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吐蕃道中起變革

  開國之功的文武們,紛紛上表年歲已高,請辭。閱讀李二很想說,人真不是朕殺的,尤其是對於長孫無忌和李靖等人。但他沒說,他在想,是誰把李承天他們放跑的,他沒有動手,其他人也沒有這個能力,那麼只有一種可能!有人合夥放走了李承天等人。

  但轉念一想又不對,自己都未必能做的如此乾淨利落,一晚上的時間,整個楚王莊數萬人口竟消失殆盡,還帶著四位國公一位郡王的府內眾人?少說七萬人口,到底發生了什麼?

  李二與諸位大臣在殿中深談一夜,安撫開國功臣,並快速抹平了朝堂內的不安情緒,派李靖帶兵駐防吐蕃道收占地區邊境,查探松贊干布下一步動作。

  而吐蕃道卻愈加安穩下來,但李二和眾臣都感覺到了這是暗流涌動。

  「嘟...嘟嘟...嘟嘟!」

  火車進站停靠的聲音響起,吐蕃道叛軍首領松贊干布和祿東贊、蘇烈帶屬下們在車站外等待,臉上滿是興奮激動之情。

  「二哥,我這火車道修的不錯吧?」

  這不是魏王的聲音嗎?他怎麼出現在這裡?

  看著身旁攙扶著長孫氏的李承天等人,楚王莊內文武全部現身,還有四位國公大人和一位郡王。

  「各位,好久不見。」李承天走出火車,看見三人後十分開心。

  祿東贊從護衛處接過幾件大衣,快步走上李承天身旁。

  李承天接過先給長孫氏披上,剩下的他們自己拿。

  李泰打著哆嗦道:「天氣真冷。」

  「殿下,不如咱們先回王府?」蘇烈一旁引駕道。

  李承天點頭,與李泰二人先扶著長孫氏登上不遠處的馬車。

  後有楚王眾自行安排家人上車,前往華夏城。

  車上李泰十分好奇的問道:「哥,你怎麼做到從長安挖出一條地道離開的?」

  長孫氏笑道:「天兒手段確實高明,明為封莊,實則命人暗中挖掘地道,更是造了巨船,一路順流直下到劍南道。」

  「那日松贊干布密信於我,我就知道,長安關不住你!」

  一行人開路很慢,為了照顧馬車上各府的家眷,隊伍上軍士們歡聲笑語,吐蕃道的王,回來了!

  「秦大人,您和杜大人之前可來過此城?」李孝恭問道,心中總是有些擔憂。雖說幾家國公聽信家子之言,全家搬至吐蕃道,可這主要是真的害怕李二對他們下手,但對於吐蕃道來說,李孝恭更加陌生。

  秦瓊點頭道:「天下第一城!」杜如晦頻頻點頭。

  不久後,城門映入眾人眼球,大!就是一個字,大!

  有多大?比長安的城門大出一倍有餘,再看那鋼製的城牆,定是十分堅固。

  「諸位大人,殿下安排府中家眷提前到府上整理,請大人們移步至王府相談。」馬車外一護衛當即喊道。

  幾人點頭,安排車夫跟隨護衛前往王府。沿途的百姓對著他們頻頻行禮,搞的李孝恭莫名其妙,杜如晦解釋道:「在吐蕃道,只要是殿下的人,百姓都會無比敬重。」

  柴紹苦笑一聲:「只怕早就回不來頭。」

  早在秦懷英五人回家省親時,都與自家親爹聊了整整一夜,恰逢李二強闖楚王莊並廢后。李承天為了楚王眾的家眷不受牽連,特別延後了幾天計劃,讓五家內都通了地道,撤離當天,秦瓊等人基本屬於被綁架的狀態。直到離開長安,才徹底明白,李承天這算是扯斷了和大唐最後的瓜葛。

  「殿下!」進入正殿後,看到李承天居正位,長孫氏局副位,李泰位於長孫氏身旁,中間隔了一段座位,其下是楚王眾。

  「幾位大人快快請坐。」沒辦法,五人便在空位處坐下,既然出來,就無法再回去長安了,如今最好是聽李承天的。

  待到眾人做好,松贊干布起身道:「殿下,幾年來吐蕃道迅速發展壯大,前月拿下吐谷渾和劍南道四州,如今人口一百六十餘萬。」

  楚王府中儀事,總是要將現有情況進行匯報,這源自於李承天獨特的管理模式,專人司專職,給予最大的權限。由松贊干布管理吐蕃道全局,蘇烈負責軍隊,祿東贊負責內政。

  「按照殿下建立吐蕃道最初的設想,去年新建城池兩座,已入駐人口達10萬,同時收攏了吐谷渾中所有閒散部落的流民,預計明年便可穩定下來。」祿東贊言簡意賅,卻讓皇后和幾位大人頗有吃驚,好大的權力!

