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啟用蘇定方

  第65章 啟用蘇定方

  「陛下,右僕射說的有道理,如今我朝東征高句麗分兵預計十數萬,西北防線空虛,萬一薛延陀趁機攻入河套地區,將是我朝的大災難,而且沒有足夠的兵力駐守,怕是又會是一次渭水之盟。」

  褚遂良開口道,其擔心也並不是沒有道理,貞觀初年的渭水之盟還歷歷在目。

  如今唐朝實行是府兵制,全國三百多個州縣,每個州的府兵在1200左右,大唐整個國家大戰動員也就是在40萬左右。

  大唐在最鼎盛之時,府兵達到了60多萬之眾。

  如今從各個州調集了10多萬府兵征戰高句句麗,加之大唐的邊境線狹長,特別也是在西北方,預防西突厥,投入到了大量人馬。

  如果薛延陀在大唐進攻高句麗之時,舉兵南下,將是一個大挑戰。

  「但也並不排除,薛延陀懾於我大唐威嚴,不敢輕犯,而是真的想出力,一起攻打高句麗呢?」

  馬周也隨即開口說道。薛延陀一直以大唐屬國而稱。

  坐於首座上的李世民也都不由的點了點頭,他們說的都有可能。

  薛延陀有可能會趁虛而入,也有可能就像當初瓜分東突厥那樣,進攻高句麗,撈一筆油水。

  李世民的眼睛看向了李承乾。「太子,說說你的看法吧。」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李承乾大聲。

  「對於幾位大臣說的話,都是有可能,但是無一不都是薛延陀子自強的策略,無任是攻打我大唐或是出兵高句麗,於薛延陀而言,都是有利可圖,依本宮之見,不答應與薛延陀的結盟,再調兵進入河套地區,我大唐與高句麗開戰之際,薛延陀必定會南下。」

  在唐太宗李世民東征之時,薛延陀確實是舉兵進犯過,以至於在李世民最後的那一段歲月里,決定舉全國之兵,征討薛延陀,為李治上位,徹底掃除外患。

  薛延陀最終也難逃被滅的下場,也成為了李世民最後滅掉的一個國家政權。

  雖被大唐打滅過,但是並不能說其不強,特別是在大唐分兵的時候。

  一眾大臣聞言,也都點了點頭。

  大唐現在對高句麗發動戰爭,並不需要外援,實力足夠了。

  「現在我朝如何還能籌集出多餘的人馬呢?」長孫無忌臉色有些難看,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東征高句麗,他也是不可粗心大意,大隋朝就是前車之鑑,在戰略上輕視敵人,但是在戰術上必須重視。

  將全國各地能徵調的府兵都徵調完了,甚至還在民間進行了徵招。

  「不,我朝還有一支雄兵,可以用來抵擋薛延陀。」李承乾搖了搖。

  「太子,你說的是突厥騎兵。」李世民也早就有了對策。

  李靖踏滅了東突厥,雖然沒有將其領土收入大唐的版圖之中,但是大量的東突厥人,卻都被引到了大唐的北方。

  人口就是最大的資源,而大唐疆域太遼闊了,再多的人都能養的起。

  而東突厥所在的北方草原,在唐人看來,是無比的貧寒,不想要,所以才便宜了薛延陀。

  突厥騎兵天下無雙,於是唐朝也在成立了一支全部由突厥人組建而成的突厥騎兵,其將領便是執失思力。

  是駙馬,是皇親國戚,對李唐江山是絕對的忠誠。

  在李世民去世之時,執失思力曾上書,請求陪葬,不過卻被李治拒絕了。

  在李靖征討吐谷渾之時,出了大力,斬殺敵首無數。

  「那就是如此,朕就著令執失思力防備薛延陀。」

  李世民從一開始也就防備過薛延陀,也將薛延陀視為了大唐勁敵,一直重視北方的防禦。

  早年就做了很多準備,重新恢復東突厥政權,策封俟力苾可汗阿史那思摩為東突厥新可汗,想以此抗衡薛延陀的崛起,新恢復的東突厥也與薛延陀爆發了很多次的領土戰爭。

  但是薛延陀已經崛起,新恢復過來的東突厥並不是對手,被打了幾次,又跑回來唐朝,尋求庇護。

  一計不成,李二又生一計,將夷男的兩兒子分別以天可汗的名義封為了可汗,想讓其內亂。

  奈何夷男也是雄主,將薛延陀管理的好好的,並沒有發生任何的動亂。

  「另外,兒臣認為,應該讓蘇烈蘇定方統領北方防區,畢竟其曾隨衛國公李靖征滅過東突厥,對於對戰騎兵有十足的經驗。」

  李承乾開口道。

  在此時的大唐,蘇定方並還沒有登上這個大舞台,直到李勣、李道宗和薛萬徹等當世名將相繼凋零之後。

  蘇定方才又重新進入到李治的眼中,自從時隔攻打東突厥二十年之後,蘇定方才再次展露鋒芒。

  「蘇定方?」

  李世民露出了一絲為難之色。

  「陛下,如今是國難之時,正是用人之際,蘇烈蘇定方有能力,可以將功贖罪。」許敬宗出口道,支持太子肯定是沒錯的。

  「蘇定方跟隨衛國公征戰多年,深得戰法精髓,可為之,也是其再建功立業之時。長孫無忌也說道。

  蘇定方攻破東突厥之時,為大軍先鋒,領二百精騎踏滅頡利可汗牙帳,大滅突厥主力,其功是不如李靖,也該排進前五了吧。

  但是自那次之後,蘇定方就被冷落了,直到李治上台才又被起用。

  原因無他,原因也就是出在了蘇定方攻打頡利可汗的牙帳之中。

  因為當時,牙帳之中,除了有頡利可汗外,還有唐朝的大員——唐儉。

  騎兵衝殺而過,那肯定是見人就殺,加之天黑,自己人都分辨不清楚,哪裡還管的了使者唐儉。

  可是不幸的是,唐儉沒有被殺死,逃回了長安。

  要知道,當時唐儉出使東突厥,那是李世民的命令,並且也已經通知了李靖。

  而李靖見戰機難得,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為由,對東突厥發動了閃電突襲。

  違抗君令,蓄意謀殺朝中大員,這可都是重罪,砍頭是輕的了。

  唐儉回朝之後,聯合一眾大臣給李世民上書,那吐沫星子能把太極殿給淹了,再加上噴子魏徵還在。

  功是功,過是過,不能以戰功為由而罔顧君命,這是抗旨。

  但是李靖的腿又太粗了,而衝進牙帳的第一人也是先鋒蘇定方。

  所以蘇定方就被按在了地上摩擦,違抗君命和蓄意謀殺的罪名也讓他給挑了。

  不過李二也知道,始作俑者是誰,對蘇定方也高抬貴手,沒有打殺。

  但也是因為如此,就一直坐冷板凳了。

  李二,就算是想重用,也會被官員以有違抗君命為由彈劾。

  唐儉肯定是第一個站出來的,畢竟他真的是祖墳燃了,才逃過了蘇定方的衝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