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出川赴京名天下

  孤館燈青,共客長安的少年,筆頭千字,胸中萬卷,優遊卒歲,且斗尊前。

  名利場的繁華猶如雲煙,

  有志者卻追求那繁華中永恆的璀璨,天地萬物盡在腳下。

  一

  不曾遠遊的人一般是不會感受到故鄉的美好的,通常只有離鄉的人才會思念故鄉,想念家鄉的一草一木,想念故園中的父老鄉親,想念兒時嬉戲過的堂前樹下……大多數的人,會在懷鄉的那一刻淚流滿面,感慨不已。

  蘇軾人生中的第一次遠遊是在1056 年,21 歲的蘇軾告別母親與妻子,和父親蘇洵、弟弟蘇轍一同前往京城汴梁,參加禮部秋試。

  這個時候的蘇軾是體會不到離愁的,儘管家中的母親、妻子和乳母都在淚眼婆娑中表示著不舍與期望,但蘇軾的心早已飛到了蜀道之外那個無比燦爛的世界,他憧憬著有一天能夠功成名就,使整個世界為這個少年英才大吃一驚。

  父子三人在家人的不舍中離開家鄉眉山,選擇陸路出川,徑直北上。由於蜀道難,自古兇險,蘇氏父子第一次出川,慎重地選了秦漢以來巴蜀通往關中的這條戰略要道。蘇軾父子之所以這樣選擇,有三個原因:一是因為這條蜀道古已有之,相對而言,驛站方便;二是因為蘇軾的伯父蘇渙曾經在閬中擔任過「通判」和「領州事」,父子三人此行正好順道前去造訪;三是作為當朝名門望族的「陳氏三狀元」(即陳堯叟、陳堯佐、陳堯咨),此時已聲名遠播,他們的家鄉位於四川南充市新井縣大橋鎮,作為蜀中讀書人又怎能不慕名前往,親臨故跡,憑弔勵志呢?

  經過兩天時間,父子三人到達了益州(今四川成都)。稍作休息之後,蘇洵立刻安排兄弟倆前去拜見西川節度使張安道。此人是蘇洵的老熟人,蘇洵從前多方遊歷時,與其交情不淺。張安道早就聽說過蘇軾兄弟的才學,當他得知兄弟兩人要進京參加朝廷秋試時,心中非常高興,立刻在家中接見了這父子三人。

  張安道見蘇軾兄弟彬彬有禮,又生得濃眉大眼,相貌不俗,連忙稱讚「後生可畏」。在蘇洵的請求下,張安道當時就磨墨鋪紙,給在朝中的舊友歐陽修等人寫了幾封薦書,為兄弟二人鋪平道路。

  薦書寫好後,張安道將其交給蘇軾父子。但等這父子三人離開後,他又陷入了沉思之中,後悔自己寫得太過魯莽,還沒有試過兄弟兩人的真才實學,怎麼可以就這樣貿然寫薦書呢?萬一蘇軾兄弟徒有其表,腹中空空,豈不是要敗壞自己的名聲嗎?儘管自己曾經見到兄弟倆去年寫的「正統三論」,文章確也有賈誼、陸贄之風,可是焉知這兩篇文章不是旁人代筆呢?思來想去,張安道決定第二天邀請父子三人到家中聚會,親自出題試驗一番。

  第二天,蘇軾父子如約而至。一番寒暄之後,張安道便給兄弟二人出了六道題,讓二人依題作文。張安道進士出身,頗有才學,所出的題目自然比較深奧。年紀較大的蘇軾讀書較多,一看便能心領神會,年紀較小的蘇轍便覺得有些疑惑不解,臉上露出為難之色。

  蘇軾正在答題,突然抬頭一看,只見弟弟手指一道題,望著自己,臉上露出愁容。蘇軾心領神會,知道弟弟碰上難題了,他有心幫弟弟一把。但是當著張安道的面怎麼好作弊呢?他突然急中生智,也不說話,故意拿毛筆桿倒敲桌子,做出正在思索的樣子。聰明的蘇轍一下子就明白了哥哥的意思:毛筆不是用竹管做的嗎?這道題一定出自《管子》!蘇轍非常高興,立刻低下頭寫了起來。

  可過了不久,又有一道題目令蘇轍有些不解了,他只好再次用詢問的眼神望著哥哥。蘇軾趁張安道不注意,用筆在空中向自己勾了一下,蘇轍當場就明白了:這是一個自撰的題目。他連忙整理思路,按照自己的想法開始答題。

