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第147章 0144【官家只是被奸賊蒙蔽】

  第147章 0144【官家……只是被奸賊蒙蔽】

  回到簿廳書房,韓楨命手下書吏找來青州的輿圖。

  相比起臨淄縣境內的輿圖,青州輿圖就沒那麼精細了,好在山川河流都一一標註了出來。

  臨淄縣環山繞水,左右各有一小一大兩條河流途經。

  左邊小河是澠水,右邊大河是淄水。

  小東河便是淄水的分支。

  因臨近淄水,所以才得名臨淄縣。

  淄河自上而下,貫穿整個青州。

  益都距離淄河有些遠,足有二十餘里,不過正好位於是鎮海軍軍營的方向。

  一次性將十二萬糧食運回來,根本不可能。

  只能暫時先存放在鎮海軍軍營,然後走水路,順淄水運送回臨淄縣。

  此事只需跟駱沙知會一聲便可,不用交代清楚,他是個聰明人,在官場混了這麼多年,知曉什麼事兒該問,什麼是不該問。

  此次夜襲,出動一千人足以,乘船順淄水而下。

  ……

  卻說劉錡羞愧而逃後,提著盤龍棍,騎上自己的戰馬出了軍營,一路朝著千乘縣奔去。

  一路走走歇歇,直到傍晚時分終於回到千乘縣。

  前陣子慘烈的戰爭痕跡,還沒有完全消除,城牆之上煙燻火燎的大片焦黑,依舊曆歷在目。

  城外的屍體雖已搬走多日,卻依舊瀰漫著一股讓人作嘔的怪味。

  眼見日頭西落,兩個守城的衙役正準備關閉城門,卻見一人騎著馬疾馳而來。

  哪怕隔著一段距離,兩人也一眼便認出了來人是劉錡。

  只因那根盤龍棍實在太過醒目。

  待到劉錡架馬來到近前,一名衙役好奇道:「小衙內,這段時日去哪了,怎地沒見著你?」

  劉錡這樣的性格,註定在哪都能混得開。

  來千乘縣不到兩個月,從弓手到胥吏,就沒有他不熟的。

  甚至於比謝鼎這個知縣都要熟悉。

  「出門散了散心。」

  劉錡強扯起一抹笑意。

  兩名衙役見他興致不高,便不在說話。

  縣衙後院,謝鼎結束了一天的公務,正端坐在院內吃用餐。

  晚飯很是寒酸,一盤醋芹,一小碟鹹菜,外加一份稀粥。

  謝家耕讀傳家,累世清貧。

  北宋官員的俸祿雖豐厚,但謝絳在時,便時常接濟資助貧苦士子,身無餘財,死後只一口薄棺而已。

  到了謝鼎這一代,依舊秉持著祖父的風骨,所得俸祿一部分寄回老家供養妻兒老小,剩下的便全都用來資助貧苦學子。

  如今雖貪官橫行,但到底還是有一些謹守本心與風骨的文人。

  只不過,這些人的處境都不太好過。

  謝鼎對如今的朝局痛心疾首,但卻又什麼都做不了。

  何昌言與陳瓘二人夠分量了吧,一個狀元,一個探花。

  結果呢?

  兩人因數次彈劾蔡京,一個被貶通州,一個被罷官。

  他一個七品知縣,又能如何?

