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章 戲肉來了

  第771章 戲肉來了

  郝處俊向蘇大為撫須道:「馬政的事,讓西台侍郎和你說吧,老夫也好歇一歇。」

  蘇大為的目光向上官儀看過去。

  老實說,郝處俊他並不算熟悉,但上官儀,這個名字,蘇大為印象深刻。

  因為他有一個很出名的女兒,上官婉兒。

  未來武則天身邊的左膀右臂。

  上次在見到上官儀之後,蘇大為還很有興趣的,回到都察寺後調了這部份檔案。

  結果一查,上官婉兒才剛出生,未及一歲。

  呃……

  對這么小的小蘿莉,蘇大為便只能死了心,不去想著能收服上官婉兒為己用。

  不過,話說回來,上官儀已經五十六歲了,居然老當益壯,老來得女,讓人不得不服。

  上官儀年紀在這幾個大臣里,算是年輕的。

  他的面容清瘦,眼眸卻頗為犀利。

  向蘇大為微微頷首,不緊不慢的道:「蘇少卿在軍中,自是關心軍事,馬政這件事,不算簡單,可也不算複雜,說起我大唐養馬的情況,就不得不提起張萬歲。」

  「張……萬歲?」

  蘇大為舌頭略有些打結,總覺得這名字有些太過囂張了是不是。

  一個臣子,在天子面前自稱萬歲,有點那啥。

  不過轉念一想,隋唐之際,還有個史萬歲。

  似乎「萬歲」這個詞,在唐時還不算犯忌諱。

  上官儀一手持笏板負在身後,微微踱步,沉吟道:「我大唐在高祖晉陽起兵之時,缺馬嚴重,後來得突厥馬二千匹,得隋馬三千,才勉強組起一支騎軍。

  直到高祖建立大唐兩年後,才有三萬多匹戰馬。

  以當時的情況,實在是有些捉襟見肘。

  但是這一情況,在張萬歲接手養馬之後,開始得到改善。」

  上官儀眯眼看了一眼蘇大為,眼中多少有些難以明狀的東西。

  這蘇大為,號稱是軍中冉冉上升的將星。

  但居然對馬政無所知,對募兵和府兵也不甚了了,如此糊塗之人,真叫人懷疑,他在戰場上那些仗,是怎麼打的。

  心念一轉,上官儀輕拈頷下三縷長須,繼續不緊不慢的道:「張萬歲原本並非養馬出身,他與尉遲恭一樣,都出自朔州邊地,也都是高武周的部下。

  當年曾鼓動劉武周起兵。

  那是隋末時,他趁馬邑太守王仁恭辦公時,將其斬殺,以此逼劉武周起事。」

  馬邑大概是後世的山西SZ市。

  蒙恬曾在此築城,屬雁門郡,與草原胡人緊挨著,是中原抵禦胡族的前線。

  漢武帝光元二年,曾在這裡策划過一場針對匈奴的誘敵殲滅戰。

  可惜消息泄露,未能完成。

  至於王仁恭,也非泛泛無名之輩。

  王仁恭,字元實,天水上邽人。

  隋末名將,鄯州刺史王猛之子。

  史稱剛毅修謹,弓馬嫻熟,曾追隨楊素征戰,屢立軍功。

  深得隋文帝和煬帝信任和喜愛。

  東征遼東,北抗突厥,頗有能名。

  拜為大將軍,左光祿大夫,後遷驃騎大將軍,乃至遷馬邑太守。

  這樣一位名將,居然死於張萬歲之手,頗有些可惜。

  蘇大為想起這些,頓時肅然。

  對這張萬歲不敢輕視。

  「張萬歲後來跟尉遲恭一起投靠太宗,尉遲恭成了衝鋒陷陣的猛將,但張萬歲則全心投入育馬選種,擴張馬場之事。

  自張萬歲管馬政後,朝廷在隴西建立牧馬場,劃地千里以資,馬場分八坊四十八監,開始馬場只有馬匹萬餘。

  時至今日,蘇少卿可知我們大唐的馬場,有良馬幾何?」

  「呃,不知。」

  蘇大為的都察寺雖然屬情報部門,但針對的主要是人。

  何時會有那閒情去關注大唐的馬場。

  至於用兵,大唐有完備的後勤制度,蘇大為也根本不用去考慮戰馬的問題。

  只用考慮如何作戰,能擊潰敵人。

  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軍中自有制度,蘇大為自問做不到大包大攬。

  他在軍中提升的速度太快,在軍中的時間還太短。

  「那老夫就告訴蘇少卿這個數字。」

  上官儀伸出右手,五指張開,停了一停,又伸出二指。

  蘇大為怔了一下,回他一個「V」字手勢。

  「西台侍郎是說,我們大唐現有戰馬五十二萬匹?」

  「非也,如今,我們有戰馬,七十萬又六千匹。」

  上官儀說完,面上露出驕傲之色。

  而一旁的許敬宗和郝處俊,也是一副於有容焉的神色。

  這,當然值得驕傲。

  從開國湊不足幾千匹馬,到如今,四十年如彈指一揮間。

  大唐擁有戰馬七十萬匹。

  這是什麼樣的概念?

