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李象:我爹終於長大了啊!(求月票)
果然如李佑所說的那樣,崔氏叔侄就在這齊王府之內。
看到李世民後,崔挺之依舊是那副雲清風淡的樣子,似乎根本沒有為自己而哀悼。
崔鑒雖說很年輕,但是那一根兒風骨也挺硬的,至少頭皮也不癢,也沒嚷嚷水太涼。
「坐吧。」李世民衝著身後的人擺擺手,示意屋裡別圍著那麼多人。
一是聊天的內容不能透露出去,二則是因為人太多也悶得慌。
「我還以為你要說什麼『見朕為何不跪』呢。」崔挺之有些意外地說道。
「跪又如何,不跪又如何?」李世民大馬金刀地坐在椅子上,「你不也沒說什麼『成王敗寇』嗎?」
崔挺之稍稍頷首,一旁的侄兒崔鑒臉上那副「英勇就義」的神情也退去不少。
「事已至此,也沒什麼好說的了。」崔挺之正襟危坐道:「此皆我個人所為,與我親族無關。」
李象樂了,他震驚於崔挺之的不要臉:「你勾結外族,試圖讓我中原大地再受蠻夷荼毒的時候,怎麼沒想到自己的親族呢?」
崔挺之面色如常地說道:「我聞以孝治天下者,不絕人之親;仁施四海者,不乏人之祀。」
這話也的確沒毛病,他就是吃准了李世民要臉,不是楊廣那種二百五。
按照唐律疏議規定,諸謀反及大逆者,皆斬。父子年十六以上皆絞,十五以下及母女、妻妾、祖孫、兄弟、姊妹,若部曲、資財、田宅並沒官;男夫年八十及篤疾,婦人年六十及廢疾者並免。
也就是說,家中十五歲以下的男子會被免除死刑,以保存家族的血脈;八十以上或者病重的人也會免於處罰。
至於說夷三族或者誅九族,這話說說也就得了。
爽文中的情節不必當真,夷三族從秦漢以後就越來越少,而有史記載的誅九族也就楊廣幹了出來,還把自己的聲望散得一乾二淨。
至於說朱棣誅方孝孺十族這事兒聽聽就好,祝枝山造了個謠結果後世都鬧麻了,人家在天啟二年,還有個十世孫方忠奕入京參加貢生考試呢。
「你放心,朕不是楊廣,不會做出那等殘暴的事情。」
李世民的話語,讓崔挺之的神色也緩和下來。
然而老李真正的殺招,還在後面。
「朕年初下的詔令,你應該有所耳聞吧?」
「可是科舉改制詔令?」崔挺之問道。
他當然知道李世民將要按照地域劃分科舉取仕人數的事兒,這可是在掘士族的根基。
李世民頷首道:「朕打算將天下重新劃分為六個考區,按照考區劃分科舉取仕人數,朕擬將范陽、清河、太原、趙郡、滎陽、博陵共同劃分在一個考區之內。」
「你!」崔挺之勃然色變:「陛下如此乾綱獨斷,難道不怕天下人非議嗎!」
「天下人?」李世民笑了:「你是想說你山東士族吧。」
崔挺之冷哼一聲,沒有說話。
「朕當然知道伱們不會接受。」
李世民略有些輕蔑地看著崔挺之:「若不是你參與到齊王謀逆一事,朕還真是很難找到這麼合理的藉口啊。」
「現如今也輪不到你們反對,你們是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
老李的話如同洪鐘大呂一般,震懾著崔挺之的內心。
「帶下去吧,先關押起來,待到秋後問斬。」李世民擺擺手,決定了崔氏叔侄的命運。
左右立刻上前,如同拖死狗一般,將崔氏叔侄給拖了下去。
株連的確沒有必要,畢竟博陵崔氏第二房還有老李要用的人,比如崔敦禮。
經過李佑竹筒倒豆子一般的吐露,參與造反的,也不只是有崔氏,崔氏只是挑頭,其中太原王氏、趙郡李氏、清河崔氏都有人參與。
再者說,與其把崔挺之參與齊王謀逆這件事擴大化,莫不如以此為籌碼,倒逼山東士族全盤接受科舉改制的法令。
