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公孫策:我都急死了,你怎的還能穩坐釣魚台?(第一更)

  「這些房契,蓋上了府衙的赤契,卻沒有錢主的名字?」

  狄進看到房契的第一眼,臉色就凝重起來。

  歷史上,房地產市場最活躍的時代,非兩宋莫屬,宋朝的官宦之家,富貴容易,敗落也容易,田宅地產流轉不定,所謂「千年田換八百主」「貧富無定勢,田宅無定主」,說的就是此時的世情。

  既如此,交易時所訂立的契書,便是田宅產權的憑證,也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書,一旦發生產權糾紛,鬧上衙門,官吏通常是按照契書作出仲裁,「交易有爭,官府定奪,止憑契約」。

  如此一來,自然要防偽。

  在天聖年間,最正規的房契合同應該一式四份:一付錢主,一付業主,一納商稅院,一留本縣。

  即交易雙方各執一份,一份留在商稅院,作為繳納田宅交易稅的憑證,還有一份上交當地衙門,登記造冊存檔,是為砧基薄,今後若發生產權糾紛,只要調出砧基薄,便可判斷爭議產權的歸屬。

  契書偽造不難,砧基薄保存在開封府衙的檔室中,要造假就相對困難,屬於多上了一層保險,讓人安心。

  當然在古代,規矩永遠只是規矩,真正實施起來又是另一回事,小民即便完全按照上述流程走,也可能被吏胥趁機盤剝勒索,而真正的權貴富豪,地方大戶,所擁有的田產宅院都不見得在衙門這裡報備……

  現在這些房契顯然也沒有嚴格按照律法來,空了錢主的名字,蓋了開封府衙的赤契,隨時能夠過戶,只需去衙門辦理一下砧基薄,宅子的就順理成章歸到了名下。

  「我看過了,這五套宅子的原業主根本不是劉美和劉從廣,外人根本想不到這是劉家的財產,等風聲平息了,找個路子將它們取了,這等不義之財,可沒有還給那些外戚的道理!」

  若是貧苦人家,狄湘靈是不會貪圖錢財的,但劉家這種正符合劫富濟貧的理念,狄湘靈當然不會把宅子還回去。

  江湖人絕非餐風飲露,反倒是出手闊綽,方能打動人心,所耗費的錢財往往更多,這天降橫財,自是大喜事。

  狄進的目光也落在業主名字上,微微眯了眯眼睛:「別的財產不說,單單是這隨時可以出手的五套京師宅子,劉從廣之死,居然牽扯到這麼大的利益,那嫌疑人就多了。」

  狄湘靈道:「劉從廣的兩位哥哥,就根本不在乎弟弟的死活,聽妾室胡娘子的意思,之前還準備以分家的名義,將劉美當年給的錢財收回去呢!」

  「錢帛動人心,這筆錢財確實足以構成殺人動機了……」狄進沉聲道:「但對於大族子弟而言,一般情況下也不會生出殺心,除非有一些迫使他們這麼做的外部因素。」

  「六哥兒的意思,是他們現在就很缺錢花?」狄湘靈有些不解:「劉家三兄弟不是太后的侄子麼?缺錢花直接找太后要就是嘍?」

  狄進失笑:「外戚要是真能那樣,就太舒服了,但實際上沒有那麼簡單的。宮中有一個內東門司,掌宮禁人物出入,不但可以限制出行之事,若發現有人攜帶可疑物品,還可以直接提交皇城司處理或稟告中書門下,有他們監管,連皇帝都不能隨意賞人財物,否則就會被御史彈劾,劉家去向太后要錢,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逢年過節正常的賞賜罷了。」

  宋朝在許多制度上,對於皇權的節制確實做得不錯,他如果穿越成皇帝,自然很不喜歡,但對於除皇帝外的任何人,這都是有益處的,當然後面被宋徽宗破壞乾淨,到南宋就不太成了。

