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李治沒有讓人攔住李弘。

  腳步聲漸行漸遠,珠簾輕輕晃蕩,花鳥紋地磚上落下一道道搖曳的重影。

  李治驕傲於李弘的仁德聰慧,對他寄予很大的期望。現在他只希望李弘能夠像當年的自己一樣,在適當的時候狠下心腸。

  太子還年輕,唯有等他跨過那道坎,才能真正脫胎換骨,肩負起大唐江山。

  李治明白那有多麼艱難,因為他當初也經歷過矛盾和掙扎。

  「執失。」李治看著執失雲漸,沉聲道,「太子性情柔和,他日你若能全心輔佐太子,太子必會報之以國士之禮。」

  執失雲漸解下束髮的金環,拜伏在地,「陛下無需試探臣的忠心,臣曾在大父、大母靈前立誓,此生忠於大唐,絕無二心。」

  李治面色稍緩,「朕信你。」

  他拿起几案上一卷用淺綠加金錦仔細包裹的捲軸,輕擲到執失雲漸面前,「回去好好研習,朕等著你在戰場上重現昔日勝州都督的風采。」

  勝州都督即執失雲漸的祖父,他死後被追贈為勝州都督。

  執失雲漸拾起捲軸,面色不改,眼瞳里卻有雪亮的光芒閃耀。

  盛暑過後,天氣一日比一日涼爽,蒸騰的暑氣被清朗的和風代替,白露為霜,寒蟬淒切。

  太液池的荷花開完最後一茬花苞前,裴英娘終於學會騎馬。

  這天她騎著三花馬在圍場的樹下晃蕩,暗黃色枯葉隨風飄拂,落在她的髮髻上。

  一雙潔白粉膩的手伸向她縛發的絲絛,替她解下纏繞在髮絲里的葉梗,「英娘,等顯王兄成婚那天,咱們一起騎馬去英王府觀禮!」

  裴英娘回頭,李令月頭綰單髻,遍簪珠翠,著聯珠紋對襟半袖,深赭色夾纈襦裙,手挽長鞭,笑吟吟看著她。

  「阿姊又說玩笑話了,我們還是乘車妥當些。」

  裴英娘熱衷學騎馬,是盼著能在山林間自由自在地馳騁,可不是為了在熙攘擁擠的里坊巷曲間走走停停,供道旁好奇的路人圍觀。

  李令月撇撇嘴,驅馬上前,和裴英娘並轡而行,「坐在卷棚車裡,什麼都瞧不見,多無趣!」

  提起李顯的婚禮,她又立馬哭喪著臉,「可惜三表兄不能和我們一塊兒去。」

  薛紹本來是李顯的儐相之一,現在他受傷了,必須臥床休養,只能無奈缺席李顯的婚宴。

  「儐相挑好了麼?」裴英娘鬆開韁繩,忍冬立刻上前抱她下馬。

  李令月跟著下馬,隨手把長鞭往身後一拋,「還沒呢,阿娘想要讓武表兄擔任儐相,姑祖母不答應。」

  裴英娘挑眉。常樂大長公主不愧是作風彪悍的李唐公主,一次次樂此不疲地挑戰武皇后的權威,現在竟然連李顯的儐相人選都要插手管一管。

  姊妹倆從圍場返回東閣,恰好撞見七八個宮人抬著一座金光閃閃的轎輦出宮。

  豪奴們前呼後擁,橫衝直撞,氣勢兇悍。

  路上的宮人們遠遠看到轎輦,躲閃不迭。

  不用猜,紗簾裡頭橫臥著的慵懶身影,肯定是常樂大長公主。

  裴英娘還記得李旦的囑咐,拉著李令月退後幾步,躲到粉牆下的芭蕉叢後。

  李令月不明所以,來不及等常樂大長公主一行人走遠,小聲問:「為什麼要躲著姑祖母?」

  這事說起來就複雜了,真要細究的話,得從長孫無忌架空李治開始說起。

  裴英娘有些猶豫,她不想提起李治的傷心事。

