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趙禎首肯 蓄勢待發

  就在低碳鋼提前七百多年問世之時,趙禎正端坐於御書房,與一眾肱股重臣議事。【,無錯章節閱讀】

  這個世界,已經被秦琪改得面目全非。

  歷史上的這個時期,趙禎正耽於美色無心朝政,反而極為重視修訂新樂和校勘集賢院中的圖書。

  張士遜和呂夷簡把持朝政,專心結黨,張士遜能力雖不足,但他有呂夷簡。

  但如今,一切都在朝著秦琪期望的方向發展。

  只要范仲淹不作妖,再如歷史上那般獻上《百官圖》,秦琪便準備說服趙禎和呂夷簡,將這位無愧於「文正」二字的賢臣調回汴京。

  御書房內,文有兩府三司諸位賢相,加開封一府兩縣三能臣;武…當然只有吃瓜六人組,加任昭輝。

  這簡直…好吧,這充分展現出北宋文強武弱的現狀。

  總之,除了王貽永有大才,李昭亮長期在及格線徘徊外,其他人都是混子。

  夏守贇、郭承佑都是庸才…這其實還是客氣的說法。

  任大郎當然不是混子,他只是個大商賈。

  所以說,大宋慶曆三敗真不冤。

  李元昊用兵…其實也就那麼回事兒。

  別說唐代三流名將高仙芝,宋初四名將中最弱的曹瑋,他都望塵莫及,但他在目前時代卻近乎無敵。

  他只負於唃廝囉。

  趙禎最讓人詬病的就是重文輕武。

  種世衡、狄青、折家軍,他一個都沒用好,王貽永有大才,卻被文官集團防死。

  劉平其實頗有能力,可惜他被宦官黃德和坑慘了。

  相對於群星璀璨到閃瞎那些噴子…好吧,那些無視仁宗盛治、大放厥詞的人本來就是瞎子。

  總之,相對於文官,仁宗朝的武官…小乙哥讀史籍時都忍不住抹眼淚。

  楊畋那種水貨,被文官吹上天,狄青立下大功,反而讓文官臭罵…看官們說說,這都叫什麼事兒?

