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離間

  吐蕃軍主將桑赤若,已經隱約能夠感覺到敦煌城中兵力不足,武備缺乏。{什麼?你還不知道|.閱讀.COM,無錯章節閱讀|趕緊google一下吧}

  以往吐蕃軍攻城,唐軍不僅能抵禦住攻擊,還能藉機出城反攻,可如今唐軍大多都是死守不出;再比如唐軍手中那種可以爆炸的『震天雷』,起初還能見到,現在使用次數越來越少。

  桑赤若心知敦煌城破在即,便向吐蕃大軍承諾,一旦敦煌城破,刀不入鞘,屠城三日,除了城中寶庫獻給祖贊,其餘允許士卒自由掠奪。

  此令一下,吐蕃軍士氣大振,桑赤若的個人聲望在一時之間,也漲到了最高。

  在這之後的一天清晨,吐蕃軍前去打水的兵卒,在小河旁發現了一塊巨石。

  走近一看,吐蕃士卒不禁被上面的一幕,嚇呆在了原地。

  只見無數的螞蟻,爬在巨石的表面。

  然而,這些螞蟻的行進,並非是雜亂無章的,而是隱隱形成了幾個特殊的圖案。

  打水的吐蕃士卒,將這一罕見的現象,匯報給了部族。

  部族中的書令,聽聞這一消息之後,急忙趕至巨石旁,一眼就看出這些螞蟻組成的圖案,是犽隆文字(吐蕃古文)。

  連在一起的含義便是:天神賜福於噶爾。

  犽隆文中的『天神』,專指苯教中的薩滿神,那麼噶爾又是什麼?

  噶爾就是桑赤若的姓氏,也是他祖族的名諱。

  噶爾族起源於蓀波,被吐蕃所征服,之後族內的成員,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一直在吐蕃高層中擔任著職位。

  比如,吐蕃大貢論噶爾·赤扎孜門、噶爾·芒香松囊都出自噶爾一族。

  但論其噶爾部族,其中最有名的兩位大相:

  一位是噶爾·東贊(祿東贊),他以臣子的身份,征服象雄、羌塘等等地區,統一了整個高原,並且說服大唐和親,又進行了經濟、軍事、民生、宗教等等一系列改革,建立了吐蕃帝國。

  而另一位的名字,在大唐史冊之中卻成了禁忌,也成了唐軍不敗的陳傷舊疤,很少有唐人敢公開提及。

  這個人就是祿東贊之子,噶爾·欽陵贊卓(論欽陵)。

  論欽陵身為吐蕃大論,統領吐蕃軍長達三十年之久。

  在這三十年間,他與唐軍大小作戰百餘次,從未遭逢過敗績(以親自領兵而論)。

  薛仁貴、李敬玄、韋待駕、閻溫古等等唐將,皆負於論欽陵之手。

  最後,論欽陵在吐蕃國中聲望太高,甚至已經威脅到了吐蕃贊普的地位。

  吐蕃贊普器弩悉弄與大臣論岩合謀,以狩獵之名前往論欽陵的駐地,捕殺其黨羽兩千餘人,論欽陵率兵謀反,但大部分將領選擇忠於贊普不與抵抗,論欽陵兵潰自殺身亡。

  吐蕃國中的噶爾名門,至此徹底勢微。

  而如今,在甘泉水旁,突然多了這樣一塊巨石,上面又有螞蟻成字為『天神賜福於噶爾』,這中間就多了許多令人深思的意味。

  螞蟻成字一事,很快就傳到了吐蕃大營。

  桑赤若本就名望正盛,此時又加上了這一檔子事,整個吐蕃大軍的上上下下,再看他的眼神,都變了不少。

  當天在軍營中,不少信奉苯教的部族將領或士卒,見到桑赤若,都會跪伏在地,輕吻其靴尖,又尊稱其為『疙牙摩羅』(大智慧王)。

  起初桑赤若還不察覺,以為是軍卒出於尊敬,才行此大禮。

  但是後來,桑赤若從他人那裡獲知了螞蟻成字的消息,一時之間大驚失色。

  噶爾家族世世代代被贊普所忌憚甚至仇恨,這在吐蕃國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桑赤若忍辱偷生,低聲下氣,這才好不容易得來今日成為大將的機會。

  即便如此,桑赤若在出兵前,吐蕃祖贊還是不放心,特意派出一群本家貴族,名為協助,實際上就是監視,目的就是怕桑赤若掌控兵權,意圖不軌。

  可是眼下,卻生出如此變故,這令桑赤若頓時欲哭無淚。

  桑赤若為了消除不利影響,連忙在軍中下了數道命令:

  一、立即派出人馬,去甘泉水旁就地掩埋巨石;

  二、禁止士卒討論螞蟻成字一事;

