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父與子共同的對手
「阿嚏!」
立政殿的書房裡,李世民狠狠打了個噴嚏。
韋貴妃端來一碗溫酒,嗔怪道:
「陛下也忒不愛惜身體了,天氣再熱,也不該拿冰酥山當飯吃呀。」
酥山是奶油冰淇淋的大唐版本。
立政殿是位於後宮之外的帝王寢殿,方便皇帝召見近臣。
韋貴妃身為四貴妃之首,慢慢享有了長孫皇后的部分特權,比如獲准在立政殿服侍聖上。
李世民看著酒碗,臉拉了下來:
「你不知道吾不飲酒麼?」
韋貴妃溫婉一笑:
「這是雄黃酒,南人用它驅除夏季的蚊蟲,可以內服也能外用,像這樣。」
她溫柔地在李世民的額頭和後腦勺上點了點。
李世民嗅著雄黃的藥味,緊繃的身心放鬆了一些,苦笑道:
「沒辦法,不吃點涼的壓不下火。
「那些庸臣怎麼搞的,李孝恭案到現在還沒查明白,侯君集案也懸而未決!」
韋貴妃溫和地勸道:
「您也不能怪他們。群臣只能照章辦事,自然愚笨。能高於一切規則、臨機聖裁的,只有陛下您啊。」
朕真有不受限的權力就好了……李世民無聲嘆息。
這時,宦官來報:
「高士廉、韋挺求見。」
韋貴妃識相地退下,而兩人還未上殿。
在這短暫的空檔,李世民獨坐龍榻之上。
有些話,他不方便當著韋珪的面說。
他煩的不是文臣。
而是文臣背後的士族。
唐朝不像後世的明清那麼中央集權,皇權仍受世家大族的掣肘。
李世民是全憑自己的過硬戰績,硬把各方勢力擰合在一塊的。
即使這樣,士族也仍然會唱反調。
比如打高昌,士族反對,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無利可圖——
這些中原地主老爺們,總不可能去兼併遠在西域的土地吧。
設個羈縻州,土人治土高度自治就得了。
而當他力排眾議,啟用和誰關係都一般的孤臣侯君集,帶領根基尚淺的薛萬徹和外族精唐契苾何力,一舉攻滅高昌後。
這些士族又作妖了。
尋了個理由,把侯君集扔進監獄。
侯君集可是李世民多年的心腹!
這要是被逼成了心腹大患呢?!
加之李孝恭身死,宗室之中只剩李道宗還算拿得出手,獨木難支。
士族、宗族和妻族,朝堂上三股勢力共同維持的微妙平衡,有失衡的風險……
「陛下。」
尚書右僕射高士廉、御史大夫韋挺進入書房拜見。
李世民吐出一口濁氣,做出和顏悅色的表情:
「河北百姓多愛攀附名門高第,而當地門閥也以婚配下嫁為名,多收彩禮,以此聚財。
「朕覺得這股風氣很不好,有傷教化,所以貞觀六年時,便命你們編撰《氏族志》,以刊正姓氏。
「現在過去整整八年了,你們編的如何呀?」
有傷教化只是藉口。
李世民是想借官方的權威,給天下大族排個位次,藉機打壓士族,尤其是不太聽話的山東河北(太行山以東、黃河以北地區)士族。
「回陛下,臣等走遍四方,廣集民意,收錄天下大姓凡二百九十三姓,千六百五十一家。」
主修高士廉上奏道:
「其中,最大的氏族有五姓,七望。」
「不錯。」李世民托著下巴聽著,胸有成竹。
他選擇主編《氏族志》的高士廉、韋挺二人,也是有講究的。
高士廉不必多說,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的親舅,出自渤海高氏。
既是外戚,又與河北士族關係不錯。
而韋挺也是根正苗紅,出身於京兆韋氏,是某位前·曹王典簽韋待價的父親。
而且他與韋貴妃同為北魏南豳州刺史韋旭之後,可以代表關隴士族。
兩人的身份都能服眾,而且都是自己人,肯定能深刻領會領導意圖……
「天下第一大族,為博陵崔氏,第二為……」
「等等。」李世民打斷了高士廉的吟唱。
說好的自己人呢?
說好的一起打壓河北士族呢?
你們把河北勢力最大的士族排在第一干毛線?
反過來鞏固他們的地位?
你們是故意的還是不小心的???
「陛下。」韋挺接過高士廉的話茬:
「臣等遍訪各大家族,皆以博陵崔氏為最大,所以列為第一。」
「朕讓你們為天下姓氏排序,不是讓你們挑出哪個姓氏最大!」李世民的聲音飽含慍怒。
最大≠第一,這道理都不懂?
