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李承乾的餿主意(第一更)
李承乾神色凝重起來,沉吟道:「從貞觀十五年起,父皇便開始在河北儲備糧草軍械,共用三年,完成了征戰遼東的準備。
但開戰之後,僅僅一年,糧食儲備便已經消耗大半-—--主要是遼東四十萬百姓所致,第二年朝中勉強支撐,到了秋後,遼東豐收,也算平衡。」
聽著李承乾所說,殿中群臣的神色逐漸嚴肅起來。
「所以,父皇,高句麗征戰,大唐準備兩到三年,擊敗不難,甚至擊破平城也不難,難的是拿下高句麗之後,高句麗的三百萬百姓如何處置?」
李承乾忍不住有些艱難的搖頭,說道:「若是這三百萬百姓一年的糧草全部都由大唐支撐—
父皇,這太難了。」
大唐滅高句麗,不難,難的是滅了高句麗之後治理百姓所需要的糧草。
「太子所言偏頗了。」李拱手站出,看向李承乾道:「高句麗亦有產出,高句麗自身每年產出便夠其三百萬百姓所用,所以大唐最後需要支撐的,並沒有那麼多。」
「英國公所言大體無差。」李承乾轉過身看向李,然後又看向諸位軍中將領,認真說道:「這一切都前提,是高句麗在最後關頭,不要狗急跳牆的燒毀糧草,否則———」
高句麗在撤走的時候,為防止糧草落入大唐手中,成為大唐用來征伐高句麗的基礎,所以,他們經常就會在撤走之前,儘量的燒毀殘餘糧草。
這樣的事情,在大唐攻伐遼東之時,屢見不鮮。
李世民坐在御榻上,微微點頭,說道:「眾卿,日後攻伐之時,若非必要,還是要注意糧草保護之事。」
「喏!」群臣肅然拱手。
此刻依舊能夠站在大殿之中的文臣武將,早已經超脫了普通的征戰殺伐之事,對於後勤和未來的治理之事,他們同樣有著深刻點理解。
畢竟大唐的軍中將領,很多都要轉任地方刺史,甚至是同時兼任。
地方治理之事,他們也有相當的了解。
李承乾看向皇帝,拱手說道:「父皇,依照這兩年征戰之事,朝中準備,除了支持軍前戰鬥以外,多餘能支持三十萬百姓一年所需的糧草—當然,若是高句麗的老弱婦孺餐食減半,僅保持不餓,那麼這個數字能夠撐到五十萬。」
李世民微微頜首,道:「也就是說,在高句麗戰場的繳獲之外,朝中能支持五十萬缺糧百姓。」
「是!」李承乾拱手,說道:「剩下的,就看高句麗的繳獲,能不能夠支持高句麗三百萬百姓一年所需了。」
大唐占了高句麗,第二年組織生產,一年秋收哪怕不是太足,但也足夠高句麗之地勉強自足了剩下的就是治理和收穫之事。
「三百萬怕是不行。」李世民直接搖頭,說道:「朕已經下令在鴨綠江和大同江之間徹底毀滅生產之事,中間的百姓會被盡皆趕往大同江以南,所以,這幾年,高句麗能養活兩百萬百姓就不錯了。」
「倒也不止如此。」長孫無忌拱手,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後才又看向李世民說道:「便如同太子所言,只要老弱婦孺吃的少些,高句麗百姓還是能夠勉強活下去。」
「但我大唐不能如此。」李承乾看向長孫無忌,認真說道:「有人吃的多,有人吃的少,尤其還是剛滅國的地方,只要稍微有人調撥,那麼立刻便是波濤洶湧的反潮——-好幾百萬人啊!」
「那麼太子覺得該如何?」李世民抬頭看向李承乾。
「父皇!」李承乾拱手,說道:「兒臣分析過高句麗的地形。」」
「原本平以北的沿海平原,差不多有五十多萬人口。因戰事,這些人被迫遷移到了平以南的沿海平原和東部山中,還有更東面的狹長平原中。」李承乾擺擺手,一旁的內侍將兵部描繪的高句麗地圖拿了出來。
群臣同時看向了地圖。
「如今的情況,高句麗西部沿海平原,包括平如今差不多有百萬人口,甚至是百五十萬;剩下差不多有百萬多人口分布在山中的城池當中。」李承乾稍微停頓,看了李一眼。
李站出拱手,說道:「高句麗經過當年楊廣三征,對於構築山城進行防禦很得心應手,而且他們在山城中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和百姓,同時又依靠山中野味生活,所以,廣闊天地,有個百萬眾並不奇怪。」
「另外,東部沿海地帶的平原中,差不多也有幾十萬人口。甚至因為開戰,高句麗還刻意遷移了不少。」李承乾拱手,然後說道:「當然,父皇,這裡面必然有差錯,但大體不差。」
李世民微微點頭,看著李承乾問道:「所以呢?」
「兒臣的建議,是先放棄高句麗東部山區不攻,全力拿下南北沿海平原,當然,還有平。」李承乾認真拱手。
「那就是一百五十萬人口。」李世民緩緩點頭,說道:「以高句麗南部沿海平原的產糧,扣一下,還是能養活不少人的。」
「陛下,不止一百五十萬。」李拱手,說道:「高句麗山脈外圍的山城,尤其是那些在出山口的山城也是都必須拔掉的,一旦那些那些城池,還有一些主動來投的,差不多能有兩百萬。」
