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後。Google搜索
垂拱殿裡, 宋仁宗和大臣們正在上朝。
在左邊的首位站著一位漂亮的少年,他站的有些累了,一直不斷地在活動自己的雙腳, 想讓自己不要那麼累。
宋仁宗注意到下面兒子的小動作,輕輕地瞪他一眼。
趙暘收到他爹爹警告的眼神, 毫不畏懼地送給他爹爹一個白眼。
宋仁宗一看兒子這副模樣, 就知道他不耐煩了。對他使了使眼神,讓他耐心點。
趙暘站的有些受不了了,直接蹲了下來。
大臣們看到太子殿下這個動作, 就知道太子殿下不耐煩了, 不敢再囉嗦了,趕緊把事情上奏完。
宋仁宗看一眼下面的大臣,問道:「還有事情上奏嗎?」
大臣們動作一致地搖了搖頭:「沒有了。」
宋仁宗站起身說道:「下朝。」
趙暘一聽這話, 立馬站起身來, 嘴裡嘟囔著:「總算下朝了。」再不下朝,就要午時。
宋仁宗走下階梯, 特意等了下兒子, 對趙暘伸了伸手。
趙暘走上前去,一把抓住他爹爹手,輕輕地搖了搖,隨即噘著嘴抱怨道:「累死我了。」
宋仁宗伸手輕輕敲了下兒子的小腦袋, 滿臉無奈地說道:「你看看你剛才成何體統。」雖然他嘴上這麼說, 但是語氣里充滿寵溺。
「我實在是累了。」趙暘很委屈地說道, 「我再不蹲下來, 他們要說到午時。」說完, 他肚子發出一聲抗議聲, 咕嚕咕嚕地叫了起來, 「我好餓啊。」
一聽兒子叫餓了,宋仁宗牽著兒子,加快了腳步。
梁寅和元松早就準備好了點心。
趙暘一回到福寧宮,就大口地吃起點心來。
宋仁宗本來不餓的,見兒子吃的這麼香,忽然覺得有些餓了,跟著兒子吃了幾塊點心。
趙暘和宋仁宗剛吃完點心,范仲淹、歐陽修、韓琦他們幾人就來了。
他們幾人來見宋仁宗是為了今年的秋闈考試。
離秋闈考試沒有幾個月了。雖然該準備的都準備好了,但是還是要仔細核對。
解試馬上就要開始了,歐陽修他們自然要向宋仁宗匯報解試前的準備工作。
趙暘坐在一旁聽歐陽修他們匯報解試的事情。
宋朝的科舉考試沿襲了唐朝的科舉制度,跟後世的明清科舉考試不一樣。
明清的科舉考試分為院試、鄉試、會試和殿試。而宋朝的科舉考試分為解試、省試、殿試。
宋朝的解試,有兩種形式。一種形式就是由地方州縣長官主持地方考試。另一種形式就是開封府試、太學試、鎖廳試等。
歷史上的解試一般在秋天舉行,所以又叫秋試。但是,在這個時空,宋朝的解試被安排在了春天,這點有點像明清的院試。
解試即將開始,朝廷和各個地方都非常重視。
再者,今年的科舉考試還是歐陽修負責主持。韓琦他們雖然他們不負責主持,但是他們也是考官。準確來說,他們負責監考。不過,他們不負責監考解試,但是他們要負責監考省試。
省試又叫中央試,是尚書省的禮部主持。參加省試的人,自然都是解試的合格者。歷史上是解試後的第二年春天進行考試,但是現在是在六月份考試。
雖然現在離省試還有兩三個月,但是還是要把所有事情的準備好,確保萬無一失。
至於文彥博和晏殊他們是今年科舉考試的出題人。今年的解試和省試的考題都是他們出的。在解試和省試考試結束之前,他們都不能出門見人。
趙暘不知道歷史上的宋朝是什麼樣的,但是在這個時空的宋朝,科舉考試的出題人是要被「軟禁」起來的,這樣就能防止科舉考試的題目泄露。
宋仁宗聽完歐陽修他們的匯報,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官家,今年的殿試,您還得再出題目,您該想想了。」雖然離殿試還有好個月的時間,但是殿試的題目得提前擬好。其實,殿試的題目大部分都擬好了,但是最後幾道題並沒有定好。一般來說,殿試的最後幾道題目都是皇帝定的。
宋仁宗看向一旁的兒子,說道:「暘暘,今年殿試的題目,你來出。」
