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104

  早朝還沒有開始, 大臣們一邊聊天,一邊等早朝開始。Google搜索

  大臣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而狄青則一個人站在一旁, 沒有人前來和他說話。

  狄青注意到大臣們對他指指點點, 而且他們還故意說的很大聲,說他是莽夫。說他一個武將不過立了幾次功,憑什麼任樞密使。還有人說狄青出身低微, 沒有資格上朝。總之,說的話都非常難聽。

  大臣們就是故意挑釁狄青,為的就是讓狄青發怒, 這樣他們就有把柄彈劾他,讓他滾回北境。

  狄青完全裝作聽不到,安靜地站在一旁。雖然他很想回北境,但是他不能被文臣們趕回去,不然就太丟他們武將的臉。

  太子殿下說他被任命為樞密使,其實是有深意的。狄青是這些年中唯一一個做樞密使的武將, 也是唯一一個來上朝的武將。宋仁宗這麼安排,就是在釋放一個信息, 以後朝堂上還會有武將, 不單單只是文臣了。當然, 這麼安排還有一個很隱蔽的深意,那就是以後會抬高武將的地位。不過, 這些深意,文臣們是想不到的。

  所有文臣, 包括晏殊和范仲淹他們都以為宋仁宗之所以讓狄青做樞密使, 是因為他立下了不少汗馬功勞。

  趙暘也想讓狄青趕快回北境, 但是狄青既然來到了汴京城, 那麼就不能讓他被文臣們欺負地離開,這樣不僅能助長文臣打壓武將的氣焰,也會讓武將們徹底遠離朝堂,進入不了權力中心。所以,狄青得風風光光回北境。

