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仁慈的長孫皇后

  第202章 仁慈的長孫皇后

  接下來就是翻砂製作各種陶瓷和金屬模具,以便於快速的吹塑玻璃。

  最開始還需要陳景恪提供思路,很快這些工匠們塑形的技術和花樣就超過了他,有時候他都不得不震驚於這些人的創造力。

  不過他的工作並沒有結束,而是準備製作一種超高難度的玻璃產品。

  一種看似很簡單,前世也非常常見,但實則很難,堪稱是玻璃工業之花的產品。

  平板玻璃。

  是的,就是平板玻璃。

  人類掌握玻璃製作技巧,總的來說有數千年歷史。這期間東西方一起摸索研究,製作出了各種各樣的玻璃製品。

  有些玻璃製品的造型非常複雜精美,比起現代來也一點都不遜色。

  然而能製作複雜玻璃器皿的古人,卻唯獨造不出最簡單的平板玻璃,更造不出大塊的平板玻璃。

  一直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才攻克技術難關發明了浮法造玻璃技術,實現了工業化製造平板玻璃。

  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大塊的落地玻璃才成為常見的建築裝飾品。

  那麼在此之前,人類是如何製作平板玻璃的呢?

  工藝有兩種,一種是生產小塊平板玻璃的方法,一種是生產大塊玻璃的方法。

  小塊平板玻璃的生產技術比較簡單,先把玻璃吹成膽狀,把兩頭剪去,再從中間剪開鋪展。

  再回火進行修整,就成了一塊比較粗略的平板玻璃。

  如果需要更加精緻透明的平板玻璃,就需要花費時間去打磨。

  最難的還是製作大塊平板玻璃,一直到工業革命前夕,法國人才發明了壓鑄工藝生產平板玻璃。

  就是把玻璃液放在平整的金屬板上,用滾動軸來回碾壓,可以得到一塊平板玻璃。

  但玻璃凝固的時候表面會形成波紋,讓它變得比打了馬賽克的動作片還模糊。

  想得到光滑透明的玻璃,就需要花費時間去打磨。

  這個過程需要兩名工人配合,耗時極長。就算最熟練的工人,也需要一百個工時才能打磨出想要的效果。

  如果中間發生意外導致玻璃碎裂,那對不起,重頭開始。

  所以大塊的平板玻璃非常貴,貴到光緒想給自己的門安裝一塊,慈禧都要親自下旨斥責戶部官員為什麼不阻止。

  連慈禧都覺得貴,可以想像當時的價格有多高。

  所以,說平板玻璃是玻璃工業之花一點都不為過。

  現在陳景恪要做的就是,把這朵花拿下。

  當然不是搞浮法玻璃,這玩意兒沒有一定的工業基礎想都別想,他要做的是壓鑄玻璃。

  事實上如果不是有特殊需求,壓鑄出來的波紋玻璃,完全可以作為建築裝飾來使用了,根本就不需要打磨。

  這種自帶馬賽克的玻璃,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人的隱私。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訴眾工匠,大家一起研究很快就搞出了一套似模似樣的壓鑄設備。