  交卷後,張安道仔細審閱了兄弟二人的文章,終於確定兄弟二人並非庸才。他高興地對蘇洵說:「恭喜老先生,您的這兩位令郎都是可塑之才呀!哥哥精明敏捷,必然一舉成名;弟弟謹慎緘默,定成棟樑之材!」蘇洵聽後,心中雖然高興,但並沒有表露出來,而是謙虛地表示感謝。

  離開成都後,父子三人來到了閬中。閬中是蜀地的交通要道,是著名的風景古城,歷史悠久,曾被人稱為「閬苑仙境」。來過這裡的文人墨客很多,唐代著名詩人杜甫就曾兩次赴閬中,為閬中獨特的山水風光寫下不少詩文,閬中也成為杜甫一生留下詩文最多的地方。此外,宋一代的文同、李獻卿、司馬光等人都先後到過閬中,並留下寶貴的詩、詞、書、文和一些傳奇佳話。

  文同還在他的作品中說:「古時入蜀到成都,避劍閣之險者,往往自朝天驛舍陸覓舟至閬中,復舍舟而陸,西行通達,謂南路。」此時,蘇軾父子走的正是這一條路。

  由於當時蘇軾的伯父蘇渙在閬中為官,所以三人在閬中有過一段時間的停留。兄弟子侄相聚一堂,對於年輕人來說不算什麼,但對於年紀較大的人來說,無論出於兄弟情,還是叔侄情,能夠在異地他鄉見到自己的親人,這讓他們激動不已。

  不過,在風景優美、文人墨客題詩最多的閬中,蘇軾兄弟並沒有留下詩篇,這讓後人覺得難以理解。但事實上,蘇軾兄弟在此地應該不會沒有詩作,而是由於後人搜集並整理蘇軾、蘇轍兄弟留傳後世的詩作均起始於嘉祐四年,即1059 年,此前的作品沒有收錄,也不知去向。

  雖然蘇軾兄弟關於閬中的詩作流傳甚少,但不等於他們沒有留下佳作。

  蘇轍就曾經有一首《寄題蒲傳正學士閬中藏書閣》,展現出他對閬中記憶的真實描繪:

  朱欄碧瓦照山隈,竹簡牙籤次第開。

  讀破文章隨意得,學成富貴逼身來。

  詩書教子真田宅,金玉傳家定糞灰。

  更把遺編觀得失,君家舊物豈須猜。

  (按:蒲宗孟,字傳正,閬州新井人,進士出身,曾官任翰林學士,《宋史》有傳。)

  拜別伯父後,蘇軾父子過閬中,翻米倉山,出褒鈄谷,發橫渠鎮,入鳳翔驛,途次長安,出潼關,過澠池,最終於同年五月抵達東京汴梁(今河南開封)。兄弟二人根本來不及領略京城的旖旎風光,便在父親的督促下投入到了緊張的複習備考之中。

  由於北宋時期的三級階梯科舉模式為「發解試(後稱鄉試)——省試——殿試」的模式,而蘇軾、蘇轍還沒有在家鄉經過鄉試,所以他們必須在此地先參加舉人考試。

  八月,蘇軾與蘇轍順利地通過了開封府舉行的鄉試考試。按照宋朝的規定,接下來他們還要經過中央禮部(負責禮儀、祭享、貢舉等事)的考試和皇帝的「殿試」。所以,兄弟倆絲毫不敢鬆懈,繼續閉門攻讀。

  時間過得很快,北宋嘉祐二年(1057 年)正月,由禮部主持的省試便正式開始了。

  二

  春未老,風細柳斜斜。試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

  寒食後,酒醒卻咨嗟。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望江南·超然台作》

  這是蘇軾在密州時的作品。所謂「超然台」,對於蘇軾來說別有一番滋味。

  就像詞中所展現的意境一樣,雖然暮春時節有萬千愁緒和萬種無奈,但酒醒後一切都變得豁然開朗,人生的浮沉輾轉、喜怒哀樂,在胸懷博大、榮辱不驚的詩人面前變得那麼平常,只要趁著年華還未老去,可以在詩酒的快意中度過一生。

  這是歷盡人生悲歡離合後的蘇軾所發出的人生感嘆,然而,對於少年時候的蘇軾來說,一切還太過遙遠,他還沒有享受人生的成功,還沒有來得及細細品味功成名就、天下聞名後的滋味。

