤禮,張大安也談著。

  一時間殿內窸窸窣窣的話語聲不少。

  「好了。」

  趙國公終於開口,眾人這才安靜。

  長孫無忌放下了茶碗,道:「今天太子讓我等在這裡議事,最好有一個結果,在陛下前往泰山封禪之前,來年開朝之後,就要將事辦下去。」

  要拆分京兆府是一件很大的事,今年多半是完不成,可趙國公說要在封禪之前,這未免有些太著急。

  封禪的日子要在明年的九月,也就是陛下要在九月前抵達泰山,那就要在來年五月前動身。

  滿打滿算,距離明年五月,也就八個月。

  少頃,殿內無人說話。

  長孫無忌道:「茶都喝了吧。」

  聞言,眾人這才紛紛端起茶碗,飲下一口溫熱的茶水。

  內侍太監再給眾人將此茶水續上。

  長孫無忌又道:「郭正一先說。」

  「喏。」郭正一站起身道:「下官以為在京兆府門下再分民,教,錢,糧,監察……」

  「慢著。」許敬宗打斷道:「錢糧民,照理說是民部的事,這些事不歸京兆府管,再者說監察一事是御史台的權責,與京兆府無關。」

  話語被打斷,郭正一倒沒有訝異之色。

  褚遂良的臉色黑了幾分,他看著許敬宗道:「他還沒說完,許少尹何故著急打斷?」

  許敬宗端坐著,有恃無恐地道:「怎麼?褚侍郎是覺得老夫所言不對嗎?」

  褚遂良冷哼一聲,示意郭正一繼續說。

  看了看兩位侍郎,郭正一稍稍行了一禮,又道:「按照許少尹的意思,錢糧人都歸戶部統管,在各縣開設官衙。」

  言罷,他又看了看兩位侍郎,才繼續道:「商與治歸京兆府,建設歸於工部。」

  聽著郭正一的話語,長孫無忌喝著茶水,神色多有思量。

  「慢著。」許敬宗又一次打斷了郭正一的話語。

  「嘭!」褚遂良重重一拍桌案,站起身道:「許敬宗!你有完沒完。」

  許敬宗反倒笑道:「建設調度人手按照京兆府的話語,是人力資源,這一定要歸於京兆府,不能交給工部。」

  褚遂良揮袖指著許敬宗,大聲道:「許敬宗!你們京兆府多大權力啊,是不是朝中六部的職權都要在你手裡,你才高興?」

  許敬宗頗有興致地道:「褚侍郎是何意思?是說老夫仗著太子,在這裡欺壓爾等了?」

  也未等褚遂良再開口,許敬宗再拍案而起,「你休要提太子,老夫走到今日朝野皆知,我許敬宗是如何讓關中富裕的。」

  「別議了,議什麼議!」褚遂良揮袖就要離開。

  「褚侍郎」許圉師連忙攔住他,看向還坐在殿內的趙國公,低聲道:「切莫動氣,趙國公還坐在這裡,今天議得如何,趙國公會稟報太子殿下的。」

  褚遂良這才重新坐回去,拿起茶碗灌了一大口。

  雙方又開始了議論,長孫無忌知道褚遂良與許敬宗慪氣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從這許敬宗任職京兆府開始,矛盾便一直存在。