  三、找到隨軍的本家貴族,向祖贊表了一番忠心,更是偷偷摸摸送出去不少重禮。

  在好一番運作之下,螞蟻成字之事總算是告一段落,但是噶爾家族得天神庇佑的傳聞,卻是越傳越廣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幾日後,有吐蕃士兵又去取水,在甘泉水的上流,再次發現一塊覆有螞蟻的大石,上面依舊形成了文字。

  只不過,這次的文字改變了許多。

  軍中書令再次去看,發現文中大意便是:「天神終將戰勝偽教。」

  犽隆文中的『天神』,專指苯教中的薩滿神,而『偽教』二字,只要是明眼人,都能看出它代指了佛教密宗。

  這段話的出現,使得整件事的意義,徹底發生了變化。

  如果說,第一次螞蟻成字,只是將噶爾家族抬高到了天神庇佑的程度;那麼,第二次螞蟻成字,卻是將噶爾家族牽涉入了吐蕃國中的佛苯之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噶爾家族從最早開始,是信奉苯教的,後來因為併入吐蕃,改信了佛教,在經歷了風風雨雨之後,噶爾家族被佛教徒的贊普王族所背叛,走上了覆滅的道路。

  所以,第二次螞蟻成字,以天神之名,點明了吐蕃的佛苯矛盾,如果再聯繫第一次螞蟻成字的內容,就不難推論出,天神降下預兆,是希望借噶爾家族之手剷除佛教密宗。

  當這些內容傳回大營的時候,吐蕃軍中頓時掀起軒然大波。

  要知道,在吐蕃大軍之中,信仰佛教的人,大多都是忠於祖贊的本家貴族,和一部分山南貴族,而信奉苯教的人,不僅有羌塘、象雄、多瑪等各地部落的貴族,軍中大部分未經教化的士卒和奴兵,信奉的也都是苯教。

  所以,針對這塊石頭上的文字,苯教徒個個都是興奮無比,在他們看來,這就是神跡,而在佛教徒看來,這是一次別有用心的污衊。

  有趣的是,苯教徒與佛教徒在辯論時,前者將一件事情拿出來,反覆宣講,那就是吐蕃大軍進攻山闕峰戎堡時,因為虎蹲炮而死傷慘重,突如其來的一場大雨,不僅淋濕了敵人的武器,還將安西軍和北庭軍阻隔在千里之外,這看起來完全就是天神對主將桑赤若的庇佑,沒有任何可供質疑的餘地。

  此時的桑赤若,因此兩次『神跡』的出現,被苯教徒和佛教徒夾在中間,成了熱鍋上的螞蟻,左也不是右也不是,只能極力勸說兩方擱置爭議,先將注意力放在眼前的敦煌城上來。

  隨著爭論的擴大和延續,代吐蕃祖贊行監軍之職的本家貴族團,忌憚苯教神跡的影響力,當眾宣布要解除桑赤若的主帥之職。

  桑赤若出面極力勸說,希望貴族們再給他數天的時間,一旦敦煌城破,他就會主動交出兵權。

  但這種說辭,本家貴族們不肯也不敢去相信。

  有忠於桑赤若的將領和貴族,向其勸說,與其交出兵權,不如違抗命令,逮捕那些本家貴族之後再繼續攻城。

  桑赤若一番思索之後,出於長遠考慮,拒絕了這個提議,決定向本家貴族團交出兵權。

  至此,吐蕃大軍因為兩塊石頭引發了宗教內訌,不得不收整軍勢,放棄了敦煌的圍攻,開始慢慢向龍勒山的方向退卻。

  敦煌城頭,郭子儀目送著吐蕃大軍遠去,向身旁的孔攸嘆道:「五名士卒,幾塊石頭,就能退十萬吐蕃大軍,先生真乃神人也。」

  孔攸搖頭道:「武周朝時,則天皇帝派兵遣將,數次南征吐蕃,都敗給了論欽陵。大臣郭元振建議,吐蕃王族信奉佛法,可派出僧侶以講解佛法為由,來行離間之計。皇帝許之,最終吐蕃贊普中計,誅殺噶爾一族。」

  郭子儀聽完點頭,說道:「吐蕃人篤信神相命理,因此而中計,倒也不足為奇……但是,那螞蟻寫字的法子,先生又是如何知曉?」

  孔攸笑道:「此法乃是丞相所述。」

  郭子儀奇道:「丞相所述?」

  孔攸:「攸曾與丞相閒談野史,談及楚漢相爭,丞相說了一則趣聞。說是漢高祖劉邦曾遣人,將花蜜塗在大石之上,上書霸王自刎四字,引螞蟻覆之。項羽見之,以為天不留生,便自刎在江邊。」

  郭子儀聽完,哈哈大笑道:「此等軼事,老夫倒是聞所未聞,有趣,有趣!」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