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9章 各懷鬼胎的好兄弟肆意地浪笑起來(求訂閱求票票)

  好不容易安撫好了這幫左衛的驕兵悍將,牛韋陀也總算是能夠松上一口氣。

  這才大步地朝著那些已經享用著壓縮軍糧,此刻正愜意地圍在火堆跟前吹牛打屁的將士們走過去。

  看到了牛韋院過來,將士們紛紛起身行禮。

  牛韋陀擺了擺手,似笑非笑地打量著這幫子傢伙問道。

  「怎麼樣,這幾日下來,每天一斤壓縮乾糧可夠?」

  「夠了,牛將軍放心吧,一塊乾糧一碗熱湯下肚,感覺整個人都精神了。

  而且這玩意又香又甜還酥脆,可是比咱們平日裡吃的軍糧強得太多。」

  「是啊將軍,這東西味道那麼好,若是日後能夠天天吃這玩意,誰還樂意吃那米粥。」

  「將軍,這壓縮乾糧還不用煮,只需要有水或者是熱湯,就能夠咽得下,的確方便太多。」

  大唐的將士們倒是不會餓肚子,不過,軍糧卻是自古就傳承下來的,小米加醬菜,偶爾來點肉乾。

  比如說行軍在外,到了吃飯的時候,就會薅點野菜,混著醬菜、肉乾一起熬煮,然後再把小米倒進去攪和。

  這,就是大唐將士們的制式軍糧,味道實在是好不到哪裡去。

  只能說,至少能夠吃得飽,能夠保證將士們有足夠的體力行軍作戰。

  但是程三郎弄出來的這種壓縮乾糧,則讓將士們品嘗起來,覺得簡直就如同難得的人間美味一般。

  而且這種壓縮乾糧不但味道好,方便攜帶,而且還是熟食製品。

  萬一緊急行軍,無法埋鍋找燃料造飯的時候,將士們一口乾糧一口水,一邊吃一邊走都沒問題。

  牛韋陀站在跟前,看著這些興奮得眉開眼笑意猶未盡的將士們,話里話外,全是對這壓縮乾糧的褒獎之詞。

  他也忍不住咽了口唾沫星子,不禁有些唏噓,如果不是為了安撫那些吃小米的將士。

  自己肯定也更樂意吃那種處弼賢弟搞出來的壓縮乾糧,不但滋味很棒,而且十分的便捷。

  不過,自己作為一軍主帥,自然要以身作則才是,不然如何服眾。

  還好,等隊伍進抵到潼關之後,就會回師長安,等回到了長安。

  嗯,去處弼賢弟那裡蹭頓豬肉宴去,那玩意可比這壓縮乾糧香太多了。

  #####

  李德獎站在交州城外的高坡之上,一旁則是交州都督顧達,四十出頭,年富力強。

  看著那已然正在田地裡邊耕作勞碌的交州百姓,還有那些跟隨著李德獎他們來到了唐境的漢民。

  看著那一塊塊猶如鏡面一般倒映著碧藍天穹的水田,顧達的心裡邊也同樣是升騰著一團火焰。

  他追隨李靖東征西討多年,立下了不少的汗馬功勞,而且頗得李大將軍照拂。

  便是這交州都督的位置,也得益於李靖大將軍的舉薦,而他來到了這交州也才不過一年多的光景。

  一直尋思著,怎麼才能夠干出一番大事業,能夠受到天子賞識,希望能夠更加一步。

  說不定有朝一日能夠封妻蔭子,遺憾的是,林邑國已是大唐藩屬,主動挑起邊釁,那可是要被打板子的。

  而在民治這一塊上,他卻沒有太大的建樹,一來,交州都督府所管轄的州縣人口實在不多。

  所以,稅賦收入,在大唐的各州裡邊,可以說是完全排不上號的。

  只是因為這裡東抵南詔,南抵林邑,算是要害之地,才會設立都督府。

  而之前,李德獎這位自己昔日恩公的二公子躥到了自己的地盤來,嘰嘰歪歪什麼他要到林邑國一行。

  說是要去搞點好寶貝過來,顧達只當這位又在瞎胡鬧,畢竟昔日在李靖身邊的時候。

  就知道這位李二公子很不著調,成日就想著去浪蕩江湖,行俠仗義。

  顧達好言相勸,奈何李德獎執意南下,顧達也只能好酒好肉的招待,又派人將他們送到了林邑國的交界。

  這一去,就差不多一個來月,這讓顧達揣揣不安,已經尋思著是不是給李大將軍去封書信,告達大將軍你家二公子流竄入林邑之後行蹤不明。

  倒不曾想,這邊才剛剛尋思著要動筆,就有信使從南邊匆匆地趕來,送來了一個天大的喜訊。

  李二公子,真的在林邑國中部,尋找到了一種可以一年三熟的稻穀,並且,還帶來了七戶精通各種這種三季稻的漢民農戶。

  收到了這個消息的時候,顧達第一個反應是不可能,第二個反應就是誰特娘的敢跟老子開玩笑。

  等到他尋思了半天之後,最終還是決定親自去見一見正朝著交州趕來的李二公子。

  等到見到了李二公子,還有那位莫姓商販,以及那七戶漢民農戶之後。

  聽到他們信誓旦旦的賭咒發誓,顧達也不禁有些半信半疑。

  李德獎告訴顧達,如果不相信,那就正好讓那些漢人農戶在這交州試種,就能夠知道真偽。

  半信半疑的顧達,最終禁不起李德獎的嘰嘰歪歪,再加上看在李靖的面上。

  也看在李德獎絞盡腦汁,好不容易才從林邑國中部運出來的那一萬五千多斤稻種的份上。

  決定劃出七百畝地,交給這七戶來自林邑國中部的漢民種植三季稻。

  結果,等到他前些日子忙完了其他政務,這才想到了此事,特地起了心思過來瞧瞧的時候。

  就看到了眼前這樣一幕,看到了一塊塊水田裡邊,已然開始插進了秧苗。

  對於冬天居然能夠種下稻穀,這簡直就是刷新了作為北方出身的顧達的三觀。

  直到李德獎把那位最年長的漢人老農帶到了他的跟前,給他詳細地解釋了這種三季稻的生長周期之後。

  再加上那在水田裡邊旺盛發育的秧苗,終於讓顧達從最開始覺得只是瞎胡鬧,到開始變得半信半疑。

  一咬牙,他再一次拿出了一千畝官田,交給了那些農民,並且提供了大量的農具,甚至還派來了不少的農戶來學習。

  到得今天,距離年關,已經不足半個月,這一千七百畝水田裡邊的水稻秧苗長勢都十分的旺盛。

  「德獎賢侄,方才那位汪老漢的意思是,這到得明年的二月末,三季稻就能夠收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