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明對用煤炭來提煉鋼鐵,表示懷疑。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
以前也不是沒有人試過。
但是從來都沒有成功過。
如果真的能夠用煤炭煉鋼的話,也不會等到現在,大家都還在使用木炭了。
很顯然,這一條路是走不通的。
「當然可以。」
李預對煤炭煉鋼很有信心。
「煤炭這能煉鋼鐵?」
李世明再次問道。
「可以,只不過需要把煤炭處理一下。」
李預道:「關於這方面的問題,跟你一時半會兒說不清楚。但是你只需要知道,如果朝廷特許我經營礦山煉鋼鐵的話,那麼我們以後不管是製造蒸汽機用的鋼鐵,還是建造鐵路需要的鋼鐵,我都能夠自己解決。」
「這件事情不是你想像中的那麼簡單,想要獲得礦山的特許經營,就已經非常困難了,你還想藥自己煉鋼鐵?
朝廷方面,即便是陛下答應,群臣也是不會答應的。」
李世明搖了搖頭。
鐵對於朝廷的重要性,大家都非常清楚。
如果讓私人可以提煉鋼鐵的話,這可能會對朝廷構成巨大的威脅。
所以,即便是李世明對李預放心,願意給他煉鋼鐵的權利,但是朝廷里的那些人呢?
雖然他是皇帝,但是要把這麼重要的權利交給李預,也會需要一個交代的。
「不一定要把煉鋼鐵的權利交給我個人……咱們不是要造火車,要建造鐵路嗎?其實我們可以向陛下提議,讓陛下在工部下面,再設立一個鐵路司。
把經營煤礦,鐵礦等的權利都交給鐵路司。
然後把這個鐵路司叫我來管理,不就行了?」
李預笑著說道。
「鐵路司?」
李世明皺了皺眉頭。
要在工部設立一個新的部門,可以說是一個小事情。
但是,如果讓李預去鐵路司做事兒了。
那麼他讓李預去做尚書令,不就起不到什麼作用了嗎?
李世明讓李預去走尚書令,就是為了讓他熟悉大唐朝廷的政務。
為以後的接班做準備。
可不是讓李預去搞什麼教育,建什麼鐵路的。
跟大唐的教育問題和交通問題比起來,李世明覺得,還是皇權的繼承問題更加的重要。
所以……
即便是李預說的這個折中的辦法,還不錯。
他也想要看到,李預口中的那種一口氣能夠拉著數百人,甚至是上千人,在滿大唐跑的火車。
可是,他還是有些猶豫。
「是啊,鐵路司,專管鐵路和火車的事情。工部現在已經有了工部司,屯田司,虞部司,水部司四司了。其實再多一個司,好像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李預在做這些事情之前,就好好地了解過了大唐的行政結構了。
在他看來,在工部下面設立一個鐵路司,應該是小問題。
讓他去管鐵路司,應該沒有人會像上次,讓他去主管太學那樣激動吧?
應該沒有幾個人會跳出來反對吧?
「這件事情,我們說了不算,等我找機會,跟陛下提一提,問問陛下那邊對此的看法吧。」
李世明沒有直接答應,也沒有直接拒絕。
他現在也有些糾結。
有時候他會覺得,兒子太蠢,讓他很為難。
比如說太子李承乾,盡做一些蠢事兒。
老是給他找麻煩。
讓他傷透了腦筋。
可有時候他又會覺得,兒子太聰明,太能夠,也會讓他很為難。
比如說眼前的這個李預。
好像什麼都會,好像什麼事情都難不到他。
還時常能夠有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能夠搞出一些稀奇的玩意兒出來。
好像哪哪兒都離不開他似的。
征戰天下,李預是神將,指哪打哪兒。
帶著幾千人,不會吹灰之力,半年不到的時間,就把吐蕃給拿下了。
在這之前,李世明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讓李預給做到了。
修路……
一條從大唐長安到邏些城的路,在李預提出來之前,從來都沒有人敢去想。
別說是要鋪上混凝土了,即便是修一條土路出來,都是千難萬難的事情。
就這麼一件,別人都覺得不可能的事情。
也讓李預給做成了。
根據現在修路的進度,消耗的資金來看,這條路想要完成,至少得要數千萬貫。
這是大唐好幾年的財政收入啊。
現在,由於李預,大唐朝廷不花一分錢,就能夠擁有這麼一條路。
正是因為這條路的出現,才讓李世明這心裡,對修路有了想法。
如果不是有一條現成的路作為例子的話,李世明可能還不會想著,要在大唐多修幾條路出來。
當然,最重要的是,現在李預弄出了蒸汽機,造出了小火車。
這東西據說能夠,一口氣拉著數百人,跑幾千上萬里的路,還不帶歇氣的。
這讓李世明非常心動。
假若真的如同李預說的那樣,能夠在大唐的國土上,建造幾條縱橫的鐵路,把整個大唐都連接起來。
那麼,長安對地方的控制,就要緊密不少。
大唐的權利就能夠更加的集中。
集中在大唐的皇帝手中。
這是鞏固皇權的利器啊。
要不要讓李預,來搞這個鐵路呢?
這是一個問題。
「陛下?還用得著問陛下嗎?這種好事兒,陛下肯定會答應的啊。」
李預對此很有信心。
別說是鐵路的建造,對於統治者來說,是有著很大的吸引力的。
鐵路縮短了大唐的時間距離。
從大唐的一邊到另一邊的時間縮短,就能夠讓大唐變得更加容易掌控。
能夠加強中央集權。
只要皇帝不傻,肯定是會答應的。
即便是不因為鐵路。
單單是煤炭煉鋼鐵的事情,就能夠讓人激動了。
為了煉鋼鐵,大唐一年要花費多少的人力物力去燒炭,要砍伐多少的樹木。
如果能夠直接用煤炭煉鋼鐵的話,在為朝廷節省成本的同時,還能夠讓朝廷擁有更多的鋼鐵。
鋼鐵儲量的增多,一方面能夠打造足夠的武器,來武裝軍隊。
另一方面,能夠給大唐的農民提供足夠多的農具,增加農民的收入的同時,也可以增加朝廷的財政收入。
一舉多得的事情,李二怎麼可能會不同意呢?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