  以農耕文明立國的大唐,擁有不亞於東西突厥的龐大戰馬基地。

  正因為有此強大的基地,才是大唐能擁有源源不斷爆騎兵的根本。

  也是唐軍之強的重要因素。

  在大唐四周的敵人,哪怕有一時凶頑,在拚消耗上,也遠遠不是大唐的對手。

  光是戰馬這一項,一戰死成千上萬都不稀奇。

  但大唐有的是馬,源源不斷。

  損失了立刻可以補上。

  反觀大唐的敵人,可能一戰之後,便立刻拉胯,只能靠兩條腿倉惶跑路。

  「打仗,拚得就是整體國力和後勤啊。」

  蘇大為不由感概一句。

  上官儀稍微正色看了他一眼,覺得他這話,說得倒是切中要害。

  略微頷首道:「蘇少卿果然是知兵之人,這話不錯的。」

  停了一停,他才總結道:「現在蘇少卿知道朝廷為何要廢除馬政中,令農人皆養馬的舊制了吧?過去有此令,皆因大唐戰馬不足。

  可如今,已經是麟德元年,我大唐有戰馬七十餘萬,在幅員千里的馬場上,猶嫌太過狹窄,這麼多的馬,又何必令百姓另再養馬?

  何況養馬所費不小,農人豢養多有吃力,而且馬這種牲口和牛羊不一樣,需要不停的吃草料,並不會反芻,而且其糞性酸。

  被馬糞侵過的土地,農物難以生長,十分毀地。」

  說到這裡,上官儀閉口不語,輕拈長須,微微自矜。

  他對帝國的各項政事,熟悉如掌上觀紋。

  而且此人心氣頗高,未來的仕途,是衝著右相這個位置去的。

  之前扳倒李義府,他也是出力甚多。

  蘇大為此時在心悅誠服,先向上官儀和郝處俊等人行弟子禮道:「是阿彌愚鈍,多謝東台侍郎和西台侍郎為我解惑。」

  上官儀眼中閃過一抹詫異,他看到郝處俊微微側身以示避讓。

  這才醒悟過來,也隨之側身,表示不受蘇大為的禮。

  「是陛下有命,所以才解釋朝廷制度,蘇少卿不必如此。」

  「要的,古人說一字之師,今天兩位大臣的話,令我受益不少。」

  蘇大為向上官儀和郝處俊叉手行禮道:「原來軍事,並非只是軍事,還涉及到政事、民生和諸多政策,歷史源流,環境,這事比我想的複雜。

  之前是我眼界太窄了。」

  一直沉默不言的許敬宗此時微微點頭,一雙眼睛微眯著,臉帶著笑意,似在讚許道:「蘇少卿能有這番見識,便不止於術了,以你的器量,非尋常將才,將來或可為國之棟樑,勉之,勉之。」

  花花轎子人人抬。

  眼看著李治的態度,在場的人精都知道李治還是看中蘇大為。

  此子未來必會大放異彩。

  所以眾人都不吝多抬蘇大為一下,也算結個善緣。

  否則以在場三位重臣的身份地位,實在沒必要為一個小字輩,浪費如此多的唇舌。

  謝過三人後,蘇大為再次向李治行大禮,言辭懇切道:「阿彌讀書少,沒什麼見識,讓陛下見笑了,謝陛下愛護。」

  「你知道便好。」

  李治臉上終於有了一絲笑容:「若你只盯著眼前,最多只是將才,若是你的眼界能放大放遠,那才是如蘇定方一般的名將,戰神。」

  說完,李治似乎自覺有些說得太多。

  微微一頓,端起茶盞喝了一口。

  將茶盞遞給一旁的王伏勝後,他微微喘了喘氣,伸手捏了下自己的眉心。

  強自振作精神道:「今天既然說到這裡,那就順便議一議李義府的事吧,眾卿,有何看法?」

  蘇大為沒想到,李治突然就把話題跳到李義府的事上。

  心中不由一凜。

  他總算知道,為何今天談話的場景不在紫宸殿,而是在延英殿了。

  皆因為,滿朝都認為,李義府是武后的人。

  同一時間,蘇大為還意識到另一件事。

  那就是,最近已經數次沒看到武媚娘在李治身邊了。

  這是十分反常的。

  剛開始,李治還說是為了照顧太子李弘。

  但現在這提起的話頭,令蘇大為想到了另一個可能。

  或許,可能……

  李治與武媚娘之間,有了某種間隙?

  沒錯,從永徽年間,到如今,這十來年,李治與武媚娘堪稱世間最好的模範夫妻,夫唱婦隨。

  他們倆聯手,扳倒了一個又一個敵人。

  將這大唐的權力,牢牢抓在李治手裡。

  可是再好的夫妻,也不可能一輩子不紅臉。

  哪怕李治與武媚娘皆自封天皇天后,李治允許武媚娘分潤他的權力,與他一起處理朝政。

  可那也不是真的將權力讓給武媚娘。

  而是讓武媚娘做他的手套,他的影子。

  所謂二聖臨朝。

  日月麗天。

  李治,才是太陽。

  武媚娘身上所有的光,都是李治帶來的。

  而若一但李治覺得武媚娘生出不該有的野心。

  李治絕不會有任何仁慈。

  甚至不會帶一絲情感。

  因為,他是帝王。

  他要做超過太宗的千古一帝。

  在溫情和柔情之下,李治有著帝王那顆寂寞和冷酷的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