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溪留我武關東,
一笑懷王跡自窮。
鄭袖嬌嬈酣似醉,
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牆谷塹依然在,
弱吐強吞盡已空。
今日聖神家四海,
戍旗長卷夕陽中。
—————————————杜牧《題武關》
+++++++++++++++++++++++++++++++++++++++++++++
越過括箭嶺和武亭川,便走入了好畤地界,該地多是神策行營的屯田地帶,阡陌縱橫。當高岳在此的驛站停留一夜後,便繼續策馬越過好畤後,往西北方向入靈台舊縣。
啊,靈台直到百里城,順著達溪川一路往西,軍屯裡的麥田、粟田、蕎麥地不斷望著天際延長著,整個規模比起神策軍的軍屯還要更勝一籌,其中冬麥已基本收割完畢,還沒來得及入倉的麥捆,在陽光下閃爍著金黃的醉人光輝,炎熱的天氣下,涇州的民戶、田士家眷們都在汗落如雨地忙碌著,有的已經開始在收割完畢的麥田當中種下綠肥作物,孩子們頭頂著各種罐子,正往田頭送食物,田野間的炊煙,四處飄蕩。
高岳也擦擦脖子上的汗水,眯著眼睛,看著懸在正頭上的太陽,明晃晃地,把四周翻滾的白雲,透射得更加稀薄,遠處的草和田,都在蒸騰的熱浪當中扭動變形了。
但他的心情卻從原本泥淖里拔出,變得有些開朗起來,畢竟這裡的屯田都是他一手組織起來的。
阿蘭陀寺標誌性的大水磑,在日暮時分出現在高岳的視野當中。
隆隆的聲音里,高岳步入了寺院的明堂處,發覺屋檐和林木的陰涼處,端坐著數十善男信女,蕃漢族皆有,都是來自於涇州、鳳翔地界的,這群人無不虔誠合掌,而明玄法師則身披緇衣,坐於堂上蒲團,正解說著《觀無量壽經》。
當高岳來時,似乎有名党項信徒正在猶豫,詢問明玄,到底是該信道還是信佛?
這雖然有點可笑,但卻是大家都關心的。
於是明玄便對他說起淨土宗始祖曇鸞的故事。
他說,曇鸞年輕時曾拜訪過江南的句容山,得見陶弘景真容,並且得到《仙經》十卷,陶弘景告訴曇鸞,照此經修煉,可長生不老。
當曇鸞帶著《仙經》返回家鄉五台山時,途經洛陽,遇到僧人菩提流支。對方告訴曇鸞說,你得仙經,也許可延年益壽,也許可返老還童,得以多活一百年,然而哪怕多活五百年,在這三千世界當中也不過是彈指一揮間的事,終究逃不過「輪迴三有」,到頭來還是場虛妄。於是菩提流支對曇鸞說,最重要的不是面對生死,而是如何解脫生死,接著他給了曇鸞這本《觀無量壽經》,稱「此大仙方,照之修行,可解脫生死。」
「於是曇鸞法師燒仙經,專念修行西方淨土。」明玄接著對信眾們說,「羽流(道教)強調個人的修為,可而今世道凌遲,單靠自力已不能解救億萬信眾,必須得佛本願力的加持,才可往生淨土。而本願力又自何而來?正如曇鸞祖師所言,不過二力二道,念佛名字,念佛相好,念佛光明,念佛神力,念佛功德,念佛智慧,念佛本願,如此持名念佛,即是生安樂時。」
高岳立在側邊廊下,聽著明玄法師的話,大致明白了,先前他只知道明玄是個僧侶,但卻不太清楚他到底信的是哪一宗的派別,現在可以確定了——明玄追求的是淨土宗,不過淨土宗並不是個擁有獨立組織的佛教派別,任何宗派的僧人都可以追求所謂的淨土,故而淨土宗可以說的上是「寓宗」,即它更接近於一種普世的思想,而非門派。
「原來,持名念佛,就能往生阿彌陀淨土了啊!」這時數名女信徒慨嘆著說到。
明玄法師微笑著頷首,言到:「彌勒建淨土,超越三界,只要諸位誦佛、持戒、斷欲,皆能得佛本願力,命終後入四十九重寶宮,此後無報在身,得天女侍奉。」
「真的嗎?」此刻,許許多多來聽講的人們,既激動又急切地問到。
高岳嘆口氣,搖搖頭,人們為什麼要在古代皈依宗教,就是因為現世當中他們太苦,兵荒馬亂,生老病死,青春和生命轉忽即逝,卻還常常懷著苦難與怨恨,不比現在,人起碼有身為人的尊嚴,「**樂」雖然廉價但起碼也是種能有效麻醉自己的娛樂。
而他眼前的這群人,最關心的只能是死後,能不能不經劫難,可以往生為所謂的淨土當中。
這時明玄法師便做出解答,「諸位只要誦彌勒佛號即可,誦一次,便聚一粒米,米可成斛斗,本願亦可成助業。記住,一念之頃,誦彌勒名,可除卻一千二百劫生死之罪;聞彌勒號,合掌恭敬者,可除卻五十劫生死之罪;如有禮敬彌勒者,則可除卻百億劫生死之罪。」
「我佛慈悲!」這時所有的信徒都明白該如何去做了,紛紛合掌而十,隨後口誦經文起來。
聽完這些,高岳又不由得暗地裡點頭——原本,明玄法師在寺廟裡雖然精修有成,可屢遭排擠,未能一展所長。可一旦他真的能主事,便很快能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因這淨土宗和其他佛教宗派不同,它在民間的影響力絕對不容小覷——為何?因為淨土宗始終在宣揚個觀念,「我是來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的,並且佛的本願不是靠高僧個人修得的,而是要依靠廣大信眾的參與,如何解脫生死劫難?很簡單,哪怕你大字不識一個,只要能「持名念佛」,反覆誦彌勒之號,就能得到往生淨土的「捷徑」。
它的經典《觀無量壽經》,全篇也就兩千字,通俗易懂。
低門檻,高回報,再加上強大的普適性,使得淨土宗成為這個時代最接地氣的佛門宗派。怪不得阿蘭陀寺自從來到百里城後,鳳翔、慶州、邠州、寧州都有信眾追隨起明玄法師來。
「法師,敢問彌勒和淨土的關係?」等到明玄法師結束講壇,和高岳於後院林苑裡品茗時,高岳好奇地問到。
明玄很平淡地笑笑,說「其實不瞞檀越,大乘彌勒和小乘彌勒,大乘淨土和小乘淨土,實則不同。」
「哦,願聞其詳。」
「檀越,大乘彌勒的淨土超越三界之外,而小乘彌勒的淨土則還在三界之內。」說完,明玄頓了一頓,又說了句意味深長的話語,「簡單地說,一為彌勒上生,一為彌勒下生。」
「上生,下生?」
明玄用手指指天,「彌勒上生,即使說彌勒菩薩在兜率天建有淨土,眾生可發誓願往生於彼淨土之中;彌勒下生,則是彌勒菩薩終將下生於人世中龍華樹下,救度眾生。」
高岳一聽,就明白了個中的玄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