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突厥退兵

  第546章 突厥退兵

  …

  聽得李世民君臣的話,突利小可汗霎時色變。🎄🐼 ➅9s卄ùx.ČόM 😾🐟

  此行突利僅率本部人馬,便的打的坐山觀虎鬥的心思。

  如果頡利真能打破長安,那他就趁機撈取好處,如果頡利受阻,那他便作壁上觀。

  現在李世民居然說幽州即將生變,突利心知肚明,這並非是李世民恐嚇他,因為契丹那些東部部落向來對於他這位小可汗沒有忠心可言,若是再有唐軍挑唆,那必然極有可能反叛。

  還有剛剛李世民說大唐河東、隴右、代北、山南四方兵馬齊聚丹州,那最起碼也是一二十萬大軍,一旦開戰,突厥兵馬深入敵境,那就是四面埋伏的險境。

  突利心思急轉,對岸的李世民也是不願多言,只是呵斥道:「什缽苾,朕不與你多言,換咄苾前來回話」。

  聽得這話,突利只得說道:「還請兄長明鑑,什缽苾絕無惡意」,而後打馬回到陣前,一臉凝重。

  「什缽苾」,頡利臉色陰鷙,「李世民跟你說什麼了?」

  突利回過神來,頓時面露惶恐,「大汗,撤軍吧,再不撤就來不及了」。

  頡利頓時瞪大眼睛,揮起馬鞭便是抽過去,怒斥道:「大膽,你知道伱在說什麼?」

  突利強忍著肩頭刺痛,紅著眼睛說道:「唐軍已聚齊四方勤王兵力,不下於二十萬,他們目的就是引誘我們孤軍深入,再不撤就走不掉了」。

  頡利等人聞言一驚,突利再次說道:「並且唐軍已經前往幽州,挑唆那些部落反叛,再在這裡滯留,唯恐草原上已是大亂」。

  頡利可汗聞言深吸口氣,「這定是李世民在恐嚇你」。

  這時,那邊響起李世民炸雷一般的呼喝,「阿史那咄苾何在?」

  只見李世民已經單人獨騎,沿著浮橋登上小舟。

  頡利可汗聞言大怒,瞪一眼突利,便是拍馬上前。

  「賢侄怎的如此無禮?」頡利可汗來到河岸,便是揮鞭指著李世民,「叔德吾兄便是教你如此對待長輩嗎?」

  當年李淵起兵時,突厥在後方反難,為穩固後方,李淵贈送金銀給突厥,跟突厥締結兄弟盟約,按照輩分來說,頡利可汗還真是李世民的長輩。

  李世民聽後眉頭一豎,冷聲呵斥道:「咄苾,你既提起當年盟約,今日何故來此?」

  頡利可汗只是仰天大笑,「賢侄勿要動怒,聽聞中原有變,叔德吾兄家中不寧,痛失元吉吾侄,叔德兄和建成侄兒亦是身陷囹圄,本汗念及盟友之誼,心中掛懷,特來探望,也好一敘兄弟情誼,賢侄便是如此待客之道?」

  頡利可汗當年可以奪走突利的可汗之位,並且迅速坐穩,可見他不僅擅長軍事,於政略一道,也是不容小覷。6̶̛̎̋̔̇ͅ9̴̮̦͖̥͈̳̭̭̋̏͝ŝ̸̢̜̳̱͈̹͓̀̆̔͋͛͜͠ḩ̷̻̩͍̱̗͔̺̏̓͊̀͂̀ͅṵ̵̙̻͉̦͙̗̥̉̓̓͊̑̂̑x̸͍̘̳͂͊̂̊̀͊̕͘.̷̹̦̆̆c̶͙͈͚̽̄̈̎̒͜ó̶̧̧̝̳̠͇͕̺̲̹̔̈́̃͝͝m̷̗͓̽̂̌̋̃̌

  他這一番歪理,言語間竟然將李世民影射成亂臣賊子,殺弟囚父之人,若真是如此,他作為盟友,前來探望,還真是占據大義。

  果不其然,李世民氣得臉色鐵青,呲唥一聲拔出腰間天子劍,「阿史那咄苾,你亦是一方君主,竟如此不要麵皮,擅毀盟約,興不義之兵,無信無義之徒,何敢在此妄言大唐內務?」

  見李世民只抓著盟約不放,歸根結底,終究是頡利背棄盟約,頡利的耐心已經磨滅,當即撕破遮羞布,微微側身,遙指身後密密麻麻的突厥大軍。

  「李世民,中原有句話,識時務者為俊傑,今日我突厥勇士二十萬在此,只需本汗一聲令下便可踏平京畿,直取長安,你若自縛陣前,獻璽歸降,本汗念及舊情,你仍不失王侯之位,如若不從,本汗馬踏中原,教你李唐皇室,身死族滅」。

