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是,陛下!(求月票)

  第214章 是,陛下!(求月票)

  聽到李世民這聲呵斥,李承乾下意識地摳緊腳趾頭。

  無他,血脈壓制耳。

  坐在他身邊的李泰抿著嘴,強迫自己不笑出聲。

  然而這幸災樂禍沒有持續多久,李世民的問題很快就問到了李泰的頭上。

  「青雀,你身為我大唐人人稱讚的賢王,難道就沒聽到什麼風吹草動?」

  李泰張張嘴,腦子裡風暴半天,終於憋出一句:「臣有罪。」

  他倒是知道此時不是叫阿耶的時候,不然的話指不定又是一句工作的時候要稱職務。

  「你就是這樣做賢王的?」李世民還在輸出,獵殺目光又看向李治:「稚奴,你呢?」

  被問到的李治撲棱一聲,從凳子上滑下來跪在地上,連聲向李世民認錯。

  老李嘆息一聲,感覺無比心累。

  「起來吧!看看你這熊樣!」

  李治嗚咽一聲,重新爬起來坐回凳子上。

  血脈壓制,可不僅僅壓制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也擁有同樣的被壓制效果。

  「象兒,你來給他們說說!」李世民擺擺手,示意讓李象給他們敘述一遍。

  「是,阿翁。」李象點頭應道,隨後事無巨細地給兩個叔叔一個爹講述了一遍前因後果。

  三人聽罷,反應各自不一。

  李承乾在咬牙切齒,李泰義憤填膺,李治……就有點事不關己了。

  「我不相信高陽會做出這種事情!」李承乾斬釘截鐵地說道,突出一個絕不相信。

  「我也一樣。」李泰和李治也附和道。

  「現在不是你們相信不相信的問題,現在的關鍵在於,應該如何去做,才能夠將輿論的危害降到最低!」李世民敲了一下桌子。

  「當然是正本溯源,捉拿散播流言之人,查清楚事實真相,然後進行澄清。」李治率先說道。

  李象看了一眼李治,心想好啊,很好啊,你也想寫一本《大義覺迷錄》是吧?

  「不,事情沒這麼簡單。」李泰沉吟著說道:「現在還只是傳聞,若是朝廷真的下場去澄清,甚至抓捕散播流言之人,那就是黃泥巴掉進褲襠里,不是屎也是屎了。」

  李世民聽後,認為李泰說的很有道理。

  「那你呢,高明,伱怎麼看?」李世民問李承乾道,「你是太子,總該拿出些章程吧?」

  「依我之見,與其澄清真相,不如轉移輿論的重點,分散人們的注意力。」李承乾再次用上了當年李象教給他的妙妙招。

  「哦?」老李一下就來了興趣,莫非這好大兒真的開竅了不成?

  李泰也是頗有些不服地看著李承乾,心想你還能想出什麼好辦法不成?莫不是象兒在私底下給你開了光?

  「給他們一個新的話題!」李承乾雙目亮閃閃的。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問道:「比如呢?」

  「發動一場戰爭!」李承乾說道。

  聽到這話,老李眼睛都睜大了,他不可置信地看著李承乾:「發動一場戰爭?」

  就為了轉移一下注意力,發動一場戰爭?這成本也忒高了吧?

  「呃,其實小一點的戰爭就行。」李泰補充道,他也覺得這個建議……你別說,你還真別說!

  若是戰爭這種程度的事情,還真能把注意力給吸引到別處去。

  「呃,容我打斷一下。」李象知道自己再不出場,這活爹和兩個活叔叔指不定出什麼餿主意:「就算是小一些的戰爭,也有些過頭了,畢竟只是為了轉移朝野的注意力而已——為什麼不驅逐長安當中的二十幾名倭國遣唐使呢?」