  皇宮內,李承乾正在與蘇婉,還有寧兒放著紙鳶,兩個孩子抬頭看著紙鳶很是欣喜。

  小於菟道:「四賢說孩兒頗有天賦,學什麼都很快。」

  李承乾道:「是嗎?那你今天學了什麼。」

  「孩兒今天跟著四賢學會了讀論語。」

  蘇婉扶著腰,走到兒子身邊道:「好呀,念一句來聽聽。」

  小於菟撓了撓頭,道:「學而……學……」

  不出意外,這孩子一句都背不下來。

  蘇婉扶著孕肚坐下,倒也沒有計較,於菟才五歲,讓他背誦論語太難了。

  小於菟道:「孩兒忘了。」

  蘇婉繼續道:「無妨,你跟著四位夫子好好學,現在不懂沒事,往後一定要懂。」

  「孩兒知道了。」

  他牽著娘的手,又道:「娘,孩兒想學兵法。」

  蘇婉困惑道:「怎麼想學兵法了?」

  「孩兒想當大將軍,像爺爺那樣,征戰四方。」說罷他擺出了一個放箭的姿勢,口中還,「咻」一聲。

  「孩兒還想拜衛公為師。」

  蘇婉又道:「你連字都認不全,還想學兵法?」

  小於菟頗為認真道:「那孩兒識字之後,能學兵法了嗎?」

  蘇婉又道:「聽你爹爹的。」

  內侍拿著奏章腳步匆匆而來,道:「太子殿下,趙國公的奏章,褚侍郎與許侍郎議了半日,這才有了結果。」

  李承乾的手中還提著風箏線,道:「放在邊上。」

  「哎。」

  內侍看著正在玩樂的一家人,也不由自主的笑容。

  向來足智多謀的小於菟,自然是不願意放風箏,他與爹娘交代了一聲之後,便要去找明達姑姑玩。

  小於菟大步走到正在修建的皇城中,身後還跟著兩個內侍太監。

  現在的明達姑姑在太史監,整個太史監平日裡也只有姑姑一個人。

  還未走到太史監,一邊走一邊思考著學兵法的小於菟迎面撞到了一個人。

  他抬眼一看,驚喜道:「舅爺!」

  長孫無忌稍稍行禮道:「殿下。」

  小於菟笑道:「舅爺會兵法嗎?」

  長孫無忌道:「會一些。」

  原本要去太史監的小於菟當即改變了主意,跟上了舅爺的腳步,走在皇城中,一路來到了中書省。

  此刻中書省內,有不少官吏在忙碌。

  小於菟那明亮的眼睛用力眨了眨,驚嘆於這裡堆積成一摞摞的書卷。

  長孫無忌走入中書省,便在上座坐下,準備處理今天的國事。

  一眾官吏看到這位皇孫也紛紛行禮,小於菟坐在了舅爺身邊,目光看著桌上的文書,頗為吃驚。

  他抬頭問道:「舅爺,大唐的國事都是在這裡處置的嗎?」

  長孫無忌笑著點頭,說話間就批覆了一份文書,又道:「當年太子殿下就是坐在這裡學政觀政,三五日間太子殿下就能處置別人需要忙一個月的政務。」

  「家父當真這般厲害?」小於菟遲疑道:「難怪我天賦異稟。」

  長孫無忌接著道:「不過學政觀政是一件很枯燥且耗費心神的事。」

  小於菟拿起一卷厚厚的卷宗,入眼看到的是許多文字,他又眨了眨眼,道:「舅爺,這上面寫著的是什麼?」

  長孫無忌看了一眼解釋道:「這是新羅送來的國書,說是在東海的倭人派來使者,他們渡海來到大唐,是新羅使者金春秋舉薦的。」

  小於菟掰著手指數著,「高句麗人,突厥人,西域人,吐蕃人,南詔人,倭人……」

  長孫無忌感到欣慰,看來東宮平日裡一定有悉心教導的。

  「當年太子殿下在這裡學政一學就是一整天,時常問老夫政事,在參知政事之餘,還要治理關中,如此十餘年。」

  小於菟道:「家父如此勤勉,於菟定效仿之。」

  長孫無忌點頭,沒再理會他,繼續處理著今天的國事。

  少頃,再側目看去,見到這位皇孫不知道何時,已趴在一堆文書上睡著了,口水還流淌著。

  長孫無忌搖頭一笑。

  睡了一覺醒來的時候,也不知是時辰了,外面還是陽光明媚,小於菟揉了揉眼道:「舅爺?」

  長孫無忌又是點頭。

  他撓了撓有些亂糟糟的頭髮,用袖子擦了擦口水,目光呆滯地坐在一堆卷宗上。

  皇孫像是睡醒了,又像是沒睡醒。

  好一會兒之後,他終於站了起來,痛快地伸了一個懶腰,而後大步離開。