  其次,謝鼎心裡其實很清楚,根子在當今官家身上。

  「阿郎,阿郎!」

  忽地,老僕一路小跑著衝進後院。

  謝鼎放下筷子,沉聲道:「慌慌張張成何體統,發生了何事?」

  「阿郎,小衙內回來了!」

  老僕面色欣喜。

  謝鼎眼中閃過一絲喜色,隨後板著臉,冷哼一聲:「哼,這孽畜還知道回來?」

  見狀,老僕低聲勸道:「阿郎,小衙內能回來已是不易,莫要再凶他了。」

  「不辭而別,令家中長輩心憂,還指望吾給他好臉色看?」

  謝鼎雖如此說,不過神色倒是緩和了一些。

  這時,劉錡提著盤龍棍,邁步走進後院:「舅舅,俺回來了。」

  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見完好如初,謝鼎心中不由鬆了口氣。

  劉錡生母是謝鼎的親妹妹,自小他就對這個妹妹便疼愛有加。

  愛屋及烏,對於這個外甥,他也是極為親近。

  謝鼎厲聲道:「你可知錯?」

  「俺知錯了,不該不辭而別,連累舅舅擔驚受怕。」

  劉錡耷拉個腦袋,神情沒落。

  見他這副可憐兮兮的模樣,謝鼎也不忍再說重話,溫聲道:「可用過飯了?」

  「不曾。」

  劉錡搖搖頭。

  「小衙內少待,老拙這就去盛飯。」

  不待謝鼎吩咐,老僕便邁步走向後廚,不多時端著一大碗粥回來了。

  「謝謝恆伯。」

  劉錡道了聲謝,坐下後,就著醋芹和鹹菜吃的狼吞虎咽。

  他是真餓了,今日只早上吃了一頓,隨後又趕了一天的路,走時匆忙,沒帶乾糧,此刻早已飢腸轆轆。

  一大碗粥轉眼間便吃完了,老僕知道他的飯量,立刻又去盛了一碗。

  兩碗粥下肚,劉錡只覺腹中舒服多了,只是情緒依舊低落。

  今日韓楨那番話,讓他羞愧難當。

  他這個年紀,正是爭強好勝,愛面子的時候,哪裡受得了。

  即便韓楨不提,他也沒臉繼續待在軍營,會主動離去。

  畢竟是劉錡自己深夜主動投奔,而且韓楨待他也確實不錯,短短几日時間便讓他升任騎兵營營長,手下統御著五百多號精銳騎兵。

  說句實話,這份信任比之他父親,都有過之而無不及。

  結果在商議大事的時候,自己卻畏畏縮縮。

  也不知道自己走後,縣長會任命誰為騎兵營營長。

  應當是老九,這廝本就是西軍,馬上功夫了得,也算是一員猛將。

  騎兵營算是他看著一點點發展壯大的,從最初的三十幾人,慢慢擴招到五百多人。

  當中每一個騎兵,都是他在步卒中挑選出來的精銳……

  念及此處,劉錡不由嘆了口氣,臉上落寞的神情越發濃郁了。

  謝鼎以為他是見識了外面的險惡,心灰意冷,不由安慰道:「吾早說過,那韓楨鷹視狼顧,桀驁不馴,豈是好相與的?不過你此次出去走一遭也好,漲一漲見識,知曉了人心險惡,想來往後為人處世會沉穩幾分。」

  「……」

  劉錡嘴唇動了動,有心想要解釋。

  就在這時,卻聽謝鼎神色疑惑地問道:「說來,那韓楨怎地會輕易放伱離去?」

  在他想來,劉錡投奔了韓楨,便如同羊入虎口。

  不狠狠在他們劉、謝兩家咬下一塊肉,怎會輕易鬆口。

  「俺……俺是被趕走的。」

  劉錡面色羞愧道。

  趕走?

