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盧綸

  從段秀實家中出來,坐在馬車中的周鈞,開始思考沙州的局勢。【Google搜索】

  根據醫師的囑咐,段秀實重傷,怕是在一年之內,都無法重回軍隊。

  豆盧軍和玉門軍幾乎全軍覆滅,墨離軍也損失過半。

  敦煌城周遭的大小州縣,因為吐蕃軍的侵擾,大多都有著不同程度的損失。

  安西通往中原的大磧商路,雖然如今再次開放,但是因為暴雨和戰火,多處地點都有損毀,眼下正在緊急修繕,防務工作不得不由安西軍和北庭軍來承擔,今後也是個麻煩。

  段秀實不在,敦煌城由誰來管理,豆盧軍和玉門軍的主將,又由誰來擔任,這的確是個問題。

  行在涼州城中的長街,周鈞聽見車外人聲鼎沸,開口叫停了馬車,又朝王翃問道:「外面是怎麼回事?」

  王翃:「丞相,是參加秋闈的考生,在花門樓中舉行文社酒宴。」

  周鈞這才想起,再過些日子,便是秋闈,如今涼州城中已經聚滿了前來考試的文人。

  在車中脫了朝袍,又換上一套常服,周鈞出了馬車,帶著王翃和數名親衛,一路向花門樓行去。

  花門樓長街中的酒肆和伎所,為了迎接外地來涼城參加秋闈的文人,特意聯合舉辦了一場文宴。

  宴會上,幾位涼城中的文壇大家,負責撐撐場面。

  伎所中的一些當紅樂伎,隔簾獻藝。

  整條長街,其樂融融,一派歡鬧。

  周鈞帶著親兵,一邊在人群中一路向前,一邊旁觀著宴會中的人士。

  「方逢粟比金,未識公與卿。十上不可待,三年竟無成……」

  無意之間,聽見這首詩的周鈞,突然停下了腳步,將目光投向酒肆的里座。

  只見一個面容端正、身形修長的年輕人,坐在桌旁,一邊飲酒,一邊感喟。

  周鈞腳下挪步,入了酒肆,又來到桌旁,向那年輕人問道:「秋闈在即,何故自鄙?」

  那年輕人見周鈞生的威儀,氣度不凡,身邊又有武衛,猜測對方身份顯赫,連忙站起來問道:「在下盧綸,字允言,不知閣下如何稱呼?」

  盧綸?

  周鈞先是一愣,隨即說道:「某一過客,你若願意,便稱呼我為周二郎吧。」

  盧綸看向周鈞,拱手喊了一聲周二郎。

  周鈞先是讓店家上了些好酒好菜,接著單獨和盧綸坐在一起。

  看著面前這位在史書中被稱為『大曆十才子之首』的盧綸,周鈞開口問道:「允言,你從何處來了涼城?」

  盧綸:「鄱陽。」

  周鈞心中道了一聲果然,接著問道:「鄱陽距離涼城有千里之遙,某聽聞江南和洛陽都有科舉,允言為何捨近求遠?」

  盧綸面上有些尷尬,回道:「不怕周二郎笑話,綸以為涼城科舉,比較洛陽和江南,要來的更公正一些,故而才來了這裡。」

  聽見這個答案,周鈞有些意外。

  原本他以為,盧綸會回答,涼城唐室乃是正統,洛陽和江南不過是偽朝云云。

  周鈞於是問道:「此言何意?」

  盧綸:「從天寶七載起,綸數次去往長安科舉,屢試不中。後來一番打聽,這才知曉,原來朝中選拔人才,都受了權貴之令。前有李林甫,後有楊國忠,二人把持朝政,又攉拔親信,使得科舉行卷大行其道,毫無公正可言。某心灰意冷,便去了鄱陽隱居,只與好友把酒言歡。」

  周鈞:「那你後來又是為何要來涼城參加科舉呢?」

  盧綸:「因為一首詩。」

  周鈞:「一首詩?」

  盧綸開口吟道:「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

  周鈞:「這首詩……好像是……」

  盧綸:「這首詩乃是當朝丞相所做,說的就是糾正科舉中的不端之風,為大唐攉拔才俊。」

  聽到這裡,周鈞也不好說什麼,只是嗯了一聲。

  盧綸見狀,以為周鈞不信,接著說道:「涼城發了舉賢令,對於以往的科舉制度,行了『四改三廢』,此舉有利於天下讀書人,乃是大唐自開國以來,難得一見的良政。所以,我才說,涼城科舉要更公正一些。」

  周鈞看向盧綸,又問道:「洛陽被叛賊所占,江南又是偽唐之地,天下讀書人難道會去這兩個地方做官嗎?」

  盧綸:「周二郎怕是久居涼城,不知天下大事。」

  「在文人學子心中,長安洛陽兩京,乃是大唐之都,許多讀書人,只在乎名頭,並不在乎國號,所以每年去洛陽趕考的人,還是有許多。」

  「至於江南科舉,原本名聲不顯,只是近兩年來,不少門閥大戶家的名士,都來江南定居。漸漸的,江南科場的名聲,也在文社和官塾的帶動下,慢慢興起。」

  「反倒是涼城科舉,雖是大唐正統,但長期未曾開設,在天下文人之中的知名度,當是最低。而且,南方文壇和高門顯戶,又大多鄙夷北方人,認為北方朽落,所以很少有南方文人,願意來北方趕考。」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周鈞聞言,說了一聲原來如此。

  與盧綸交談了一會兒,周鈞出了酒肆,打算返回尚書省。

  行在路上,周鈞不禁開始回憶盧綸的過往。

  盧綸祖上,曾祖父為永寧令,祖父為濟州司馬,父親為臨黃縣尉,他的親屬也大多為縣丞、縣尉之類的小官。

  這種社會地位,即介於達官階層和士民階層之間的社會地位,使他既有依附達官貴人、以詩干進的一面,又有了解社會現實、創作出一些優秀之作的一面。

  盧綸天寶年間落第,之後又幾次應舉,但均未能及第。後來他遠赴鄱陽,與吉中孚、司空曙、苗發、崔峒、耿韋、李瑞等交遊唱酬,這些人被統稱為大曆十才子,而盧綸又是十人之首。

  在之後的唐肅宗、唐代宗時期,盧綸又是數次參加科舉,還是不中。

  身為好友的元載看不下去,便以文採過人之名,將盧綸推薦給了皇帝。

  盧綸這才得以開始做官。

  盧綸在中唐時期,名聲可以說是如雷貫耳,與韓愈、王維齊名。

  要問原因。

  首先,他文採好,有25卷的詩詞歌賦留存於世,而且每一篇都質量上佳,這在唐朝詩人之中,極為少見。

  其次,他人緣好。盧綸性格溫潤,不與人爭,又不以家世出身結交,故而朋滿天下。

  中唐時期的不少權貴,光是唐朝宰相,諸如元載、王縉、常袞、李勉、齊映、陸贊、賈耽、裴均等人,與盧綸皆是摯友。

  能夠以末官之身,與近十位宰相交好,盧綸的交際水平,可見一斑。

  想到這裡,周鈞對車外的王翃問道:「今年涼城科舉,由誰考校?」

  王翃答道:「高大夫為主考,杜侍郎為副考。」

  周鈞:「你去告訴高適和杜甫,今年秋闈放榜之前,記得先把及第的名單和卷子,拿來給我看一遍。」

  王翃:「喏。」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