更何況這世界上並不是只有山東士族這五姓七望的世家門閥,還有許多門閥存在,比如河東裴氏,河東薛氏,京兆韋氏,弘農楊氏等等。
世家門閥之間,也不是鐵板一塊。
莫不如讓其他的世家門閥更加敵對山東士族,而山東士族內部則敵對博陵崔氏。
只誅首惡就是了,這樣收到的效果還會比較好。
平叛之後,自然是要安撫人心。
前幾日齊州城當中,李佑為了反叛,徵發了齊州全部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就為了抵抗朝廷大軍。
本來以為朝廷天兵一到,齊王殊死抵抗,齊州在天兵怒火之下化為齏粉,他們也要遭殃。
萬萬沒想到,神文聖武的皇帝陛下竟然單騎破了齊州,不靠別的,僅僅是依靠他個人的威望。
齊州百姓紛紛走上街頭,慶祝著勝利。
街頭小巷的小道消息也是越傳越離譜,到了最後已經成了皇帝化出丈二金身,一拳將陰弘智打得粉身碎骨。
「阿翁當真是受百姓愛戴啊。」李象感慨地說道。
李世民雙目奕奕有神地看著下方的百姓,開始教育李象。
「你可知道,君為舟,民為水,水能載舟……」
說到這裡,李世民便看向李象,引導著他繼續往下說。
李象頭也沒抬,指著不遠處的彩舟說道:「亦可賽艇?」
李世民伸手就打在李象的後腦勺,這孫子……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怒氣沖沖地說道。
「阿翁說的對。」李象揉著後腦勺,衝著李世民伸出大拇指。
沒辦法,他還只是一個十三歲……虛歲十五的孩子,根本沒法反抗老李那愛的教育。
在將齊州安撫完畢後,李世民又帶著陰弘智和李佑等人,回到了洛陽。
回到洛陽的第一件事,就是宣判了陰弘智等人的死刑。
隨後他又召集李承乾、李泰和李治三兄弟,以及李象,四人不知道李世民招呼他們做什麼,都站在一旁大眼瞪小眼。
「你說阿耶叫咱們來做什麼?」李承乾捅捅李泰問道。
李泰被捅到了肋骨上的痒痒肉,笑哈哈地縮了兩下後說道:「不知道,也許是為了李佑那件事吧?」
「稚奴,你覺得呢?」李承乾又問李治。
「不知道。」李治十分老實地回答。
「象兒,你怎麼看?」李承乾再問。
李象心想我又不叫元芳……
「誰知道老頭子想幹什麼?」他攤攤手。
然而說完之後,卻發現一個爹兩個叔用看勇士的目光看著他。
「你們這是什麼眼神?」李象愣了,幹啥呢這是?
忽然他感覺背後一涼,顫抖著回頭看去,正好對上了李世民那張怒氣沖沖的老帥臉。
「你背後就是這麼叫朕的?」老李涼涼地問道。
「這不是對阿翁表示親昵嘛。」李象腦子裡飛速地在想對策,到底應該怎麼搪塞過去。
李世民哼了一聲道:「就是這麼親昵的?那你說說,『老頭子』三字作何解釋?」
本來以為李象會啞口無言,誰曾想李象十分從容地拱拱手道:「萬壽無疆,是為老;頂天立地。是為頭;皇帝又稱天之子,故而孫兒簡稱為『老頭子』。」
聽了這話,李世民笑著伸手虛點李象。
「你啊,總是能給我出些新花樣。」
說著,他走向御案之後。
李承乾三兄弟偷偷地衝著李象比了一個大拇指,李象回了他們仨一個得意的笑。
「這次叫你們三個來,是讓你們商討一番,應當如何處置李佑。」李世民看向他們三人。
李象在邊上撇撇嘴,看來阿翁是沒把他計算在內。
李承乾看看李泰,又看看李治,不知道老頭子打的是什麼主意。
這種事兒,還用得著問他們嗎?直接下令砍了不就完了?
但是李承乾忽然間就在腦子裡大聰明了起來……
不對,雖然按照法度,李佑這種情況是應當處死的,但是老頭子現在忽然這麼問,那麼就說明……他可能不想處死李佑?
