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和滎陽鄭氏的交換(第三更)

  正月初二,李承乾早早起身,然後跟隨皇帝一起前往長安南郊。

  國之大事,在戎在祀。

  長安南郊圜丘為天壇,祭天;長安北郊方丘為地壇,祭地。

  這一日,便是皇帝祭祀天地之日。

  一片荒蕪的四野,天地肅冷。

  圜丘之下,數十朱紫肅立。

  李承乾一身淡黃色九蟒九章圓領袍,頭頂九梁冠,神色肅然的站在群臣最前方。

  長孫無忌,房玄齡,楊師道,岑文本,劉泊,侯君集,郭孝恪,常何,

  蘇定方等一眾文武站在李承乾身後。

  眾人的面前,是一座四層白灰抹面的圓壇,無數的密密麻麻旗幟四面招展。

  這裡便是圜丘天壇。

  面前的祭壇上,四層圓壇每層都設有十二陛,十二陛順十二辰均勻分布在圓壇四周。

  如同十二個時辰一樣,分子陛、丑陛、寅陛、卯陛、辰陛、巳陛、午陛、未陛、申陛、酉陛、戌陛、亥陛。

  子午相對,各為北南。

  卯酉相對,互是東西。

  無數千牛衛圍繞圜丘站立,旌旗招展。

  三十六名禮部官員快速的走到每一層不同的陛辰位置之上,雙手自然下落,然後肅穆垂首。

  大唐皇帝,天可汗李世民,一身赤黃色袞龍袍,手按黑鞘長劍,然後一步步的走上圜丘。

  三層之上,太常寺卿庾儉和禮部尚書李道宗站立兩側。

  等到皇帝踏足午陛之時,庾儉和李道宗同時高聲道:「皇帝祭祀圜丘,

  眾臣即拜。」

  李承乾,還有圜丘之下的其他群臣,更遠處的儀仗,禮樂,在這一刻全部所有人跪拜在地,

  李道宗稍微上前一步,將一塊雙掌大小的四方白玉,恭敬遞到李世民手裡,然後才和庾儉一起退到後方。

  皇帝一步踏足圜丘最上,瞬間視野開闊,仰望蒼穹如蓋,俯首,關中沃野盡收眼底。

  皇帝收回視線,自光落在眼前的「昊天上帝「的牌位上,隨後,他雙手捧著潔白的四方玉璧,恭敬的擺放在供桌之上。

  瞬間,祭壇東南角一座燎壇之中,無數的犧牲、玉帛等祭品被扔了進去,然後快速的焚燒起來。

  隨即,一股白色的濃煙直接升了起來,直衝天際。

  煙火升騰達上天,天帝及諸神同饗。

  李世民站在祭壇嘴上,將親手寫就的祭文一字字的讀完:

  :「.———·茲乃九廟遺休,兆人介福,以臣之責,其何解焉?間屬寇虞,久稽告謝,今天下安定,長至在辰,謹以玉帛犧牲,粢盛庶品,冀憑燎,式薦至誠。高祖武皇帝配神作主,尚饗!」

  皇帝念完,然後沉沉躬身。

  瞬間天地肅靜。

  下一刻,李承乾,還有四野百官,同時叩首,齊聲高喊道:「尚饗!尚饗!尚饗!」

  「轟」的一聲,東南方的煙火猛然升騰,以更高更快的速度,直衝上天群臣再度叩拜道:「陛下萬年無疆,大唐萬年無疆,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世民站在圜丘,頭頂蒼天,腳踏大地。

  莊嚴神聖。

  李承乾跪在下方,嘴角緊緊的抿著。

  今日,站在上面的,是他的父皇,那麼將來總有一日,站在上面,祭祀上蒼的人會是他。

  南郊祭天,以祭祀昊天為主,黃帝為輔。

  北郊祭地,以祭祀厚土為主,神農為輔。

  同樣的祭祀典禮,繁重複雜。

  但好在早上都起的很早,午時基本已經結束。

  皇帝並沒有直接回宮,而是去了晉昌坊的太乙青華觀。

  九尺朱門,六尺黑鼎。

  李世民抬頭,看著上面黑底金漆的太乙青華觀五個字,心底莫名的平靜了下來。。

  往年前往佛門,耳邊是紛紛吵吵,反而是道門,能讓人心中清靜,

  「青華觀中紫霧繚繞獅子座,太乙慈尊甘露楊柳濟生靈。」李世民側身看向樓觀道尹文操曹真人,滿意的點頭道:「道門濟世,太乙救苦,名不虛傳。」

  「陛下過獎了。」一身紫色道袍的尹文操,一甩拂塵,躬身道:「陛下請。」

  皇帝點點頭,然後邁步走進太乙青華觀之中,觀中如今並無多少人跡甚至有些地方,還在做在收尾的工程,不過看一眼就知道不過是三五天的事情而已。

  皇帝沒有在意,從太乙救苦殿,到三官殿,再到三清殿,每到一點,皇帝都上香行禮。

  走出三清殿,李世民看到一人身穿白色道袍,站在了一座鐘樓之下。

  「孫真人!」皇帝驚訝的走上前,對著孫思微微點頭道:「真人何以在此?」

  「陛下!」孫思邈對皇帝扣手行禮,然後說道:「太乙青華觀開觀之後,會免費為長安百姓診病一年,臣可能會偶爾來看一看,所以就提前來熟悉一下。」

  「真人若是來此,這裡便真的是天下名觀了。」李世民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他知道,孫思邈哪怕來這裡一趟,那麼長安百姓都會將這裡給踏平的。

