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長安來的人裴英娘認識,不僅認識,還是熟人。

  剛好在北市買了同心結肉脯,預備帶給半夏和忍冬嘗嘗的,裴英娘讓半夏裝了一碟子,切幾隻西瓜,凍酥花糕、冰梅漿一樣備了些,「天氣怪熱的,先歇口氣,來得這麼急,是不是京里出了什麼大事?」

  秦岩和郭文泰都是滿頭大汗,怕汗味薰著她,沒敢和她靠得太近,站在廊外的濃陰底下,接過半夏送到跟前的冰梅漿,一口飲盡,不直接答她的話,避重就輕道:「接連烈日暴曬,二聖不耐暑熱,恐怕要推遲行程。」

  裴英娘挑眉,笑而不語,低頭整理樗蒲綾披帛,腕上的翡翠鐲子顏色透綠,像一泓水波流動。

  秦岩和郭文泰對視一眼。

  秦岩先咳嗽兩聲,苦笑道:「不是我們有意瞞著王妃,實在是來之前聖人囑咐過,我們沒膽子抗旨。」

  裴英娘站起身,披帛滑落,「好了,辛苦你們連日奔波,我不為難你們。」

  這時馮德送來切好的西瓜,秦岩和郭文泰告罪,坐下吃西瓜。樹蔭里舖設蓆子小几,繁花堆滿枝頭,香風陣陣,他們坐在涼風花影里吃瓜,好不愜意。

  迴廊深處響起一陣腳步聲,李旦帶著長史走過來。

  剛才李旦和裴英娘一起回觀風殿之後,長史把他請走了。裴英娘怕李治或者李令月出了什麼狀況,出面接見長安來人,沒想到秦岩竟然不肯和她說實話。

  李旦愛潔,換了身雪青色圓領袍,衣襟依舊系得嚴嚴實實。

  長史和七八個幕僚跟在他身後,每個人都神情凝重。

  裴英娘皺了皺眉頭。

  長史走下台階,和秦岩、郭文泰兩人耳語了幾句,兩人放下瓜瓣,向裴英娘頷首致意,站起身跟著他走了。

  幕僚們簇擁著李旦去七寶閣議事,那邊四面環水,看守森嚴,方便密談。

  李旦回頭看裴英娘,伸出手,眉眼溫和,「十七,過來。」

  眾人愣住了。

  走在前頭的長史也煞住腳步,回頭張望。

  裴英娘啊了一聲,上前幾步。

  李旦捉住她的手,「長安出了點事,你也過來聽。」

  眾人面面相覷,臉色變了又變。

  半夏和忍冬也忐忑不安,大氣不敢出。

  「郎君……」有人大著膽子低聲勸阻。

  李旦目不斜視,一字字道:「我和王妃夫妻同體,從前的事她都知情,今後的事亦不會瞞她,你們不必有顧忌,有什麼說什麼。」

  那人支支吾吾,還想說什麼,李旦餘光掃他一眼,他打了個激靈,汗出如漿,連忙退後幾步,不敢再吱聲。

  秦岩回過神,咧嘴哈哈笑,牙齒雪白,扭頭對旁邊一臉憂色的長史說:「王妃以前是永安公主,品階至今還在呢!我們家伯祖父好幾次向她求助,她絕對有資格旁聽你們這些酸腐讀書漢算計人,相王娶了王妃可謂如虎添翼,你們的擔心是多餘的!」

