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7章 北山郡王

  畢竟說到底,古代的宗教人士既然類似現代的記者,那麼可想而知。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這幫人不但對基層的民意掌握的很深,而且口才一定往往都不差。

  古代社會的意識形態便是如此,通常就是上層朝堂之間經書對決,中層豪傑主要是在評書演義戲劇這塊,下層百姓就是各種宗教了。

  三個層次的意識形態路子不同,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便是無論哪一塊當中,搞得厲害混的好的,基本上口才都十分厲害,肚子裡都是真有些貨的。

  而袁天罡則毫無疑問這類人當中的跨圈選手,要不是遇到李盛這個妖怪,那簡直是……

  長樂有些小不爽,哥哥親自給自己助陣不好?不過……

  這一幫將軍裡邊,也只有哥哥注意到了自己緊張。

  這……

  長樂甩了甩腦袋,將念頭清零,接著等待片刻,好歹算是見到了袁天罡。

  不過見到袁天罡的瞬間,長樂就知道哥哥的建議還是靠譜的。

  因為……

  這老袁,按說是接了苦差事,幾乎孤身入高句麗苦寒之地去搞信仰建設。

  結果去了之後,按常理這老傢伙應該會憔悴的夠嗆,畢竟高句麗那地方條件確實不好——即便袁天罡活動的地方大概都是各處城池之內,但比長安肯定要差許多。

  不過此時看這老頭,整個人容光煥發,滿臉油光神采奕奕,毫無疑問……在高句麗那地方,絕對得到了高句麗貴人厚待,搞不好還是一路錦衣玉食……

  這讓長樂有些好笑之餘也對哥哥十分佩服,這人選的還真是……還真就應了那四個字,人盡其才了屬於是。

  而袁天罡一見長樂頓時愣了一下,「這不是長……」

  話未出口,已見長樂臉色陰沉,嗓音也低沉道,「見了本王何故不行禮?」

  這氣場一出袁天罡頓時緊張的一激靈,接著才道,「好殿下,貧道哪敢無禮!不過是有些……呃,貧道參見殿下!」

  這氣質頓時和印象中的那個形象衝突起來,袁天罡雖然心中還是有些奇怪,不過……既然出現在這種地方,氣質又和印象之中截然不同,橫豎自己只是應召過來幹活,也就這麼的了。

  行禮之後,便在一旁落座。長樂簡要和袁天罡講述了一下眼前的情況,袁天罡聽完……

  臉上絲毫不見緊張之色,直接便露出一個微笑,「殿下且莫憂,一會貧道必相助殿下!」

  這麼一會功夫,楊萬春也總算是被禁軍兵卒送了過來。

  要說畢竟是高句麗大將,楊萬春儘管孤身入敵營,氣度卻是十分淡定,乃至有隱隱的驕傲在臉上。

  走進大帳之中,來到長樂面前,儘管一群武士圍著,但楊萬春本人竟是絲毫無驚慌之意,泰然自若。

  「在下高句麗楊萬春,拜見北山郡王殿下。」

  「免禮,將軍請坐吧。」

  一聲見禮之後,長樂一擺手,楊萬春施施然落座。全程動作穩定簡潔,更見大將之風。

  長樂隱隱有些緊張起來。

  接著楊萬春一眼下來,立刻看出了長樂的緊張,露出一絲微笑。

  「郡王殿下少年掛帥,當是深受南朝皇帝陛下器重了。不過……」

  「微臣卻想問問……南朝今日之勢如日中天,我高句麗仰慕多年,雖不能說過從甚密,也是有禮奉之……今日何故興師,壞貴我兩國百姓生計?」

  楊萬春一面說話,一面觀察對方的反應。

  而隨著他主動開口說了起來,對方果然便如方才的第一印象……有些緊張之色,而且隨著自己的話語越來越緊張。

  這讓楊萬春心中信心大增,此番出師定然能有所收穫!

  這個不是楊萬春盲目樂觀自信,而是有所憑依。道理很簡單。

  自己這話裡邊,其實頗多可駁斥之處,如果易地而處,自己根本不會慌,甚至還會笑。

  而對方這郡王殿下,反正自己是從未聽聞過。

  一點名氣沒有,這等小場面還緊張,那這分明……根據楊萬春混高句麗官場多年的經驗,這無疑便是貴人子弟出來混軍功鍍金來了。

  就這水平,自己怕他作甚?八成就沒有什麼真才實學。

  不過他這樣一說,接著長樂深吸一口氣,卻並未如他料想一般出現瞠目結舌的情景,而是道,

  「將軍所言,不無道理……我大唐陛下祖上本是代郡武川出身,與高句麗本也頗多淵源。多年以來,也未嘗無禮節往來……但將軍言語之中,卻只怕不盡如實。」

  「我大唐既與高句麗有淵源,便該為兄弟之邦。但數年之前……為何貴邦卻興師動眾,來犯我大唐河東一路,幽、涿二州?」

  「這……」楊萬春一下有些發愣,我擦……

  這小子好像也沒那麼草包啊,這話說的條理轉折邏輯分明,跟自己料想的畫風似乎不太一樣……

  但!

  楊萬春畢竟是方面大將,看看對方年紀,心中的訝然……也就是一些訝然情緒而已,豈能真就口齒無措起來。

  接著再一微笑,便繼續道,「殿下所言不差,數年前我高句麗的確與大唐有些嫌隙……不過當時之事,乃是我高句麗國中有……」

  想了想,楊萬春隨口編造道,「乃是我國中有妖人出,妖言惑眾語曰,高句麗不日將有天災大禍,須往南朝境內尋一龍脈,設壇祭祀方可避禍,不曾想卻與大唐有些誤會,生出刀兵之災……」

  楊萬春這般一說,長樂頓時驚訝的睜大了眼。

  有這種事?

  怕是不對吧,父皇可是跟自己聊過,當時就是因為大唐鋪設了「電話」在幽州,邊疆軍事壓力降低,同時國中地廣人稀需要人口耕種,同時還有工廠也需要人……而禁軍當中都是精壯的年輕人,這才收了一部分兵力暫且回中原。而高句麗便是看兵力裁剪,以為大唐國內虛弱,這才出兵的——妥妥的教科書一般的趁火打劫……雖然是戰略估測錯誤的趁火打劫。

  但到了這貨口中……

  長樂腦海里一轉,猛地反應過來父親曾說的話……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