  不僅如此,狄青留在汴京城這段時間,他還要為武將們做個榜樣,這樣也會激勵到武將們。

  狄青從趙暘這裡得知他升為樞密使的真正目的後,心中的恐懼和疑慮減少了很多。同時,又充滿了鬥志。

  文臣們見狄青對他們的挑釁視而不見,心中有些驚訝,沒想到這個莽夫還挺能忍的。就在文臣們準備再說些難聽的話時,早朝要開始了,他們只好暫時作罷。

  垂拱殿裡,大臣們按照自己的官職依次排序站好。

  狄青身為樞密使,是從一品的官員,應當站在隊伍的前列。他站在右邊隊伍的首位。

  位於右邊的大臣們見一個武將站在他們的前面,心中當然不服不平。

  沒過一會兒,就見官家和太子殿下走了進來。

  大臣們連忙向宋仁宗和趙暘行禮:「見過官家,見過太子殿下。」

  宋仁宗對下面的大臣抬了抬手,示意他們起身。

  趙暘站在左邊大臣的隊伍的首位,和狄青並排站著。當然,他們中間隔了一段距離。

  宋仁宗先是歡迎狄青來到汴京城,隨後誇讚狄青這些年在北境立過的功。

  狄青能有現在的成就,真的是他自己一場場仗打下來,而且他一場仗都沒有輸,這就是他最厲害的地方。

  接著,宋仁宗說狄青第一次上朝,也是第一次來汴京城,肯定對很多事情不了解,讓大臣們多多幫助他。

  他說這話的時候,大臣們都沒有反應。

  宋仁宗見大臣們一個個沉默不語,微微地嘆了口氣,隨後就直接點名,讓韓琦和包拯平時多多幫助狄青。

  當然,宋仁宗這個安排是提前說好的。

  趙暘讓宋仁宗這麼安排,為的就是讓韓琦和包拯能光明正大地幫狄青,這樣其他大臣也不好說韓琦他們什麼。

  韓琦和包拯自然也事先知道這個安排,不過兩人還是裝作一副驚詫的模樣,隨後才領命。

  其他大臣見狀,不由地同情包拯他們一把。

  狄青向包拯他們行了個禮,說日後要麻煩他們了。

  韓琦他們忙說不敢,是他們該做的。

  宋仁宗眼神銳利地看了眼大臣們,語含警告地讓他們好好和狄青相處。

  見官家如此看重維護狄青,大臣們更加不甘,但是他們也不敢在宋仁宗的面前表現出來。

  說完狄青的事情,晏殊就上前一步上奏。

  他要上奏的事情是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一事。

  前段時間,趙暘終於寫好拼音和標點符號版的《論語》,然後拿給宋仁宗和晏殊他們看。

  宋仁宗他們看了後在,自然驚為天人,並且贊成支持推廣。

  晏殊給在場每個大臣都發了一本前兩日剛剛拓印好了的拼音和標點符號版的《論語》。當然,狄青也有。

  雖然晏殊不喜歡武將,但是狄青已經被任命為樞密使,他不會在這種事情為難狄青,給狄青難堪。

  大臣們看著手中與眾不同的《論語》,不太明白是怎麼回事。

  接下來,晏殊詳細地介紹什麼是漢語拼音,什麼是標點符號。

  大臣們一開始聽得懵懵懂懂,等聽到後面,他們一個個非常震驚。

  等晏殊講解完,就請趙暘教導大臣們漢語拼音。

  趙暘朝張茂實使了個眼神,張茂實瞬間會意,從垂拱殿退了出去。接著,他搬了一個木板進來。準確來說是一塊黑色的木板,其實就是黑板。

  前些日子,趙暘把黑板和粉筆弄了出來。如今,太陽學堂里的先生就用粉筆在黑板上寫字教學生們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

  趙暘手裡拿著粉筆,站在黑板前,先寫abcdefg一些字母,然後教大臣們怎麼讀。

  大臣們就像學堂的學生一樣,非常乖巧又認真地跟太子殿下學拼音。

  今天的早朝,就變成了趙暘的教學時間。

  一上午的時間,趙暘就把漢語拼音教完了,還包括聲調。至於大臣們有沒有聽懂,那就不關他的事情。

  大臣們並沒有聽得很懂,不過他們知道漢語拼音是個好東西。

  沒聽懂沒關係,因為晏殊和歐陽修他們會教導。當然,包括標點符號。

  晏殊和歐陽修他們很聰明,趙暘教了他們一遍,他們就全部學會。

  早朝結束後,宋仁宗就下旨推廣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從此以後,整個大宋掀起了學習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的熱潮。

  現在,文人學子們見面,不問對方最近讀了什麼書,也不問對方最近有沒有寫文章或者詩詞,而是問對方有沒有學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如果對方學了,兩人就一起背漢語拼音。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汴京城上演。

  太學的學子們也在學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他們的先生還讓他們把四書五經都用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標出來。

  每次學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太學的學子們都覺得這兩樣東西真的太好用,並且太偉大了。

  因為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趙暘這個皇太子又狠狠地出了一次名。

  對了,為了能讓大家更好的學好漢語拼音,趙暘還把漢語拼音做成了一首民謠,朗朗上口。就算是沒有讀過書的人,現在也能唱漢語拼音的歌。就連群芳閣的姑娘們也會唱漢語拼音歌。

  此刻,趙暘正在翰林院和蘇軾他們一起看書。

  翰林院是國家圖書館,趙暘經常來翰林院拿書。

  蘇軾和蘇轍兄弟倆進入翰林院後,猶如老鼠掉進了米缸里。他們每天在翰林院看書,看的非常開心。

  「福慧,你是怎麼想出來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的?」蘇軾和蘇轍跟歐陽修他們一樣,教了一遍就學會了。然後,他們的先生歐陽修交給他們一個任務,讓他們為詩詞歌賦標註拼音和標點符號。這可不是一件小事,要知道從古至今流傳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不過,他們標註都是常見的一些詩詞歌賦。

  除了他們,翰林院裡的其他人也要為其他書標註。

  晏殊和歐陽修他們教會大臣們後,就開始編撰字典。

  之前,趙暘就提出編撰大宋字典一事。不過,那個時候,他還沒有寫好標註拼音和標點符號的《論語》,就沒有編撰。

  如今,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推廣開來,那麼字典可以開始編撰了。

  趙暘詳細地告訴晏殊他們怎麼編寫字典,晏殊他們覺得不難,認為很快就能編寫好。

  等晏殊他們編寫好《大宋字典》後,朝廷會出面刊印。趙暘向宋仁宗建議,壓低字典的價格,讓絕大數的人都能買得起字典。

  除了朝廷,太陽書局也能刊印字典。當然,會封為好幾個等級。精美版的,價格自然貴。普通版的,價格和朝廷的價格差不多。太陽書局還會刊印最差版本的字典。這個最差,並不是說字典的內容差,而是說字典的用紙差,這樣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也能買得起字典。

