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唐蕃決戰(一)

  扶風縣東,長命寺。

  倒塌的廟宇旁,立著一塊石碑,上面刻著一幅陰篆畫,畫上的人物是先秦道人彭祖。

  而在石像的旁邊,又有一行小字,上書:

  「彭祖壽經八百歲,不及老佛一覺睡。」

  騎在馬上的孔攸,低頭看著這幅石像,停留良久。

  而在孔攸的身邊,延綿不絕的唐軍騎兵,順著官道,向著平原的大營慢慢行去。

  有中軍令卒,從遠處騎馬來到孔攸身旁。

  翻身下馬之後,令卒唱了個喏,開口說道:「中丞,郭將軍請您參加軍議。」

  孔攸點了點頭,騎著馬離開了長命寺的斷壁殘垣。

  中軍軍議,郭昕和一眾唐軍將領,聚在輿圖旁邊,討論接下來與吐蕃軍的戰鬥。

  聽見門外報說孔攸來了,郭昕親自來到帳外,將前者迎入帳中,說道:「孔中丞既然來了,不如先聽聽軍報?」

  孔攸應了一聲。

  檢行校尉來到輿圖旁,向帳內眾人說道:「吐蕃軍五日前,已經從長安退兵。根據各地州縣來報,萬年、鄂縣、甘谷等地的吐蕃軍都在撤退。」

  郭昕:「吐蕃軍如今還有多少兵力?」

  檢行校尉:「雅磨塘翼、多彌翼、孫波如翼、伍如翼、多孜翼,還有西山八國等部族,都能見到幡旗,兵力大約在十五萬人左右。」

  郭昕聽到這裡,輕輕點頭:「這差不多是吐蕃人的全部軍力了。」

  孔攸問道:「敵軍眼下到了何處?」

  檢行校尉:「吐蕃軍的前鋒,今日剛剛抵達金城縣,距離我軍的扶風大營,尚有一百二十里。」

  孔攸:「五天的時間,吐蕃軍離開長安,只走到了金城縣?」

  檢行校尉:「是。」

  孔攸向郭昕說道:「倘若我沒猜錯,吐蕃人這幾天裡,怕是軍中出現了變故。」

  郭昕:「中丞所料不錯,其實我軍的斥候,還發現了另一個不尋常的地方。」

  說完,郭昕示意檢行校尉繼續說。

  檢行校尉說道:「我軍斥候偵查敵軍布陣的時候,發現鄧麻部族、扎木達部族、鄂孜部族,在行軍途中被安置在了前軍,兩側又有騎兵。」

  孔攸皺眉道:「這些部族,倘若我沒記錯,都是吐蕃王帳中的本家從屬?」

  郭昕:「不錯,這些部族都是吐蕃王帳中的貴族從屬,在之前的數場戰鬥中,都被安排在中軍。而如今,桑赤若將這些貴族從屬,推到了前軍,又用騎兵從兩側脅迫,使其在前方探路。這就意味著,桑赤若擔憂這些部族的忠誠,甚至絲毫不信任這些部族,打算將其作為先鋒來使用。」

  孔攸眉頭舒展開來,笑著說道:「看起來,計策奏效了。」

  郭昕跟著笑了起來:「是,計策奏效了。」

  孔攸:「既然桑赤若與貴族反目成仇,那麼接下來的戰事安排,我們也要適當變化一下。」

  郭昕:「中丞放心,我已經吩咐下去。」

  軍議結束,郭昕邀請孔攸入帳閒敘。

  一壺香茗,一盤炒豆。

  郭昕看向帳外,幽幽說道:「中丞,有一件事,我一直不明白。」

  孔攸:「什麼事?」

  郭昕:「安西、北庭虎將何其多也,更別提河西、朔方、河北,遍地都是百戰名將,而某不過一北庭副使,雖然經歷過戰事,但名聲不顯,又不善言辭。這一次馳援長安,可謂是不世之功,陛下為何在那麼多的人選中,不理會其他人,偏偏選中了郭某?」