韋挺滿臉茫然,確實沒搞懂陛下的邏輯。
高士廉看了看韋挺,沒有多說什麼。
李世民也看見了對方的微表情,深吸一口氣,儘量溫和地說:
「茲事體大,希望你們能更加嚴格地查驗清楚。」
他不想落下「操縱學術」的話柄,被天下人覺得所編之書不可信。
「這……是。」
韋挺滿腦袋問號。
但皇帝發話,也只能打回重寫,和高士廉一起退下。
「韋御史。」李世民叫住了他。
「陛下?」
「河間郡王案,你們三司會審得如何了?」
韋挺據實以告:
「此案主要由大理寺和刑部負責,據說尚無進展。」
「侯君集案呢?」
「陳國公對貪污私吞供認不諱,不日便可宣布處置。」
「好,好。」李世民咬著牙揮揮手:
「你退下吧。」
很好。
給朕解憂是一點不會,給朕添堵是行家裡手是吧!
你們韋家到底是幫誰的?
天下士族,難道都沆瀣一氣?!
「父皇。」
一個稚嫩的聲音。
李世民中斷思考,抬頭看見李治正乖乖地候在書房門口。
他揉揉太陽穴,努力做出一個微笑:
「今天的課上完了?」
「是的父皇,所以向父皇問安。」乖寶寶李治妥帖地回答。
看著他和長孫皇后的小兒子這麼乖巧懂事,李世民的心情輕快了些,向李治招招手:
「來,給阿爺看看今天的功課。」
眾所周知,檢查作業是中華民族的悠久傳統。
李治也習慣了阿爺的這一手,早已隨身帶來了一篇文章,雙手呈上。
對這位老實、好學又遵守孝道的嫡子,李世民是非常滿意的。
不像某位結交惡黨、痛毆老師、忤逆父母的前曹王。
「論士族?」李世民看見李治的文章題目,眉頭不由得擰起。
越往下讀,眉毛皺得越深刻。
大致內容是,士族傳承自春秋貴族,天生高貴,家境優渥,所以有德,不貪。
而庶人因為出身不好,所以善於鑽營,更為貪婪,為了往上爬不擇手段,容易貪污腐敗。
所以為君之道,是要優先選拔出身高貴的士人,云云。
這思想也不新穎,從漢末魏晉時期,這套嗑就一直廣為流傳,有成為社會共識之勢。
至少在上層社會是這樣的。
士人的子孫還是士人,農民的子孫還是農民,賤民的子孫還是賤民。
每人各安其位,民間就安定了,社會就不會動盪了。
「嘶~」李世民摸著兩撇鬍子。
不知道為什麼,這套陳詞濫調讓他越讀越膈應。
「父……皇?」
李世民立刻恢復了微笑:
「寫的不錯,有理有據。
「是你的哪位老師教你的?」
除了某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逃課殿下,皇子們享受的都是n對1服務。
李治立刻意識到某位先生要倒霉了,不敢隱瞞,如實回答:
「回父皇,是許敬宗先生。」
「哦,杭州許氏,也是個源遠流長的大家……」
李世民沉吟片刻,慈祥地說:
「讀書讀累了吧?先回屋歇息歇息吧。」
李治不敢耽擱父皇發脾氣,麻溜地告辭。
李世民目送嫡子的背影消失,猛然把酒碗打翻在地。
雄黃混著酒精,散發著刺鼻的氣味。
李世民看著臉色煞白的宮女們顫抖著打掃滿地狼藉,強迫自己冷靜下來。
他的目光驟然幽深。
河北崔氏,關隴韋氏,江南許氏。
地域不同,淵源不同。
但這些仗著祖輩軍功、世代榮華富貴的士族,立場卻出奇的一致——
他們的羽翼豐滿了,都要和朕爭一爭天下的主導權了!
觸角甚至伸進了立政殿!
這些士族正在對朕的皇子們做什麼?
按照他們的意圖改造嗎?!
「陛下!陛下!」
一個出人意料的身影來到了書房。
還是韋挺。
此時的他全然沒有剛才的儀表肅穆,整個人頭髮凌亂,淒悽慘慘。
「呼……」
李世民長出一口氣,收斂眼中的鋒芒,溫和地問:
「你怎麼了?」
韋挺揪著自己的鬍子,拍打自己的胸膛,連連哀嘆:
「身為人臣,有些話必須為尊者諱。
「但父有錚子不亡其家,君有錚臣不亡其國,臣必須犯顏直諫……」
「但說無妨,朕聞過則喜。」李世民大度地說。
「李明,是李明殿下!」韋挺滿腔悲憤地告狀:
「李明殿下無端大鬧臣的草廬,將臣的下人打傷!」
「哦哦?哦~」
李世民的心情一下子就美麗了,頗有興味地向前坐了坐。
「細說。」
他生平第一次嫌棄熊孩子還不夠熊。
怎麼沒幹脆把韋府給拆平了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