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太孫守國門

  第91章 太孫守國門

  「殿下息怒,此事應該是有人在刻意傳播的,目的就是污衊殿下,讓殿下不得不為自證而出兵。」

  長孫無忌皺眉說道。

  他已經將所有消息都封鎖了,而消息還是傳開,而且發展成了完全不利於李世民的版本,實在是太蹊蹺了。

  若說這裡面沒有人在背後主導,他肯定不信。

  「真是該死!這個消息現在傳的沸沸揚揚,本王若是不發兵,那天下人該如何看待本王?」

  李世民神色難看地說道,語氣里充滿了憤怒。

  明明是一個極好的計謀,沒想到被一則謠言便給破了,現在簡直是把他架在火堆上烤。

  越想李世民心裡便越是煩躁,一揮手將桌上的杯子給打落在地,摔成一地碎片。

  就在這時,一名侍衛走入書房,稟報導:「殿下,李靖元帥求見。」

  「藥師?」

  李世民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色,李靖這時候來訪,難道是……

  稍作猶豫後,他才說道:「請進來吧,再把這裡打掃一下。」

  他指了指地上的碎片。

  侍衛躬身應下,然後沒過多久,李靖便走入了書房。

  而此時李世民已經恢復了正常,站在桌案後批改奏摺。

  「殿下。」

  李靖上千對李世民拱手說道,然後感覺腳下似乎有異樣,不由得挪腳一看,發現是一塊茶瓷碎片以及些許水漬,不由得意外地看了李世民一眼。

  秦王殿下的心情,似乎並不像看上去的這麼好。

  李世民在心裡暗罵僕役辦事馬虎,但還是笑著說道:「藥師居然主動來本王府上做客,這可是稀事,先坐吧。」

  說罷,就讓下人設座。

  「不必了殿下,末將此次前來是有要事想與殿下相商的。」

  李靖搖頭道。

  「藥師有事直說便是,你我二人之間哪裡用這般客氣。」

  李世民神色誠懇地說道,對於李靖他還是極為看重的,李靖和程咬金、秦瓊等猛將不同,乃是真正的將帥之才,這樣的人才哪怕是他手下也沒幾個。

  李靖於是直接正色道:「敢問殿下打算何時發兵馳援幽州?」

  果然是為此事而來。

  李世民頓時有些頭疼,斟酌了片刻後,才回答道:「本王肯定是會發兵馳援的,不過就目前來看還得等一等,籌措糧草兵馬還需要一段時間……」

  李世民說的比較隱晦,李靖雖然也是他極為重視的武將,但是畢竟不如他和長孫無忌這般推心置腹。

  「幽州情況已經十分緊急,突厥大軍圍困幽州城,若是再不馳援,恐怕幽州城真的會被突厥所攻破,屆時……」

  李靖忍不住勸道。

  而李世民的神色已經有些不愉了,冷冷說道:「藥師你也聽了那些謠言,以為本王打算眼睜睜地看著李承道死在突厥人手裡嗎?」

  「難道本王在爾等心裡就是這般不堪?」

  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李世民心裡是隱隱帶著怒氣的,別人說也就罷了,關鍵是李靖也找上門來讓他發兵,實在是讓他有些難以接受。

  見氣氛有些僵硬,一旁的長孫無忌只好過來打圓場。

  「李靖將軍只是擔心幽州城破,幽州百姓遭受突厥之禍而已,殿下不要誤會。」

  長孫無忌勸道,同時暗暗給李靖使了個眼色,說道:「李帥也不必擔憂,殿下肯定是會發兵馳援幽州的,屆時攻打突厥,你必為先鋒。」

  李靖雖還想說什麼,但最後還是沒說,拱手致歉道:「是我唐突了,望殿下海涵。」

  見李靖主動致歉,李世民的氣也消了不少,重新露出笑容道:「藥師你明白就好,現在已經晌午了,不如就留在王府用膳吧。」

  若是以往,李靖肯定就答應了下來,不過他此時卻是遲疑了片刻,然後拒絕道:「多謝殿下好意,但我軍中還有事務要處理,就不叨擾殿下了。」

  「嗯,藥師慢走。」

  李世民也沒強留,一直將李靖送到了書房門口,目送他遠去。

  看著李靖的目光,長孫無忌嘆息道:「看來李帥心裡對殿下有了些許成見了,連李帥都是如此,那其他將領……」

  從李靖的反應,他自然能看出一二。

  李世民的臉色晦暗難明,冷哼一聲說道:「待本王掃滅突厥大軍、奪得皇位時,他們自然就明白本王才是正確的。」

  說罷,他就直接轉身回了書房。

  ……

  離開天策府後,李靖坐在回府的馬車上,透過窗戶望著長安城的街道出神。

  李世民今天的回應,著實讓他感到頗為失望。

  他哪裡不明白李世民的用意,的確,李世民是會出兵,但是肯定是要等李承道的兵力消耗得差不多的時候才會出兵了。

  這種做法真是……

  「帝王的……氣量麼。」

  李靖喃喃自語道,不知道為何就想到了那一日魏徵跟他說的話,想到了遠在邊關和突厥浴血拼殺的李承道。

  不過他最後還是搖了搖頭,收回了目光。

  ……

  迫於民間的壓力,李世民不得不宣布發兵馳援幽州,但是宣布是一回事,真正發兵又是一回事。

  在李世民宣布發兵後不久,冬季便來臨了,一場大雪降臨了長安。

  這一場大雪對李世民來說可謂是神助,給了他一個完美的延遲發兵的藉口。

  為大軍籌措冬衣、糧草、禦寒之物等等都是需要時間的,可以將發兵時間大大拖延下去,而別人也無法在這方面指責什麼。

  但是至於這個理由有多少人相信,那就仁者見仁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