  前不久是新城公主的忌日,李治強打精神,帶著她微服出行,去了一趟通軌坊南園。

  那裡是新城公主生前養病的地方。

  新城公主死後,李治一時激憤,殺了駙馬,驅逐流放駙馬全家幾十口人,公主府的奴僕屬臣也死在他的盛怒之中。

  南園就此荒廢,斷井頹垣,殘花敗柳,庭院中長滿雜草藤蔓,正殿的落灰有半指厚。

  在通軌坊南園看到新城公主幼時的畫像後,裴英娘總算明白,為什麼李治第一次看到她時,會傷心流淚——如果不是那幅畫絹斑駁陳舊,她差點以為畫上的人就是自己。

  原來她長得像早逝的新城公主。

  新城公主是太宗李世民和長孫皇后最小的女兒,和兄長、姐姐們不一樣,她自小遠離宮廷,幽靜柔順,從不摻和宮闈紛爭。

  可她卻因為朝中的政治動盪而失去丈夫,抑鬱而死。

  何其諷刺,何其無辜。

  新城公主的死是帝後的忌諱。不管是頻繁來往於宮廷的公主、命婦,還是宮中的宮婢、內侍,從不會當眾提起新城公主。

  而李旦、李令月長大時,新城公主早就不在了。

  唯一知情的幾位大長公主都是人精,不曾在裴英娘面前露出什麼異樣的表情。連藏不住心事的千金大長公主也沒說過什麼似是而非的話。

  唯有常樂大長公主每次在宮宴上看到裴英娘時,總是面色陰冷,眼神像淬了毒液,陰寒無比。

  裴英娘以前不明白常樂大長公主為什麼會討厭自己,在得知新城公主生前和姑母常樂大長公主感情很好之後,恍然大悟。

  常樂大長公主大概覺得她只是個替身,不配享受李治的疼愛和公主的尊榮。

  裴英娘以前就對常樂大長公主敬而遠之,明白她的敵意從何而來之後,更是看到對方就立刻退避三舍。

  一個輩分高、暴躁易怒、敢和武皇后針鋒相對的皇室公主,不是現在的她能應對得了的。

  而且,任何一個有理智的人,絕不會和常樂大長公主這種寧願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也堅決不退縮的人硬碰硬。

  當然,如果李治、武皇后在場,裴英娘就用不著躲了——李治會毫無原則地為她撐腰,而武皇后能自動吸引常樂大長公主的火力。

  現在她身邊只有一個滿腦子風花雪月的李令月,哪敢出去領常樂大長公主的眼刀子呀!萬一常樂大長公主今天氣不順,想拿她撒氣怎麼辦?

  裴英娘小小地扯個謊,「我和房女史合得來,大長公主看到我會不高興的。」

  李令月信以為真,李治命房瑤光教裴英娘騎馬、蹴鞠,兩人有師徒之誼,來往密切。

  轎輦遠去,兩人相視一笑,鑽出芭蕉叢。

  儐相一直以來都由男方家選定,和新嫁娘沒什麼關聯,常樂大長公主非要和武皇后打擂台,有越俎代庖、故意為難武皇后的嫌疑。

  如果武皇后是個豁達大度的后妃,很可能會先做出讓步,順著常樂大長公主的意思,另選一個儐相。

  可惜武皇后不是,她堅持要自己的從侄武承嗣做儐相,「且不論尊卑上下,難不成我這個做母親的,連兒子的婚宴安排都得聽大長公主分派?她是不是連顯兒的王府也要一併接管了?」

  駙馬趙瑰勸常樂大長公主莫要和武皇后作對,常樂大長公主冷笑道:「三郎受傷,替代他的人可以從王孫中挑選。武氏兒郎,寒門之子,罪囚之後,哪一點及得上三郎?讓武承嗣擔任儐相,也不怕惹人笑話!」