  歷史上北宋前中期一直實施,宋仁宗喜歡給臣子送一些瓜果,一方面是顯得親近,另一方面也是價格不高,毋須因為一點小事,就聽御史台那邊嘮叨。

  狄湘靈基本明白了:「所以劉從德劉從義如果大手大腳地花銷,還真的可能特別缺錢,而劉從廣當年最受劉美寵愛,把不少財產給了這個小兒子,反倒這傢伙很是富裕,惹得兩個哥哥動了殺機,我去讓人查一查,看看這劉家老大和老二,近來有沒有急需用錢……」

  「這條線有開封府衙調查,倒是毋須姐姐出馬,現在要集中在劉府其他關鍵證人那邊,還有這些房產,背後或有蹊蹺!」

  狄進將手中的房契一字攤開,放在書桌上,仔細查看。

  他家中沒有京師的輿圖,對於各個坊市和街區也不是很熟悉,所以這些宅子身處的地段是不是特別繁華,並不能拿捏得准,但房契上面是有宅子大小的,卻是一目了然。

  而這裡面最小的一戶,都是二進的宅院,最大的一戶,則是無可置疑的豪宅,因為它正處於太平坊中。

  以京師房價的漲幅,即便劉氏再敗家,只要不昏了頭倉促賣房,有這筆儲備錢財作為後盾,綿延個三代富貴還是沒問題的。

  於是乎,狄進提出一個疑問:「劉美當年是怎麼拿到這五套宅子的呢?既然到手了,為什麼不直接過戶呢?」

  別看劉家現在這副樣子,實際上前夫哥劉美當年的名聲很不錯,因為他為人謹小慎微,毫不依仗那時還是皇后的劉娥,屬於外戚裡面的標準模範,還曾公開拒絕過拉攏,得眾文臣稱讚。

  當然,劉美的身份終究有幾分尷尬,這樣做是明智之舉,果然得了善終,六十歲病逝,真宗廢朝三日,贈其太尉、昭德軍節度,除了諡號不可能有,這份待遇已經相當不錯。

  那麼問題來了,謹小慎微的劉美,在真宗朝劉娥並沒有對外戚大肆封賞的情況下,是怎麼攢下京師五套房的呢?如此貴重的財產,又為何要空著錢主,不直接去衙門把手續走完,得官府承認呢?

  狄湘靈恍然:「這些宅子來路不正?」

  狄進道:「劉美病逝五年,這些宅子的轉讓更早,姐姐還能托人查一下它們原來的主家情況麼?」

  「我試試吧!走了!」

  狄湘靈這回沒有打包票,卻也雷厲風行,擺了擺手,走了個無影無蹤。

  狄進則將房契小心收好,將目前得到的情報匯總後,微微點了點頭,重新恢復到備考狀態。

  這般過了小半個時辰,敲門聲輕輕響起,林小乙的聲音傳入:「公子,開封府衙又來人了,公孫郎君也在。」

  「請他們進來。」

  不多時,推官呂安道走入,同行的正是公孫策。

  雙方見禮後,呂安道說道:「奉太后旨意,每日將此案詳情轉告於狄郎君,望狄郎君能協助破案,儘早緝兇!」

  狄進朝著皇城的方向拱了拱手,意思是我謝謝您嘞,然後直接問道:「宅老的審問有結果了嗎?」

  宅老拿著《蘇無名傳》去衙門報告,有言此書與案情有巨大關聯,按照狄進的分析,這就是兇手為了嫁禍他人必須要做的一步,所以到底是誰把消息告知,十分重要。

  呂安道說道:「是一位婢女錦娘,原為妾室胡娘子的貼身婢女,據她所言,這段時日胡娘子一直在偷看這部公案話本,還自言自語著說了不少話,她感到十分害怕,才告知了家主劉從德。」

  公孫策冷聲道:「這婢女目光閃躲,言語中頗有些不實之處,若不是此案不能動刑,肯定就能揭穿她的謊話!」

  事關外戚之死,宮中有太后關注,案件的偵查過程確實要謹慎,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能動刑,否則即便是真相,也會被人冠以行刑逼供的惡名。

