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聯姻

  第38章 聯姻

  37.聯姻

  見得李淵父子頗有些為難的模樣,裴寂卻是笑出了聲,「誰說封賞便一定是加官進爵了?」

  李淵二人聞言有些疑惑,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叔德可還記得你我當年在群芳院的約定?」裴寂懶洋洋的抻著身子道。

  「群芳院?」李世民一臉驚愕,看向李淵,眼裡透露出一絲敬佩。

  李淵瞪了裴寂一眼,咳嗽一聲,「有話直說」,話出口似乎是想起來了什麼,眼中一亮,「你是說聯姻?」

  裴寂微笑著點點頭,「等我兒再大些,你可記得履行約定」,李淵白了他一眼。

  事實上,這約定還真就如實履行了。

  後來,裴寂之子裴律師迎娶了李淵第十六女臨海公主,裴寂之女裴氏嫁給了李淵第六子荊王李元景。

  李世民聞言瞪大了眼睛,這什麼情況,這不是他接下來要說的事情嗎?

  當即說道:「沒錯,正是聯姻,孩兒正想說此事呢。高沖與孩兒同歲,至今未娶,而高家父子皆是人才,若不將其收為自家人豈不可惜」。

  李淵聽了亦是不自覺的點點頭,聯姻本就是世家大族的常見手段,「渤海高氏,高熲侄孫,門第亦是不差」,說罷看向李世民,「那便只有伱六妹合適了?」

  李世民直點頭,「孩兒想的也是秀婉,高攸之無論姿容、品行還是才幹,皆是上上之選,出身亦是世家大族,迎娶秀婉,也不會委屈了秀婉」。

  李淵膝下如今年齡適合,尚未出閣的女兒便只有六女李秀婉,第五女已在去年底許配給了趙慈景。

  「明日出征時,我便尋高君雅來定下此事」,李淵向來就是決定好的事,便要雷厲風行。

  裴寂見狀笑道:「豈有主公主動嫁女的,還是先讓我去做個媒人吧」。

  李淵聞言瞥了他一眼,笑罵道:「老狐狸,這個人情便送與你了」。

  李世民亦是哈哈大笑,「如此一來,我也有妹夫了」,說罷卻又是一頓,皺眉道:「我等在太原起兵,也不知五姐他們在長安處境如何?」

  說來李淵第六女李秀婉便是李世民第一個妹妹,僅比李世民小一歲,也就是比高沖小一歲,而第五女又比李世民大一歲,在去年底嫁給趙慈景後,便是與趙慈景一家居定在長安,如今晉陽起兵,趙慈景定是要受牽連了。

  李淵聽了卻是說道:「天水趙氏亦是大族,慈景父親當年在朝中亦是多有友人,慈景又聰慧多智,應當無虞」,說罷似是想起來了什麼,眉頭一皺,冷哼道:「與其擔心慈景,還不如想想你五弟」。

  趙慈景出身天水趙氏,官宦世家,儀表堂堂,其父趙懷訥曾任廣州刺史、爵封懷化郡公,亦是封疆大吏,在朝廷里也是頗有人脈的。

  見得李淵瞬間變臉,李世民亦是低頭訥訥不敢言語,裴寂見狀忙是勸解,「事出突然,建成一時間沒思慮周全,在所難免,叔德你就勿要惱火了」。

  李淵聞言亦是沒好氣的啐罵道:「丟的不是你兒子」,裴寂訕訕一笑。

  幾人說的便是李淵第五子李智雲,李智雲比李世民小四歲,自幼善於書法棋藝,又繼承李淵善射的本領,雖是庶出,但亦是非常得李淵喜愛,李淵任太原留守後,李智雲跟隨李建成寓居在河東。

  五月初,李淵急招李建成返回太原,準備起兵,誰知道李建成帶著一萬河東兵馬匆匆忙忙的返回太原時,竟是將五弟李智雲留在了河東家中,結果,李建成前腳剛帶著兵馬跑路,後腳李智雲就被逮捕了,這也是讓李淵大為惱火。

  高府,高沖一臉驚訝,「什麼?阿耶你要獨領一軍去離石郡?」

  當聽得高君雅不會隨大軍同行,一起南下,而是獨領偏師西進之後,高沖是非常意外的,「阿耶,獨領偏師在外,其中兇險,你應當知道啊?」

  高君雅神態自若,「那又如何?」

  「那你還接受?」高沖都急眼了,僅僅獨領五千偏師,去攻取郡縣,深入敵境,何其危險,可想而知,說句不好聽的,一個不慎便有全軍覆沒之可能。

  「坐下」,高君雅呵斥道,「身為將帥,當臨危不亂,更何況這是我主動請纓,即便我不提,也會有其他人提的,事後,我看張綸、竇琮等人面色有異,如我猜的不錯,原本是此二人想去的」。

  高沖有些不解,高君雅繼續耐心解釋道:「值此風雲變幻之際,唯有不斷尋機立功,日後方才有一席之地,南征大軍人才濟濟,跟隨大軍一起,並無多少出頭機遇。而且,我父子二人皆在二公子麾下,並不妥當」。說著從案桌上取過一副地圖。

  「你且仔細看看」,高君雅指著地圖,「太原往西,渡過汾水,便是離石郡,只要攻破離石郡,便可一路南下,直逼關中」。

  「可離石郡乃是邊郡,常年守備突厥,士卒多為善戰老兵,而且尚不知其守將是何來歷,阿耶為何看起來勝券在握啊?」高沖有些好奇,父親這樣子看起來就好像一到離石郡,立馬可以破城一樣,著實讓人不解。

  只見得高君雅自信一笑,「我若沒有事先籌劃,豈會主動請纓」,說著指著地圖上的離石郡往西滑去,「離石郡之西便是朔方郡,如今朔方梁師都興兵,又得突厥支持,已成氣候,威逼離石郡。

  離石郡守乃是楊子崇,此人我當年打過交道,乃是隋室宗親,其人自幼好學,堪稱博學,且甚有風儀,當年在長安城亦是風流人物。

  後來楊廣巡幸汾陽宮,時任候衛將軍的楊子崇隨行,楊子崇心知汾陽宮距離突厥甚近,一旦突厥起兵南下,楊廣便危矣,於是勸諫楊廣儘早回京,結果楊廣不聽,這才有雁門之圍,楊廣自身險些被突厥擄去,事後,楊廣惱羞成怒,便藉口子崇懦弱怯戰,擾亂軍心為由,將其外貶為離石郡守,遠離中樞」。

  說著高君雅亦是點頭贊道:「被貶後楊子崇卻並無怨言,反而勤練兵馬,抵禦突厥,剿滅匪寇,頗為了得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