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大唐將星浩瀚 誰沒滅過一國

  第61章 大唐將星浩瀚 誰沒滅過一國

  「朕知道你們所擔心的是什麼。」李世民哈哈一笑,他的笑聲充滿了自信和威嚴。

  眾人紛紛抬頭看著李世民,眼中流露出疑惑和期待。

  「你們所擔心的就是太子無知,會隨便指揮軍政,以至於大敗。」李世民直接點明了大家的擔憂。

  聞言,幾人都沉默不語,但他們的眼神已經表明了對李世民話的認可。

  「李勣、李道宗、張儉還有長孫無忌,你們都是久經戰陣,若是你們覺得太子的指令不合理,完全可以忽略之,如果合適,則可以採納著。」李世民的語氣堅定而果斷。

  他相信這些將領們有著足夠的經驗來判斷太子的指令是否合理,並做出正確的決策。

  「太子坐鎮中軍,並不是為了上陣殺敵,更多的是為了激勵士氣罷了。」李世民繼續說道。

  太子作為未來的皇帝,親臨戰場,能最大程度的鼓舞士氣,展現出皇家的威嚴和決心。

  幾人聞言,他們有裁決之地權後,也就都不再言語。

  他們明白李世民的意圖,也願意支持他的決定。

  誰都知道,李世民是有意要培養太子李承乾在軍中的威望。

  只要太子不瞎指揮,他們四個王者,還帶不動一個黑鐵輔助嗎?

  其實很多人可能都會對李道宗有所誤解,他可也是稱得上是無雙良將,一生都在征戰之中,盛唐的疆域他打下了很多,不是那個昏庸無度的老王爺。

  在李氏宗族之中,李道宗的戰功只遜色於李二。

  計破劉武周,生擒東突厥頡利可汗。

  李靖病逝之後,李世民託孤李治之時,曾言李勣、李道宗與薛萬徹為大唐軍之基石,一切戰役三人均可應付。

  加上李道宗皇族的身份,對李治的無疑是幫助是最大的,也是皇室最堅實的後盾。

  長孫無忌在房遺愛的謀反案中大作文章,將李道宗、薛萬徹和李恪一起擼下馬。

  從此,長孫無忌才得以獨霸朝綱,哪怕是李治哭求長孫無忌放過李道宗和李恪,也都被長孫無忌拒絕了。

  這也為長孫氏族的未來結局埋下了伏筆。

  足見李道宗對唐朝的重要性,是無雙戰將,也是忠於李氏江山的親王,而非是無能昏庸的謀反者。

  與之被詆毀的還有張士貴,他也同樣是唐朝的開國功臣,秦王府的幕僚,善騎射,是一員猛將,玄武門上位之時,張士貴的作用也不容小覷。

  在李世民生涯的六場重大戰役之中,張士貴參加了四場,而且也都是戰功卓著。

  李世民可不是昏君,是文治武功、知人善用是天策上將兼大唐王朝帝王。

  他從無數將領之中,挑選出張士貴任先鋒,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可還有什麼疑問的嗎?」

  李世民壓下了所有反對的聲音。

  「陛下,兒臣認為,張亮不能勝任平壤道行軍大總管。」

  李承乾說道。

  眾人也是眼前一亮,共事多年,張亮並沒有多大的能力,其能有如今的成就,也都是因為其走對了路子,而非其能力使然。

  前期受李勣提拔,後面誤打誤撞的參與了玄武門之變,成為了從龍之臣。

  在對戰高句麗之時,因其膽小怕事,遼東戰役捷報頻傳,而他的水軍卻是寸步難行,使得唐太宗李世民水陸夾擊的意圖破滅。

  最終釀成了不敗之敗。

  「那太子以為,誰人可擔此重任呢?」

  李世民也自然知道泥腿子張亮的能力,但是也是介於如今是無人可用。

  而且李世民也覺得讓張亮任水軍總管不便了,無他。

  就是張亮告發侯君集謀反的,與太子李承乾是敵對,這樣的關係在軍中,是非常微妙的。

  其曾在相州出任,是魏王李泰的人,只不過這人圓滑狡詐,見李泰被取消了特權之後,就疏遠了魏王府,也才沒有被魏王謀反所牽扯到,如今都還在活蹦亂跳著。

  「給事中劉仁軌!」李承乾開口道。

  李世民有了印象,幾年前,有個芝麻大的官,拼死向他諫言。

  李世民感念其為國盡忠盡力,於是就提升到了事中,這小官員就是劉仁軌。

  盡職可以,但是讓他來統領水軍能行嗎?

  而且官職跳躍也太大了,也算是跨行作戰了,他是一個諫臣,你卻讓他來當水軍統領。

  李世民搖了搖頭,大大的不妥。

  他可不知道,劉仁軌帶領水軍,在漢江口處,以一萬水軍大破四萬倭軍,把日子過的不錯的倭國打的老實了幾百年。

  也是在這一戰,將倭寇打成了大唐小迷弟,派遣使者對唐俯首稱臣。

  順勢還滅了百濟復燃的舊火。

  在劉仁軌的威懾下,新羅、百濟、倭國等一眾臨海強國,紛紛跪伏。

  在唐時,水軍作戰無人能出其右。

  「此為不妥,劉仁軌更沒有親臨戰陣過。」

  李世民不同意。

  至於其他幾位將領,對這位名叫劉仁軌的,都不知道是何方神聖。

  品級太低了,入不了目。

  「若是你們都沒有問題了,就下去準備吧。」李世民再道。

  雖說是要明年開軍,但是現在這些被任命的統帥,就要前往各地準備了。

  現在唐朝實行的還是府兵制,全兵皆農,在戰時是兵,不戰時為農。

  但是這兵也不是誰都能當上的,唐朝將人分為九等,下三等是不得從事服兵役的,他們只能做農活,就算你想去送死,也要看你的級別夠還是不夠。

  這樣的府兵分散在全國各地,每地只有一千左右的府兵,要將其全部召集到一起也要時間。

  同時,也有新招府兵,補充消耗。

  動一場兵事,要提前準備的事情有很多。

  幾人都全部退下,而李承乾卻沒有走,而是一直留在了兩儀殿中。

  「你看重劉仁軌,是因為其出身貧寒嗎?是抗衡大族的力量嗎?」

  李世民問起,要讓他將一軍重任交付給一個這樣只會執筆的文官手中,沒有重要理由的話,是萬不可能的。

  「不是,兒臣看重的是他的軍事才能!」

  有如此能力,就算是大氏族之人,李承乾也會舉薦,就像裴行儉。

  氏族之禍是一群人,而非一人之災。

  然而,一場戰役,卻會因為一個人的指揮而影響勝負。

  「他能有什麼軍事才能,連戰場都沒有上過。」李世民愕然。

  「也不只是因為如此,陛下也不會知道他是否真的有軍事才華嗎?」

  李承乾笑道,劉仁軌真的是一出道即是巔峰。

  李治當政之時,對外發動戰爭是最多的了,以至於無將可派,只有看見動筆的劉仁軌還閒著,就讓他領兵去平百濟叛亂,他且一戰成名,連戰連勝,最後功拜宰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