  當然,太陽學堂里的孩子們不需要特意去買《大宋字典》,因為學堂會免費發放給他們。

  「做夢夢到的。」趙暘只能扯謊,總不能說說實話。「我經常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夢。」

  蘇軾失笑道:「你這不是奇奇怪怪的夢吧,你這是好夢啊。」

  蘇轍開玩笑道:「福慧,文曲星是不是經常託夢見你,然後讓你寫出漢語拼音和標點符號?」

  趙暘手指了下蘇轍:「被你說中了。」

  蘇軾他們聞言,不由地笑了起來。

  私底下,蘇轍他們還是叫趙暘「福慧」,當然明面上還是稱呼他為「太子殿下」。

  自從得知趙暘的真實身份後,沈括他們三人並沒有因為跟趙暘疏遠。

  每日,趙暘都會來翰林院找蘇軾他們,和他們說會話,然後再去工部找沈括。不過,沈括大多數的時間都在皇城司的工匠部。

  皇城司的工匠比工部的工匠厲害,沈括去了皇城司的工匠部學到了不少東西。他現在完全沉迷於搞「雜學」。如果可以,他恨不得天天住在皇城司里。

  沈括之前還問過趙暘,能不能把他調到皇城司的工匠部。

  趙暘理解沈括的心情,但是他不能把沈括調入皇城司,畢竟皇城司是特務機構,一直以來被人看不起,也被人恐懼。總之,皇城司的名聲非常不好。如果讓沈括去皇城司,那就等於毀了他的名聲。

