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城北的流民

  有了化肥,糧食的產量將達到驚人的數量。Google搜索也就是說,不但百姓吃得飽了,而且是吃不完了。

  勤勞,一直是我們祖先的優良傳統。若是你讓他們吃得飽,他們能一輩子勞作在這片土地上。

  化肥是化工產業,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還是洗洗睡吧。至少以大宋目前的能力,根本無法做到。

  不管它了,至少這些糧食作物會讓百姓吃飽穿暖了。石小凡很興奮,趙禎加倍興奮。

  古往今來,還沒有那一個帝王做到,讓百姓吃好穿好的。趙禎馬上就要做到了,他也相信,千百年後的史書上,自己會留下濃厚的一筆。

  城北,紅薯收割已經進入尾聲。玉米的種植,在皇恩一村居多。花生、蔬菜、向日葵各種其他作物在皇恩二村,剩下的紅薯,全部種植在皇恩三村。

  皇恩三村地處有些偏遠,可擁有的土地最多。黃土地適合紅薯生長,長勢喜人。

  趙禎他們到了城北的時候一看,秋收已經接近尾聲。田野里,到處都是一堆堆秸稈和花生秧,堆積如山。

  糧食太多,朝廷不得不調撥十萬禁軍在此地建了十餘個糧倉,還有無數個地窖。

  地窖,用來儲存土豆和地瓜所用。還有一個好消息就是,火車從京城城東,要鋪設過來了。

  通火車的目的,就是要把這些糧食作物運往全國各地,讓整個大宋天下的百姓,都種上新糧食作物。

  城北愈發的繁榮昌盛了,朝廷在此專門設置了城北府衙。由農桑狀元豐樂坐鎮,統領城北事物。

  大宋朝不以官職論職位,許多朝廷高官也會被派到地方任縣令啥的,宋朝初期的時候各官員乾的差事都不一定是本職工作,一般是上級安排啥就幹啥。

  太祖建隆四年,太祖皇帝就下令讓朝廷上的官員到地方上政務比較繁多的縣任縣官。

  至於他們所當之官的稱呼,是因為他之前的職務並沒有被撤銷,在宋朝時稱呼起來是這樣的:「以某官知某府事」「以某官知某州事」「以某官知某縣事」,後來就簡稱為「知府」「知州」「知縣」。

  後來不只是朝官下來任知縣,連比朝官較輕的京官也派下去做知縣了,一般是「大縣四千戶以上選朝官知,小縣三千戶以下選京官知。」在此之前,縣官的稱呼為縣令、縣宰等,而知縣,主業或者是職務並非在縣裡,按照現代的說法是組織關係不在這裡,屬於臨時「抽調「,以某身份「知「縣中之事,知在這裡是主管的意思,不是知道的」知「。

  反正,大宋朝官員職位,一直是讓人頗為頭疼的關係。咱們不必管那麼多,反正農桑狀元主政城北,城北一切大小事物,都有豐樂決斷。

  城北皇恩縣衙門,專門配備了師爺、主簿、驛站丞、典史、三班衙役等等。好在此地民風質樸,縣衙大多數都是個擺設。

  而豐樂,更是常年不在縣衙,基本上都是田間地頭的跑。

  山路彎彎,趙禎的馬車終於到了皇恩三村。百官非得都跟來,說是什麼要看看這傳說中二畝地就能萬斤產量的地瓜。

  二畝地,產量一萬斤。一家子能養活十口人的節奏啊,怎麼能不讓人心動。

  漫山遍野的紅薯,被從地里刨出來堆在一起。大者賽葫蘆般,小的也有雞蛋大。一輛輛馬車、牛車、驢車,拉著一車車的紅薯往地窖里運去。

  地窖,溫暖濕潤,可以完好的保存紅薯。因為產量太大,豐樂定製了上千把切片機,專門用來切割紅薯。

  這種切片機比較有意思,需要一個高腿馬凳子,用鐵皮碗和螺絲固定在凳子上,圓形的切片機需要用手搖。

  手搖切片機,兩個人合作最好。一個人把地瓜放入切片機的漏斗里,另外一個人用手搖動把手,就可以把地瓜切成一片片均勻的地瓜片,然後直接把地瓜片扔在地里曬乾。

  曬乾的地瓜片就可以儲存起來,吃的時候洗乾淨蒸也好煮也罷,因為富含糖分,比粟米雜糧粥要好吃的多。

  當然,還有另外一種更好的吃法。就是直接把紅薯洗乾淨,然後上石磨磨出來,用來烙煎餅。

  紅薯煎餅充飢耐餓,可作為主糧食用。皇恩三村,家家戶戶門口,都已經架設起這種鏊子了。

  趙禎走到地頭,不用稱,一看這地里堆積如山的地瓜就知道,產量不下四五千斤。

  群臣更是嘖嘖稱奇,這種塊狀作物產量竟然如此的驚人。

  豐樂正在田間指揮百姓收割,地瓜渾身是寶,地瓜秧子是牲畜最喜歡吃的飼料。曬乾以後,還可以冬季儲存飼餵牲畜。

  很快,有人來報,官家已到了城北。豐樂不敢怠慢,慌忙放下鋤頭下山迎接。

  遠遠就看到了趙禎的黃龍大旗,豐樂幾乎是一路小跑著跑了下來,滿頭大汗氣喘吁吁:「臣豐樂,拜見陛下!」

  趙禎心情極佳:「狀元郎,你這乾的不錯啊。事必親躬,你不在衙門坐班,親自來地里忙活,若是天下的官員都如你這班親民,何愁天下不興。」

  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趙禎身後的呂夷簡等人只感覺臉上火辣辣的。

  還好,豐樂慌忙施禮道:「回陛下,非是臣之功。在衙門也沒什麼事,紅薯收穫,臣也得來查勘記錄。」

  「嗯,小凡,小凡!」

  石小凡正在東張西望,聽到趙禎招呼,慌忙上前:「陛下。」

  「紅薯可有什麼做法比較好吃的?」

  這狗皇帝,怕是眼巴巴的來城北看地瓜,就是為了想吃吧。

  「陛下,這東西也就煮啊蒸啊的,再就是烙煎餅。口感,說實話不如玉米。」

  趙禎有些失望的「哦」了一聲,還是說道:「朕都想嘗嘗。」

  嘗過味道,趙禎才能知道百姓疾苦。這些東西可都是將來百姓的主食,石小凡無奈,看來又得露一手了:「好吧陛下,咱們去皇恩三村,臣給您做幾道紅薯菜您嘗嘗。」

  城北,百姓們一片忙碌。這裡也因為糧食作物的高產而名聲鵲起,許多臨縣的百姓聞風而動,一到冬天,就會有乞討的人來這裡討飯吃。而現在,已經有大批流民正在趕來的路上。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