  眾所周知,倭國從貞觀五年開始,便派遣遣唐使團出使大唐,謀求與唐朝建立外交關係。

  貞觀五年十一月,倭國第一次遣唐使到達長安城。

  其使團大使為犬上三田耜,副使為藥師惠日。

  老李對此十分高興,安排他們在長安參觀學習了一年左右時間。

  貞觀七年,遣唐使團完成既定任務歸國時,李世民特派高表仁作為唐朝的使節回訪日本,一同隨行的還有遣唐留學僧靈雲、僧旻等人。

  當然,高表仁到了日本的朝堂之上時,與天皇為禮節問題發生了爭執。

  最終,高表仁憤然揮袖而去,拒絕遞交唐朝皇帝的國書,要求立即回國。

  如果按照歷史,從此以後一直到永徽四年,倭國才派遣使節前往唐朝。但由於去年在高句麗的戰爭當中,倭國大敗虧輸,所以去年十一月的時候,中大兄皇子便派遣使節前往長安告罪,並且把一切的罪責全都推脫到了蘇我入鹿的身上。

  在長安過了年,倭國使節還賴在長安沒走。

  這事兒李象沒趕上,老李也不明就裡,所以也沒多說什麼。

  要是李象趕上的話,指定沒倭國使節好果汁吃。

  但現在……一飲一啄自有定數,若是之前趕上了,李象肯定會把他們驅逐回去;目前能用上他們,自然要順手利用一下,榨乾倭國人的剩餘價值才是。

  用不好聽的話說就是,逮住蛤蟆攥出尿來。

  「這……」

  李象的一番話,讓在場的人都陷入了深思,尤其是李家三兄弟。

  李承乾和李泰對視一眼,竟然發現,李象的這個主意,可能真的會有用。

  「這樣做不太好吧?」李世民還有些遲疑,畢竟身為天可汗,這種污衊人的事兒……還是污衊一國使節,也太有失身份了。

  說到底,還是老李的偶像包袱作祟。

  該說不說,李世民的道德感還是太重了。

  「阿耶,這會是長安人民茶餘飯後的談資。」李泰當即便對李象的建議持以肯定:「想想看吧,朝廷粉碎了倭國人的陰謀……多值得人慶賀啊!」

  「一定得用一個沒人能反駁的理由。」李承乾補充說明道。

  李象再次說道:「就算是被否認,人們也會相信——使團副使的僕役可是特高課的課長。」

  「特高課?」李世民愣住了,什麼特高課,怎麼我沒聽說過倭國還有這麼一個東西?

  「就是倭國的特務機構,隸屬於內務省,負責搜集周邊國家的情報,以及盜取周邊國家的工匠技術,甚至還會陰謀顛覆某一國家的政權,比如當年的百濟和新羅。」李象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實際上他借用的是後世小日……子過得不錯的特務機構編出來的。

  「蕞爾小邦,心思竟然如此鬼蜮!」李泰咬牙切齒地罵了一句。

  李世民瞄了一眼李象,一眼便看穿這是李象的胡編亂造。

  這孫子,一天到晚的,腦子裡裝的都是些什麼?

  他挑眉說道:「朕畢竟是大唐皇帝,也是諸部的天可汗,你這個建議提的很好,下次不要提了!」

  「那阿翁的意思是……」李象試探地問道。

  「太子說的轉移注意力的方法不錯,但是你這個驅逐倭國人的辦法,實在是太餿了。」李世民哼了一聲:「朕英雄一世,豈能用這種污衊人的見不得人的手段?」

  「那其實還有辦法,只不過見效稍微慢一點。」李象再次說道,「那就是辦報紙。」

  「報紙?」老李不解問道。

  「報紙,就是以刊載新聞,以及時事評論為主的定期向公眾發行的東西。」李象儘量用通俗易懂的話給這些古人解釋:「就像是雜誌一樣,只不過比雜誌更簡單,只需要幾張紙便可,上面的內容一般是時事,比如朝廷政策、周邊新聞等等……」

  「根據孫兒分析,這事兒八九不離十是山東士族做出來的,既然如此,那就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給他們安上一些奇聞軼事。」李象又補充說道。

  報紙這種東西,是時候該出山了。

  經過這一次的事件,李象意識到了話語權的重要性。

  可以說有了報紙,就至少掌握了話語主動權。

  雖說普通老百姓看不懂,但是可以雇書生在酒樓茶肆裡面讀報紙啊。

  看不懂字,還聽不懂話嗎?

