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蓋站到了高台之上,看著城門口的數萬百姓、士卒。
晁蓋朗聲:「西夏百年邊患,戰鬥不斷,嚴重影響了我大宋西北邊陲,無數男兒飲恨西北,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而今西夏歸制,再無隱患,也讓能讓百姓過上幸福安康的日子了。西北的戰火終於平息,西北的大地不再被鮮血染紅。」
「大將軍英勇無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眾軍高呼,圍觀的百姓也是熱淚盈眶,不少百姓弟子戰死西夏,血灑疆場,這場勝利來之不易。
晁蓋濟州軍精銳陣亡的極少,如此多的陣亡主要是西軍和運輸輜重的二類隊伍。
西夏軍戰法驍勇,敢打敢玩命,也給晁蓋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所以拿下西夏之後,晁蓋把龐萬春、山士奇、魯達、史進等眾多名將都留在西夏鎮守。
「這場來之不易的勝利,是將士們用命的結果。這一戰共計陣亡士卒三千五百八十一人,本將決定將這些陣亡軍士全部安葬在西山公墓,先請陣亡的將士入城。」
號角轟鳴,背著火銃的士卒,四個一排,排列整齊,邁著正步,每人托著一個方形的盒子入城。
周遭百姓一個個表情肅穆,就連執勤的重甲步兵也大為感動,歷來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大家只記得將領,誰能記得小兵的名字,但是今天晁蓋給了他們應有的榮譽。
打著軍旗的高大士卒在前面開路,一行人緩緩的入城。晁蓋和重騎兵騎兵一起入城,重騎兵有數千人,但是只選了一千,輕騎兵三千。
浩浩蕩蕩的隊伍拉的老長了,從正南門進入,走了二十多里地從正西門出去。
沿路兩側的百姓目睹了大宋軍威,一個個揚眉吐氣,有此等強軍,再也不怕什麼靖康恥了。
酒樓茶館裡許多文人紛紛表態:「當今天子無道,沉迷酒色,讓金兵破了城池。東京城軍民損傷數十萬,何德何能還居此大位。早該讓給晁大將軍,我等不如上書請願吧。」
也有的不同意:「天子無道,那接替的也應該是趙家人。晁蓋雖然厲害,但也只是個統兵將領。」
也有睿智的早看透了,其實大宋這局勢,早就是晁蓋牢牢控制,天子每天不過是畫畫寫字。
民間輿論還是非常開明的,官府並不加以干涉,百姓明里,暗裡經常討論。
陣亡士卒送往公墓安葬,由晁蓋主持,兵部、禮部出面辦理,和尚,道士請了數百位。
場面相當宏大,看熱鬧的百姓圍攏了好幾萬。
十萬東京城駐軍參加了儀式,許多士卒激動的熱淚盈眶。
「陣亡撫恤金,一次二十兩銀子。家中有六十歲以上父母、未成年孩子的,每人可領取稻穀一百斤,一直領取到父母終老,孩子成年。
而且還有許多的優待,比如優先當兵,優先進工坊等等各種優勢。
回到府上,晁蓋召集眾人,商議事情。
手下一幫老兄弟明顯的少了,林沖、蕭讓等率領數十名副將在燕雲十六州和金兵對持。
現如今,大金國失去了鐵浮屠的優勢,依靠著普通輕騎兵和輕步兵,已經很難維持強盛了。
龐萬春、魯達、朱武等人西北,平定了西夏之後並非萬事大吉。
吐蕃、西域諸國威脅依然存在,絲綢之路暢通必須保障。
北方各州府軍馬都已經歸附,唯獨南方許多州府還是各自為政。
晁蓋、吳用、新任兵部尚書張俊,新任戶部尚書李綱,新任司農侍郎鄭農。
前兩位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投靠了晁蓋。至於司農鄭農,則是掌管農牧的,對於農業、畜牧業有著挺不錯的研究。
人挺少,但是會議相當的重要。
晁蓋面沉如水,看著大家微微一笑:「眼前形式,表面上看一片大好,但是偌大的南方並不聽從調遣,南方的稻穀漁米不北上,府庫的壓力還是有的。各位有什麼意見,暢所欲言。」
李綱一拱手:「下官認為還是減緩攻勢,暫停北方疏通運河、維修道路的龐大工程,先南下,拿下荊湖,把偌大的稻米產地拿到手,咱們的糧食就沒有憂慮了。」
張俊搖搖頭:「不妥,不妥。不管是燕雲十六州的隊伍,還是大西北的隊伍,沒有一個是用大米做軍糧的。現在北方有了玉米、土豆、紅薯。更加上京東路龐大的豬羊飼養量,能支持大軍進攻金國,金國一下,南方傳檄可定。」
晁蓋點點頭:「軍糧問題不用擔心,完全可以應付任何一場戰爭。今天要討論的是,如何快速發展農牧,發展手工業。」
吳用拿出一份簡單的計劃,為無地失地的農民免費發放口糧田。肥沃的確土地每人是三畝口糧田,只讓種,不能賣。每年按照官府規定繳納百分之十的農稅,剩下的都是自己的。
李綱的冷汗下來了,晁蓋在濟州、東平府搞的試點他是了解的,正是這個分口糧的辦法,讓晁蓋短期內活的了大量的軍心民心和糧草輜重。
「這個辦法好是好,但是對大地主來說是非常厲害的一招,逼迫他們降低地租,否則無人為他們耕種。」
鄭農則表現的十分冷靜:「減租減利息是必須的,而且必須要大量減租。為什麼有了靖康恥,歸根到底就是朝廷對百姓盤剝嚴重,各地烽煙四起,朝廷國力虧空。咱們現在必須吸取教訓才行,嚴格控制地主對佃戶的盤剝。」
李綱摸了一下下巴上的小鬍子:「以東京周圍為例子,金兵來之前大戶豪強占據的都是肥沃的土地,現在大戶豪強多半為金兵所害,無地百姓也能分得一些土地。只是隨著人口增多,以後百姓去哪裡獲得土地?」
「山區、偏遠地區,土地多的很。更何況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需要土地,手工業者,商人、士卒,他們不需要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