  說罷頡利可汗拔出彎刀,直指李世民,刀鋒對劍鋒,氣氛頓時劍拔弩張。

  身後的突厥大軍見狀立即拔刀山呼,其聲震天,聲勢駭人。

  反觀李世民,見頡利動怒,只是面色如常,對於二十萬突厥大軍的呼喝面不改色。

  「咄苾,你真以為你穩操勝券?」李世民微微眯眼,有恃無恐的沉聲道。

  頡利可汗不明所以,亦是昂首說道:「本汗二十萬勇士在此,天下何處去不得?」

  李世民仰天大笑,「看來有些事什缽苾並沒有跟你說啊」。

  頡利聞言心裡一突,正在這時,只見李世民伸手一揮,遠處的營門大開,兩萬大軍呼嘯衝出,秦瓊高舉馬槊,嘶吼一聲,「殺」。

  隨著秦瓊躍馬衝出,身後兩萬大軍齊聲高呼,「殺」,霎時,殺聲震天,直衝雲天。

  連續三波喊殺之聲,如巨浪滔天,在這郃水上空迴蕩,隨後兩萬大軍行動如一,來到李世民身後侍立,甲光粼粼,刀鋒凌厲。

  「就憑這?」頡利可汗並非膽怯之人,只是安撫著胯下戰馬輕笑道。

  李世民搖頭一笑,再次揮手,陣旗舞動,還沒見到身影,便只聽得轟隆隆的馬蹄之聲,好似打雷一般。🐨🍟 ➅❾ş𝔥Ữⓧ.C𝓞𝕞 🐤🐼

  「大汗」,突厥陣中的阿史那思摩急忙上前,「我軍探馬全部失聯,西邊出現大部唐軍」。

  頡利聽得眉頭一跳,便見乙失略匆匆而來,滿臉惶恐,「大汗,北部出現大部唐軍」。

  頡利來不及做出反應,便見遠處山坡上出現黑壓壓的唐軍。

  隨後奔來五騎,來到李世民身後。

  「涇州道行軍總管尉遲恭,奉命勤王」。

  「豳州道行軍總管侯君集,奉命勤王」。

  「岐州道行軍總管程知節,奉命勤王」。

  「靈州都督李靖,奉命勤王」。

  秦瓊隨後出列,「同州道行軍總管秦瓊,奉命勤王」。

  話音落下,東面奔來一騎,「絳州都督羅士信,奉命勤王」。

  全場寂靜,頡利臉色鐵青。

  李世民昂首挺胸,直視頡利,「咄苾,我大唐禮儀之邦,慎起刀兵,現在朕且問你,戰是不戰?」

  頡利可汗心思雜亂,掙扎良久,終於打馬出列,「本汗喜聞大唐新皇即位,特率邦下臣民,為大唐新皇賀」。

  高沖聽得嘴角抽搐,不愧是草原霸主,真是能屈能伸,剛剛還說馬踏中原,現在竟是話頭一轉,領兵前來祝賀新君即位了。

  李世民捻須笑道:「貴邦心意,朕心領了,然長安逼仄,難以接待諸多貴客,朕就不請可汗入城相敘了,當然,若可汗願意隻身入城,朕必倒屐相迎」。

  頡利可汗喘著粗氣,拳頭緊握。

  阿史那思摩見狀便在其耳邊細語一陣,頡利可汗面露喜色,直說道:「賢侄無需客氣,只是本汗邦下臣民生長在苦寒之地,生活困頓,遠道前來慶賀已是諸多不易,還願賢侄善待一二」。

  李世民眼睛一咪,直視頡利,而頡利也是毫不退讓,二人針鋒相對,無一人出聲。

  阿史那思摩有些急智,眼看這場面已經是打不起來,竟是慫恿頡利可汗索要好處。

  直白一點來說,我突厥本來就生活困苦,現在二十萬人來恭賀你即位,你不得表示一下。

  高沖見場面一度凝滯,當即打馬上前,在李世民耳邊細語。

  李世民眉頭一挑,「既然可汗有此心意,我大唐斷不會虧待貴客,還請可汗常駐郃水,朕回京後調撥糧草,便在這郃水之畔設宴,款待諸位,如何?」

  頡利可汗聽得臉色驟變,常駐郃水,開什麼玩笑,再待下去你唐國各地勤王的兵力越聚越多,到那時,我還走不走得了?

  頡利心裡恨得牙痒痒,現在打又打不成,勒索一些錢糧還不行了,心頭火起的頡利可汗直接說道:「賢侄有心了,不過本汗無意久留,只是遠道而來,並未攜帶糧草,中原地大物博,物產豐饒,賢侄不如資助一些返程糧草如何?不然的話,一旦本汗糧盡,唯恐麾下勇士不聽管教」。

  李世民聞言眼睛一凝,直接說道:「無妨,朕可命大軍一路互送」。

  高衝心里大笑,李世民真夠可以,這將頡利可汗懟的一句話都沒得說。

  果不其然,頡利聞言惱怒不已,深深看一眼李世民,以及其身後的五人,便是調轉馬頭回到本陣。

  眼看突厥陸續退去,李世民閉目不語,高沖在其身後,清晰可以聽見李世民深深鬆一口氣。

  待回到大營,李世民臉色凝重。

  儘管這一次算是平手,突厥直接退兵,大唐並沒有獻出金銀錢糧,更沒有割地稱臣,但是脾性剛烈的李世民依舊覺得這種妥協是一種恥辱。

  但只有高沖知道,這對比原來軌跡上的渭水之盟,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在原本軌跡上,大唐比現在更亂,國庫更窮,兵力分散在四方,甚至長安城僅有兩三萬兵力,那真的是李世民用尊嚴換來的退兵,雖然沒有割地稱臣,但是最起碼是掏空國庫,贈予突厥大量的金銀錢糧。

