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論戰(四)

  第388章 論戰(四)

  阿史那道真起身跑到帳外,大聲喊:「趙胡兒,趙胡兒,死哪去了?」

  安文生壓低聲音,沖蘇大為道:「新交的朋友?」

  「對,這次在軍中認識的,之前狼衛不是殺了我們兩個斥候嗎,我跟阿史那道真帶了一伙人去追,總算把這隊狼衛滅了乾淨。」

  他說得輕鬆,不過安文生熟知軍中之事,知道其中的兇險。

  這裡可是突厥人的主場,能將一夥狼衛全部留下,不容易。

  「此人倒是直率,不過阿史那社爾將軍之子,怎麼會從斥候隊正干起?」

  「聽他自己說是脾氣太暴,把上官給打了,被阿史那社爾將軍一腳踢到軍中來,從最小的斥候干起,他現在升到隊正,已經算是不錯了。」

  安文生點點頭,心下瞭然。

  「他這本是什麼書?」

  安文生一眼瞧見剛才阿史那道真丟下的那本破書。

  不是誇張,是真的破。

  那種舊到發黃,書頁都被翻爛了的樣子。

  蘇大為也有些好奇,從桌旁撿起了翻了翻,好半天才找到殘破的封皮。

  就剩半張紙片了。

  「國志……壽陳。」

  「是三國志吧,陳壽寫的?」

  安文生道。

  蘇大為恍然大悟:「是了,一定是。」

  阿史那道真這小子,似乎對三國志是有研究過的,上次追阿史那沙畢的時候,在金山故道里,他還提起過博望坡。

  端的是好一張烏鴉嘴。

  尼瑪,冰天雪地里,誰能把這環境和火燒博望坡聯繫起來。

  腳下踩的都是雪啊,雪!

