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085

  雖然趙暘說的含蓄, 但是歐陽修還是聽出來趙暘真正的用意,心中不由一驚。記住本站域名

  「殿下,您想要改革科舉考試?」

  趙暘見歐陽修明白他的意思, 並沒有否認, 而是問道:「先生, 你覺得如何?」

  歐陽修沒有急著反對,而是先問道:「殿下, 您想要怎麼改革科舉?」

  見歐陽修一臉認真地問他這個問題,趙暘的神色也不由地一肅,他拿起筆在紙上寫到童試、鄉試,會試、殿試。

  「童試?鄉試?會試?殿試?」歐陽修面露疑惑地問道,「殿下, 這童試是何物,鄉試和會試又是何物?」

  趙暘邊在紙上繼續寫到, 邊說道:「先生,這童試又分為縣試、府試、院試三個階段。」寫完後, 他繼續說道, 「先生,考過童試者被稱為秀才, 秀才才可以接下來的鄉試。」

  「殿下,您這是把解試分為三個階段吧。」

  「解試太過簡單, 我弄得這個童試可要比解試難多了。」趙暘放下手中筆,雙手交叉地托著下巴,「我一直覺得大宋的科舉考試太過簡單,每年錄取的人數太多, 這就導致官員每年增加, 這也是冗官的原因之一。」

  歐陽修對趙暘這個說法很是贊成:「殿下說得對。」

  「先生, 我先跟你說說縣試。」趙暘詳細地為歐陽修介紹道,「縣試由各個縣主持,在每年的二月舉行,連考五場 ,考試的內容還是經史子集和策論,還有詩詞。」

  「考過縣試者才能接著考府試,府試自然由各府主持,在四月舉行,連考三場,考試內容和縣試一樣,當然難度要增加。接下來就是院試,由各州的學政主持。院試不用每年考,可以每三年考兩次,由朝廷派學政到各地主持……」【關於縣試這些有關的科舉考試的資料都來自度娘】

  趙暘說的童試製度是照搬清朝的。他覺得清朝的科舉制度是歷朝歷代中最好的,所以就直接照抄了。

  他又非常詳細地給歐陽修講解鄉試、會試、殿試的考試流程和規矩,以及又講解了這六次考試的第一名叫什麼。

  歐陽修聽得非常認真,越往下聽越心驚。

  「對了,考中鄉試者稱為舉人,舉人可以直接入仕,當然官職不大。考中會試者叫貢士,貢士也能直接入仕,當然官職要比舉人大一些。貢士可以選擇參加殿試,也可以選擇不參加殿試。殿試嘛就不用特意修改了。」趙暘剛說完,想到一件事情,又連忙說道,「我覺得考中殿試的人,尤其是狀元、榜眼、探花,可以讓他們跨馬遊街,讓汴京城的老百姓們見識下天子門生的風采,也讓他們好好的威風一下,畢竟他們十年寒窗苦讀讀出來的。」

  明朝時期弄得跨馬遊街是不錯的,趙暘覺得可以搬用。

  他又詳細地跟歐陽修說了說跨馬遊街如何操作,以及好處。

  說完跨馬遊街,他又說到鹿鳴宴。宋朝是有鹿鳴宴的,不需要特意更改。

  趙暘說完後,滿含期待地望著歐陽修:「先生,你覺得我說的科舉考試怎麼樣?」

  歐陽修滿臉震驚,瞪直了雙眼望著趙暘,過了半響才回過神來。

  「殿下,您……您說的科舉考試很好……」歐陽修被趙暘提出來新的科舉考試驚到了。因為太過震撼,所以他這才會失態。

  「那你覺得我說的科舉考試可以實行嗎?」他說的科舉制度畢竟是明清的,對宋朝而言未免太過「先進」,他擔心大臣們接受不了。

  歐陽修深吸一口氣,平復了下激盪的心情。

  「殿下,可以實行。」說完,他又說道,「殿下,您說的科舉考試非常好,真的非常好!」殿下提出的新的科舉考試真的太驚人了!