  李承乾上前半步,拱手道:「父皇,因為宮中的捐贈,修觀還有一部分銀錢剩下來,所以兒臣就自作主張,將多餘的銀錢用來好好的打造了這一座銅鐘,如此,晨鐘暮鼓,兒臣也能聽著這特別的鐘聲,開始每一天。」

  特別的鐘聲,李世民抬頭看著這座鐘樓。

  他明白李承乾的意思,這座鐘樓實際上是用宮裡的衣物,甚至於皇后的一部分衣物捐贈修建的。

  如此一來,每一日鐘聲敲響,就等於皇后的聲音響遍整個長安。

  乃至於傳入公眾。

  皇帝輕嘆一聲,看向李承乾,說道:「太子有心了。」

  「這是兒臣當做之事。」李承乾沉沉躬身。

  李世民收回視線,轉身看向孫思邈,問道:「真人,太子的事情準備的如何了?」

  「在順利進展當中,春暖,三月吧。」孫思邈點點頭。

  李世民轉身看向尹文操,問道:「真人,道觀什麼時候開觀?」

  「三月十五日。」李承乾和尹文操同時開口。

  李世民微微一愣,隨即點頭道:「那日便好,三月十六日,真人為太子治病吧。」

  「喏!」眾人齊齊拱手。

  三月十五日,文德皇后生辰之日,

  皇帝,還有李承乾少不了要再來祭拜,順帶祈求長孫皇后保佑。

  對於李承乾而言,更是如此。

  皇帝回宮已經是午後。

  很快,皇帝就將宮中製作的美食,還有大量絲絹綢緞,迅速的下發到今日陪祭天地的百官家中。

  三品以上的高官,甚至還有宮中賜下的美酒一壇。

  東宮宜秋宮,李承乾從宮外走入,殿中鄭仁泰,他的妻子崔氏,還有兒子鄭玄果,女兒鄭霜兒,同時起身道:「殿下!」

  「不必多禮。」李承乾對著鄭仁泰點點頭,說道:「本來應該午前回來的,但因為去了一趟太乙青華觀,所以耽擱了一點時間。」

  「今日諸事繁多,稍微耽擱也是正常的。」鄭仁泰很客氣的行禮。

  「本來岳丈也應該一起去的,不知道為什麼,父皇沒有叫岳丈。」李承乾很輕鬆的就將一句岳丈說了出口,鄭仁泰的神色頓時緩和了起來,搖搖頭笑著說道:「陛下心中自有想法,也不是臣等能夠輕易猜度的。」

  李承乾點點頭,走到了鄭霜兒身側坐下,順帶按上了她的脈門了鄭仁泰異的看著李承乾,說道:「殿下還會醫術?」

  「孤養病的時候,稍微學了一點。」李承乾稍微解釋一句,然後看向鄭霜兒說道:「愛妃今日吃的多了些?」

  「妾身不知道怎麼的,就胃口大開。」鄭霜兒頓時不好意思的紅了臉頰「其實能多吃才是對的。」李承乾笑著看著崔氏,點頭道:「岳母以為如何?」

  「當是如此。」崔氏滿意的笑笑,李承乾對鄭霜兒的態度讓他們很滿意。

  李承乾這才看向鄭玄果,問道:「兄長,還是在右千牛衛?」

  「是!」

  「不知道兄長有無興趣去韓王府做一任錄事參軍,過上兩年,直接調任上州長史,做出成績,便可調任中書舍人和給事中等職位。」李承乾將仔細思考過的對鄭玄果未來的安排說了出來。

  鄭仁泰迅速的反應了過來:「殿下是不想讓大郎再留在千牛衛?

  1

  「繼續留下來可以,但是對仕途不利,還不如去地方做出成績,然後順勢調回長安,如此中間的一些溝壑便能輕鬆跨過。」李承乾認真的點頭。

  「多謝殿下了!」鄭仁泰忍不住對李承乾微微拱拱手,他能看清楚,李承乾這裡面的用心。

  鄭玄果除非在十年來,能夠做上千牛衛郎將,否則還真的不如外調,

  最後的中書舍人和給事中都是皇帝近臣,比千牛衛郎將要高多了。

  「多謝殿下。」鄭玄果也跟著躬身。

  「不必多禮,都是一家人。」李承乾笑著擺擺手。

  鄭仁泰看向李承乾,說道:「殿下東宮忙碌,不知道有什麼是滎陽鄭氏能幫的上忙的?」

  「岳丈客氣了。」稍微停頓,李承乾說道:「若說幫助,孤這裡還真的有一事相求-—----聽聞鄭氏有不少兩漢魏晉流傳下來的關於農事的典籍。」

  「農事?」鄭仁泰微微一愣。

  沒錯,農事最好。」李承乾神色認真的點頭。

  「這倒是不難。」鄭仁泰緩緩點頭。

  「如此,多謝岳丈了。」李承乾忍不住的笑了起來。

  承恩門下,李承乾將鄭氏一家人送走,然後才將鄭霜兒送回到了宜秋宮,這個時候,他才腳步匆匆的朝宜春宮而去。

  他剛進入殿中,一眾已經起身行禮。

  「臣等參見殿下。」蘇淑,蘇淑的母親馮氏,還有蘇淑的弟弟蘇瑰,堂弟蘇均,蘇干,蘇昱,以及堂妹蘇旖幾個人,一起躬身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