  所以,面對這病得不輕的大宋,秦琪懶得糾正文官的臭毛病。

  他的對策是:能力不夠,裝備來湊。

  由是,低碳鋼提前了七百多年問世,各種合金鋼更是提前了八百多年出現。

  此刻,御書房內還多了一個年逾古稀、枯瘦但精神矍鑠的紫袍大佬王曙。

  王曙是寇準的女婿。

  歷史上,他本應在去年遷為樞密使,但一來杜衍有勸劉娥還政之功,二來,秦萬良的老夥計王曙,也想提攜杜衍這個晚輩。

  所以,王曙拒不接受樞密使之職事官,轉而知開封府。

  陳執中,接的便是他的班。

  趙禎已經將其升為太子太師,接替病重的陳堯咨校勘集賢院。

  按照歷史,他到今年十月就會病故。

  他也是歷仕三朝的賢臣,曾做過趙禎的老師,與張詠並稱為「前張後王」。

  他早已聽說過秦琪的故事。

  冬天時他身體不適,又從未與任家有交集,所以始終未在本書登場。

  這次他本也不願參與,奈何早朝後,陳堯佐將他拽住,加之他想了解一下秦琪的近況,於是他最終跟了過來。

  趙禎見恩師竟然也進了御書房,當即賜座。

  王曙捋著潔白如雪的鬍鬚:「官家,老臣聽希元說,小乙那孩子又鼓搗出一個京東大榷場、一個京西二榷場?」

  趙禎默默吐槽秦琪取名字的水平,含笑頷首。

  「恩師,確有此事,朕已賜名為京東榷易院、京西榷市。」

  王曙呵呵一笑:「官家賜名,果然非同凡響!然則,這京東、京西二榷場,是要榷易什麼貨物?」

  趙禎指了指晏殊:「有勞晏愛卿為太師解讀。」

  晏殊拱手出列:「臣遵旨!」

  他微微躬身:「王相公,這東西二市,分別設於東西外城之外,其旁邊,各有一個大型貨場,幫貨主押貨運輸。

  貨場中店鋪,多以車馬行為主,貨主前來進貨,只需攜帶銀錢即可。

  其採購貨物,可由車馬行代其送至指定地址,車馬行憑貨單、簽訂之契約結算運費,漕運、陸運均可。

  其中,京東榷易院以糧食乾貨、酒、油、布匹、茶葉、錦緞、瓷器為主。

  京西榷市則以各種新式貨物為主。

  諸如最近汴京流行的各類豆製品、成藥、書籍、日用品、木棉布、毛料、昆布粉、十三香…等等。

  其毗鄰之貨場,與京東貨場類似。對於零散貨物,還可零擔拼車船發運。

  王相公,這二市只做大宗交易,因此價格低廉。小乙的規劃,是將這二市,變為大宋南北貨物集散地。

  北方牛馬,南方茶米,均可在汴京交易。車船貨隊一旦將路線固定下來,貨物往來,必然比原來更方便更頻繁。

  再者,這二市均傍汴河,貨物經水門橫穿汴京,運輸極為便利,且絲毫不阻礙陸路交通。

  最後,一旦車船貨隊絡繹不絕,山賊劫匪們,便不敢再輕易動手,不但勝過貨主單獨押貨往返,且可節省貨主僱傭武夫之花費。

  至於貨物來源,有各路轉運使司漕運貨物,有任仁濟各種貨物;

  此外還有西夏、契丹榷場榷易貨物,以及百姓家中自產之布匹、家具、瓷器等等。」

  王曙聽得悠然神往,撫須讚嘆不已。

  「小乙好大的手筆!」

  他微微笑著搖頭。

  「然則,此事有幾個大問題:其一,這車馬行如何構建自己的商路?

  其二,此事投資巨大,回本周期漫長,很容易出力不討好,誰願去做?

  其三,各偏遠軍州,如那四路川地,會不會無車馬行開商路?

  其四,漕運盡頭為杭州,杭州至南方諸路,山高水長,商路如何開闢?

  其五,呵呵,如此多的車輛馬匹,從何而來?海量腳夫苦力,又從何處尋?」

  他這幾個問題一問出口,不止晏殊,御書房內所有人都忍不住拍案叫絕。

  王曙不愧為能臣幹吏,他問的問題,均直指要害。

  然而,這些問題,都已被秦琪完美解決。

  晏殊深深一揖:「王相公深謀遠慮,足智多謀,晚輩欽佩!」

  王曙含笑撫須:「同叔莫拍馬屁!」

  他放下撫須的手,拱手對趙禎道:「官家既然召集諸公至此,想必小乙已經做了妥善安排,不知老臣猜的對不對。」

  趙禎微笑頷首:「恩師果然見微知著。」

  他揚起袍袖:「晏愛卿莫要賣關子,快將小乙的計劃告訴太師。」

  晏殊笑著躬身行禮:「臣遵旨。」

  他直起身侃侃而談。

  王曙最初尚撫須而笑,淡然自若,但隨著晏殊越講越詳細,他再也無法淡定。

  他霍然起身:「好小子!不愧為小乙哥嫡孫!」

  趙禎嗤笑:「恩師有所不知,這孩子壞得很!」

  王曙呵呵一笑,拱手道:「官家此話怎講?」

  趙禎拍了拍御案,微嗔道:「這廝臨走前曾與朕詳談,然而,自始至終,他對這份計劃隻字未提!

  恩師覺得,朕是否該治他個欺君之罪?罷了,朕這便下旨,責令其務必履行賭約!」

  王曙越聽越糊塗:「官家,那孩子為何隻字不提此事?還有,那賭約又是什麼內容?」

  趙禎冷笑:「小乙這廝大言不慚,他說十年內,要讓大宋稅收增至兩萬萬貫。」

  御書房內,驟然發生「嘭」的一聲。

  眾人循聲望去,只見晏殊的笏板掉到了身前地毯上。

  但他瞠目結舌,猶不知袖中笏板已經跌落於地。

  「官家,兩萬萬貫?這…這怎麼可能?

  去歲全國賦稅總額,以石匹緡計,也不過九千多萬而已。

  若全部折算為錢,最多六千多萬貫。他…十年內,他…真能翻兩番?」

  趙禎呵呵一笑,環視四周:「諸位愛卿覺得,朕該不該下旨?若小乙真能做到,朕便封他郡王!」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