  沈括不在乎名聲,但是趙暘說他不能不顧及他的家人。沈括想想也是,就棄了加入皇城司的想法。

  雖然不能住在皇城司里,但是他每天還是能去學習,也能去做實驗。

  趙暘特意讓皇城司給沈括單獨弄了一間屋子,讓他做實驗。其實,就是給沈括專門設置了一間實驗室。

  有了這間實驗室,沈括就可以「為所欲為」了。不過,他這段時日還是對算術感興趣。他去翰林院找遍了所有有關算術方面的書籍。

  趙暘一有空就來找他,陪他一起研究算術。

  雖然上輩子趙暘考的是戲劇學院,但是他的文化課非常好,尤其是數學。從小學到高中,他一直都參加奧數競賽,並且一直以來都獲得是冠軍。

  因為奧數競賽獲得冠軍一事,他被保送到北大或者清華。不過,由於他忽然對演戲感興趣,就拒絕了報送,跑去考戲劇學院。

  當年,他考戲劇學院的時候,讓他的老師們和家人們都感到痛心,但是他堅決要上戲劇學院,老師們和家人們也只能含淚支持他。

  雖然上戲劇學院不用學高數,但是他在高中的時候,就提前把高數學了,而且學的還不錯。在數學上面,他完全能指導沈括。

  沈括在趙暘的教導下,對算術了解的越來越透,漸漸地也有了些靈感。

  趙暘聽到沈括說的靈感,就知道沈括要把會圓術弄出來了。

  中午,蘇軾和蘇轍兄弟倆來皇城司找沈括一起吃飯。

  別人對皇城司避之不及,但是蘇軾他們兄弟倆卻不怕。在他們看來,皇城司並沒有傳言中那麼可怕。

  沈括在皇城司有一件單獨的實驗室,蘇轍他們來找他一起吃過飯後,就會在實驗室里午睡。

  在這裡午睡,不用擔心被別人看見,更不用擔心被上司知道。

  在沈括的實驗室里午睡一會兒後,蘇軾他們這才回到翰林院。

  等到下午,趙暘會派元松和元柏給蘇軾和沈括他們送點心和茶。

  因為宮中的點心好吃,茶好喝,蘇軾和蘇轍他們兄弟倆完全不想去外地任職。他們想一輩子留在汴京城裡,哪怕一輩子留在翰林院,他們也願意。

  狄青來到汴京城後,就整日閉門不見客,也不去拜訪其他人。每天從宮裡回來後,就窩在家裡。

  文臣們想要尋他的錯處,一時半會兒還尋不到,就把主意打到狄青的家眷上或者家僕上。

  趙暘曾經跟狄青說過,讓他約束他家裡的每個人,千萬不能讓文臣們抓到他家裡人把柄,不然他就會被文臣們群攻。

  狄青心裡清楚,對家裡人的要求非常嚴格,決不允許他們做錯事。

  文臣們見狄青的家僕也老老實實,一時間很氣,只能以後再尋。

  早朝上,狄青就擺出一副虛心聽講的模樣。下了朝,去了御書院,他就和包拯跟韓琦來往。至於其他人,他的態度非常客氣,但是也非常疏離。

  多虧了包拯和韓琦幫忙,不然狄青還不知道被文臣們坑多少次。

  天氣漸漸轉冷,朝中最近沒有什麼大事情,朝堂上一片祥和。

  趙暘最近在忙著修定永河的事情。雖然他不能親自去現場勘察,但是宋仁宗派去的人,把定永河的情況調查的一清二楚。

  如今,秋收已經結束。冬天快要來了,定永河很快就會結冰。

  趙暘決定在定永河結冰前治水。雖說河水凍住了好修理,但是同時土也被凍住了。凍住的土,可不好挖,所以要在結冰前治水。

  定永河的情況和後世的永定河的情況一樣。趙暘把高斌的治水方式和後世的治水方式結合在一起,然後派人去修建定永河。

  深秋的定永河的河水水位很低,這個時候修建它最為合適。不過,治水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財力。

  趙暘在早朝上提出修河的時候,不少大臣反對。後來,趙暘就跟大臣們仔細地說了說,每次定永河出事的損失有多少。

  定永河出事的損失可比修建定永河的費用高,而且還高好幾倍。大臣們聽到這個數據,就不再反對修理定永河。

  修建定永河一事就這麼定了下來。

  趙暘派了皇城司的工匠和工部的工匠一起去修建。有皇城司的人在,工部的人是不敢偷懶的。

  安排好修建定永河一事後,趙暘又搞起了火炕。

  身為北方人,冬天不能睡在炕上真的太難受了。

  因為宮中有火地,其實就是地暖。趙暘這些年也沒有想到炕。

  前幾日,他去太陽學堂教書。柳七問他能不能弄些炭火來。他年紀大了,晚上一個人睡覺會很冷。如果有炭火的話,他晚上能睡一個好覺。當然,學堂里也得有炭火,這樣孩子們就凍不著。