  趙暘面色一喜:「先生,你覺得行的話,那我就放心了。」

  「殿下,您應該跟官家說。」歐陽修不知道想到了什麼,神色因為太過激動漲得通紅。「這將會是……會是……會是……」因為太過激動,歐陽修一時間說不出完整的話來。

  「我先跟先生你說,先生你要是覺得可以,我才敢跟爹爹說,不然我怕爹爹說我這個想法不好。」

  「不!」歐陽修非常大聲地說道,「殿下,您這個想法非常好!非常好!」太子殿下提出來的新的科舉制度一定會名留青史!「殿下,我們現在就去跟官家說。」說完,他就抓起趙暘的手往外走。

  突然被拉走的趙暘一臉懵逼,等走出東宮,他這才驚醒過來。

  歐陽修一時間忘了身份尊卑,拉著趙暘大步地往福寧宮走。

  一開始走,後來他直接拉著趙暘跑了起來。

  趙暘見歐陽修這麼激動,也就任由他拉著他跑。

  梁寅守在福寧宮門外,瞧到歐陽修拉著太子殿下一路跑來,嚇了一跳,還以為出了什麼事情,連忙迎上前去,準備行禮,結果被歐陽修視而不見。

  歐陽修沒有等梁寅通傳,拉著趙暘就走進了福寧宮。

  宋仁宗正在批閱劄子,看到忽然闖進來的歐陽修,微微愣了下,正準備說什麼,結果見歐陽修身後還有趙暘。

  趙暘一路被拽著拉到福寧宮,跌跌撞撞又氣喘吁吁。到了福寧宮,他雙手撐著膝蓋,大口地喘著氣。

  宋仁宗看到兒子這副氣喘如牛的模樣,忙放下手中的劄子,走到趙暘的面前,關心地問道:「這是怎麼了?」

  趙暘抬起左手擺了擺:「走急了……」

  歐陽修這才意識到自己剛才失態又失禮了,連忙向宋仁宗和趙暘請罪:「官家、太子殿下,臣失態,請官家責罰。」

  「這是怎麼回事?」宋仁宗端起茶盞遞到趙暘的面前,「暘暘,先喝口茶緩緩。」

  趙暘接過茶盞,大口地喝了起來。等喝完一盞茶,他這才平靜下來。

  「先生太過激動才會拉著我跑來福寧宮。」

  歐陽修一臉羞愧:「臣該死,請官家降罪。」

  宋仁宗對歐陽修揮揮手,隨後好奇地問道:「什麼事情讓永叔這麼失態?」

  「是太子殿下提出來的新科舉制度。」歐陽修的神色又變得激越起來,「官家,太子殿下提出來的新科舉制度非常好,您一定要聽聽。」

  「新的科舉制度,怎麼回事?」宋仁宗驚奇地望向趙暘,「暘暘,你給朕說說。」

  趙暘這個時候已經緩過氣來,把剛才對歐陽修說的那番話,再次細緻地跟宋仁宗說了說。

  宋仁宗聽了後,跟歐陽修的反應一樣非常震驚。

  就連候在一旁的張茂實也是驚得目瞪口呆。雖然他不參加科舉考試,但是這些年來跟在宋仁宗的身邊,他對科舉考試是非常了解的。現在聽到太子殿下提出來的新的科舉制度,他深知新的科舉制度會造成什麼樣的轟動。

  「爹爹,你覺得怎麼樣?」

  「好好好!」宋仁宗一臉說了三聲好,「真的太好了!」

  聽到宋仁宗這麼說,趙暘心裡就徹底放心了。

  「你什麼時候想到的?」宋仁宗有時候真的很想知道兒子為什麼能想出這麼多好想法。

  「早朝的時候想到的。」咳咳咳,他是早朝的時候想到了明清的科舉制度。

  「下了朝怎麼不跟朕說?」宋仁宗有些小小的吃醋。兒子想到的新的科舉考試居然不先跟他說,而是先跟歐陽修說。

  「下了朝,我們不是在說救濟院和免費學堂的事情麼,然後我就忘了說這事。」趙暘摳了摳臉說,「下午跟先生讀完書,我這才想起來這事,然後就先跟先生說了。」

  「你是怎麼想到的?」

  「就這樣想到的啊。」趙暘正了正臉色說,「其實,我一直覺得大宋的科舉考試太過簡單了。最重要的是參加科舉考試的學子很多,錄取的人數又太多,導致官員也越來越多,所以我覺得科舉制度可以改一改了。」

  宋仁宗滿臉欣慰又驕傲地說道:「暘暘,你這個想法很好。」

  「爹爹,如果你要採用我提出來的新的科舉制度,那麼有一件事情,你得先做。」

  宋仁宗微微挑眉:「什麼事情?」

  「徹底廢除蔭補制度。」趙暘一臉嚴肅地說道,「改革科舉制度是為了更好地為朝廷選拔人才,這對學子們的要求自然是非常嚴格。但是,靠蔭補制度入仕途的人,卻不用參加嚴格的科舉考試,這對過五關斬六將的學子們來說太不公平了。」