  如此一來,府衙明明知道這婢女錦娘沒有完全說實話,只要對方能經得住威嚇,就是不鬆口,亦是有些無可奈何。

  關鍵的一條查證路線,暫時陷入死胡同。

  狄進卻目光微動。

  剛剛從狄湘靈的視角中,錦娘正是背叛胡娘子,讓劉從義帶著人將她堵在死者屋外的婢女,如果不是狄湘靈在,正好拿走了房契,那麼對方已經把契書搜出來了。

  如此快的背叛,不像是倉促為之,倒是早有預謀。

  這樣看的話,劉從德的嫌疑變小了,他也很可能是被幕後兇手利用之人……

  「其他人的口供呢?」

  請訪問最新地址

  記下這點,狄進擺出聆聽之色,十分專注。

  這絕非敷衍。

  開封府衙是官方查案,狄湘靈是私下查案,後者可以無所顧忌,比如房契說拿來就拿來,換成府衙就不行,真要將房契當成罪證收入府衙,劉氏得鬧成什麼樣……

  但這不代表官方查案就毫無作用了,因為狄湘靈不能大模大樣地出現在證人面前詢問,真要問話,還得看官方的筆錄。

  果不其然,呂安道將一份份筆錄取出:「如今接受問詢的,有死者的大兄劉從德、二兄劉從義、正妻秦氏、子劉永年、女九小娘子,不過九小娘子似是受了刺激,無法言語……」

  公孫策在旁邊補充了起來:「劉從廣自從納妾之後,就對子女極其苛刻,兒子動輒呵斥打罵,女兒本該到了讀書識字的年齡,也沒有請女教習來家中,九小娘子無法通過書寫,寫下她到底看到了什麼,讓她指認,也說不上話來,只是不停哭泣……」

  這個年代可沒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說法,大族女子向來都是讀書的,彼此間還能互通書信,拜訪名師教習,比如李清照就曾當過不少閨中女子的教習。

  所以現在劉從廣沒讓女兒讀書,不是時代風氣,而是對子女不好,呂安也道:「根據劉從德、劉從義和僕婢的口供,劉從廣確實有寵妾滅妻的行徑,見秦氏病重,就等她病逝後,扶正小妾胡氏。」

  公孫策又補充道:「秦氏病重十分蹊蹺,極有可能是被下了毒!」

  呂安道皺眉:「公孫郎君,這就有些無端揣測了……」

  公孫策冷笑:「怎是無端揣測?秦氏年歲不大,我向下人打聽過,她往年又無病症,胡氏被納入府中沒多久,這位原配就病倒了,然後越來越重,現在小妾就等著妻死上位,這還沒有嫌疑?」

  呂安道聞言鄭重起來:「胡氏入府沒多久,秦氏就病倒?此事是何人所言……我們府衙怎不知道?」

  公孫策有些得意地道:「劉府的下人待在府上久了的,不敢說真話,新入府的下人,又不清楚當年之事,確實難以問出,但查案就是要分辨真偽,你們那些衙役問話太粗糙了,怎能獲得關鍵的線索?」