  這幾句話幾經輾轉,被幾個早就看常樂大長公主不順眼的人聽見了,立刻添油加醋一番,跑去武家告密。

  武承嗣現在已經承襲了武家的爵位,得知常樂大長公主竟然諷刺他不如沒有實職的薛紹,心中暗恨。

  武三思被李治訓誡後,整日鬥雞走狗、無所事事,見武承嗣氣得青筋暴跳,當即揎拳擼袖,叫囂著要為兄長報仇。

  武承嗣攔下武三思,牙齒咬得咯咯響,「來日方長,你我兄弟終會有揚眉吐氣的那天!」

  這一場拉鋸戰最後自然是武皇后占了上風,武承嗣代替受傷的薛紹,擔任李顯婚宴的儐相。

  婚宴當天是個大晴天,碧空澄澈如鏡,萬里無雲。

  李顯作為新郎官,頭戴纓冠,穿一身簇新的吉服,神采飛揚,寶帶琳琅,裝扮得十分莊重。

  從他臉上志得意滿的笑容來看,裴英娘完全看不出他心中另有所愛。

  她悄悄腹誹,難怪武皇后會同意李顯娶趙觀音為正妃,知子莫若母,武皇后早就看出李顯不在乎正妃是哪家小娘子,他只是把娶親當成代表自己成家立業的象徵。

  儐相李旦錦衣繡袍,風姿洒然,低頭從織金鑲邊寬袖中掏出一大疊紙卷,遞到李顯手心裡。

  李顯嬉皮笑臉,看也不看,直接把紙卷往懷裡一塞,「阿弟,還是你對兄弟仗義!」

  一旁的武承嗣也摸出一小把裁成條狀的紙條,笑呵呵道,「我的才學雖然不及八王,也想為七王解憂,昨夜我遍閱古籍,勉強得了幾首,還請七王不要嫌棄。」

  李顯笑出滿臉褶子,拍拍武承嗣的肩膀,「表兄啊,多多益善!」

  不一會兒,李弘、李賢也命各自的戶奴送來一疊疊整齊的紙卷。

  李顯來者不拒,袖子、衣襟、長靴、衣兜,甚至連下裳裡面都塞滿各種紙條。

  等諸位王孫公子散去,王府的博士、屬臣們紛紛圍上前,把寫滿字跡的荷包、香囊、彩絛掛在李顯的腰帶上。

  李顯還嫌不足,讓人取來筆墨紙硯,嘩啦一下擼起自己的袖子,露出滾圓的胳膊,「快,再抄幾首在我手臂上!」

  王府的婢女們面面相覷,不敢違逆李顯的命令,其中一個會寫字的被人推上前,硬著頭皮拈起兼毫筆。

  李旦皺眉,用眼神示意婢女們退下,「王兄,適可而止。」

  李顯眨眨眼睛,擠出一臉討好的笑容,試圖打動李旦,「阿弟呀,等你以後娶親的時候,我保證不會作弄你的!今天我要迎親,你就睜隻眼閉隻眼罷?」

  李旦輕掃袍袖,扭過臉,「迎親的時候天都黑了,你能看得清寫在手臂上的字?」

  李顯雙手緊緊攥住李旦的衣袖,不讓他走,愁眉苦臉著說:「萬一我身上帶的紙條全用光了,趙家人還不肯開門,怎麼辦?」

  李旦深吸一口氣,抬起衣袖。

  李顯不肯鬆手,半個身子幾乎要趴在李旦身上,「阿弟,你可得幫幫我呀!」

  李旦眉頭輕蹙,語氣有些無奈,「到時候我在你身邊照應,我說什麼,你照著念就是了。」

  李顯立刻容光煥發,挺直胸膛,「有阿弟在,我就放心了!」

  裴英娘一開始以為李旦他們是在幫李顯塞紅包,好方便賄賂趙家那群堵門的小娘子、小媳婦,儘快接出新婦趙觀音。

  看到後來,發現李顯的袍袖裡塞的全是一摞摞的紙條。

  等李顯被王府長史請走,她耐不住好奇之心,啪嗒啪嗒跑到李旦身邊,扯扯他的衣袖,「阿兄,那些紙卷是什麼講究?」

  李旦低頭看著裴英娘。

  她最近長高了些,不像之前那樣伶仃瘦小,臉頰圓潤,笑眉笑眼,穿一身碧縹色雲紋地海棠穿枝花紋芙蓉織錦上襦,半見色銀泥藕絲裙,絲絛束髮,螺髻旁垂著綠香球。因為年紀漸長,眉間不再點硃砂,飾以翠色花鈿,襯得膚色如凝脂一般。

  恍惚已經能看到她長大後的模樣。

  到那時,英娘還會這麼親近信任他麼?

  李旦眼底微微一沉,摸摸裴英娘的發頂,「紙卷上面寫的是詩賦。」

  「詩?」裴英娘更加糊塗了,詩句再好,哪有紅包頂用!

  李令月手執一柄宮綢團扇,走到兩人身邊,笑著給裴英娘解釋:「迎親的時候要作詩,顯王兄怕自己作不出來,提前預備好幾十首新詩,免得到了趙家手忙腳亂。」

  李顯迎娶趙觀音,到公主府門前時,按著規矩,必須先吟幾首詩。等堵門的趙家姑嫂妯娌滿意了,打開府門,他才能順利進入公主府。

  然後經過趙家姑嫂們的一頓棍棒夾擊,到了趙觀音的繡樓下,李顯又得吟詩。這時吟的詩叫「催妝詩」,主題無非是讚美趙觀音年輕貌美,無須過多打扮,趕緊下樓來,跟著他回王府吧!