  現在沒有額外獻出金銀錢糧,雙方罷手言和,已經是高沖可以想到的最好的結果。

  「叔寶,糧草還夠幾日之用?」良久,李世民開口問道。

  秦瓊一震,如實回道:「不足五日」。

  李世民拳頭一緊,沉聲道:「堅持三日,傳令李靖,沿途監視突厥兵馬離境,其餘各部,駐兵延州,待突厥退出長城後,各州府兵歸營」。

  高沖聞言一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種感覺非常難受,如果給予大唐充裕的糧草,李世民絕對敢跟頡利翻臉,反正現在一來糧草不足,二來突厥兵馬勢眾,且在京畿之地,李世民只得眼睜睜看著突厥離開。

  且不提大唐這邊,君臣心思複雜,另一邊,頡利可汗回到郃水北岸的梁山,赫然發現突利小可汗已經整軍拔營,準備撤離。

  頡利可汗當即氣不打一出來,將突利召來劈頭蓋臉的怒罵一通。

  突利心中大恨,但是現在他依舊不敢對頡利翻臉,只得說道:「叔父,不能再遲疑了,再待下去,契丹那些部落就要全反了,一旦後方亂了,唐國各地的勤王大軍越來越多,便走不脫了」。

  頡利再次大怒,舉起馬鞭便是劈頭蓋臉的抽下去,儘管他心裡知道突利說的在理,但是他現在越看這個侄子越是覺得可疑,李世民不知道跟他密語什麼,回來後便是魂不守舍。

  頡利下令退兵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擔心突利,他雖然號稱二十萬大軍,但是其中可戰之兵,僅有十萬出頭,這十萬裡面,突利的本部人馬便有三萬,占據著三分之一。

  當初分封阿史那什缽苾為突利小可汗,繼承他祖父啟民可汗最初的稱號(阿史那什缽的祖父名叫阿史那染干,原號突利可汗,後來接受隋文帝冊封,改成啟民可汗)。

  其目的便是為了籠絡那一批忠於始畢可汗的舊貴族,畢竟什缽苾是始畢可汗的嫡長子,而始畢可汗在突厥汗國的威望甚高。

  但是現在頡利可汗發現他這是養虎為患,突利小可汗並不老實,依仗本部人馬在草原東部為所欲為,對他這位大可汗並沒有多少尊重。

  武德七年在豳州五龍坂,突利小可汗擅自與李世民結盟,已經是觸犯頡利可汗的底線,現在看來,突利依舊是跟李世民「眉來眼去」的糾纏不清,頡利可汗心中已經對突利產生殺心了。

  鞭笞突利後,頡利也不遲疑,立即下令撤軍。

  與此同時,幽州,則是無比的熱鬧。

  并州都督、英國公李績。

  通州都督、管國公任瑰。

  營州都督、蓍國公突地稽。

  三方合兵三萬,齊聚幽州。

  幽州,都督府。

  幽州都督、夔國公劉弘基高坐上首。

  左右兩邊分別坐著李績和任瑰,李績的下首則是營州都督突地稽,任瑰的下首則是燕州刺史王詵。

  另外還有一些胡人坐在下首,也不陌生,正是黑水靺鞨鐵利部的酋長鐵利達、契丹酋長大賀摩會、奚族酋長阿會蘇支等人。

  劉弘基按耐著笑意,看著大賀摩會等人,故意說道:「諸位,你們先前說突厥大兵壓境,我大唐自身難保?」

  阿莫蘇支老謀深算,見劉弘基神色,還有案桌上那封拆開的信件,便是隱隱有些猜測,直接問道:「敢問劉都督,可是戰事已分勝負?」

  大賀摩會等人聞言立即精神起來,再看李績、突地稽等人含笑不語,心下瞭然,頓時驚訝問道:「唐國贏了?」

  劉弘基嘴角上揚,拿起案桌上的信件說道:「今日收到軍報,突厥二十萬兵馬抵達京畿同州,我大唐皇帝陛下御駕親征,突厥不戰自退,現已退出長城」。

  大賀摩會等人聞言面面相覷,一臉不可思議。

  鐵利達撓撓頭,瞪眼問道:「沒有開戰?頡利可汗直接退兵了?」

  劉弘基挑挑眉頭,昂首說道:「大唐河東、山南等二十萬大軍齊聚京畿,聖人御駕親征,誰敢迎戰?」

  鐵利達咽口唾沫,這動輒二十萬大軍,著實駭人,他整個鐵利部落也不過幾萬人,當即直說道:「大唐皇帝真、真厲害」。

  劉弘基等人相識大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