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煙火盛會(中)

  第101章 煙火盛會(中)

  眾人沒有去紫霄觀,觀看煙火最合適的地方還是天然居。

  當初建這座酒樓的時候就考慮過風景問題,面朝小廣場一側全是大開窗,站在樓上廣場的景色一覽無餘。

  在孫思邈的引導下,一行人向著天然居而去。

  走到門口的時候,李世民停下看著大門上的對聯,笑道:「這副對聯有多少人對上來了?」

  「回陛下,門口這幅對聯留字者又有三十二位,有五副公認最佳。」陳景恪抱著小兕子站出來回道:

  「裡面那副對聯留字者要少一些,只有十五人,有兩副公認最佳。」

  李世民看了一眼乖巧的小兕子,強壓下翻騰的醋意,道:「哦,竟有這麼多?看來我大唐文風亦有鼎盛之跡象啊。」

  眾人自然少不了一番恭維,什麼陛下英明之類的話一籮筐。

  李世民笑道:「這兩副對聯皆為絕對,能對的上來者當是有真才實學之人。等會兒把他們的名單給我,我親自考察一下他們的學問。」

  陳景恪道:「喏。」

  皇帝親自接見,只要不是真的草包都能撈個一官半職,這幾乎就相當於是當場授官了。

  遠處圍觀的人頓時就興奮起來,又多了一個揚名的機會啊。以後沒事兒多來天然居,說不定哪天這樣的運氣就落在自己頭上了。

  很多人則懊惱不已,以前他們也有機會留名的。

  有些是清高,有些是對天然居整的噱頭感到不屑,總之因為各種原因沒有留名,白白錯過了這個機會。

  如果他們看過大話西遊,一定會對至尊寶那一段經典台詞產生共鳴:曾經……

  今天天然居特意停業一天,就為了這個除夕夜。

  裡面也進行了精心布置,取消了以前那種刻板的桌椅擺設,模仿的是近現代舞會沙龍那種風格。

  飯菜、點心、果品、酒水都擺放在大廳一側,桌椅則放在了邊邊角角。除了沒有交誼舞,其他很類似。

  所以進門後看到這種擺設,眾人都很驚訝。

  李世民直接問陳景恪道:「這是不是又是你的鬼點子?說說,有什麼講究?」

  陳景恪笑道:「今天是為了慶祝元旦,搞的那麼嚴肅刻板就太沒意思了,陛下和娘娘也應該與民同樂才是,所以我才改成了現在的樣子。」

  「大家可以無拘無束自由活動,想和誰交談就找個無人的角落坐下聊,聊完了就去找其他人。」

  「想吃什麼就自己去取,喜歡吃什麼拿什麼,能吃多少拿多少,吃好了繼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說到這裡他眨了眨眼睛,道:「其實這種方式更適合未婚的郎君和小娘子,陛下您以為呢?」

  「哈哈……」李世民大笑起來,道:「就你歪理多,但你別忘了禮不可廢。如果我帶頭違反禮法,又如何用禮法約束他人?」

  就在眾人以為他會反對的時候,話鋒一轉道:「不過你最後那句話我很認同,以往各家都會採用文會或者踏青這種方式,讓未婚男女遠遠見一面。」

  「但那樣匆匆一面又能有什麼樣的了解?私下接觸又怕被人知曉影響聲譽。」

  「這種宴會倒是不錯,既可以讓他們近距離接觸攀談,大庭廣眾之下又不會落人口實。」

  但顯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這種方式,只不過大多數人見李世民都同意了,也就不再說什麼。

  也有少部分人眼睛裡揉不進沙子,比如魏徵,他站出來說道:「陛下,正如您方才所說,禮法不可廢。」

  「婚姻大事自古以來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豈可隨意違廢。若天下人都效仿,禮樂崩壞就在眼前。」

  看到他李世民就一陣頭大,這位是真噴子,有時候他都沒有辦法。

  這時陳景恪卻反駁道:「魏相此言差矣,讓未婚男女提前接觸,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並不衝突,反而是對這種禮法的補充。」

  魏徵知道他敢和法琳辯法,所以並不把他當成普通少年看待,很認真的道:「哦,不知如何個補充法?願聞其詳。」

  陳景恪覺得手酸想把小兕子放下來,李世民下意識的就想去接。然而小丫頭抱著陳景恪的脖子根本就不撒手,把李世民氣的牙痒痒。

  周圍的人要麼低頭數地板上的紋理,要麼抬頭數房梁,要麼左顧右盼假裝啥都不知道。

  李承乾等小輩則覺得特別新奇,沒想到自己英明神武的阿耶也會吃癟。

  長孫無垢又好氣又好笑,走過來把她接了過來。這次小兕子倒沒有再賴著不走,只是表現的有些不舍。

  終於把小丫頭送走,陳景恪趕緊甩了甩酸麻的胳膊,真要命啊。

  魏徵也是啼笑皆非,心中的那股氣也散去了七分。忍不住開始反思,幹嘛和一個孩子置氣,反而顯得自己斤斤計較。

  陳景恪揉了揉胳膊,才說道:「婚姻大事自然離不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得不到家庭祝福的婚姻很難獲得幸福。」

  「婚姻從來都是兩個家庭的事情,真正能夠脫離兩個家庭的幫襯,獨立建立家庭的有幾個?萬不足一。」

  眾人都忍不住點頭,這話說到他們的心上了。

  魏徵對他更是多了幾分好感,能有這番見識就說明這孩子不是真的離經叛道。

  他心中已經決定,等會兒不論陳景恪說了什麼,都輕拿輕放把這件事情揭過去。

  「但是,在一起過日子的畢竟是人家小兩口,鞋合不合腳只有他們自己知道。所以如果條件允許,我們也應該尊重一下當事人的意見。」

  「少年夫妻老來伴,我們讓孩子成婚就是希望他們能找到心儀的另一半,相互扶持走到最後……」

  「如果兩個人天生八字不合,連話都懶得說幾句,諸位覺得他們個人會幸福嗎?兩個家庭會和諧嗎?這恐怕很難。」

  「就算說的功利一點,讓孩子成婚就是為了聯姻,根本就不考慮他們是否幸福。可這樣的聯姻真的有用嗎?」

  這話說的在場的許多人臉上都露出不自然的神色。

  陳景恪繼續道:「那麼,在他們成婚前,甚至在他們訂婚前,如果條件允許我們是否可以讓他們提前接觸一下?」

  「至少讓他們知道,將要和自己相伴走完一生的是什麼樣的人。如果他們兩個人不是相看兩厭,那自然是皆大歡喜。」

  「如果他們兩個人有矛盾,咱們也可以提前化解,免得小兩口成婚後矛盾越積越深?」

  「年輕人畢竟少不更事,很多事情都是需要長輩們引導的。夫妻相處之道也同樣需要長輩的經驗,諸位以為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