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能有這種操作?

  李預走了,去了河西。

  但是數十萬的叛軍,卻仍舊是屯兵在潼關之外。

  叛軍的數量,還在一天天地增加著。

  這讓潼關之內的守將,膽戰心驚的,不知什麼時候,叛軍就會發起進攻。

  於是,他一次次地向長安派出八百里加急,向長安求救。

  長安的李承乾,幾乎每一天都會受到,潼關守將傳來的消息。

  昨天說,李預的叛軍增加了五萬。

  今天說,李預的叛軍增加了十萬。

  裡面全都是請求李承乾,儘快地派出二十萬禁軍,守護潼關。

  二十萬?

  真敢想啊!

  李承乾拿著求救信的手,一直都在抖個不停。

  現在長安的所有的禁軍加起來,也沒有二十萬。

  潼關守將,一開口就要二十萬援軍?

  他想幹什麼?

  莫不是已經跟叛賊李預勾結在一起了?

  長安的禁軍,要是都去了潼關,那要是長安遇上了危險,又怎麼辦呢?

  畢竟,現在整個關內道也都跟著亂起來了。

  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從什麼地方,突然冒出來一支叛軍。

  在李承乾看來,潼關是很重要,但是……

  長安更加重要!

  派兵?

  省省吧。

  他是不會派兵的。

  李承乾拿起筆,直接就在求救信上寫了,堅守潼關,等待援兵八個大字。

  至於說,什麼時候派援兵?

  隨緣吧!

  反正他現在手裡是沒有什麼援兵可派了。

  各處也就只能自顧自了。

  把批註了的求救信交給了傳訊兵,李承乾仍舊是有些不太放心長安啊。

  雖然說,現在李預的叛軍已經止步在了潼關城下。

  但是誰也不知道,就潼關的情形,能不能夠抵擋李預的腳步?

  能夠抵禦多久?

  這麼想著,李承乾心中那個不太合時宜的辦法,又跳了出來。

  尋求外援!

  當前……

  能夠尋求的外援。

  除了突厥,好像就只有吐蕃了。

  突厥,暫時是指望不上了,他們已經被大唐給打得知剩進氣兒,沒有出氣兒了。

  自己能不能夠躲過這一劫,還不清楚。

  怎麼可能會派兵來幫他李承乾呢?

  這麼看來,也就只有一個吐蕃,能夠指望了。

  求助於吐蕃,這個想法,從李承乾剛剛回到長安,就不停地冒出來。

  但是他忍住了。

  因為他很清楚,走出了這一步,對於他來說,意味著什麼。

  即便是他以後當上了大唐的皇帝,怕是也會被釘在恥辱柱上。

  所以,他一直都在忍。

  他也一直都覺得,自己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

  至少,他還是有一波人的。

  比如說長安城的那幾家門閥。

  比如說,他的舅父……長孫無忌!

  還比如說,關內道的各州縣。

  想當初,幾乎上全大唐的人都反了,離長安最近的關內道,卻是平靜如常。

  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關內道的人是值得信賴的。

  可是,李承乾並不明白,關內道的人之所以沒有跟著造反,那是因為,他們還有著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

  李預給出的良種,最先在關內道推廣。

  最近這段時間,關內道的農夫們,正在收糧食。

  在農夫們看來,再大的事情,也沒有收糧食重要。

  因此,他們一直都沒有任何的動靜。

  李承乾還是很猶豫的,引外地來長安,影響實在是太大。

  可要是不引吐蕃人來幫忙對付李預,他又想不出,自己還能夠找什麼幫手了?

  征西軍?

  那十幾萬算是不錯的精銳。

  可惜!

  征西軍實在是太不得他李承乾信任了。

  單單是征西軍統帥周靈均跟李預的關係,他都不敢對征西軍抱有任何的期待。

  正在李承乾猶豫不決的時候,他收到了一份來自河西的情報。

  這份情報,是之前派去跟吐蕃人接洽的人,從吐蕃人那裡得來的情報。

  「什麼?」

  李承乾看著手中的情報,肝膽俱裂。

  臉色蒼白一片,毫無血色。

  在李承乾的心中,一直都在重複著一句話。

  李預跟吐蕃人勾結了!

  李預居然跟吐蕃人勾結在了一起!

  「李預!你怎麼敢!」

  李承乾瘋狂地撕碎了手中的密信。

  「不行!不行……絕對不行!」

  他又開始在大殿內瘋狂地踱步,不停地碎碎念起來。

  「不能讓李預跟吐蕃人走在一起,李預要是跟吐蕃人走在一起了,我不就完了?」

  「該死的吐蕃人,明明都已經說好了,他們為什麼要變卦!」

  「該死的李預,竟敢勾結吐蕃!」

  「……」

  從剛開始的瘋狂踱步,到逐漸放緩,再到最後逐漸地停了下來。

  李承乾的情緒也慢慢兒地穩定了下來。

  他很清楚。

  這個時候,不是怪吐蕃的時候。

  這個時候,他最應該做的,就是在李預那邊,跟吐蕃的合作,還沒有確定下來之前,主動地再找吐蕃談一次,加大籌碼。

  興許,還有挽救的機會。

  吐蕃人。

  化外野人!

  他們想要的不外乎就是錢糧而已。

  給他們就是了。

  這麼想著,李承乾就輕鬆了不少。

  他感覺自己的腦袋也靈光了起來。

  不過呢?

  要跟吐蕃人談,派誰去合適呢?

  他肯定是不敢親自去的,他需要坐鎮長安,也不能夠親自去。

  要是離開了長安,李承乾都無法確定,還能不能夠回來了。

  因此,這事兒必須得找一個信得過的人,能力又不錯的人去。

  想來想去……

  最後,李承乾悲催地發現,只有一個人選。

  只能是派這個人去,他才能夠完全放心。

  也只能夠是派這個人去,才能夠有能力,把他想要做的事情做好。

  這個人就是,長孫無忌。

  他舅父。

  可是,現在長孫無忌正在帶著人,在幫他穩定整個關內道。

  這個時候,把長孫無忌給調走,就只能夠讓房玄齡和李績,那兩個老匹夫去穩定關內道了。

  這兩個老匹夫!

  信得過嗎?

  李承乾搖頭。

  肯定是信不過的。

  如果沒有長孫無忌看著,誰知道他們會鬧什麼么蛾子?

  可是……

  如果沒有長孫無忌,誰又能夠出面,幫他把吐蕃從李預的手裡搶過來呢?

  事情有輕重緩急。

  李承乾斟酌再三之後,還是不得不讓人去召回長孫無忌。

  【如果您喜歡本小說,希望您動動小手分享到臉書Facebook,作者感激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