「這便是如今朝中兩三年積累之後,所能夠支撐的最大戰事規模了。」李承乾微微拱手,然後一句話將事情總結了出來。
殿中群臣頓時就明白,以如今朝中的情況,想要徹底滅絕高句麗並不現實。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先攻下平,然後占據高句麗不多的產糧之地,同時阻擋山中殺下來。
這是對大唐最好的方式。
「看樣子,朕想要一口氣滅了高句麗真的不現實啊!」李世民輕嘆一聲。
「一次不行便再來一次。」李承乾誠懇的拱手,然後說道:「只要天下沒有災害,遼東和高句麗都能豐收,父皇攻克之後,只需要再等兩三年,那麼便能夠徹底殺入高句麗山中,徹底滅了高句麗,讓其為我大唐領地。」
「好,便如此吧。」李世民有些感慨,但也有些安慰和定心。
原本因為病痛而有些混沌的腦海,這一刻也徹底的清晰了下來。
李承乾說的,的確是對大唐最好的方式。
雖然他也有不甘,但他終究是李世民,這裡面的利弊他還是分辨出來的。
「不過兒臣縱觀整個戰事,想要順利的按照父皇的意圖平滅高句麗,還需要削弱高句麗的實力,同時還有一個地方也不得不重視—」李承乾微微抬頭。
「百濟!」李世民的臉色微微冷了下來。
李站出,拱手道:「陛下,此番大戰,百濟共出兵五萬,還有民夫十萬,大小船隻數百艘,
對我大軍的影響不小。」
李世民出兵高句麗總共也不過水陸十萬大軍,百濟就出兵五萬支援高句麗,雖然不是傾國,但絕對是傾力了。
「所以朕試圖通過售糧之事來挑撥百濟和高句麗的關係。」李世民搖搖頭,說道:「可惜百濟在高句麗以南,海軍攻滅又不現實,只能如此。「
楊廣前車之鑑,只是海軍的話,實在太容易被人埋伏了。
當然,也是因為如今的大唐水軍實際上還不夠強的緣故。
所以,現在對付百濟,只能用間接的挑撥人心的關係。
皇帝希望通過百濟轉賣大唐的高價糧,來挑撥百濟和高句麗的關係。
當然,不是高句麗和百濟上層,這點高價在人家眼裡不算什麼。
他真正挑撥的是高句麗百姓和高句麗貴族之間,和百濟貴族,百濟百姓之間的關係。
這裡面自然也少不了百騎司和兵部職方司的精心運作。
「太子,你有什麼好辦法嗎?」皇帝抬頭看向李承乾,笑著問道:「朕看你平日裡想法頗多,
如今有什麼好辦法嗎?」
李承乾抬起頭,眼神中帶出一絲遲疑。
「?」李世民看向李承乾,說道:「你真的有辦法?」
「兒臣有點主意,只是有些不大好說出口。」李承乾拱手,說道:「要不兒臣私下—
「不必,有什麼直接說。」李世民擺手,越發的感興趣了。
「是!」李承乾拱手,然後小心沉吟的說道:「在長安平康坊,有那麼一些人在和高句麗百濟的一些人聯手,從高句麗百濟販賣婢女到大唐,這在朝中,是合法的。
略買大唐女子,自然是唐律不允許的,但是略買他族女子,大唐是管不到境外的。
入了大唐,走了大唐的手續,手續上登記的就是婢女,或者奴僕,那就是合法的了。
「你繼續說!」李世民微微抬手。
「兵部職方司,或許可以和那些人聯手,讓那些人通過百濟人在高句麗境內行此事,但是,這一次的目標不是普通的高句麗平民,是貴族,甚至是蓋蘇文的女兒和孫女,然後再將這件事情曝光。」李承乾說到最後,群臣頓時肅然起來,高句麗和百濟會打起來的。
「主意是主意,但如果真的能行的話,高句麗和百濟必然徹底翻臉。」李世民緩緩的點頭。
李承乾小心的拱手,道:「兒臣覺得可以試一試,若是如此,能夠讓軍中的士卒在戰場上少死一些,能夠讓朝中錢糧在這場戰事當中,能夠少消耗一些,兒臣覺得雖然有些欠缺光明,但也是可以做的。」
殿中群臣驚訝的看向了李承乾,神色當中頗多感慨和讚嘆。
殿中的這些人,幾乎全部都是跟皇帝戰場上廝殺過的,沒有那些遷腐的想法。
李承乾的辦法可比李世民的那個要可行的多,而且兩者若是能夠結合,他們幾乎必成。
「英國公,安排職方司執行。」稍微停頓,李世民說道:「今日之言,僅在今日殿中,任何人不得對外泄露半句,不然———」
「臣等領旨。」群臣齊齊拱手。
李世民鬆了口氣,看向李承乾,問道:「太子還有什麼想法,直接說。」
「百濟。」李承乾拱手,說道:「父皇,大唐應該考慮對百濟的態度了,暗中運作是一碼事,
但是公開也需要對百濟有個態度,百濟的人口不少,大唐不可能在滅了高句麗之後,再滅百濟,我們沒有那個力量。」
「嗯!」李世民點點頭,然後看向長孫無忌,說道:「無忌,準備一下,回朝之後,召見百濟使臣,朕後續應該冊封百濟國王一個封號了。」
「喏!」群臣齊齊拱手。
李承乾心中微微鬆了一口氣。
前世李治費心費力,滅了百濟之後,又滅了高句麗,最後卻被新羅撿了便宜,最後統一了整個半島。
這是李承乾不願意看到的。
所以,他的打算是滅了高句麗之後,然後維持平衡,然後讓新羅和百濟相互爭鬥,相互削弱。
最後,先滅新羅,再滅百濟。
這樣對大唐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