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問對

  第697章 問對

  大唐顯慶二年,在皇后武媚娘的主張下,洛陽被提升為大唐帝國的東都。

  朝廷在洛陽設有各部門的分支機構。

  將東都漸漸建設為大唐的陪都。

  這個過程,在後來的武周時期,達到頂。

  洛陽也被武媚娘封為「神都」。

  當然,這些暫且都是後話。

  其實這一次蘇大為返回長安前,在路上還有所擔心,擔心需要去洛陽朝見李治與武媚娘。

  據說前兩年蘇定方征服百濟,帶回的百濟國王扶餘義慈、太子隆等五十八人,便是於東都洛陽紫微城正南門——則天門進入,進行獻俘儀式。

  好在半路上就聽說,二月份李治和武媚娘已經從洛陽迴轉長安。

  這也讓蘇大為暗自鬆了口氣,免了跑完洛陽還得跑回長安才能得見家人。

  只不過,他沒料到的是,此次入宮的路徑,與往常大不相同。

  經過比往日多出一倍的時間,最終,蘇大為經由玄武門,穿過西內苑,含光殿,經過龍首原,來到了大明宮。

  這一下,真的出乎蘇大為的預料。

  他在外作戰三年,長安居然有這番變化。

  實際上,因為李治頭風眩暈之症,武媚數次提出想讓李治在洛陽長住,但最後都被李治以政事為由,只是小住,便迴轉長安。

  最終,飽受病痛折磨的李治,在龍朔二年下令重修大明宮。

  「遣司稼少卿梁孝仁監造」,「命征盤石之匠,下荊揚之材,操斧執斤者萬人,涉債礫而登崔鬼;擇一干於千木,規大壯於喬枚」。

  由於皇帝的緊急需要,工程開展十分迅速。

  龍朔二年六月七日,制蓬萊宮諸門殿亭等名,至三年二月二日,稅十五州率口錢,修蓬萊宮(咸亨元年改名含元宮,長安元年復名大明宮),減京官一月傣,助修蓬萊宮。

  龍朔三年四月二十二日,移仗就蓬萊宮新作含元殿,二十五日,始御紫宸殿聽政,百僚奉賀,新宮成也」,新宮的修建僅用了十個半月的時間,可謂神速。

  同時在大明宮丹鳳門南面,辟丹鳳門大街。

  「置宮後,分詡善、永昌各為二坊」,「街廣一百三十步,南北盡二坊之地,南抵永興坊北門之東」。

  所以此次蘇大為參見李治,是被車駕接往大明宮。

  不再是往日熟悉的太極宮甘露點。

  李治和武媚娘自四月搬入大明宮,入住已經半年時間。

  自李治起,大唐將會有十七位皇帝在此處理朝政,歷時達二百餘年。

  可以說,大明宮,是大唐帝國,真正的王氣所在,龍脈之所鍾。

  大明宮,紫宸殿。

  紫宸殿,是唐長安城大明宮中的第三大殿,是內朝殿堂,群臣在這裡朝見皇帝,稱為「入閣」。

  地位次於其南的外朝正衙含元殿和常朝宣政殿,其北是蓬萊殿。

  宣政殿北三十餘米處為紫宸門,紫宸門北六十米處為紫宸殿。

  蘇大為在太監王伏勝的帶領下,跟著幾名內侍,沿著寬闊巍峨的台階,拾級而上。

  眼角餘光所見,在台階兩旁,每隔十餘步,便有執儀刀昂首挺胸侍於殿下的千牛衛。

  一身明晃晃的衣甲,在亮如白晝的鯨油燈照耀下,威風凜凜。

  整個大明宮,比過去的太極宮更要恢弘大氣。

  大唐以大為美。

  宮殿要大氣,人要大氣,行事氣派也要大。

  站在紫宸殿外,耳中聽到王伏勝在殿外小心翼翼的叩首,請求朝見天子。

  殿內太監的通傳聲,漸漸離遠。

  等待片刻後,方才聽到殿內有人竊竊私語,然後有妙齡宮女自殿內出,向王伏勝說了幾句。

  王伏勝才敢站起身,側立於道旁,伸手示意:「蘇郎君請隨我來。」

  蘇大為點點頭。

  到了這裡,方才領路的太監和宮女們四散散開,不得再進入。

  只有王伏勝拿起一柄拂塵,拂了拂,好像要拂去兩人身上的塵土。

  做了這番,方才躬身領路。

  帶著蘇大為跨過高高的門檻,邁入紫宸殿。

  進入殿中,感覺又是不同。

  不同於前朝的含元殿,和中朝的宣政殿。

  紫宸殿屬內廷,一般只有心腹要員,才得以在這裡受到天子的接待。

  但是話說回來,紫宸殿畢竟屬於內朝議事之所,比之過去蘇大為在太極宮的甘露殿,受到李治和武媚娘的接待,似乎又有些不同。

  但是具體哪裡不同,蘇大為一時也說不上來。

  只是眼角餘光看到殿裡的裝飾富麗堂皇,極具奢華。

  光是壁上那煌煌艷麗的唐彩描畫,貼金飾銀,鑲嵌明珠,已經令人嘆為觀止。

  還有殿頂,以大如拇指,小如豆粒般的珠玉寶石,構織成諸天星子,更是令人目眩神迷。

  更不提殿內的擺設,有來自兩萬里外薩珊、吐火羅、波斯等國的奇珍異寶,合香金器。

  還有出自東海的鮫珠編貝,海底如紅玉般的珊瑚樹。