  就算是丟兩捆柴只怕也是燒不起來吧。

  誰特麼知道,突厥人居然準備了黑火油。

  若非蘇大為反應快,阿史那道真上次就要變烤豬了。

  「三國志是不錯的,裡面除了蜀國無史,記錄簡陋以外,魏國和吳國史,都值得研究一番,其中多有謀略和軍事,可供學習。」

  「是哦,對了,蜀國為什麼沒修史?老安你知道嗎?」

  「你當我萬能啊,我怎麼會知道蜀國那些人怎麼想的。」

  「好吧。」

  蘇大為聳聳肩。

  在他眼裡,基本把安文生等同於小叮鐺了,只要想到的問題,安文生就沒有解答不出來的,堪稱大唐版百科全書。

  當然,這可能也跟他隨著袁守誠東奔西走,見多識廣有關。

  兩人正在聊著,就見簾帳掀開,阿史那道真又興沖沖的鑽了進來。

  在他身後還跟著趙胡兒和另兩名斥候。

  一行人進來,手腳麻利的把桌子給清理了,重新擺上酒菜。

  酒有三壺,菜六碟,其中居然還有白切羊肉。

  「難得有朋友從遠方來,阿彌是我的兄弟,我跟他過命的交情,嗯,你猜的沒錯,是我救了阿彌的命,若不是我教阿彌射箭,他那一投槍不會那麼准,所以……」

  沒等阿史那道真口若懸河的吹完牛,蘇大為揚手一個爆栗敲他腦袋上。

  「我……惡賊,給人留點面子!」

  阿史那道真捂頭怒道。

  「都是自家兄弟,吹什麼牛皮呢,喝酒喝酒。」

  蘇大為瞪他一眼。

  阿史那真似乎有些怕蘇大為,頓時慫了。

  沒法子,軍中就認軍功。

  蘇大為可是實打實的軍功立下來,又是他的頂頭現管的。

  阿史那道真心裡連自己阿耶阿史那社爾都沒怕過,卻唯獨在蘇大為面前,氣弱了幾分。

  他無奈的揉了揉腦袋,心說阿彌這下手真黑,頭上都腫了。

  眼角一瞥,看到趙胡兒和另兩名斥候正在角落裡偷笑,頓時惱羞成怒:「都出去,你們沒事做嗎?還蹲在這裡做甚?滾出去!」

  「是。」

  趙胡兒不敢爭辯,忙向蘇大為他們行了個禮,帶著人退了出去。

  帳里只剩下蘇大為、安文生和阿史那道真三人。

  阿史那道真為人率直,雖然有些話嘮,不過為人著實不話。

  聽說是蘇大為的朋友,那自然要給足面子。

  而安文生,知道阿史那道真的根腳,又是蘇大為在軍中結識的兄弟,也是有心結交。

  雙方舉起酒杯,先幹了一杯。

  氣氛甚是融洽。

  「對了道真,你方才說什麼事找我?」

  提起這事,阿史那道真變得嚴肅起來,他左右看了看,從桌旁把那本翻得稀爛的《三國志》撿起,向蘇大為道:「是這樣的阿彌,我看此書有個不解之處,想向你請教。」

  「呃,為什麼是我?」

  「因為你狡……咳咳,因為你懂兵法啊。」阿史那道真眼中有光,臉上寫滿了誠摯。

  我信你個鬼,你個突厥漢子壞得狠。

  「我怎麼那麼不信呢?」

  「你看我的眼睛,寫滿了真誠是不是?」阿史那道真一把抓住蘇大為的手,直勾勾的盯著他道:「經過上次的行動,我覺得論兵法,沒人比阿彌你更懂,所以不找你問,還能找誰。」

  「你少來,明明就是不敢去問蘇將軍吧,問我?嘿嘿,拿著《三國志》問我兵法?真是頭一回見。」

  尼瑪,這麼說來,後世傳說某金人手一本三國志學兵法,看來並非虛言啊。

  而且這都可以一直追溯到大唐了。

  這麼想的話,覺得頗有些荒誕。

  就那什麼……現實比小說更離奇。

  「道真,你覺得拿本《三國志》問兵法靠譜嗎?」

  「當然。」

  阿史那道真揚起手裡的《三國志》,那稀爛的封皮隨著書頁一起嘩啦啦作響。

  「這可是我阿耶教我的,他說了,如果能把此書讀懂,用兵一定差不了,還說太宗以前也愛看此書。」

  提起太宗,就沒人敢不重視了。

  「阿彌,其實道真說的也有些道理,這書里,卻實記了許多精妙之處,若能細細揣摩,定有收穫。」安文生插話道。

  蘇大為拍了拍腦袋,不再這事上糾結下去了,開口道:「你要問什麼?」

  「哦,就是這個……」

  阿史那道真翻著書,嘩啦啦響聲里,找到他折起的一頁攤開來,向蘇大為展示。

  「你看這裡,街亭之戰馬謖不依軍令,因失街亭,被諸葛亮斬之。」

  「嗯?這有什麼問題嗎?」

  「當然有。」

  迎著蘇大為和安文生好奇的目光,阿史那道真侃侃而談道:「馬謖為諸葛孔明的參軍,從軍多年,應該說經驗並不差。

  他明明是諸葛孔明的人,卻為何按軍令行事,不堵住要道,反倒跑到山上紮營,阿彌你說,這裡面,是不是很有意思?」

  「有意思是幾個意思?」

  蘇大為聽得有點懵。

  他雖然聽過馬謖失街亭的事,但這跟眼下唐軍有什麼關係?

  完全不明白阿史那道真的腦迴路,提這個是啥意思。

  安文生在一旁若有所思道:「馬謖原為諸葛亮的幕僚,一個被諸葛亮看做自己人做培養的謀士,在街亭之戰卻沒有考慮到水源這麼基礎的問題,想來確實有些奇怪。

  連普通人都懂水源、糧道,乃是大軍的生命線,馬謖如果不是蠢人,不應該會犯這種錯誤。」

  能被諸葛亮看中的人,自然不可能是蠢。

  要說壞那就……

  除非諸葛亮眼瞎。

  可實際上諸葛亮乃蜀漢少有的文武全才,除了馬謖這件事,也沒聽說他用人方面有什麼錯誤。

  聽安文生這麼一說,蘇大為一邊跟他們倆碰了一杯,喝了口酒,感覺也來了幾分興趣。

  「街亭之戰我記得是諸葛孔明第一次北伐吧?」

  「沒錯。」

  提起三國舊事,安文生侃侃而談,便如掌上觀紋。

  「當時諸葛孔明策反隴西三郡土人,靠著本地大族帶路,進入了隴西。」說著,安文生沾了點水酒,在桌上劃了幾條線。

  「你們看,這便是諸葛進兵之路線,一路以趙雲、鄧芝為疑兵,走的是斜谷,以分魏軍之勢,從斜谷往前是斜谷道,而後便是陳倉故道,可通往散關或是陳倉。

  此為西漢開國時,張良獻漢王之計,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指的就是這條路。」

  安文生點了點,接著道:「但是這條路,魏軍不可能不防,所以只能為疑兵,硬打,便打成消耗戰,蜀軍從漢中出發,沿路多山,糧食轉運困難,一但成消耗戰,必然後勤吃緊,難以持久。」

  蘇大為聽了連連點頭。

  阿史那道真則是眼前一亮,一臉驚喜的看向安文生,仿佛找到了知音。

  「第二路,便是諸葛孔明自己的主力,從陽平關往祁山進軍,再往前便是天水,至於馬謖軍,則是沿著這條道繼續往前,過天水,便是街亭,如果打通街亭,便是魏國的蕭關,也是通往關中的重要門戶。」

  停了一停,等蘇大為和阿史那道真消化了一下信息,接著道:「我和師父曾經討論過諸葛孔明的用兵,包括前後數次北伐。

  如果我們站在諸葛孔明的視角看,從漢中出發,無論是走斜谷,走子午谷,還是走陳倉,都會遇到同一個問題,就是被魏軍迎頭堵在山區,兵力施展不開,然後便是拚消耗。

  蜀國以一州之隅,想跟占據中原的曹魏拚消耗,那是下策。

  而且考慮糧道後勤問題,以上幾條路都不是好的選項。

  西漢張良故計,已經不可複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