  催妝詩念完一首又一首,把趙家姑嫂哄高興了,趙觀音也打扮好了,這時李顯可以和趙觀音行奠雁禮。

  行禮之前,李顯要念「撤障詩」。

  行禮之後,李顯仍然要繼續賦詩。

  最後新婚夫婦拜別常樂大長公主和駙馬,回王府的路途中,會碰上搗亂的障車之人。李顯得吟誦幾首「障車詩」,讓障車之人心服口服。當然,財帛酒菜也不能少。

  把趙觀音領回王府,行完禮,入青廬,要洞房了,還不算完,李顯這時候必須吟誦「卻扇詩」,哄勸趙觀音放下遮面的團扇。

  裴英娘聽得咋舌,娶個媳婦這麼艱難,難怪李顯要夾帶小抄!

  她抬頭悄悄瞥李旦一眼,還好李旦博聞強識,飽讀詩書,不然等他成親的那天,也得和李顯一樣夾帶紙條,才能過關。

  李旦似乎能看懂裴英娘在想什麼,眼眸微垂,拍拍她的腦袋,似笑非笑,「瞎琢磨什麼呢。」

  裴英娘捂住頭頂,襦衫袖子滑到手肘,腕上一長串細如鬚髮的團鶴牡丹紋金臂釧窸窸窣窣響,杏眼裡寫滿疑惑:李旦怎麼知道她在嘀咕他?

  黃昏時暮色西垂,是迎親的吉時。

  李顯意氣風發,乘坐迎親花車,帶著李旦、武承嗣等儐相,由幾十個錦衣華服的五陵少年郎簇擁著,浩浩蕩蕩前往公主府。

  數百個家奴宮婢跟在隊列之後,迎親的隊伍宛若一條游龍,所過之處,煙塵滾滾。

  王府院子裡的青廬已經搭好了,裴英娘和李令月掀開帳幔,里里外外瞧了一圈。

  青廬是新婚夫婦洞房的地方,一般搭設在庭院裡。

  日暮蒼山,青廬里已經燃起火燭,昏黃的燈光映照下,穿枝鸞鳳銜同心百結繡帳愈顯濃麗鮮明,地上的波斯地毯閃爍著耀目的光芒,富麗堂皇,雍容至極。

  幾位前來觀禮的公主和王妃拉著裴英娘和李令月說話。千金大長公主最為熱情,一個勁兒夸李令月今天穿的月華裙好看。

  鄭六娘偷偷朝裴英娘擠擠眼睛,趁人不注意,飛快拽住她的手,把她拉出擁擠的青廬。

  「公主,求你救救房姐姐。」

  裴英娘嚇一跳,「房女史怎麼了?」

  鄭六娘左右看看,湊到裴英娘耳邊,小聲說:「天后讓房姐姐待會兒給七王和趙二娘送合卺酒。」

  裴英娘微微蹙眉,武皇后這是在報復常樂大長公主。

  人人都曉得李顯愛慕房瑤光,今晚是李顯和趙觀音的洞房之夜,武皇后故意讓房瑤光出現在青廬里,還讓她為新婚夫婦送上合卺酒。不說趙觀音卻扇之後看到房瑤光會有多生氣,就是旁觀的人,也會覺得尷尬彆扭。

  事情傳到常樂大長公主那邊,武皇后的目的達到了,無辜的房瑤光則會被常樂大長公主母女視為眼中釘。

  鄭六娘生怕裴英娘會拒絕,不等她開口,一徑攥著她走到東邊迴廊下面。

  房瑤光頭梳雙刀髻,穿一件絳色底盤絛如意紋半臂,輕紗裡衣,豆青褐國色天香紋羅裙,系宮絛,獨自一人坐在欄杆前,神情平靜。

  裴英娘沒有走進去,站在迴廊下,抬頭看著房瑤光,「房女史想好了?」

  房瑤光看她一眼,點點頭。

  鄭六娘頓足,「房姐姐,你就說你肚子疼,我和公主幫你打掩護,隨便找個人幫你頂掉送合卺酒的差使,不就好了?為什麼你非要得罪常樂大長公主和趙二娘呢?」

  房瑤光淡淡道:「我問心無愧。」

  鄭六娘急得語無倫次,「房姐姐,我曉得你的為人,可趙二娘不曉得啊!她那人愛記仇,幾年前一點陳芝麻爛穀子的小事,到現在還時不時拿出來擠兌人。你真的老老實實把合卺酒送上去,她敢當面把頭冠砸到你臉上!」