  不過其實還有另一個問題,如今大唐這五湖四海的口音也不怎麼統一。

  有時候面對面說話,關中人就聽不太懂嶺南人的方言。

  其實上輩子李象也頗有感慨,尤其上大學的時候是在重慶,那傢伙,出去租房子都得配個翻譯。

  作為一個老關中人,李象覺得有必要統一一哈,消滅方言。

  但是這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事情,還是先把報紙辦好吧。

  李世民想了一下,覺得可行。

  「比如?」

  「捧殺唄,讓人出去宣傳,比如《世家的飲食》、《世家的禮法》、《世家為何高貴》,然後用博陵崔氏或者是清河崔氏做例子,就舉例說明世家的飲食有多講究,雞爪心那一塊肉炒菜,一盤菜要用一百隻雞;用鯉魚須熬湯,一碗湯要用三千條鯉魚;剩下的雞肉魚肉直接扔了不吃,這種邊角料不配入他們的口。」

  「或者說他們吃小牛肉要雇專門的奶媽去奶小牛,這樣的牛肉才味道鮮美;或者說有商人娶了博陵崔氏家的一個廚娘為妾,進門沒多久商人叫廚娘炒兩個菜,廚娘說不會,她在崔氏的廚房裡是專門呆在包子房的。過了兩天商人又讓廚娘去蒸兩籠包子來嘗嘗,看看世代簪纓的崔家平日裡吃的是什麼樣的包子,廚娘板了板臉說還是不會,她在包子房裡是專門負責切蔥絲的。」

  這個段子,源自於宋朝時期的奸相蔡京。

  這年代的人們,自然是不知道宋朝的故事,所以李象拿來主義毫不心虛。

  李象見老李和一個爹兩個叔叔都陷入思索,最後開始做總結:「總之就是,用羨慕的語氣,用吹捧的語氣,寫世家的奢靡無度。」

  「一開始的時候,百姓會羨慕,世家的生活好啊,隨後再暗示一下,他們的財富是哪來的,當然是盤剝百姓啊,享受著百姓的供奉,卻高高在上看不起百姓。最終營造出一種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氛圍,激起百姓對於他們的仇視。」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老李喃喃地重複了一遍。

  文青李泰眼前更是一亮,這樣簡潔凝練的句子,最是戳他的心巴。

  「這句話是誰寫的?」他迫不及待地問道。

  「我老師給我的書里看到的。」李象誠實地說道。

  然後李承乾便表示反對:「你可不要忘了,我大唐皇室也是享受著百姓的供奉,萬一山東士族將矛頭對準我們怎麼辦?來上一個一換一?」

  「那就讓阿翁下旨嘍,提倡節儉。」李象攤攤手說道:「再說去年打了高句麗,阿翁體恤百姓勞苦,故而免除天下一年的人頭稅。對比世家門閥將百姓拘在田中肆意盤剝,阿翁不是天下第一仁慈?」

  「更何況阿翁曾經說過,君舟民水,故而我李家之人對待百姓那都是愛民如子,就算是高陽姑姑一介婦人,卻也胸懷天下,為百姓開發出羊毛這種便宜的禦寒之物,兩廂對比之下,更能襯托出我大唐皇室的高大,還有那些世家門閥的矮小。」

  「嗯,象兒這個提議不錯。」李世民頷首說道,「朕明日便下旨,在全國範圍內提倡節儉,並且免除一年徭役。」

  「聖明無過阿翁。」李象笑著拍馬屁。

  「你這小子……」李世民失笑地指指李象,又說道:「經過你這麼一形容,報紙這個東西當真是國之利器,朕覺得,報紙一定要官方經營,同時嚴禁私人辦報!」

  「阿翁聖明。」李象又是一記馬屁。

  「那……高陽姐姐的事兒怎麼辦?」李治忽然說道。

  李世民手指輕叩桌面,沉聲說道:「高陽的事兒就暫時先放一放,冷處理,不要做出任何回應,就當沒有這件事發生。」

  「若是朕急不可耐地傳召高陽入宮,那不是正中那些小人的下懷?還指不定會編出什麼謠言來。」

  「等著吧,高陽這丫頭一向有主意,朕覺得這件事情沒有這麼簡單,她一定還有什麼後手,我們只需要幫她打配合,在適當的時候將輿論轉移走就好。」

  聽到李世民的話,李象和李承乾三人對視一眼,齊聲說道:「是,阿耶(阿翁)!」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