「我?」趙暘手指了指自己,一臉吃驚地說道,「我來出?」
「對,今年殿試的題目,你來出幾道。」從今年年初開始,宋仁宗就要趙暘上朝旁聽,讓他參與政事。他想了想,決定讓兒子參與今年的秋闈考試。
趙暘愣了下後說道:「好啊。」說完,他又補充道,「我得好好想想出什麼題目。」
歐陽修他們見宋仁宗讓趙暘出今年的殿試題目,並沒有反對,相反他們很期待。
「太子殿下,您可以出幾道策論的題目。」
「策論啊。」趙暘眼珠子轉了轉,隨後問道,「策論的題目非要在經史子集裡出嗎,我可以隨便出嗎?」
歐陽修說道:「殿下,您可以隨便出題目。」
趙暘雙眼亮晶晶地說道:「那我隨便出了。」
「你不要亂出題目啊。」宋仁宗擔心兒子亂來,語含警告道,「這可是科舉考試。」
「爹爹,你放心,我不會瞎出題目的。」趙暘又說道,「我要看看以前殿試的考題。」他得參考下以往殿試的考題,這樣他才能知道該怎麼出題。
「臣待會就拿給您。」
接下來,趙暘跟著宋仁宗一起看劄。看劄子的時候,父子倆經常一起討論。
如果劄子裡有事,宋仁宗會告訴趙暘該怎麼處理。趙暘也會說出他自己的想法。
看了一會兒劄子,歐陽修就把以前的殿試考卷拿來給趙暘。
趙暘認真地看了看,發現殿試的策論題目都是取自經史子集。他靈機一動,覺得可以時事和經史子集結合在一起出題目。不過,具體出什麼樣的考題,他得深思熟慮。
宋仁宗見兒子一副若有所思地模樣,好奇地問道:「想到怎麼出題呢?」
「有了點思緒。」趙暘笑眯眯地說道,「爹爹,我是務實主義者,所以我想把當下發生的事情和經史子集結合在一起出考題。」
宋仁宗聽到這話,饒有興趣地說道:「你這個想法很好,你想結合什麼事情?」
「結合這幾年朝廷發生的事情或者民間發生的大事。」趙暘一臉深意地說道,「學子們不能只讀書,對朝廷和民間發生的事情充耳不聞。他們得時刻了解朝廷的大事,了解民情,這樣等他們考中入仕後,才能更好地為朝廷效力,為老百姓做事。」
宋仁宗覺得趙暘這個想法很好,贊同地點點頭說:「那你就這樣出。」說完,他又說了一句,「朕期待你出的題目。」
趙暘微微揚起下巴,一臉得意地說道:「不會讓你失望的。」說完,他站起身對宋仁宗說道,「我得回東宮了,不然范先生要等急了。」
四年前,范仲淹回到汴京後,就教導趙暘經義。如今,他正在跟范仲淹學習《爾雅》。
趙暘在回東宮之前,先去了一趟御書院找范仲淹。
范仲淹正在等趙暘,見他來了,連忙拿著《爾雅》走了過去。
在回東宮的路上,范仲淹考問了趙暘一番,讓趙暘把前兩日學到的內容背誦一遍,然後又解釋一番。
趙暘一字不差地全部背誦了出來,也準確地解釋出它的含義。
范仲淹聽完後,滿意地捋了捋鬍子,毫不吝嗇地誇獎趙暘學得好。
趙暘的這幾個先生,范仲淹最為疼愛寵溺他。包拯最為嚴厲。
范仲淹之前在外地的時候,趙暘經常寄藥材和補品給他,讓他好好保養身子。四年前,他回到汴京後,趙暘對他的身子更為關心,每個月都讓太醫給他把脈。這幾年來,范仲淹的身子在趙暘的監督下,養的很不錯。
為此,范仲淹自己和他的家人都非常感謝趙暘。
趙暘見范仲淹的身子變好,心裡也是非常高興,同時也非常有成就感,因為他改變了范仲淹的命運,沒有讓范仲淹像歷史上那樣病逝在外地。
到了東宮,范仲淹繼續教導趙暘《爾雅》。上到午時才結束。
「殿下,您還記得臣之前跟您說過的張載嗎?」
「知道啊。」張載這位大佬,趙暘怎麼可能不記得。「他要參加今年的科舉考試?」
「這倒沒有,他打算來汴京的太學讀書學習。」四年前,范仲淹回到汴京後,也一直和張載保持聯繫。這四年,張載把他身邊能讀的書全部看了,連道家和佛家的書籍都沒有放過。他寫信告訴范仲淹,他現在沒書可看了。范仲淹聽到他這麼說,就建議他來汴京。
不說翰林院裡的書籍,就說太學藏書室里的書籍,還有太陽書局的書就能讓張載看很長一段時間了。