  「官家,太子殿下說的極是。如果不取消蔭補制度,改革科舉制度只會讓天下學子們以為朝廷在為難他們。」雖然歐陽修自己身為高官,他的兒子們可以靠他的蔭補,獲得進士出身,以後入仕途為官,但是他並不覺得這是好事。

  「爹爹,新的科舉制度要比之前嚴格很多,這對學子們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如果你不取消蔭補制度,新的科舉制度是很難推行的。」趙暘正色道。

  「你說得對。」宋仁宗重新坐回到御桌前,「但是,徹底取消蔭補制度不是一件小事。」

  「爹爹,蔭補制度必須取消,不止要取消大臣們的蔭補,也要取消武將們的蔭補,這樣文臣們和武將們才會沒有怨言。」趙暘說完見宋仁宗皺著眉頭沒說話,在心裡微微嘆了口氣,「爹爹,你要是不想取消蔭補制度,那新的科舉制度就暫時不要推行了。」徹底取消蔭補制度,推行新的科舉制度,還是以後等他登基後做吧。

  「暘暘,不管是取消蔭補制度,還是推行新的科舉制度,朕都要和大臣們商議。」宋仁宗非常喜歡趙暘提出新的科舉制度,但是就像趙暘所說的那樣,如果要推行新的科舉制度,首先得廢除蔭補制度。「去把晏相他們叫來。」

  「是,官家。」

  「爹爹,那你們商議,我就先回去了。」

  宋仁宗輕點了下頭:「嗯,你先回去。」

  趙暘剛走幾步,忽然停了下來,轉過身對宋仁宗說道:「爹爹,跟你說一聲,過幾日我要出宮參加春獵。」

  「去吧,注意安全。」

  「我走了啊。」

  宋仁宗跟大臣們議事,趙暘懶得參加,因為他懶得聽大臣們扯皮。再說,就算他在場,大臣們也不會聽他的話。

  雖說趙暘今年開始正式上朝,但是他還小,又沒有真的掌權,所以他的話,大臣們並不是都聽。

  「走,去坤寧宮吃點心。」

  趙暘剛走到坤寧宮門口,就遇到提著食盒要去找他的折筠。

  折筠見到趙暘,非常驚喜。

  「殿下,你怎麼來了?」

  「先生被爹爹叫去議事了,我就過來了。」趙暘伸手牽起折筠的手,往坤寧宮裡走。

  曹皇后見兒子來了,有些奇怪地問道:「暘暘,你怎麼這個時候過來了?」平日裡這個時候,趙暘正在讀書。

  「先生被爹爹叫去議事了。」

  折筠已經打開食盒,把她做好的點心端來了出來。

  「殿下,你一定餓了吧,趕快吃些點心。」

  「好。」趙暘一邊吃點心,一邊在想,也不知道爹爹能不能說服大臣們。

  曹皇后見兒子神色有些苦惱,有些擔心地問道:「怎麼了,出了什麼事情?」

  「沒有。」趙暘說完,就瞧見曹皇后和折筠都一臉擔憂地看著他,他對她們安撫地笑了笑,「真的沒事,我就是在想事情。」

  「想什麼事情?」

  趙暘放下手中的點心,把剛才在福寧宮發生的事情跟曹皇后說了說。

  曹皇后先是非常吃驚,隨後神色有些沉重地說道:「只怕大臣們不願意徹底取消蔭補制度。」

  「如果爹爹強硬,那就一定能取消。」趙暘心裡清楚,如果宋仁宗夠強硬,夠魄力,那就不是他爹爹了。「不過,以爹爹的性子怕是不會。」

  「官家做不到,那你以後自己做。」曹皇后說道,「你說的新的科舉制度非常好,日後一定要推行。」

  一旁的折筠沒有說話。平日曹皇后和趙暘說政事,她從來不插嘴。她也不會把她在宮中聽到的政事說給家裡人聽。

  「我想著,如果能在三年後推行新的科舉考試就好了。」趙暘覺得新的科舉制度越早推行越好。

  曹皇后安慰道:「好事多磨。」

  趙暘手撐著臉,撇撇嘴說:「爹爹要是不行,那就只能我自己幹了。」他以後登基,要忙著收復燕雲十六州,根本沒有時間去做其他的事情。他真的希望在他登基之前,他爹爹能幫他做好這些事情。這樣他登基後,就不用一邊忙著收復燕雲十六州,一邊還要忙著整理改革朝政。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