  不過,很快這個生命的制高點就將來臨,而登上這個制高點,蘇軾憑藉的是一篇《刑賞忠厚之至論》: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故其吁俞之聲,歡忻慘戚,見於虞、夏、商、周之書。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

  ——《刑賞忠厚之至論》節選

  這是蘇軾比較著名的政論文,也是蘇軾21 歲考中進士的試卷文字。習慣於白話文的後人或許很難從這些晦澀難懂的文字中感受到蘇軾的才華橫溢,但在當時,蘇軾卻憑藉這一篇文章,幾乎征服了所有的考官。

  《刑賞忠厚之至論》的題目出自《尚書·大禹謨》偽孔安國的注文:「刑疑付輕,賞疑從眾,忠厚之至。」意思是刑法有疑問,應當從輕;賞賜有疑問,應該從眾,這就算忠厚的極致了。作為那個時候的讀書人,一看就明白,主考官出這個題目,無非是希望考生在文章中議論儒家施仁政、行王道、推崇堯舜周孔等做法。要想寫出新意,還得在緊扣題目、謀篇布局以及引用古代聖經賢傳與論據緊密結合等方面下功夫。如果能夠做到文筆酣暢,說理透闢,就能夠引起考官的注意,寫出一篇成功的文章的。

  蘇軾一拿到題目後,立即胸有成竹。他用六百餘字,通過引用大量的典故,闡述了以仁治國的理想,提出為政者應該「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同時應該做到賞罰分明、立法嚴而責人寬,而且無論賞罰,都應該本著「愛民之深、憂民之切」的仁厚之心,從而使整個天下達到「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的境界,這樣才能做到忠厚之至。

  很快,這篇文章就到了閱卷老師梅堯臣的手中。

  梅堯臣是北宋著名詩人,賜同進士出身,授國子監直講,官至尚書都官員外郎,經主考官歐陽修推薦,擔任此次科考的閱卷老師。梅堯臣讀完此文後,十分驚喜,感慨嘆息良久,大呼此文有「孟軻之風」。孟子乃讀書人眼中僅次於孔子的大儒,將蘇軾的文章比作孟子之文,可見梅堯臣對蘇軾文章的評價之高,他決定將這篇文章推薦給歐陽修。

  歐陽修是當時文壇的領軍人物,他一口氣讀完此文後,覺得這篇文章一洗五代宋初以來的浮靡艱澀之風,引古喻今,說理透徹而精闢,既闡發了傳統的儒家仁愛思想,又不乏作者本人獨到的思考和見解,筆力穩健,質樸自然,仿佛出自大家之手,讓人擊節嘆服。因此,當梅堯臣詢問歐陽修此文如何時,歐陽修想都沒想地回答道:「此文當評第一。」

  但因歐陽修誤以為此篇是其弟子曾鞏之作,為避嫌而降其名次,反而陰差陽錯讓蘇軾只位列第二。禮部複試的時候,蘇軾在回答《春秋》的問題時獲得了第一名,他大獲歐陽修等人的賞識,並獲得歐陽修的舉薦。

  二十歲出頭便「一舉成名天下知」,少年才俊,引得天下無數人羨慕,蘇軾兄弟自稱為「中朝第一人」並不為過。

  及至北宋嘉祐二年(1057 年)三月,蘇軾與弟弟蘇轍以及所有禮部考試合格者正式參加殿試。這次考試由仁宗皇帝親臨崇政殿主持策問。在這場考試中,蘇軾兄弟同科進士及第。當時,同榜的第一名狀元是來自建安的章衡,與蘇軾同榜的進士還有曾鞏、章敦、張璪、張師道、鄧文約等。

  在這場考試中,才華橫溢、容貌不俗的蘇氏兄弟給仁宗皇帝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對二人十分賞識。殿試結束後,他還高興地回到皇宮對皇后說了這樣一句話:「我今天為子孫得了兩個太平宰相啊!」

  蘇軾是幸運的,他這匹千里馬終於遇上了能賞識自己的伯樂。在那個時代,能夠像蘇氏兄弟這樣年輕有為、一帆風順的幸運者實在太少了。由於歐陽修的賞識,蘇軾理所當然地成了歐陽修的門生。在歐陽修的引薦下,蘇軾先後拜見了當時的宰相文彥博、富弼,還有樞密使(掌管軍務的大臣)韓琦等。蘇軾幼時曾經背誦過《慶曆聖德頌》,對這些英傑仰慕已久,而這些朝廷重臣見到蘇軾的時候,都紛紛以禮相待,對他大加讚許。

  蘇軾父子一時間名滿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