  長史收斂神色,笑笑不說話,態度依舊恭敬而客氣,「將軍這邊請。」

  裴英娘還沒反應過來,已經被李旦拉著走了。

  到了七寶閣,她抽回手,主動避讓去水晶簾後的琴室里待著。

  水晶簾後架設一座摺疊秋夜寒山圖屏風,琴室里設有琴桌、香幾,半夏和忍冬跟過來服侍裴英娘。

  她吩咐宮婢們準備酪漿和鮮果,不知道長安到底出了什麼事,幕僚們可能要商討很久。

  李旦跟著裴英娘轉過屏風,攥住她,「無妨,你可以坐在我旁邊。」他壓低聲音,「我說過,以後不會再瞞著你。」

  怕她發現自己玩弄權術感到失望,才沒有告訴她,現在不必遮掩了,小十七喜歡他,不會因為他對其他人的涼薄冷淡而厭惡他。

  他擁有完整的她,也該把完整的自己展現給她看。

  裴英娘搖頭,笑著說,「我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呢,可沒說過要幫你操心,今天我就是跟過來瞧瞧熱鬧,阿兄,你忙你的,不用管我。」

  幕僚門客們討論事情的時候,她不能插話,話說得越多,越容易露怯,不動聲色才能嚇唬人。一直待在幕後,那些人摸不清她的底細,反而要敬著她。

  這些人個個是七巧玲瓏心,一肚子心思,一下子亮出底牌,容易被他們輕視。

  而且她每天忙活自己的事夠累了,不想摻和李旦他們的各種連環套,書生們的勾心鬥角,她沒興趣參與。

  她更喜歡一筆筆攢錢,看著原先落後窮苦的山村鄉鎮一點點富裕發達起來。這些年經略西域、羈縻州、南方山區,先從種地、修路開始,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走過來,乾的都是實事。

  看到糧食豐收,稻麥滿倉,她就高興,那種歡喜滿足感鮮活豐滿。

  處心積慮鬥倒政敵、在宮闈政變投機取巧之類的,她不擅長,她比較喜歡積蓄自己的實力,然後直接用絕對優勢把對方踩在腳底下。

  這種從下而上、借力打力,一點點壯大實力的法子太笨太直接太耗時,很長一段時日內需要忍氣吞聲,暗藏鋒芒,但是當最後羽翼豐滿,攀登到山巔的時候,何嘗不能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她一直有保護傘,所以能從容不迫地伸展手腳,嘗試著用最笨拙的法子,努力搭建自己的安樂窩,一時遭遇挫折或者路走歪了也不要緊,有重來的機會。

  李旦本身生於宮廷,長於宮廷,骨子裡浸潤了敏感的政治嗅覺,作為皇子,他這輩子都離不開宮廷鬥爭。

  宮闈政變可不像種田經商,一次疏忽,很可能被徹底打入泥塵,再也不能翻身。

  身為武皇后的兒子,李旦肩負的壓力重如泰山。

  裴英娘其他的幫不上忙,可以出錢出力出人,海路、陸路、內陸水路織出綿密複雜的大網,她的情報網已然覆蓋整個南方和大半個中原。

  李旦聽裴英娘念叨完,低聲笑,眸光清亮,「十七真能幹。」

  裴英娘翹起嘴角笑,顧盼間神采奕奕。

  李旦垂眸盯著她看了好一會兒,抬手捧起她的臉,指頭摩挲她紅潤的面頰,她沒有搽胭脂,青春年少的小娘子,膚色白裡透紅,如朝霞映雪,用不著太多粉飾。

  幸好阿娘把她帶進宮了,幸好先遇到她的是自己,這麼好的小十七,如果被其他人發現了,一定會被搶走的。

  「想說什麼讓桐奴傳話,我過去了。」他說,低頭吻裴英娘的眉心。

  水晶簾外,門客們低頭議論紛紛。

  秦岩和郭文泰早就知道李旦和裴英娘感情好,反應平靜。

  尤其是郭文泰,見識過兩人平時私底下相處的情景,更覺得理所當然。他不知道多少次親眼看見李旦幫裴英娘穿木屐,堂堂親王能放下架子,當眾彎腰半跪著幫王妃穿鞋,還有什麼做不出來的?

