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關中大旱,易子而食

  第226章 關中大旱,易子而食

  「閻卿,你說黃河水變清了?這什麼時候的事情。ღ(¯`◕‿◕´¯) ♫ ♪ ♫ ❻❾𝓈𝒽𝐔Ж.ςσ𝔪 ♫ ♪ ♫ (¯`◕‿◕´¯)ღ」

  李承道劍眉緊皺,神色極為嚴肅。

  工部尚書的名字叫做閻立德,而他的弟弟就是大名鼎鼎的畫家閻立本。

  他本想將黃河水清這一祥瑞說出來取悅天子的,卻沒想到李承道聽完後居然一下子變得嚴肅了起來,這讓他心中有些不解。

  不過他還是如實回答道:「稟陛下,此事確為真事,臣並未有半分虛詞,今年黃河河水清澈,自華陰以東清者數百餘里,乃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觀啊。」

  「傳孔聖人出生時,黃河水一夜之間清可見底,故而有言聖人出,黃河清。此乃普天有道聖人生,大地山川盡效靈。塵濁想應淘汰盡,故而黃河萬里一時而清,此乃大大的祥瑞和吉兆啊,而當今聖人是誰?唯有陛下耳。」

  閻立德以為李承道覺得他說的是假話,於是辯解道。

  房玄齡亦點頭道:「大司空所言極是,子駟昔日有言,俟河之清,人壽幾何。事實上有傳聞黃河五百年一清,有人言千年難見黃河清,這真乃是千古吉兆啊陛下。」

  不只是房玄齡,包括賈詡、長孫無忌、魏徵等人也紛紛贊同。

  「陛下,此可喜可賀啊,臣令暗影衛調查過,自蒲州以東,黃河水面澄清,澄瑩見底,河魚歷歷,大小可數,可知此言不虛。」

  「此事臣還沒來得及上報陛下,未曾想被大司空搶先一步,真是可惜,可惜。」

  賈詡滿臉遺憾的說道,引來眾多官員們一陣善意的笑聲。

  黃河水千年一清雖說是誇張,但是在信奉君權天授的古代來說,所有官員普遍都是認為這是祥瑞之兆。

  但是李承道聽完之後臉色卻很難看。

  什麼黃河清,聖人出,簡直是一派胡言!

  他前世無意中看過相關資料,歷史證明,黃河水清,反而意味著周邊數千里大旱,大旱乃是大災,無數百姓要受難!

  後世明朝時為治黃河,創立了一種稱水定天象制度。

  所謂稱水定天象,就是讓汛兵去黃河取水,以水的輕重,來與往年對比。

  若是取來的黃河水重,那麼當年則需注意防汛,若是黃河水輕,那麼需注意防旱,這制度的預測準確度極高。

  「歷史記載,唐初時曾發生過關中大旱,莫非就是這一次?」

  李承道有些心驚肉跳地想到。

  若真的發生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旱,那麼簡直是一場災難!

  想到這裡,李承道當即正色說道:「黃河水清,並非什麼祥瑞,而是將要千里大旱的徵兆!」

  「爾雅有雲,河出崑崙虛,本是色白,因所渠並千七百一川,故而色黃。

  漢書有雲,河水重濁,號為一石水而六斗泥。黃流最濁,以斗計之,沙居其六,若至伏秋,則水居其二矣。

  以二升之水載八斗之沙也,由此可知黃河之所以濁,乃因水中攜沙所積,而水中之沙乃上游各川所攜。」

  下方文武百官們聞言都有些愕然。

  朝中官員們無不是飽讀詩書之輩,這些典故他們自然都知道,但是這和黃河水清就大旱有什麼關係?

  李承道接著說道:「今年黃河之所以清澈,乃上游所渠各川水竭,泥沙不至故而清澈,此乃水輕。

  黃河水輕,因上游各川水竭之故,上游各川水竭,乃雨水不豐之故,如今黃河水清數百里更是前所未有,故而沿河必有大旱!」

  李承道的一番話,令眾臣無不吃驚。

  黃河水清,真的代表著百年難得一遇的大旱將要到來?

  閻立德本以為黃河水清是祥瑞,想要取悅李承道來著,聽到這話後也不由得慌了,於是連忙道:「若真是如此,那麼應該速速令各省糧倉中多加備糧,以應大旱!」

  「此事當要慎重!」

  閻立德的話音落下,戶部尚書便立刻開口了。

  只見他神色嚴肅,朝李承道拱手道:「陛下,防旱一事非同小可,需及早知會各省府縣,僅預備倉里的備糧就要加三成,這一項就至少要八十萬兩銀子!」

  「歷朝也有黃河水清的情況,但也未聞發生過大旱,陛下會不會是多慮了?」

  若要防旱,那真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需要消耗大量的銀子,對於國庫來說也是很重的負擔。

  要知道大唐一年的總稅收也不過才七百多萬兩銀子而已,一旦預備防旱,就要消耗七分之一!

  「歷朝水清為何沒有大旱朕不知曉,但此番黃河水清數百里,朕絕不能忽視!」

  李承道神色無比嚴肅,「朕身為一國之君,不能拿百姓們的性命去賭,朕寧願花費這百萬兩銀子,去為關中萬萬百姓們保一份平安!」

  「若今年未有大旱,那麼備糧全部花費,皆從朕的內庫之中撥出,不會給讓你戶部為難的。」

  重臣聞言,無不為之動容。

  戶部尚書當即大拜道:「陛下心繫萬民,此乃我大唐之幸!請陛下放心,只需兩月,各省府調糧必定完成!」

  閻立德亦正色道:「臣馬上命人去黃河水源查詢水量情況,十日之內就將結果告知陛下。」

  關係到萬萬百姓生死的大事,誰也不敢疏忽。

  李承道說的沒錯,若是判斷失誤頂多就損失一些錢財而已,以大唐目前的財力而言還承受得住。

  但是若大旱成真而沒做準備,那麼千里荒蕪、屍橫遍野、易子而食可不只是說說而已的。

  聽到下面大臣們的答覆,李承道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去。

  希望他的猜測落空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