歷史上的張載在這個時候好像沒有來汴京,看來張載跟蘇軾他們一樣提前來到汴京。
「這是好事啊。」這四年來,太學一直在改革,並且改革改的非常好。現在的太學,不單單只教學子們四書五經,而是全方面地教導學子,比如教算術、天文、地理等。「等他到了,先生你要介紹他給我認識啊。」
「殿下,您見他是他的榮幸。」
趙暘笑著說:「我喜歡有才華的人。」
范仲淹又和趙暘說了一會兒話,就起身告辭了。
趙暘帶著曹許前往坤寧宮,和曹皇后一起用午膳。
「嬢嬢,你在看什麼?」趙暘見曹皇后手裡拿著畫卷,以為她又得到了好畫,好奇地走上前看了下,發現竟然是畫像,而且是男人的畫像。「嬢嬢,你怎麼在看男人的畫像?」
「你待會看看這些人里哪個比較好。」
趙暘很快猜到:「嬢嬢,你該不會是在給姐姐挑選夫婿吧?」福康公主今年十五歲,再過幾個月就要及笄了。這兩三年來,曹皇后一直在給福康公主挑選夫婿。
「我在給福康和滔滔挑夫婿。」高滔滔今年十三歲,再過兩年就要及笄了,所以從今年開始要給她挑選夫婿。
四年前,汝南郡王曾經為趙宗實向高家提親,但是被高家拒絕了。沒想到汝南郡王府不放棄,去年又向高家提親。
見汝南郡王府糾纏不放,高家決定今年給高滔滔定好親事,讓汝南郡王府死心。
高夫人就請曹皇后幫忙安排婚事。等曹皇后挑選好人選後,屆時再請宋仁宗賜婚。
「姐姐的婚事都沒有安排好,表姐的婚事就不用這麼急了吧。」
「先把滔滔的親事定好,讓汝南郡王府死心,不然汝南郡王府還會向高家提親。」曹皇后說道,「我們先用膳,用完膳再說這事。」
「用完膳,我幫你好好看看。」事關他姐姐和表姐的幸福,他得好好地把把關。
「其實,福康的婚事不急,你爹爹說暫時不讓福康出嫁,等到福康二十歲的時候,再讓她嫁人。」
「二十歲出嫁剛剛好,也讓表姐二十歲嫁人。」
「福康是公主,可以二十歲嫁人,但是滔滔不行。」曹皇后說道,「女子二十歲嫁人太晚了,會被人嫌棄的。」
「誰敢嫌棄表姐啊。」
「滔滔二十歲嫁人太晚了,那個時候你都成婚了。」七年後,趙暘就十七歲了,那個時候他應該成婚了。
等他滿十六歲,就要成婚。十七歲時,他已經成婚一年了。
「滔滔最晚也只能十八歲嫁人,不能等到二十歲。」曹皇后認真道,「所以這兩年得給滔滔定好親事。」
趙暘聽到這話,不好再說什麼。
春玉他們已經擺好午膳。
趙暘聞到飯菜香,就知道有幾個菜是苗昭容做的。
從兩年前開始,苗昭容和福康公主就不在坤寧宮用膳。主要是因為福康公主大了,又有外男,說的是曹許,再在一起用膳就不太好。
雖然不能一起用膳,但是苗昭容還是經常會做好吃送到坤寧宮。
「這道獅子頭是筠兒做的,你一定要嘗嘗。」曹皇后口中的筠兒是折筠。四年前,她和種家姑娘,楊家姑娘一起入宮學習。三個月後,她通過了曹皇后的考核,留在了宮中。這四年來,曹皇后親自教導她,這讓她越發的出色。
折筠留在宮中後,就和福康公主成為了好朋友。這四年來,折筠一直跟福康公主住在一起。平日裡,她們一起讀書學習,兩人形影不離。
福康公主沒有遺傳到苗昭容的好廚藝,但是折筠卻繼承了她的好廚藝。別看折筠才十歲,但是一手廚藝完全不輸給宮裡的御廚。
「她跟小娘娘學了做獅子頭。」趙暘坐下來後,很給面子地夾起一個獅子頭嘗了起來。
曹皇后忙問道:「味道怎麼樣?」
「挺好吃的。」
折筠不僅從苗昭容那裡學到了好的廚藝,還跟苗昭容學了女紅。
苗昭容的女紅也非常好,完全不輸給宮裡的繡娘。曹皇后的女紅就一般般了,畢竟她從小學的是武藝和兵法。
「筠兒得知後會非常高興的。」這四年來,曹皇后親自教導折筠,早就把她當做兒媳婦對待。
因為有曹許在,折筠也不好在坤寧宮和趙暘他們一起用膳。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