  聽到柳七這麼說,趙暘這才發現大宋還沒有炕,決定把炕弄出來。

  炕,其實很好弄。

  他跟皇城司的工匠說了炕怎麼弄了後,沒過幾天就被成功地弄了出來。

  弄出炕後,不管是皇宮,還是平民老百姓家裡都在蓋建炕。

  炕還便宜,就算是普通人家也能建。

  柳七得知是太子殿下弄出來的炕,他嘴裡一直誇讚太子殿下仁德。

  因為炕一事,趙暘又在民間火了。現在,老百姓提到太子殿下都會說太子殿下聰明,還稱讚太子殿下仁德。有的更誇張,直接說趙暘是救苦救難的活菩薩。

  對於這些誇張的讚揚,趙暘聽了後就笑笑,並沒有當真。

  因為有了炕,整個汴京城,甚至其他地方的人都能在冬天睡一個暖和的覺。

  趙暘還派人給救濟院弄了炕,這樣救濟院裡的老人和孩子們就不冷了。

  這兩日,汴京城裡下起了大雪,氣溫陡然下降了很多。冷風吹在臉上,就像是被刀割一樣。

  坤寧宮裡,曹皇后、苗昭容、折筠、福康公主四人坐在炕上,邊喝茶,邊點心,非常的愜意。而,窗外大雪紛飛,冷風呼嘯。

  炕上非常暖和,曹皇后她們穿的衣服並不厚。即使這樣,她們還覺得有點熱。

  折筠和福康公主的臉都熱紅了。

  苗昭容喝完茶說道:「太子殿下弄出來的炕真是好東西。」

  折筠贊同地點了點頭:「每年冬天,我祖母就不能好好睡覺,哪怕家裡有火地,但是她的被窩裡是冷的。現在有了炕,祖母每天晚上都能睡一個暖個覺,而且祖母的腿也不疼了。」太子殿下真的是太聰明,太厲害了,竟然想出炕這麼好的東西。

  「我以前晚上睡覺睡到下半夜就冷,現在一覺睡到天亮也不會冷。」苗昭容她們睡覺前,宮女們都會用湯婆子暖床。她們睡得時候就不會冷,但是湯婆子不可能一整晚都是暖和的,等到下半夜湯婆子就變成了冷婆子。冷的她們直蜷縮。

  福康公主笑著說:「我現在恨不得每個時辰都在炕上。」

  曹皇后笑道:「可不是麼。」說完,她感嘆道,「有了炕,冬日裡,老百姓們的日子就好過多了。」

  苗昭容說道:「太子殿下又做了一件造福老百姓的事情。」

  福康公主吃完點心,拍拍手說:「嬢嬢,我們打牌吧。」外面下大雪,她們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不如打牌打發時間。

  說到福康公主,上個月,她及笄了。

  她的及笄禮辦的非常隆重,畢竟她是大宋唯一的公主,她的及禮自然不能輕。

  雖然福康公主及笄了,但是她的駙馬還是沒有選好。

  之前,曹皇后給福康公主挑選了不少駙馬,但是沒有一個讓宋仁宗滿意。

  宋仁宗對他的女婿的要求非常高,不僅要才貌雙全,還要家世好。但是,這樣的人怎麼可能願意做駙馬。

  他倒是把主意打到折家他們幾家身上,但是像折家這樣的人家,是不願意讓家族裡優秀子弟迎娶福康公主。再者,他們這樣的人家有底氣,也有資格拒絕皇室聯姻,這就導致福康公主的親事遲遲沒有定下來。

