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四十四章:背後的真相

  整整兩天兩夜,在官府之人好言相勸,以及第一團士卒苦口婆心之下,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將五銖錢換成了新錢。閱讀

  剩下的那一點人,費盡心機用盡手段,將手中的五銖錢隱匿了起來。

  他們不願意接受自己的錢縮水,所以便想拿著五銖錢離開靈州,去其他的地方生活。

  他們以為只要離開靈州,憑藉他們手中的錢定然可以富甲一方。

  卻殊不知,只要出了靈州,這五銖錢便立馬會縮水十倍,對於這些人,李承乾也不管,甚至還下令,在他們出城的時候不要阻攔。

  想走就走吧,反正他收來的五銖錢已經夠多了。

  ……

  「殿下,收來的五銖錢大致統計出來了,差不多有六千多貫。」

  宋周賀的一席話,讓魏徵的心直接一突突,也就幸好沒有心臟病,要不然非得犯病不可。

  一貫是一千文,也就是說,他收來了六百多萬文五銖錢,這些錢,要是按照正常匯率,也就值六百兩銀子。

  但現在,卻溢價了整整十倍,將其他地方的加起來,李承乾最起碼花了八千多兩銀子。

  把零頭都抹去,就按八千整來算。

  這八千兩白銀,還得乘以九十倍。

  這九十倍,就是李承乾補貼出去的那一部分錢,總數是七十二萬兩白銀。

  最後還得再加上西部公司之前所收的貨款,那一部分有個三千多兩白銀。

  這又出來了二十七萬兩,兩者相加,不多不少,剛剛好九十九萬兩。

  離預估的一百萬兩還少了個一萬兩,李承乾略感到些許的欣慰。

  「殿…殿下,這麼多的虧空,這可怎麼辦?」

  魏徵說話都開始結巴了,李承乾反倒是淡定許多。

  這虧損看起來挺多,但這只是帳面上的虧損,刨掉已經回流回來的這一部分錢,以及發行貨幣和稅收權所帶來的紅利,他虧損的真金白銀也就是個十萬兩。

  雖然縮水了十倍,但對現在的西部公司來說,也是一筆龐大的債務,最起碼要半年都喘不過來氣。

  不過這也實屬沒辦法,他自己虧損十萬兩,跟靈州經濟傷筋動骨比起來,啥也不是。

  兩相其害取其輕,李承乾的心態還是不錯的,他也沒太當回事,賺錢嗎,他有的是招。

  「放心,此事跟都督府無關,這虧損孤一人承擔。」

  「殿下!」魏徵敬佩的看向了李承乾。

  他不懂後世的經濟手段,不明白李承乾為什麼面對一百萬兩的債務,還能這麼風輕雲淡。

  這份心態,足以讓他佩服無比了。

  「宋周賀,你派人將收來的錢全都送去鑄鐵廠。」

  鑄鐵廠?

  宋周賀一愣,難道不是應該送到剛剛建立的鑄幣廠嗎?

  「殿下,這錢……」

  話還沒說完,李承乾便抬手制止道:「這些錢的含銅量,全加起來還不夠人工費呢,你送去鑄鐵廠便是,孤已經給他們吩咐過了,他們自由處理之法。」

  「諾,小的這就去。」宋周賀起身,對著李承乾和魏徵各行一禮。

  待他走後,魏徵起身道:「殿下,老臣願意削減俸祿。」

  李承乾立馬懂得了魏徵的意思,這老頭估計是被一百萬的虧損給嚇到了,所以才想以身作則。

  想想,魏徵這號人物都自願削減俸祿了,其他人能好意思不跟從?

  要是真的缺錢的話,李承乾肯定也就應了,但現在,這點債務,灑灑水啦。

  李承乾敢這樣干,自然是早有應對之策。

  只不過現在,天機還不可泄露,暫時還不能告訴魏徵。

  而為了讓他放心,李承乾給他深入淺出的講解了一番貨幣知識,魏徵雖然聽的雲裡霧裡,但在知曉真正的虧損只有十萬兩之後,擰巴的眉頭當下便舒展開來。

  這點錢,對李承乾來說,小意思啦。

  「殿下這手段,可真是……」魏徵苦笑的搖搖頭,都不知道該如何形容,他也算飽讀經書之人,但在任何一本書上,都沒看到過有這種手段。

  前人沒有記載的東西,那自然就是李承乾想出來的。

  這怎能讓人不敬佩。

  「行了,這一茬現在也就過去了,不說這個了。」

  李承乾笑著打了個岔,轉而道:「之前鬧事的那三萬人,孤準備將他們弄到鹽州去,服一年的苦役,魏公覺得如何?」

  鹽州,位於東南方向,距靈州有個七十多里地,其地大大小小遍布有二百多鹽湖。

  看來李承乾是準備讓這些人去挖鹽了,魏徵琢磨一二,也覺得沒什麼問題。

  在緝拿這些人後,魏徵不放心的去查看過一番,結果發現,十人之中,三壞四痞兩浪。

  僅剩的一人,也是在好壞之間來回徘徊,打發走這些人,靈州城反倒還能清淨點。

  「可,那臣這就去安排。」

  李承乾點點頭,魏徵也不再多說,直接起身告退。

  這場五銖錢危機現在算是結束了,從小的方面來說,李承乾虧了十萬兩,但將眼光放遠看,他乘機發行了新錢。

  等一月後李世民來了,只要能說服他讓新錢只在靈州流通,那李承乾就陷入了不敗之地。

  這新錢變成了他的私錢,那等於靈州所有人都被迫捆在了他的車上。

  到時候,不論是官還是民,想要造反,那就得提前掂量掂量,李承乾要是倒了,自己手中的錢該怎麼辦?

  也正是考慮到這一點,李承乾之前才接著泄密一事,順勢改了主意,將廢止新錢提前至半個月。

  這麼大的事,定然有人會給李世民通風報信的,從靈州至長安,快馬加鞭一來一回,起碼半個月。

  到時候生米已經煮成熟飯,應付起李世民來也有個說頭。

  一想到這,李承乾頓感如沐春風,說到底,他還得感謝感謝那位不曾謀面的崔家二爺啊。

  不過感謝歸感謝,李承乾定然是無法原諒此人的,不聲不響給他布了這麼大一局,要不是李承乾腦瓜子靈活,現在早都灰溜溜的滾回長安了。

  李承乾是個睚眥必報的人,被人平白無故算計,他定然咽不下這口氣,這仇,必須要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