  裴英娘按住鄭六娘,「房姐姐已經下定決心,順其自然吧。」

  房瑤光投效武皇后,並不僅僅只是為了擺脫被逼嫁人的命運。她有能力,有抱負,希望能憑藉自己的才華,獲得相應的尊重和地位,從此不再受家族束縛。

  今天武皇后派她給趙觀音添堵,明面上是為了氣常樂大長公主,實則也是為了試探她。

  武皇后樂於看到房瑤光和常樂大長公主結仇。正如她對武家兄弟和上官瓔珞之間的矛盾不聞不問一樣,房瑤光和常樂大長公主的關係越緊張,她越滿意。

  武皇后可不希望她的心腹們團結友愛,擰成一股繩,萬一他們私底下陽奉陰違,聯合起來哄騙她,她豈不是會很被動?

  房瑤光清冷率直,跟上官瓔珞關係和睦,和武家兄弟井水不犯河水。武皇后找不到她的弱點,想起李顯似乎對她念念不忘,順手把常樂大長公主母女借來用一用,試探她的同時,噁心一下常樂大長公主,一舉兩得。

  如果房瑤光今天找藉口推脫,以後將很難得到武皇后的倚重。

  這些曲曲折折房瑤光懂,裴英娘也懂,但鄭六娘不懂。

  她一甩袖子,眼圈微紅,「我好心好意為房姐姐著想,房姐姐卻不肯領情,難怪大母總罵我有眼無珠,上趕著給冷情冷性的人獻殷勤。」

  小娘子的臉,就像六月的天,說變就變。剛剛還是笑容滿面,一眨眼,陰雲密布,淚花在眼眶裡打轉。

  房瑤光掃她一眼,無動於衷。

  鄭六娘自小備受長輩疼寵,偶爾不小心擦破一塊油皮,還沒哭出聲呢,已經被一大群人圍著安慰哄勸了。

  此刻她泫然欲泣,房瑤光竟然連問都不問一句!

  鄭六娘想到自己為房瑤光跑前跑後,還強行把不知情的永安公主拉過來幫忙,不由悲從中來,「哇」的一聲,真的哭了。

  裴英娘啼笑皆非,帶著哭哭啼啼的鄭六娘轉過迴廊,在一處臨水的欄杆前坐下,拿帕子給她擦眼淚,「鄭姐姐,房姐姐有她的打算,你別傷心了。」

  她刻意加重「鄭姐姐」三個字的音調,鄭六娘比她大,為什麼卻得由她這個妹妹來安慰她呀!

  鄭六娘嗚咽不止,顯然沒有聽懂裴英娘的暗示。

  她揪著一張湖藍綢帕子,負氣道:「幸好房姐姐是個女子,她要是男子,那天在御樓的時候,聖人早就賜婚了。這種無情無義的男子,我才不要嫁!」

  裴英娘順著鄭六娘的話安撫她,好容易等鄭六娘平復心情,立刻把一直遠遠綴在她們身後的半夏叫到跟前,「去青廬請太平公主。」

  半夏應喏,不一會兒,帶著一頭霧水的李令月回來。

  「新娘子快到門口了,你們怎麼不去瞧熱鬧,躲在這裡說什麼體己話呢?」李令月看到鄭六娘緊緊扣在裴英娘腕上的手,心裡有點不高興,英娘是她的妹妹,只能和她最要好!

  她輕斂衣裙,硬擠到兩人中間坐下,「六娘的眼睛怎麼紅了?」

  作者有話要說:

  唐朝的婚禮一般是在黃昏時舉行,基本的婚服是紅男綠女,新郎穿紅色,新娘穿青色。

  新郎如果地位高的話,婚服和平民的略微有些不一樣。

  新娘會拿一把團扇遮住面孔,等到新郎家,進了青廬以後,才放下扇子。

  關於作詩,新郎進門要作詩,喝酒要作詩,催新娘子下樓要作詩,帶新娘子出門要作詩,請新娘子放下扇子要作詩,總之就是不停作詩……

  另外,一般新郎不用全程自己作詩,儐相可以替他開口。(小說里有誇張哈~)

  青廬:就是庭院中間搭一個帳篷,新郎新娘在帳篷里喝合卺酒,洞房。

  障車:唐朝時娶親是乘坐花車的,新郎把新娘接回家的路上,會有好事者上前攔住婚車,討要賞錢,新郎的損友或者新娘的愛慕者也可能會故意擋住婚車,為難一下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