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其實大宋朝海運已經相當發達了。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可惜到了元朝造船業斷代,直到明朝又才有了鄭和下西洋的壯舉。
宋朝對船隻的需求很大。北宋政府為了把大量糧食,從江南經運河運往開封,於是大量建造運糧漕船。
南宋政府則不斷建造戰船,守衛長江。凡在水路便利和盛產木材的地方,政府都會設置管方造船工場。官方造船數目十分可觀。如在至道三年,官方造船便達三千多艘。
其實在大宋朝,是整個封建時代發明最多的一個時代。只是這個璀璨的時代被羸弱的武力給掩蓋了罷了。
就比如造船業,當時大宋的造船業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有的技術甚至到了大明朝,依然難以望其項背。
宋朝造船業最突出的是遠洋船的發展。雖然唐朝的海外貿易繁盛,但當時的遠洋航行卻幾乎被阿拉伯商船壟斷。後來宋人克服了種種技術障礙,才使中國商船活躍於東亞和東南亞海域。
宋朝海船以堅固和載重量大而馳名。它們能夠遠赴重洋,抵擋深海巨浪,全賴船隻設計和製造技術的改良。船底尖削如刃是宋朝海船的特點之一,尖底船的優點在於吃水深,能增強船隻抵抗風浪的能力。
另外,宋朝海船採用了隔艙設計,減低船艙入水所產生的危險。宋人對海船的選材也很講究,宋朝海船以福船最佳,正是選用了福建盛產優質的造船木材。
還有在海船的設備製造上,亦有不少改良,最重要的是指南針的應用。指南針可以幫助航海者在天氣陰暗時辨別方向,中國航海事業因而居於世界領先地位,船舵技術亦有所創新,例如在舵葉上開許多孔,減少水的阻力,西方要到20世紀才採用這種開孔舵。
還有就是貨船,在桅杆下使用了轉軸,能調整帆的角度,以迎合風向,當時外國的海船,船桅多不能動。
船尾使用了平衡舵,將部分舵面分布在舵柱的前方,以縮短舵壓力中心與舵軸的距離,操作起來更加輕便靈活。這種技術在宋初已經發明,西方要到19世紀才使用平衡舵。
隔艙設計:用隔板將船艙分為若干個互不相通的空間,一旦船艙漏水,也只是局部受影響,不會令全船沉沒。
這些林林總總,使得大宋朝造船業相當發達。只是遠洋航海,去探索未知海域,就不知道怎樣了。
石小凡想乾的,是大宋朝能夠建造一支像是鄭和那樣龐大的航海艦隊,遠赴重洋,將土豆、玉米、番薯之類的這樣的農作物帶回來。
要知道我們都是農業國家,歷朝歷代都是以農為本。這些高產量的農作物一旦引進,將實現人口增長經濟騰飛的關鍵。
甘薯起源於中南美洲,至少在5000年前就被印第安人馴化栽培了。甘薯被西歐探險家、冒險家、殖民征服者多次「發現」——由哥倫布在西印度群島、由巴爾博亞在中美洲、以及由皮薩羅在秘魯,等等……但歐洲人沒有在田地里發現甘薯。因為甘薯的果實長在地下,故不引人注意。在絕大多數拉丁美洲地區,印第安人把甘薯叫作「卡莫特」。但印加人卻叫它「巴塔塔」。
可現實很殘酷,要知道,從這裡到南美的直線距離也在兩萬多公里,如果航海遠行的話至少要走幾十萬公里。也就是說,沒有幾年十幾年的時間不大可能。
還有就是海上各種風險未知,也許這支艦隊會全軍盡墨,葬身汪洋。也許,這支艦隊永遠都回不來。
可人類文明的發展都是在不斷的探索和冒險中進行的,探索使人進步。儘管知道將面臨著巨大的風險,石小凡還是決定冒險一試。
「陛下,在數十萬里之遙的海外,確實有幾種高產作物。若是能引進大宋,則我們的糧食成山,牛羊遍野,百姓再也不用為吃喝犯愁。」
「數十萬里?」趙禎忍不住笑了起來:「小凡,若世上真有此物,你覺得我們能到那麼遠麼。」
石小凡沉默,確實如此,那可是南美洲。即便是到了,那裡的印第安人怕也不好對付。聽說那些部落吃人的,食人族。
趙禎擺了擺手:「好了,你定然又是跟陳琳吹起了牛皮吧,即便是真有,你又是如何得知的?再者,遠行航海,補給、裝備 從哪兒來,船需要風帆的,它又不能自己走,總不能在茫茫大海吃魚吧。」
趙禎一席話說得石小凡啞口無言,自己什麼事想得太天真了。就連當年鄭和也不過是到了紅海沿岸與非洲東海岸,大宋就算是造出船隊,到南美洲怕也是希望渺茫。
除非,能夠造出蒸汽機。然後有蒸汽輪船,可以燒石炭,燒木材、甚至是燒垃圾的蒸汽輪船。
想到這裡,石小凡眼睛亮了。對啊,何不試試製作蒸汽機。
蒸汽機的原理他懂,可是以大宋朝目前的知識水平,怕也是不可能的事。
唉,看來這又沒戲了。石小凡有些垂頭喪氣,他臭不要臉的道:「公主,我來想請你嘗嘗我釀造的啤酒,還有我自製的烤肉。」
啤酒,烤肉?
世界上還有這麼不要臉的人麼,有烤肉和啤酒只給自己的未婚妻,趙禎立刻不願意了:「啤酒是何物?」
「臣自釀的,很好喝。」
趙禎有些心動了:「何不帶朕 嘗嘗?」
「這個,陛下,在臣 的家裡。」
趙禎臉色立刻不好了,在你家裡?雖然你和趙嫕已經賜婚,可並未正式成親。即便是成了親,天天這樣如膠似漆的,成何體統。
趙禎想呵斥幾句,可看了眼趙嫕終究還是沒說出口,只是說道:「擺駕,朕去嘗嘗。」
石小凡撓了撓頭:「陛下,您還是微服私訪的好,方便。順便晚上咱們可以去逛逛夜市,不如,皇后娘娘也一起去吧,」
趙禎想了想,已經很久沒陪著皇后走走了。能出宮遊玩一番也不錯,尤其是皇后,更是極少出宮。
「嗯,去叫陳琳來。吩咐下去,切忌泄露風聲。」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