  提到福康公主,就還得說到一個人,那就是李瑋。

  四年前,李瑋被李國舅趕去了老家。

  李瑋被趕去老家的第二年就成了婚。這兩三年裡,李瑋生了兩三個孩子。

  就在去年,李國舅請示趙暘能不能把李瑋和他的孩子接回汴京城。

  趙暘瞧著李瑋已成婚生子,宋仁宗應該不會再讓福康公主嫁給李瑋,就同意了李國舅這個請求。

  去年,李瑋和他的妻兒,以及他的老母親一起回了汴京城。

  老家的生活肯定沒有汴京城好,這幾年李瑋他們算是吃了不少苦。回到汴京城後,李國舅又再三叮囑李瑋不要再想福康公主,不然他以後就會被流放到苦寒之地。

  李瑋被李國舅的話嚇到了。回到汴京城後,他變老實了不少,不再像以前那樣張揚。不過,他心裡還惦記著福康公主。

  對於他現在的妻子,他一百個不滿意,覺得配不上他。他認為他和福康公主才是天生一對。

  就算他對福康公主念念不忘,他現在也不能和福康公主成婚。

  李夫人見兒子這幾日精神不太好,緊張地問道:「兒啊,你怎麼了,是不是你媳婦沒有把你伺候好,娘幫你教訓她?」

  「不是。」李瑋說著又嘆了一口氣,表情非常惆悵,「娘,我在想福康。」

  「你想公主做什麼?」

  「娘,公主已經及笄了。」

  「我知道公主及笄了,但是兒啊,你已經成親了。」李夫人自然知道兒子在想什麼,「官家不可能讓公主做你的妾。」

  「我怎麼可能讓公主做我的妾,公主肯定是我的妻子啊。」李瑋忽然想到一個好主意,笑的非常奸詐,「娘,我們可以讓秀雲做妾啊。」秀雲是李瑋現在的妻子。

  李夫人聽到這話,雙眼頓時一亮,滿臉喜色地說道:「對啊,可以讓秀雲做妾。」

  李瑋伸手拉住李夫人的手臂,對她撒嬌道:「娘,你好好地跟爹爹說。」

  「好,我說……」李夫人的話還沒有說完,就想到前段時日李國舅警告他們的話,眼底不覺流露出一抹恐懼。

  「娘,你求求爹爹吧。」李瑋一向很會撒嬌。

  李夫人也想讓李瑋娶福康公主,她也捨不得讓兒子難過。

  「好,我去求求你爹,不過現在不行,畢竟你爹前幾日才警告我們。」

  「那你過幾日跟爹爹說。」

  「好好好,娘一定幫你求。」

  與此同時,在坤寧宮的福康公主一連打了好幾個噴嚏,嚇得苗昭容以為她病了,趕緊讓人去請太醫,結果太醫把脈說福康公主的身子很康健,沒有任何問題。

  東宮裡,趙暘和晏殊圍著火爐讀書。

  晏殊還是趙暘的先生,每隔幾天都會來東宮教他讀書。

  到了午時,窗外的大雪完全沒有停的意思,趙暘就懶得去坤寧宮用膳,就讓東宮的小廚房做火鍋,他和晏殊一起吃。

  晏殊沒有拒絕,留下來和趙暘一起用午膳。

  是鴛鴦鍋。

  晏殊年紀大了,不能吃辣的。

  趙暘喜歡吃辣。

  吃了一會兒火鍋,趙暘和晏殊都熱出了汗。

  「冬天就應該吃鍋子。」趙暘給晏殊夾了幾塊羊肉,「還有羊肉。」

  「殿下說的是。」吃了一會兒羊肉鍋子,他就感覺全身暖和了不少。

  說起鍋子,晏殊就跟趙暘說了些關於鍋子的歷史和趣事。

  趙暘聽得津津有味。

  有一點,他非常佩服晏殊,那就是晏殊是真的飽讀詩書。他覺得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晏殊就行走的圖書館。

