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佞臣許敬宗,以毒攻毒

  第40章 佞臣許敬宗,以毒攻毒

  大唐之所以能夠在後人口中被廣泛傳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輝煌的盛世景象。

  然而,即使在貞觀之治時期,大唐王朝依然存在著許多問題。

  實際上,唐朝的皇室力量並不像人們想像中的那樣強大。在眾多皇帝當中,只有唐高祖和唐太宗能夠對朝堂局勢保持絕對的掌控力。

  唐高宗李治曾經被長孫無忌長期架空,後來更是悲慘地被武周政權篡位。

  三省六部製作為一種政治制度,本身相當完善。

  但其中大部分官職都由士族出身的官員擔任,這就導致了皇權被削弱,同時世家大族的權力卻得到了加強。

  因此,每當朝廷提出一項政策可能會損害士族利益時,往往會遭到門下省或中書省的否決。

  儘管制度本身良好,但執行的人卻屬於士族大家之人。

  作為後來者,李承乾自然對這些都十分的清楚,他步伐顯得有些沉重,當他站到那個位置之時,才知道皇帝之位的不易。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太子殿下,陛下請殿下移步兩儀殿!」一個老太監擋在了李承乾的面前。

  「帶路吧!」李承乾點頭道,李二還是不太放心自己吧。

  「承乾,入座吧!」

  兩儀殿內,李世民頭枕在武媚才人的玉腿之上,見到李承乾來到後,才微微睜開眼來。

  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是昏庸,還是說,老東西,真的會享受,老牛吃嫩草。

  李承乾也是盤坐於作案前,這李二看似已經退於幕後了,但是對於朝中大事,肯定都是了如指掌。

  「承乾,你很不錯,是該表現強硬點,不然那群老東西可不會服你。」

  李世民一改鬆散,正襟危坐了起來。

  「不過,你把房玄齡撤走了,現在空缺的左僕射之位,你想讓誰來擔任呢?褚遂良、高士廉都不錯。」

  李世民漫不經心道,就如同在聊家常一樣。

  「如果讓兒臣來選,不會任用他們其中的一人。」李承乾搖了搖頭,這並不是他理想中之人。

  「哦,朝中還有何人能勝任這個位置呢?」

  李世民越發感興趣了,以如今李承乾的表現來看,絕對不是胡來。

  「檢校黃門侍郎許敬宗!」李承乾開口道。

  許敬宗591年生人,武周篡唐,他居首功,人送雅號——大唐第一大漢奸,也是被史書明確的第一奸臣。

  可謂聲名赫赫。

  他真正的做到了,不能流芳百世,亦要遺臭萬年。

  同樣是留名青史,只不過他是反面教材。

  當然,他的事跡遠不止如此,高宗李治能掌權,也有他的功勞,長孫無忌獨霸朝綱多年,也是被他推翻,最後也是被他逼的自縊而亡。

  「此人朕了解,寫了一手好文章,不過能力卻不如何,溜須拍馬倒是有一手。」

  李世民搖了搖頭,他並不負知人善用之名聲,對於許敬宗很是了解。

  無他,許敬宗也是秦王府十八學子之一,文學造詣很高。

  其也是剛剛修成《武德·貞觀實錄》,被李世民封為高陽男、檢校黃門侍郎。

  《武德·貞觀實錄》之中,疑似都是經過李世民查閱之後,才拍板寫下來的,先後改過七八次。

  也是因此李世民被後世人詬病為篡改歷史的由來之一。

  「非也,此人有大用,不是五望七姓之人。」李承乾頗有所指。

  「你想要破局?」李世民眸光變得凌厲無比起來。

  「百年王朝,千年世家,五姓七望根深蒂固,傳承久遠,歷朝歷代之中,都有他們都人在,破不了的。」

  李世民的目光隨即便黯淡了下來,朝堂之中,離不開五望七姓,沒有他們,朝廷和國家都運轉不過來。

  「那就讓朝堂之中,不再都是他們的人便是了。」李承乾殺意流露而出,其意在明顯不過。

  「殺了,誰來頂他們之職位,這天下又有幾人能頂替之呢?」

  李世民譏笑,感覺李承乾異想天開,他為帝多年,一直被這些士族所制衡。

  改個《氏族志》也花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把李姓放在了第一等。

  而天下讀書之人,也多出於名族世家,官員是直接被士族給壟斷了,不然也不會有「士族」之稱。

  「改革科舉!」李承乾沉言道,這是唯一的辦法,讓天下其他人,來頂替士族的地位。

  「你當朕沒有改革完善嗎?但是無任如何改,出名的還是大姓,平民百姓哪裡有時間來攻讀詩文,勤練武藝呢?」

  「承乾,以前朕讓你去往民間體查民情,也是有諸多的考慮,很多事情並不是我們所理想當然的那樣,縱使朕為一國之君,也有很多的迫不得已。」

  「為了鞏固政權,朕都要和那些大族聯姻。」

  李世民不由得苦笑一聲,作為一國之君,竟然要依靠聯姻來穩固自己的地位,這是多麼諷刺啊!

  「也不難,於民間開辦學堂,使得平民有機會讀書寫字,這樣的弊處會得到緩解。」

  李世民聽後,默默地點頭表示認同。這個方法雖然簡單,但卻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讓平民百姓有機會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質,從而打破貴族壟斷知識的局面,從而通過科舉入朝為官。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但是這個局面,李世民是看不到了,實施起來也會困難重重。

  平民讀書,就意味著他們要少了一份勞動力,他們可不像大姓那樣豐衣足食。

  「不過,當朝,兒臣需要一個酷吏來限制他們。」李承乾說道。

  李世民微微皺眉,思考著李承乾的提議。酷吏可以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但同時也容易引發更多的矛盾

  「許敬宗能行嗎?」

  李世民露出了擔憂的神色。他知道,五姓七望之中,有許多傑出的人才,豈是一個隨便扶持上來的人能夠輕易抗衡的?

  「行也得行,不行也得行,不然陛下之後,這李唐天下,怕也只是空有其表了。」

  「陛下是打天下之君,身邊有出身貧寒的忠臣,有人可用之,有軍功而起者,但是過此之後,朝堂之中的士族只會越來越多,直到我李家之權被架空。」

  李世民聞言,並不覺得,這是在危言聳聽,這就是事實,他們都在不斷想像要如何加強皇權,但是事實上,是在不斷被削弱。

  而對於皇權掌控最強的,也就屬於開國之君,之後的皇帝都有可能會被權臣所架空。

  隋朝的滅亡,就是一個教訓,看似農民起義的結果,實則是大族世家原因。

  安史之亂,歸根結底也是門閥之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