  孔攸喝了一口茶,瞥了郭昕一眼:「你起初是不是以為,郭子儀曾經在陛下面前,替你美言過幾句?」

  郭昕有些不好意思的撓撓頭:「起初某的確是這樣以為的,後來又覺得不大像,以舅父的脾氣,不大可能會做出那樣的事來。」

  孔攸:「我從涼州出發前,也曾經問過陛下相同的問題。」

  郭昕一愣,連忙追問道:「陛下是如何說的?」

  孔攸放下茶杯,說道:「陛下對我說,一來是因為你獎罰分明、愛兵如子,麾下士卒跟隨你多年,願意共生死,從未有過敗績;二來是因為你意志堅毅,新元三年冬,葛邏祿人犯邊,你率軍在大雪之中伏擊敵軍,整整等了三天三夜,最終大勝而歸,使得葛邏祿人遷離齋桑泊,再也不敢返回。」

  郭昕聽到這裡,不自覺搓了搓手:「斬首不足五千,不過就是一場小勝,陛下居然也耳聞了,郭某實在是汗顏。」

  孔攸:「三來……」

  郭昕一愣:「還有?」

  孔攸轉過頭來,盯著郭昕的眼睛,慢慢說道:「三來,讓你領軍迎戰吐蕃,保長安平安,陛下說,之所以給你這個機會,因為這是大唐欠你的。」

  郭昕聽到這裡,疑惑不解:「何謂大唐欠我的?」

  孔攸笑了笑:「我不知,你不妨猜一猜。」

  郭昕急的湊近一些:「中丞莫要打啞謎。」

  孔攸攤開手:「我真不知,當時追問,陛下只是笑而不語。」

  郭昕聽完,呆坐在原地,口中重複道:「大唐欠我的?」

  孔攸將杯中茶水一飲而盡:「吾等乃是凡夫,陛下卻是神人,自然有此一語,你只管安心做事便是。」

  郭昕嘆了口氣,輕輕點頭。

  孔攸:「說起你的事情,我倒想起了另外一人。」

  郭昕:「中丞所指何人?」

  孔攸:「桑赤若。」

  郭昕:「吐蕃大論?」

  孔攸:「起初關注到桑赤若這個名字,還是在天寶十二載的敦煌之戰。敦煌之戰,吐蕃軍大敗,敵軍大將莽素繒死於流矢,敵軍大部幾乎全滅。只有一員小將,名為桑赤若,帶著數千敵軍,繞過唐軍的重重圍堵,平安逃回了吐蕃。」

  「戰後,陛下當時身為安西節度使,面對軍報,矚目良久。有下屬見狀,向陛下詢問詳情,陛下曾經說了這樣一段話:這個名為桑赤若的小將,來自論陵欽的家族,這隻部族早在數十年就應當遷到大唐了。他身為噶爾家的子孫,如今留在吐蕃,居然還受命領兵,必定是有過人之處。」

  郭昕:「陛下有識人的神通,早在十年前,就看出了桑赤若的本領?」

  孔攸點了點頭:「只是可惜,那個時候無論是誰,都沒有將陛下的那番話,放在心上。數年之後,吐蕃軍捲土重來。在山闕峰之戰中,天降大雨,使得道路泥濘,安西、北庭援軍不至,段秀實和常會武率領的唐軍孤立無援,最終被桑赤若擊敗。在那之後,唐軍將領才開始真正重視桑赤若這位吐蕃大論。」

  曾經在軍報中看過山闕峰戰報的郭昕,想起末文描述,常會武率軍戰至最後十數卒,不願投降,引爆火藥庫玉石俱焚一幕,不禁喟然。

  孔攸見狀,勸慰道:「朝廷也是吸取了經驗,不僅修繕了安西東援的官道,而且在甘泉水、冥水等等上游都修建了水壩,即便突逢大雨,也能蓄水不使道路被沖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