  他正襟危坐,掃視一圈,這幫人啊,真是少見多怪。

  桐奴掀起水晶簾,皂靴踏響摩羯紋地磚,李旦走到翹角案幾前。

  房內眾人都站了起來,等李旦坐下,他們才慢慢落座。

  李旦面色如常,示意郭文泰,「說吧。」

  一簾之後,裴英娘聽到郭文泰緩緩道:「聖人前日召集群臣和宗室王公,當眾宣布,他年事已高,長年多病,想要禪位於天后。」

  眾人呆了一呆,嗡的一聲,七嘴八舌,質問的,震怒的,吃驚的,以為自己聽錯了的……

  一片譁然。

  裴英娘剛才把半夏和忍冬打發出去了,琴室里只有她一個人,她失手打翻水晶盞,聲音被閣子裡的嘈雜掩蓋過去,沒有驚動屋外的半夏。

  她撿起水晶盞,牛酪漿灑了一地。

  幾個幕僚一迭聲追問:「聖人當真要禪位於天后?」

  秦岩的聲音響起,「千真萬確,我當時在場。」

  李旦沒有吭聲,幕僚們驚嘆詫異良久,才有一個人顫著聲音問,「那……豈不是要……」

  他不敢說出接下來的話,從古至今,哪有女子為帝的?聖人禪讓於武皇后,這天下是不是也要改姓武?聖人果真是糊塗了麼,萬里江山,大好基業,就這麼拱手讓給一個后妃?

  郭文泰眼觀鼻鼻觀心,接著說,「聖人宣布他的打算後,朝臣們一致反對,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出聲附議,諫議大夫當場觸壁死諫,險些喪命。天后主動脫簪散發,泣告謝罪,請聖人收回成命,禪讓之事,不了了之。」

  眾人齊齊吁出一口氣,差點被郭文泰嚇死!還以為要改天換地了!

  李旦眼眸微垂,「太子怎麼說?」

  秦岩接道:「太子惶惶不安,唯有磕頭謝罪而已。」

  眾人皺眉。

  李旦稍一沉吟,「告誡他不要輕舉妄動,聖人此舉是為了保他。」

  秦岩應喏。

  幕僚們漸漸從剛才的震驚中回過神,開始討論怎麼幫助太子在不得罪天后的情況下發展自己的勢力。

  裴英娘聽他們越說越遠,沒有多聽,端起水晶杯想飲酪漿,杯子翻仰過來,才想起剛才酪漿全灑了。

  她嘆口氣,放下杯子,揉揉眉心。

  李治開始為他的身後事做準備了,不然他不會故意當眾說要禪位於武皇后。

  這是無奈之下的以退為進。

  稱帝之事,必須徐徐圖之,不能一蹴而就,天時地利人和,哪一樣都不能缺。武皇后目前還缺火候,貿然稱帝,絕對會成為眾矢之的,人人得而誅之。

  李治提出禪位,一來試探武皇后和大臣們的反應;二來激起群臣對武皇后的警惕之心;三來讓武皇后清醒,文武百官,包括她的親信心腹,甚至連武承嗣都沒想過要擁立她為帝,他們效忠於她,是效忠她背後的權勢,而不是她本人。

  武皇后很聰明,她意識到時機不成熟,果斷放下天后的架子,淚流滿面,再三請求李治收回旨意,說她臨朝聽政全是為了替李治分憂,李治的提議完全是陷她於不義,她不敢領受。

  李治逼武皇后親口說出這一番剖白,無疑是把武皇后日後稱帝的路給堵死了。

  可惜他低估了武皇后的韌性。武皇后前後矛盾的事做過不少,根本不在乎自己曾立過什麼誓言。

  簾後的說話聲一直沒停,轉眼到了華燈初上時候,他們還在小聲討論。

  裴英娘從側間走出去,吩咐半夏去廚下傳話,天氣熱,該備點清爽解膩的冷淘和清風飯給幕僚們吃,看他們的架勢,吵上幾天幾夜也吵不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