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6以銅為鏡

  對於揚州朝集使不滿的質問,李忘憂實在懶得搭理,轉身便打算離去。

  大唐朝集使一般是刺使,或者其他地方高級官員充任,主要代表州郡參加朝堂的各種禮儀活動,應對地方官員考課,攜本地貢士入京參加科舉,以及傳達州郡民意。

  這位揚州朝集使,便是揚州別駕,正五品下的官職。

  見李忘憂要走,揚州朝集使卻還不依不饒,提高了音量追問道:「敢問戶縣伯,可是我揚州進貢的江心鏡,有何瑕疵,惹得戶縣伯發笑?還請戶縣伯指正一二!」

  他這番話,自然吸引了大殿之中不少人的注意,就連御階之上的李二,都投來了目光,探尋發生了何事。

  李忘憂原本不想多事,他剛才笑出聲,也與這揚州進貢的江心鏡,沒有任何關聯。

  不過這揚州朝集使的不依不饒,就讓他有些惱了。

  李忘憂轉過身來,淡然一笑:「這江心鏡,挺好挺好,做工精巧。這面狻猊鏡,四隻狻猊圍繞鏡面,姿態各異、獨具魅力。可謂是鑄鏡廣陵市,菱花匣中發。不過……」

  他前面一番讚賞,倒是聽得揚州朝集使連連點頭,以為這是李忘憂在變相服軟道歉的話語。尤其那句「鑄鏡廣陵市,菱花匣中發」更讓他喜得眉梢挑動。

  但李忘憂緊跟這一句「不過」,就讓他剛剛露出的笑容又僵住了。

  「不過什麼?」

  李忘憂挑挑眉毛:「不過閣下似乎忘了,銅鏡是做何用途。」

  「嗯?戶縣伯此言何意?」揚州朝集使不明所以。

  李忘憂正準備回答說鏡子最基本的功能,是要照清楚人,但他話到嘴邊,忽然看到御階上的李二,不由生出惡搞之意。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李忘憂正色道:「閣下還不明白,銅鏡有何用嗎?」

  他說這句話,純屬惡搞。

  因為這話的「原作者」就是御階之上的李二本人,這番話,是貞觀十七年,魏徵去世後,李二有感而發說出來的,結果被李忘憂很無恥的給提前抄襲了。

  揚州朝集使被李忘憂這番話給說得一怔。

  戶縣伯這番話,似乎逼格很高啊。以銅為鏡、以史為鏡、以人為鏡,概括的相當透徹。

  而周圍一眾看熱鬧的百官,也被李忘憂這話給震住了,都開始低頭琢磨其中意味。

  御階之上的李二聞言,更是快步走下御階,激動不已:「好!子憂這話說到了朕的心坎之中!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此三鏡實在是妙!」

  李忘憂心中偷笑,李二這不是廢話嗎?這話就是你自己說的,我不過幫你提前說了而已。

  「米拓,取紙筆來!」李二反覆誦讀了幾遍,還覺得不過癮,又立刻招呼米拓,取來紙筆,直接揮毫將這番話親筆寫了出來。

  「好!子憂此言大善!米拓,給朕將這幅字裝裱好,懸掛與立政殿中,朕要每日揣摩,三省我身。」李二又繼續吩咐道。

  見李二如此推崇李忘憂說出的話,更引得大殿之中百官人人面露傾慕之色。

  這戶縣伯實在了不得,隨口一句話,就能引得聖人如此看重,果真是天縱之才。

  而他這句話,既然李二如此欣賞,自然也被群臣牢牢記在了心底,打算回去後仔細揣摩。

  李忘憂倒是沒想到,自己只是惡搞一下李二,提前將他說的話給「盜版」了,居然還裝了個逼……

  李二欣賞完自己寫的字,揮手讓米拓收了起來,才又笑著看向李忘憂:「子憂,你莫要言顧左右,既然你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那朕問你,這揚州進貢的江心境,又有何問題?」

  揚州朝集使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被李忘憂方才那番話給糊弄了,還在鑽牛角尖在思索那以史為鏡、以人為鏡,卻忘了詢問李忘憂說這番話,與銅鏡的用途,有何關係?

  被李二這樣一提醒,揚州朝集使才回過神來,看向李忘憂:「戶縣伯,你方才所言實在發人深省,某十分欽佩。不過這與你所言,銅鏡的用途,有何關係?我揚州貢鏡,又有何不妥?」

  李忘憂嘿嘿一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可關鍵要照得清啊。可我觀揚州貢鏡,鏡面並不甚清晰,照得人模模糊糊,這如何正衣冠?」

  他這話頓時讓揚州朝集使急了:「戶縣伯,你如何敢如此羞辱我揚州貢鏡?你且看看,這大殿之上,各州進貢的銅鏡,可有比我揚州貢鏡等清晰的?」

  他這話自然沒有錯,大殿上數百面銅鏡,當以揚州貢鏡為第一。不僅做工精湛,鏡面也是打磨得最亮的。

  李忘憂點點頭:「不錯,若是以這大殿之中的銅鏡來說,揚州貢鏡為最佳。不過……」

  揚州朝集使直接翻了個白眼,果然,又是「不過」……

  他直接追問道:「不過什麼?」

  「嘿嘿,不過與我準備獻給陛下的鏡子比起來,卻是差得太遠了。」

  李忘憂這話,讓揚州朝集使頓時急眼了:「戶縣伯,慎言!汝安敢夸下如此海口?」

  就連一旁的李二也不禁搖頭:「子憂,莫要說這種大話,長安城中,還真找不出比揚州工匠更厲害的。你又哪裡去造,比揚州貢鏡更好的銅鏡?」

  程咬金這老匹夫,也是看熱鬧不嫌事大,湊了過來:「哇哈哈哈,子憂,你這話,老子也不信!但既然你如此說了,想來也有幾分把握,那就快將你獻與陛下的銅鏡呈上來,老子給你做個評判,看看與揚州貢鏡相比如何。」

  程咬金的話,也讓大殿之中的群臣連連點頭,就連李二都微微頷首,示意李忘憂可以先送上他的銅鏡。

  對此,李忘憂只能無奈聳聳肩膀:「既然程叔叔都如此說了,那小侄就送上自己的銅鏡,請叔叔與諸公看看,比之這江心鏡如何。」

  不多時,讓人瞠目的一幕出現了。

  唐時的銅鏡,大小都差不多,後世出土最大的銅鏡,大雙魚紋銅鏡,直徑不過43厘米,重12公斤。畢竟製作銅鏡需要大量銅料,加上製作工藝的局限,是不可能有體積太大的銅鏡出現。

  而李忘憂準備呈給李二的銅鏡,被幾名宮中內侍費力抬上大殿後,那尺寸卻是將眾人嚇了一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