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分兵合進 欲一舉平復高句麗

  第134章 分兵合進 欲一舉平復高句麗

  平壤城原本不是高句麗的首都,而是因為其便利的水利,才將國都搬到此處。

  平壤城有三江圍繞,大同江就是其一,直通入海口,貿易繁榮。

  也是此次李承乾順行而上的航道。

  作為後世人,他算是借鑑。

  唐高宗龍朔元年(661年)七月,大唐戰神蘇定方領八萬水軍,自登州出發,準備奇襲高句麗。

  因為山城防禦體系太過於難以攻打,於是另闢蹊徑,改從水路進攻,直搗黃龍,攻打高句麗首都平壤。

  蘇定方橫渡渤海,歷時一個多月,於八月份行至大同江入海口。

  並馬上進行了分兵作戰,分一萬輕軍,偷襲南端的仇乙城,也就是如今淵蓋蘇文和裴行儉相對峙的堅城。

  此時,高句麗屯重兵於此,李承乾自是不能領軍攻打仇乙城。

  而是準備如同蘇定方那樣長驅直入,當然,蘇定方航船也不是那樣的一路無阻。

  在長口就遇見了高句麗軍的攔截,交戰數天,擊敗了高句麗數萬軍隊,才得以繼續北上。

  待臨近平壤之時,蘇定方並沒有開往平壤,而是全軍下船,奇襲了馬邑山,占領了制高點。

  以馬邑山為大本營,周轉物資。

  高句麗也是早就得知唐軍的到來,兵力回援,平壤城中更是重兵守城,蘇定方久攻之不下。

  於是便開始了圍點打援,將從其他城池過來的軍隊一一打敗,屠戮一空,六萬多的高麗軍士,倒在了蘇定方的屠刀之下,一度讓高句麗不敢出兵支援平壤的可怕地步。

  平壤城高,兵多,蘇定方改變策略,進行了圍城,平壤城中的物資終會有一天耗盡,平壤城內人數越多,耗盡的就越快。

  這一圍,便是七個多月,眼看著就能兵不血刃的拿下平壤城。

  但也就在此時,西突厥反叛,導致大唐局勢動盪,需要分兵處理西突厥叛亂,高句麗戰場長遠,後勤糧草就難以跟不上了。

  唐高宗李治於是下令,讓蘇定方撤退,領軍平叛西突厥。

  高句麗又是頑強的活了下來,就宛如打不死的小強,每次認為必死之時,又因為某些奇蹟活了下來。

  由於戰局的影響,李承乾的艦隊,並沒有被發現,又是白雪茫茫,千山鳥飛絕,見不到一個活物。

  十一月初,艦隊行至了大同江口,不稍幾日,便可以抵達平壤。

  「太子殿下,如果從此地下船,不用五十里路,便可到達仇乙城,臣以為,可以派出一支奇兵,斷了仇乙城的後勤補給,這寒冬臘月的,淵蓋蘇文定堅持不了多久。」

  劉仁軌立於船頭,對著白茫茫的山嶺指了指。

  「劉將軍,所言不假,我們都知道,淵蓋蘇文才是如今高句麗的掌權者,抓住了他,那也就相當於滅了高句麗。」

  程名振也附和道,幾次戰役下來,他對劉仁軌是心悅誠服,對其提出的戰略也深深的贊同。

  淵蓋蘇文聚集重兵於仇乙城,如果背後被一刀捅了,無疑是致命的。

  「平壤城如何說,都是高句麗的精神信仰,而且高句麗的高層之中,也並非所有人都認可淵蓋蘇文的地位,殺滅了淵蓋蘇文,怕是沒有你們想像中影響那麼大。」

  「更多的可能,是還權於高句麗皇室,並不關全局。」

  李承乾含笑答道。這也是為什麼,當初在熊津城之時,李承乾沒有下手的原因。

  一個道義是束縛不了他的,畢竟歷史都是勝利者寫的,除了高句麗為數不多的人記住他的無道外。

  誰還會記得呢?又有幾人會在意呢?

  淵蓋蘇文只不過是掌權者,死了,自然會有人站出來統領軍務。

  就算是皇帝戰死了,國家也是會有人站出來的。

  這些都無關大局,首都平壤,才到關鍵,那是一個國家的象徵。

  「是末將等考慮欠失了!」

  劉仁軌和程名振聞言,也不由低下了頭顱,他們看到的是眼前的淵蓋蘇文和數萬精銳。

  只要再將這些精銳滅殺完,高句麗也正真的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了。

  「你們說的也都有道理,就算平壤城被攻滅了,淵蓋蘇文也不是領軍投降的,這仇乙城的數萬軍士,還是有很大的威脅。」

  「諸位將軍,誰願意在此領兵斷仇乙城糧道呢?」

  李承乾覺得,兵分兩路的效果會更大,不過留在這裡,風險性是極高的。

  除了要防備高句麗軍隊反撲,還要與艱難的天氣做鬥爭。

  「末將願領軍於此,建立此功。」

  程名振攬下了這個重任。

  確實,除了他這位身經百戰的老將外,程處默、李震和李德謇都不太合適。

  他們經歷的戰陣還是太少了。

  「程將軍,務必萬分小心,事可為則為之!」李承乾滿意點頭,大唐從不缺乏以少擊多,孤軍冒進的將領。

  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劉仁軌,從水軍之中,挑選出一千名精銳之士,分出最好的肉乾和衣物給他們。」

  李承乾當即下令道。

  兵貴神速。

  戰艦靠岸,就有一群甲士走出了船艦,而前行的戰艦,亦是沒有半點停留的意思,比在海上航行之時,還快上了幾分,逆流而上。

  「披上白布,我們前進,這次是一次難得立功的機會,是本將軍為你們爭取而來的,你們可都要爭氣些。」

  程名振揮手,將一片白色披風蓋在了身上。

  餘下的將士也是如此,乍一看,他們宛如與白色的天地融為了一起。

  「弟兄們你們可都要爭氣點,程將軍可沒有騙人,當初偷襲卑沙城之時,我可是一個火長,如今是團正了,此次若成,功勳卓著者,至少升一級,其餘的話,也會有大量賞賜。」

  隊中,一個小將領,對著自己的隊伍小聲提醒著,示意他們都認真些。

  這是新軍,李承乾的軍功體系正在逐步建立,欲要代替那種舉薦的制度。

  雪地之上,不見人影,只有一道道很深的腳印印過,不過很快,又被雪花完全淹沒。

  來去無蹤。

  這就更好的為這千人小隊提供了保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