  謝鼎撫須的動作一滯,不可思議道:「韓楨小兒主動趕你走?」

  「嗯!」

  劉錡苦笑一聲,點了點頭。

  他沒說趕走自己的原因,他覺得縣長仗義,自己也不能當小人,哪怕對方是疼愛自己的舅舅。

  這下子,謝鼎徹底懵了,稀奇道:「怪哉,太陽竟打西邊出來了。」

  想不明白,謝鼎便懶得想了,吩咐道:「此次回來,可不能再任性了,當用心讀書。」

  聽到讀書二字,劉錡只覺腦殼疼,趕忙轉移話題道:「舅舅,你如何看待金人。」

  「金人?」

  謝鼎語氣中帶著一絲不屑,答道:「北地蠻夷矣,茹毛飲血,不堪教化。」

  聞言,劉錡不由微微皺起眉頭,提醒道:「可金人滅了遼國。去歲兩次北征,皆是大敗而歸,金人已看破我大宋虛實,待到徹底平定遼國,只怕便會揮師南下。」

  「滅了便滅了,此等蠻荒野人與遼、夏無異,只需給些歲幣,開通互市,用不了多久,自會學我漢家文字,讀我聖賢詩書,習我華邦禮儀。」

  謝鼎藉此機會,教育起了劉錡:「兵者,兇器也,聖人不得已而用之。且不說漢唐了,便是眼前的遼、夏兩國,多年來窮兵黷武,如今又待如何?遼國被兵鋒更甚的金人所滅,西夏也即將四分五裂,國不將國。金人雖強橫一時,但幾十年後也會步遼、夏的後塵。」

  劉錡聽得一陣心驚。

  這可是自家舅舅啊,結果竟也是這般想法。

  先前在青州軍中,他時常與聶東、魏大等人談論西夏與金人之事,他們都一致認為,金人必將南下。

  道理很簡單,隔壁住著一個有錢又瘦弱怯懦的鄰居,野蠻的金人如何能忍得住?

  且一旦金人南下,憑藉西軍如今的戰力,根本就是螳臂當車。

  劉錡反駁道:「若金人執意南下,該當如何?」

  「莫要杞人憂天,我大宋建國之初,遼國又何嘗不是年年南下呢。」

  謝鼎苦口婆心道:「吾知你對歲幣之事不滿,你自小在邊軍長大,沾染了軍伍之氣,有此想法,這不怪你。但你可知,檀淵之盟前,遼人年年南下,河北各州一日三驚,北地百姓民不聊生,且每一次作戰,便糜費數百萬貫。國庫稅收,十之五六都用在了戰場之上。」

  「相比之下,歲幣那些錢,僅是九牛一毛。用些許歲幣,換取百年休養生息,有何不可?更何況開通互市後,憑藉商賈手段,不消多久便可賺回來,還富於民。」

  劉錡急了,忙說道:「舅舅,如今與太祖皇帝時不一樣了。那時大宋初建,兵多將廣,且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河北之地又有唐時的靜塞軍鎮守。可眼下卻不同了,各州禁軍、廂軍早已糜爛,不堪一戰,唯有西軍尚且還有一戰之力。」

  「可去歲兩次北伐,西軍損失慘重,十不存一。雖又招了十萬兵源,但都是些沒上過戰場的新兵,沒甚戰力。怎能擋得住如狼似虎的金人?」

  去歲十萬精銳西軍都打不過遼人,如今想靠著一群新兵,擋住屠殺遼人的金人,簡直是白日做夢。

  謝鼎呵斥道:「即便金人南下,也自有童貫、种師道等武將應對,何需你來操心?」

  「俺……」

  劉錡欲言又止,無奈中透著一絲倔強。

  「唉!」

  謝鼎嘆了口氣,溫聲道:「吾知你喜愛行伍,可大宋武人不好當,你父親便是活生生的例子。讀書科舉,以文官入仕才是正途。」

  又是讀書科舉,劉錡聽得心中一陣煩躁,回懟道:「入仕又能如何,舅舅你乃一縣知縣,可治下百姓窮苦,為湊丁身錢妻離子散,賣田賣地,卻不還是甚麼也做不了?」

  「……」

  謝鼎沉默了。

  先前說金人,說歲幣,他都振振有詞。

  可劉錡這番話,字字如刀,著實是戳到他的心上了,關鍵還無從反駁。

  片刻後,謝鼎才緩緩開口,苦澀道:「官家……只是被王黼、李邦彥等奸佞蠱惑蒙蔽。」

  劉錡撇嘴道:「舅舅莫要自欺欺人,上樑不正下樑歪,正是當今官家昏庸,朝堂之上才會有如此多的奸賊。」

  「慎言!」

  謝鼎大喝一聲。

  劉錡不服氣,嘀咕道:「你說縣長是反賊,可反賊治下,卻比朝廷治下好上無數倍。百姓安居樂業,胥吏清明勤勉,索性還不如讓縣長得了天下!」

  「你說甚麼?」

  謝鼎面色大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