  呂安道強忍住沒翻白眼,正色道:「公孫郎君既然問出這等重要的線索,接下來還望及時告知!」

  公孫策自覺之前提出好的建議,卻被趕出刑房,如今算是小小的還以一擊,笑著拱手道:「一定!一定!」

  且不說這兩位的小小交鋒,狄進已經拿起案卷,一頁頁仔細翻看起來。

  將劉氏族人和府上僕婢的言語印入腦海,逐個篩選,提煉出關鍵信息,再與狄湘靈那邊探得的消息比對。

  片刻後,他開口道:「劉從德要續弦?」

  呂安道翻了翻口供,頷首道:「他妻子病逝了已經……三個月,確有續弦的打算。」

  狄進道:「劉府之中有大肆操辦的準備麼?」

  呂安道想了想,搖頭道:「沒有聽下人提及過。」

  狄進道:「那需要查一查,續弦的是哪戶人家,彩禮多少,三書六禮到了哪一步。」

  呂安道記下。

  狄進又道:「劉從義嗜賭?」

  呂安道點頭:「是……他極好賭,常常流連賭坊。」

  狄進道:「那必然是在京師賭坊欠債的,欠債多了,誰去還債?他在賭坊里有沒有相熟之人,會不會在平日裡的言語中,暴露出什麼意向?」

  「這……」

  呂安道依舊答不上來,背後已經有汗了,只能道:「我們去查!」

  他本以為線索遺漏只是少許,如公孫策這種富家公子,在下人身上砸錢,才能問出幾個衙門不知道的情況,可沒想到狄進三言兩語之間,發現更多需要調查的線索。

  狄進道:「至於秦氏的病重和九小娘子的啞疾……」

  呂安道總算有了底氣;「陳大府已經去御醫院問藥,希望儘快治好九小娘子的啞疾,讓她能開口說話,說不定就可指認真兇!」

  狄進拱手:「學生靜候佳音!」

  呂安道吁了一口氣,被狄進親自送了出去,公孫策卻不走,仔細打量過來:「仕林,你很有把握麼?」

  狄進道:「就目前而言,還不知兇手是誰,談何把握?」

  公孫策不禁愈發奇怪:「既如此,我都急死了,你怎的反倒半點不急?」

  狄進笑笑:「急有用麼?既然沒用,我只能勸自己,我知道你很急,但請先別急。」

  「我知道你很急,但請先別急……」

  公孫策低語重複了一遍:「此言聽上去直白,卻頗有機鋒,大妙!大妙!以後我勸說那些急躁無能的查案者時,也要加上這麼一句話!」

  狄進:「……」

  話到你嘴裡,怎的諷刺意味就拉滿了呢?

  當然玩笑之後,公孫策也正色道:「仕林,此案非同小可,如今國子監已有議論,說伱不務正業,欲以話本傳奇賣弄才能,結果自食惡果,捲入了太后子侄的遇害者中!簡直可恨,你於家中一心苦讀,連文會詩會都不參與,到了他們嘴裡,卻變得如此不堪!」

  說到最後,他愈發憤怒,狄進倒不在意,文人相輕,自古如此,何況這個年代娛樂缺乏,八卦在一定範圍內其實更具備傳播熱度,只是有些奇怪:「劉從廣的案子傳得這般廣了麼?國子監這麼快就知曉了?」

  「這就不知了,按理開封府衙封鎖消息,尋常人根本不知……」公孫策目光凝重起來:「莫非是故意污你文名?不行!我一定要為你澄清!」

  狄進正色道:「明遠,你若要幫我,就先暫時置身事外,忽略那邊的說三道四!」

  如果沒有狄湘靈的話,公孫策確實是破案的好幫手,但他年輕氣盛,鋒芒畢露,其實是很容易遭人算計的,狄進也不太希望他過於深入此案中。

  況且國子監那邊,絕不僅限於查案。

  專門打擊他這個剛剛冒出些名聲的并州士子,顯然不至於如此興師動眾,可如果是太后劉娥與群臣的又一次爭鬥,那某些輿論風潮,就很有必要了。

  如今在國子監中煽風點火的,有可能是偏向太后陣營的官員之子,也可能直接是皇城司的安排,許多士子本就有些不滿他這位河東士子,再被有心之人利用放大……

  因此就現階段而言,去國子監逆轉風評顯然不是理智之舉,唯有速速解決案子,才是最好的回應。

  「那我便再去查訪線索,你等我的好消息便是!」

  公孫策聞言拱了拱手,風風火火地走了出去,而離開院門,又轉身看向那道立於階上目送自己的身影,又高聲道:「有你和包黑子這樣能夠比個高下的對手,才是人生一大快事,狄仕林,你可千萬別栽在這個跟頭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