老頭子明顯是個要臉的人,他肯定是拉不下臉來說「我兒子謀反了,朕不想處死他」,所以就想讓我們這些當兄弟的出面求情。
越想,李承乾越覺得合乎常理。
再抬起頭,看到了老頭子那「希冀」的雙眼,李承乾越來越覺得自己想的很對。
「回阿耶……」
李承乾組織了一下語言,開始驗證他的所思所想。
「李佑雖然謀反,但畢竟未曾造成太過嚴重的後果,將損失也控制在了一定的範圍之內,所以我以為,廢為庶人,圈禁起來便可。」
李世民眼前一亮:「你真是這樣認為的?」
李承乾看到李世民的表情,心想這下可算是賭對了。
果然吶,果然!
還不是想借我們之口,說出你想留李佑一命?
李承乾繼續說道:「李佑畢竟是我的手足兄弟,在一起生活多年,也算有些感情。若是處死他,我也於心不忍。」
聽到這話,李象腦子都要炸了。
不是急的,是喜的。
臥槽,我爹啊,我活爹啊!你可真是長大了!
咱倆之前也沒對答案啊,你到底是怎麼知道應該怎麼做的?
似乎是感受到了李象老父親一樣的目光,李承乾回過頭惡狠狠地瞪了一眼李象。
「那青雀呢,你怎麼看?」李世民又轉向李泰。
李泰瞅瞅李世民,他倒是有不太一樣的理解。
「回阿耶,我覺得這件事可大可小。」李泰想了一下說道:「但我認為大哥說的對,畢竟李佑也是我們的兄弟,他如此利令智昏,也是受到奸人蒙蔽罷了。」
李世民點點頭,又看向李治。
「稚奴呢?」
「我聽大哥的。」李治十分聽話地說道,見風使舵這一塊兒他屬實是拿捏了。
「你們能有如此愛護兄弟之義,朕心甚慰。」李世民笑著頷首,對三兄弟充滿了肯定。
只是說罷之後,面色一沉。
「但朕要告訴你們,有的時候,卻是堅決不能夠手軟!」
「李佑固然是我的親兒子,但朕就是要借這個機會向天下人表明,就算是朕的親兒子造反,朕也堅決不會心慈手軟!」
「阿耶英明!」三兄弟當即便拱手道。
李象在一旁悄悄地撇撇嘴,歷史上他爹李承乾謀反的時候,李世民可不是這麼幹的,甚至還不惜拉下顏面,幾次三番地暗示朝臣,就差明示要保住李承乾一條命了。
最後還是還是通事舍人來濟站了出來,說:「陛下上不失作慈父,下得盡天年,即為善矣。」
借著這句話,李世民便將李承乾廢為庶人,流放黔州,總算是保住了愛子的一條性命。
而把握住這個機會的來濟一下就成了風口上的豬,也因為此事得到老李的看重,官職不斷得到升遷,不久就考功員外郎,次年便升遷中書舍人,與令狐德棻等人共同撰寫《晉書》。
從這兒就能看出,老頭子多少是有些雙標在裡面的。
李世民低頭瞅了一眼李承乾,又瞅瞅李泰和李治,高聲說道:「這一次提前發掘李佑謀反,象兒功勞甚大,你們仨以為,應當如何獎賞?」
「這是孫兒應當做的,怎麼能要獎賞呢?」李象撓撓後腦勺,笑嘻嘻地說道。
「有功當賞,有過則罰。」李世民用八個字塞住了李象的嘴。
李承乾瞅瞅好大兒,又瞅瞅李世民,覺得這話不應該他來說,於是便低下頭去,裝作沒事兒人一樣。
看到大哥不說話,李泰身為老二,當然要站出來說:「不如……給象兒的王爵往上提一提?」
「二哥說的對!」李治在邊上應和道:「不如就封為秦王吧!」
李象看著么叔李治,心想說王不說他,文明你我他。
「胡鬧。」李世民瞪了李治一眼,秦王也是隨便封的嗎?
在大唐,至少是貞觀年間,李世民用過的封號,是不可能給出去的,就算是再喜歡這個孫子,也是決計不能的。
至於說親王爵位,李世民倒是想過,但是很快就給否了。
親王嘛,提了也沒必要。
就在李世民琢磨的時候,李象忽然發話了。
「回阿翁,孫兒倒是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
(求月票,身子有點不舒服……寫得好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