  據說,翰林院的里書都被他看完了。

  翰林院裡的書成千上萬,晏殊竟然全部看完了,真的是一個狠人。

  用完午膳,晏殊就離開了。臨走前,他給趙暘布置了作業,讓趙暘寫一篇有關民以食為天的文章。

  對於寫詩文一事,趙暘早已經習慣了,畢竟這些年來,他寫了不少文章。

  晏殊離開後,趙暘沒急著去午睡,畢竟才吃飽飯。他和曹許坐在火爐前,一邊喝茶,一邊烤栗子吃。

  「殿下,我們要去堆雪人嗎?」每年冬天,殿下都會堆雪人。

  「雪太大,等雪停了再堆。」趙暘剛說完,就想到一件事情對元松說道,「你今年去采雪了嗎?」每年冬天,趙暘都會讓元松他們采雪,然後留著第二年泡茶喝。

  「采了。」元松說道,「今年雪大,小的們采了不少。」

  「那就好。」趙暘又想到一件事情,皺起眉頭來,神色很是擔憂,「很多地方都在下大雪,王胖胖他們正在回汴京的途中,我擔心他們途中會有危險。」

  原本王安石他們一家人是要在中秋節前趕回汴京城的,但是他們剛出發沒幾日,舒州出了事,他們一家人又回到了舒州。

  上個月,王安石他們一家人再次出發上路。如今,正在回汴京的途中。

  趙暘擔心他們一家人回汴京的途中冷,還派人給他們送去炭火,這樣他們途中也能烤火取暖。

  「殿下,王胖胖他們一家人應該會找客舍住下來,畢竟雪天不方便出行。」

  趙暘想想覺得也是:「希望他們一家人在客舍或者民宅里。」

  王安石算到要下雪,就沒有急著趕路,留在了客舍。

  果然被他算中了,第二日就下起了雪。

  此時,王安石和王胖胖坐在炕上看書、寫字。

  趙暘把炕弄出來後,很快就傳到汴京城以外的地方。除了老百姓家裡,客舍和驛站里都弄了炕。

  王胖胖正在給趙暘寫信,跟趙暘說他在途中的情況。

  王安石則在看太陽書局的報紙。不過,他看的報紙有些過時了,是幾個月前的。

  是他們在離開舒州前,趙暘給他們寄過去的報紙。

  王夫人也坐在炕上,正在給王胖胖修改棉衣。她聽到窗外猶如鬼哭狼嚎的風聲,心中不免有些害怕和擔憂。

  「也不知道這雪要下到什麼時候?」

  王安石說道:「後日,雪就會停。」

  王夫人是相信王安石的話,聽到後日就不下雪了,心中便鬆了一口氣。

  「那我們後日上路嗎?」

  「不上,雪剛停,路上全都是積雪。」王安石老神在在地說道,「等雪化了,我們再趕路。」

  「聽你的。」王夫人說完,忽然感慨道,「幸好曹娘子派人給我們送來銀子和衣物,不然我們一家人要凍死在路上。」這是趙暘讓曹皇后派人送的。他擔心王安石一家人的銀子不夠,到時候住不了客舍或者驛站,他們一家人真的有可能凍死在路上。

  「我們這些年真的受曹娘子一家人幫助很多。」

  王安石倒是不是很在意:「日後慢慢還。」

  「肯定要還的。」他們這次回汴京城,也給曹娘子他們一家人帶了不少東西,希望曹娘子他們喜歡。「雱兒,你還沒有寫好信嗎?」

  「沒有,我有很多話要跟陽陽說。」王雱已經寫了五張紙的信了,但是他完全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你寫信也暫時送不出去啊。」

  「等到了下一站,可以讓驛站的人送信。」王雱一邊寫信,一邊說道,「陽陽一直在等我回去。要不是下雪,我們離汴京城又近了一些。」七年沒見,也不知道陽陽長成什麼樣呢了,是不是和小時候一樣好看。

  「七年沒見,陽陽應該長大了不少,也應該出落得一表人才。」

  王安石聽到這話,卻說道:「不一定,有的小孩子小時候長得好看,長大了就變得不好看。」說完,他睨了一眼王雱。

  王雱注意到他爹的眼神,登時炸了:「爹爹,你什麼意思,你是說我長大長丑了麼。」

  「難道不是嗎?」

  「我沒有,我明明長得更好看了。」王雱又說道,「我肯定比爹爹你小時候好看。」

  「半分都沒有,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非常好看。」

  「我不信。」

  「這是事實。」

  父子倆因為這事又吵了起來。王夫人沒有阻攔他們,好笑地看著他們吵。

  王安石突然想到兒子和周家那個小子的賭約,「你不要到了汴京城,要叫人家哥哥。」

  王雱見他爹爹這么小看他,很大逆不道地送給王安石一個大白眼。

  「我才不輸,暘暘叫我哥哥叫定了。」這七年來,他可是看了不少書。暘暘比他小,肯定沒有他看的書多。

  「你倒是自信。」

  王雱氣哼哼地說道:「這點自信,我還是有的,你就等著看吧。」

  「我等著看你的笑話。」

  王雱懶得再搭理他爹爹,繼續寫他的信。

  這些年來,王胖胖每個月和趙暘寫信。兩人雖然七年不見,但是關係卻一直非常好。一想到再過一個月就能到汴京城,就能見到陽陽,王胖胖心裡頭就非常高興。

  他一高興,信就寫得越來越長。他感覺每次和陽陽寫信都有說不完的話,等見到陽陽,他一定要和他多說話。把他這七年在舒州發生的事情,全部告訴陽陽。

  王夫人見兒子滿臉喜悅地寫信,開口打趣道:「你和陽陽七年不見,就不怕陽陽到時候不認識你?」

  「不怕,陽陽和我可親了,他一定認出我。」王雱信心滿滿地說道。

  「人家到時候認不出你,我看你怎麼辦?」王安石倒是樂意看到兒子吃癟。

  【請記住我們的域名 ,如果喜歡本站請分享到Facebook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