  本來在議京兆府改制後,長孫無忌的心情很不好,因為這件事又一次因京兆府不想讓權,故而作罷。

  對此,長孫無忌對東宮太子放任許敬宗的行為是有些不滿的。

  但今天看到了皇孫,此刻的心情卻格外的好。

  五歲的小於菟每天都很忙,每天早晨都要聽四賢講課,午後用了飯才能有一些自己的時間,這段時間他可以自由玩鬧,只要不闖禍。

  到了夜裡,小於菟就要學寫字,這大概就是他一天的全部生活,偶爾能夠放假玩一整天。

  夜裡,李承乾看著舅舅書寫的奏疏,這是今天許敬宗與褚遂良在乾陽殿的議事結果。

  還要按照這份議論結果,書寫著往後的規劃。

  小於菟與小靈鵲一左一右的坐在爹爹身邊,也提著筆,照著歐陽詢的字帖學寫字。

  四四方方的正楷字,在兒女手中寫得歪七扭八。

  父,子,女兒三人坐在一張長長的桌邊,各自手中提著筆正在書寫著。

  安靜的家中,蘇婉看到這和諧的一幕,面帶笑容的看著書。

  寧兒拿著帳冊走入殿內,見到這一幕也是放輕了腳步。

  「啊……」小於菟一聲長長的哈欠打破了這片寧靜,他擱下筆,道:「爹,娘……我困了。」

  李承乾道:「去睡吧。」

  「嗯。」小於菟精神萎靡地去洗漱。

  翌日的早朝上,許敬宗面對以褚遂良為首的一眾官吏正在對峙著。

  中書省想要瓜分京兆府的權力,許敬宗自然是不輕易讓渡。

  別看許敬宗在朝堂上只有孤身一人,他面對中書省數十人的問話,絲毫不落下風。

  李世民黑著臉聽大殿內的爭吵,已覺得煩了。

  李承乾則是面帶笑容,許敬宗清晰的認識到朝中六部的繁雜,京兆府下若僅僅只是拆分給六部,那拆了等於沒拆,京兆府的作用就不在了,一切政務又回到了以往的三省六部流程,反而沒有了原本京兆府的高效與便捷。

  許敬宗知道朝中舊制的冗餘與麻煩,他也體會過現在的京兆府辦事有多麼便利,他不會讓京兆府重走老路。

  一種是舊的朝中結構,而京兆府則是一種更新的結構。

  畢竟現在的朝中六部,很少有主觀的調動性。

  京兆府最大的優勢,便是自主地調動性,能夠迅速進入各地,迅速接手地方的事。

  在誰歸誰管的大事上,許敬宗的態度很堅定的直屬太子。

  眼看雙方爭執不休,李承乾站出朝班,朗聲道:「許少尹。」

  許敬宗連忙行禮道:「臣在。」

  「京兆府與中書省安排人手,前往各縣各鄉詢問鄉民所需,具體事宜要具體去辦,各方面都要詢問,徵調各縣人手,詢問鄉民有何所需。」

  「喏。」

  李承乾又道:「六部各自調取卷宗,與京兆府的卷宗進行核對。」

  「喏。」

  貞觀十九年,十月,洛陽正式入冬的這一天,朝中給各縣下達了政令,以人口,土地,糧食為主,建設民,地,糧三司,並設立住建,商業,支教,農牧,水利,市稅各監。

  命各縣統籌新設三司,六監的建設,由各縣縣令主持。

  各縣保留原本職權協領三司六監。

  保留京兆府治安緝拿職權,下設治安,防火二府。

  命京兆府少尹許敬宗主持統籌,命京兆府少尹劉仁軌主持督辦。

  京兆府書令張大安主持支教監,農牧監,水利監。

  京兆府書令顏勤禮主持市稅監,商業監,住建監。

  各縣下轄三司六監均交由京兆府兩位少尹統管,由中書省與御史台監察。

  在如今太子的主持下,大唐社稷的鄉縣規劃再一次細分,洛陽與關中增補官吏七百餘人,下發各縣。

  長孫無忌看著手中這份政令,突然又咳了一聲,這位東宮太子又一次進行了集權。

  這才是太子真正的意圖,太子從未想過要將權力分給中書省與六部。

  君臣二人坐在城樓上,李世民道:「輔機覺得如何?」

  長孫無忌停下了咳嗽,深吸一口氣,道:「很完備,也很仔細,但增補官吏還是不夠多。」

  「朕覺得太龐雜了。」

  「陛下,若太子殿下在這裡。」他長出一口氣,道:「那麼殿下就會說,治理社稷的事就應該是龐雜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