  又經過不停的改進修正,總算是造出了勉強符合要求的波紋玻璃。

  對於這台機器和這塊粗糙的玻璃,工匠們態度很平靜,他們根本就不知道這意味著什麼。

  甚至還有人覺得,為了一塊這樣的玻璃,費時費力製作一個機器太浪費了。

  有那個時間,還不如多研究幾個獨特的玻璃造型呢。

  陳景恪也沒有和他們一般見識,也沒有解釋太多,沒有經歷過的人是很難理解其中意義的。

  只要這些工匠老實按照他的命令幹活就行了。

  平板玻璃需要切割,眾所周知切割玻璃最好的工具就是金剛石,它還有個名字叫鑽石。

  鑽石不是現代獨有的,古人早就發現了它,金剛石這個名字就是我國古人對它的稱呼。

  東晉萬震著《南州異物志》載:金剛,石也,其狀如珠,堅利無疋(匹)。

  《唐六典》也有關於金剛石的記載,在這裡面它被稱為金剛鑽。

  只不過中國古人不玩金剛石,甚至全世界玩金剛石的都不多,大家都不是很稀罕這種東西。

  直到近代某商業集團把它和婚姻愛情聯繫在一起,又炒作了上百年,成功把它炒作成了天價。

  事實上金剛石的儲量非常豐富,平均下來每人都能分到一籮筐還有富裕,且還能人工製造。

  關鍵是人造鑽石和天然鑽石一模一樣,現今任何設備都無法分辨出兩者的區別。

  想知道哪個是人造的哪個是天然的,全靠那張證書,人家在上面寫什麼就是什麼。

  所以才有人說,世界上最成功的商業炒作就是賣鑽石。

  古人不玩金剛石,加上產地又不在國內,所以這東西還真是個稀缺玩意兒。

  但皇宮裡最不缺的就是稀罕東西,陳景恪提出要用金剛石切割玻璃,長孫無垢馬上就送來了好幾塊,而且個頭都不小。

  最大的一塊差不多有一兩重,換算下來有一百多克拉,最小的一塊也有三四十克拉。

  這些東西在皇宮庫藏里的地位,不說和石頭一樣也差不了多少,根本就無人問津。

  把其中最小的一塊金剛石弄碎,用小碎粒製作成玻璃刀,接下來就是考驗技術和耐心的時候。

  找來兩名手巧的工匠進行打磨,先用小塊玻璃練手,掌握技巧之後再用大塊玻璃打磨。

  工匠打磨玻璃的時候,陳景恪也沒有閒著,又開始了另一項發明。

  或者說,他弄平板玻璃可不是為了做窗戶那麼簡單,而是有更重要的用處。

  平面鏡。

  這才是割韭菜的神器。

  銀鏡反應這裡就不多做贅述了,以現有的條件他沒辦法弄葡萄糖之類的無害材料,只能選擇用有毒的水銀。

  為了防止水銀傷人,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製作一個銅殼子把鏡子嚴嚴實實的包裹起來,殼子裡面塞上一些硫磺粉——硫磺可以吸收揮發的水銀氣體。

  如此多重保護下,水銀鏡子那點危害差不多可以忽略不計了。

  當第一面鏡子被製作出來,眾工匠終於露出了震驚的表情。然後他們自以為了解了陳景恪製作壓鑄機的目的,對他非常的佩服。

  接下來陳景恪就以權謀私,製作了好幾十塊A4紙大小的鏡子,準備離宮的時候帶走送人。

  他沒有直接給長孫無垢送這些小鏡子,不夠震撼,要來就來落地鏡。

  又等了十天,兩塊高一米五寬七十公分的平板玻璃被打磨出來,又是一番操作變成了兩面落地鏡。

  用銅鑄造了精美的外殼包裹,如果不是害怕被人說土,他都想在上面鑲金帶銀點綴寶石了。

  即便如此,這兩面落地鏡也是無比的精美。

  當它們出現在長孫無垢面前的時候,這位皇后再也無法保持形象,直接撲過來抱著不撒手。

  看著鏡子裡纖毫畢現的自己,她不敢置信的問道:「這也是玻璃做出來的?」

  陳景恪心中滿滿的成就感,道:「對,這也是玻璃做出來的,過程非常複雜。製作兩塊這樣的鏡子,差不多需要兩個工匠十天的時間。」

  長孫無垢嘴角浮起笑意道:「這樣嗎,那我們要賣的更貴一點才行,你覺得一百緡如何?」

  陳景恪想了想道:「低了,翻一倍我覺得都便宜了。」

  長孫無垢毫不猶豫的道:「那就翻兩倍,三百緡一面。」

  陳景恪可不是胡扯,十八十九世紀這麼大的平板玻璃在英國售價一百英鎊。當時每英鎊含約7.32克純金,一百英鎊就是732克黃金。

  當然,兩個不同時期的不同國家,物價不能完全等同,但這起碼可以作為參考。

  古今單位換算,大唐一兩相當於現在的三十一克,七百三十二克就相當於是唐代的二十三點六兩。

  在大唐一兩黃金約等價於十緡錢,七百三十二克黃金約等於三百二十六緡銅錢。

  而且這只是平板玻璃的價格,再製作成平面鏡價格還要更高。

  還有就是當年英國可是有競爭對手的,法國等國家也在賣玻璃,競爭壓低了價格。

  此時大唐是全球獨一份,三百緡絕對是很仁慈了。

  不過考慮到銷量問題,陳景恪想了想還是建議道:「貴確實能多賣錢,但也會拉低銷量,不如兩百緡一面。」

  「這樣會有更多人考慮購買,薄利多銷能賺更多錢。」

  「而且價格低了,那些商人才會願意把鏡子賣到國外去。國外的銷路打開了,那才是真的財源滾滾而來。」

  長孫無垢卻有不同意見,道:「不,如果鏡子能大批量製作,你的想法是對的,但它製程複雜耗時久就不一樣了。」

  「兩名巧匠十天才能製作兩面,一年也才七十面而已。就算我們用一百名工匠,一年也才三千多面。」

  「天下如此之大,區區三千面鏡子又如何能填的滿,我都覺得三百緡太便宜了。」

  陳景恪略微一想,還真是這個道理,道:「姨母說的是,是我想差了,那就三百緡吧。」

  這兩面鏡子都被長孫無垢留下了,儘管陳景恪據理力爭,有一面是給小兕子的,當娘的不能和女兒搶東西呀。

  長孫無垢直接說道:我先替她保管,等她長大了再給她。

  得,陳景恪頓時啥話都說不出來了。

  不過考慮到鏡子有水銀,萬一打破了有危險,也就沒有再爭執。

  鏡子是他最後一件產品,製作成功之後他也玩不出什麼新花樣了,剩下的就只能靠工匠們自己摸索。

  所以他就和長孫無垢提出告辭,獲得准許後帶著那幾十面小鏡子返回了紫霄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