  另有南方出的獸皮百珍,手工編織。

  還有北方盛產的皮毛骨扇,稀世之精。

  光是一個紫宸殿,其瑰麗珍奇,已遠超蘇大為的想像。

  以致於他站在殿中,好一會沒回過神來。

  直到聽到殿上傳來一個似熟悉,又似有幾分陌生的聲音。

  「阿彌。」

  蘇大為回過神來,抬頭向殿內看去。

  首先看到的,是一個白胖之人。

  看上去,竟與安文生有幾分神似。

  待多看兩眼,這才發現,這位坐在御座上的白臉胖子,赫然便是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這一長串諡號,是後來慢慢加上的。

  現在的李治,剛剛給自己上諡號為天皇大帝。

  與之對應的,武媚娘的諡號是,則天大聖皇后。

  簡稱:天皇,天后。

  這個時代,倭國國王,封號還僅是倭王。

  要到後來,因白江之戰大敗於唐,於是全面山寨大唐後,倭王才偷偷改稱天皇。

  直至「萬世一系」。

  在大唐龍朔三年,倭國還沒有萬世一系的說法,要系,也是倭王一系。

  不過因為蘇大為跨海東征,倭國現在已屬於大唐版圖,未來還有沒有倭王,還不一定。

  蘇大為看到李治,心中只覺得有些不可思議。

  李唐的基因,果然是胖子基因。

  這才幾年沒見,李治越發胖大了。

  這最少得兩百多斤吧。

  看這肥胖程度,什麼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脂肪肝之類,肯定沒跑了。

  難怪一直聽說聖體欠安,一直頭風眩暈什麼的。

  多半是高血壓糖尿病給鬧的。

  心裡想著這些,嘴上則老老實實的見禮:「微臣參見天皇天后,願吾皇龍體安泰,福壽綿長。」

  說完這句,低下頭,表示出恰好好處的恭敬。

  停了一會,隱約聽到從李治喉嚨里傳來粗重的,略帶一絲渾濁的喘息聲:「抬起頭,到近前來……媚娘,一直在朕,面前提起你,對你甚是,掛念。」

  李治似乎真的是太胖了。

  一句話說著,分成了幾段。

  中間夾以喘息之音。

  蘇大為心裡略微有些擔心。

  不是擔心別的,是怕歷史會不會又變了,李治這身體,能撐下去嗎?

  如果萬一跟泉蓋蘇文那樣,提前走了。

  只怕現在的武媚娘,還無法掌握大唐朝局。

  心裡想著,頗有幾分真情實意的道:「陛下,請保重龍體。」

  一邊說,一邊移步上前。

  直到這個時候,他才有機會,得以偷偷瞥了武媚娘幾眼。

  方才叫「阿彌」的,正是武媚娘。

  比之三年前,武媚娘的容顏愈發美艷。

  歲月仿佛異常鍾情於她。

  她的皮膚光滑玉潤,宛如新剝殼的雞子,完美得令所有女人嫉妒。

  而她展露出來雍容華貴的風情,在端莊中,透著一絲嫵媚。

  那種成熟的風韻,筆墨難描之萬一。

  待走近一點,蘇大為更是嗅到從武媚娘身上傳出的異香。

  雖然知道那是她香囊里的香料,但還是讓人心潮起伏,有些魂不守舍。

  「阿彌,你這回來,給朕出了好大的難題啊。」

  李治的聲音清晰了一些,似乎沒方才那麼喘了。

  蘇大為的注意力從向自己微微帶笑的武媚的眼下,移向李治。

  「陛下……臣也不想如此。」

  他抱拳苦笑道:「但是有人似乎看不得臣好,一見臣回長安,便迫不及待的想要算計臣,陛下,阿彌真的很惶恐。」

  「惶恐……」

  李治咀嚼著這兩個字,上下打量蘇大為,默然片刻,忽然笑起來:「從你臉上,朕可看不出任何惶恐。」

  蘇大為挺起胸膛,向李治抱拳道:「本來臣是很惶恐,但是來到陛下面前,想起阿彌是陛下的臣子,有陛下替我撐腰,一定會揪出兇徒,審之於法,於是臣便不惶恐了。」

  「你啊你……」

  李治伸出肥胖如腸的手指,向蘇大為點了點,又是吃力,又是好笑的道:「幾年,幾年未見,阿彌這,張嘴,倒是越發會說話了。」

  武媚在一旁掩口輕笑:「那還不是虧了陛下把我這阿弟,派到那麼遠的地方打仗,兵凶戰危,活活把阿彌從一個愣小子,逼得伶牙利齒……」

  她的眉梢微蹙,似乎想表現得悲切一點。

  蘇大為一臉尷尬的向武媚娘道:「阿姊,其實……也沒那麼慘啦,你想笑就笑吧,看你憋笑也很辛苦。」

  紫宸殿內,忽然響起銀鈴般的笑音。

  帶著殿外屋檐下的風鈴,也一起搖曳著,發出清越的聲響。

  殿下的千牛衛和太監宮女們心下好奇,卻又不敢轉頭張望。

  只能悄悄轉動著眼珠,向殿內投以好奇的目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