  蘇烈最後上前說道:「兵馬十萬人,分為五編,尚未取名,往殿下做出決定,另外是否從軍中重新選拔楚王衛?」

  李承天點了點頭,轉頭看向長孫氏,這是對她的尊敬。

  長孫氏笑道:「我如今只是一位孤寡之人,還請各位大人多多支持天兒。」長孫氏心中溫暖,但她不希望影響李承天在眾人心中的印象。

  李承天隨後喊道:「令!」

  楚王眾全部起身,嚇了其他人一跳,杜如晦等五人相互對視一眼後,也立身。

  「取消吐蕃道之稱,立名...」李承天猶豫地看著長孫氏,長孫氏明白,這是要從名義上離開大唐,微笑著點頭,心中卻有些不舍。

  「立命,唐國!」

  「殿下?」眾臣驚道。兩個大唐?

  「不設帝位,改名元首,我李承天擔任唐國第一任元首,並設下任期五年,連任不可超過兩屆之令。」李承天不理眾人繼續說道,反而令眾人更加困惑。

  「元首之下立參議院,成員有:我、母親大人、李泰、秦懷英、程處默、柴令武、李崇義、杜荷、蘇烈、王玉禾、松贊干布、祿東贊、秦瓊、程知節、李孝恭、杜如晦、柴紹等在場一十七人,有議政、參政、立法、行法之權。另外,在座每家可選取三人加入參議院。」

  杜如晦聽後問道:「這是朝堂之稱?」

  李承天搖頭:「今後參議院需秉承一切以國家為主,拋棄門戶之見。元首下令需經得參議院同意後才能下達,秦、程、杜、李、柴、蘇、祿東贊、松贊干布,爾等後人享有直接進入參議院之權。」

  「殿下.....額....元首大人,如此一來,您豈不是?」柴紹想問這豈不是徹底削弱皇權了嗎?誰知道李承天放下一個更大的炸彈。

  「元首任期滿五年,即換任,由參議院投票表決,除任滿兩屆不可再次參選外,現任元首享有優先繼承權。」

  李承天越說,眾人越糊塗,反倒是長孫氏聽得心中一動,張嘴問道:「如此說來,人人皆能成為元首?」

  「參選元首第一條件,必須是參議院中人,普通百姓無權競爭。」

  「殿下此舉,太過於驚世,玉禾以為不妥!」眾人都在點頭,這簡直聞所聞為見所未見,創歷史之先河。

  李承天笑道:「這個國家,不是我李承天一人的,是屬於我們大家!既然是大家的國度,為何不能輪流做主?不過,功利之人不得參選,有過之人不得參選!」

  「似是禪讓,但又更加完善,老臣倒是明白了一些。」杜如晦人老但思維還是很清晰,明白了李承天的意思,如此一來,當帝者再無昏庸無能之人,而李承天更做到了以往帝王無法保證的,同生死,共富貴。

  明白此中含義的眾人當即跪拜「元首英明。」

  「殿下,這元首之職可否由後代子孫開始實行,懷英認為,唐國無人能與您相提並論!」

  「是啊,殿下不如拖後?」眾人反倒覺得這樣對李承天不公平。

  「天兒,我也認為當從下一代開始。」長孫氏也在一旁勸解。

  「上行下效,必須如此!」李承天堅持自己的說法同時喊道:「軍政徹底改革,每城分城主、書記兩職,城主管政事,書記抓人心;國設八部八處:八部,財政部、民生部、教育部、司法部、能源部、外交部、商務部、國防部;八處,情報處、運輸處、貿易處、勞工處、退伍軍人保障處、公共衛生服務處、農副產品安全管理處、國土安全處。軍隊不再以衛軍為稱呼,更設軍、師、旅、團、營、連、排、班!五人為一班,四班為一排,四排為一連,四連為一營,四營為一團,四團為一旅,兩旅為一師,二師為一軍;團部以上增設警衛營,負責團、旅、師、軍各長官安危。」

  「設立黨員,從百姓中開始,入黨標準,知書懂禮、官位在身。改將軍稱呼,更設軍官,上將、中將、少將、上校......下尉,往下者皆為士官,上士、中士、下士、四等兵、三等兵、二等兵、一等兵以及新入軍營的新兵!」

  李承天口若懸河連綿不斷,聽得眾人漬漬稱奇,心中考慮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