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第四代燧發槍

  第252章 第四代燧發槍

  梯次火力體系最大的優點,在於可以將所有火力全部集中在交戰的第一線上,將不同射程的火力集中於一點,在雙方參戰人數相同的情況下形成巨大的局部火力優勢。

  秦州吳璘用過的疊陣也是這個道理。

  打槍,靠的主要是手上的穩定性,對體力和力量的要求反倒不是很高。

  尤其是在望樓之上,將槍架在台子上的定點射擊,不需要機動轉移,也不需要端著沉重的槍彈。

  只是扣一扣扳機,輕鬆得很。

  望樓是李申之照著碉堡的樣子修的,射擊孔小小的一個,完全免疫了金人的弩箭。

  即便是金人中有神射手,可以百步穿楊地射中碉堡上的射擊孔,那也會因為箭矢飛行的軌跡與射擊孔的角度不匹配,無法穿過射擊孔傷害到碉堡里的人。

  沒有了受傷的後顧之憂,望樓中的人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到瞄準中,極大地提高了命中率。

  望樓中的婦女和老人可不是一般人,他們都是各條生產線上的佼佼者。

  在手工藝領域,菜比們各有各的菜法,但是大師都有共通之處:手上功夫又巧又穩。

  來自紡織工坊的婦人,十個手指可以分別單獨操作紡線而不打結,宛如掌中跳舞的精靈。

  老人們都是資深的木匠,隨手一斧子劈下去,誤差不超過一毫米。

  他們操縱燧發槍,簡直輕而易舉。

  手上極強的穩定性,使得他們僅僅浪費了兩發子彈之後,便熟悉了火槍的操作要領,緊接著達到了十發九中的驚人命中率。

  打槍需要的體能不多,他們每個人都能打上兩個時辰不待歇氣。

  主要是眼睛受不了,瞄的時間長了眼花。再加上火藥的純度有限,射擊之後煙霧繚繞。

  若不是李申之早早地望樓中裝了幾個大的換氣扇,這幾個工坊精英怕不要被廢氣給嗆死。

  望樓里滿滿當當地擺滿了備用槍枝和子彈,還有整垛整垛的補給品,這是他們戰鬥到底的勇氣。

  燧發槍的研發已經到了第四代。

  繼第一代燧發槍研製成功之後,第二代和第三代燧發槍全都是過渡產品,並沒有大規模生產。

  直到第四代燧發槍的研發成功,終於達成定型,可以大規模生產。

  經過李申之的提示,裝彈模式從前膛裝彈變成了後膛裝彈,只需要撥開卡扣,便能將槍機和槍管折開。

  槍管的口徑和彈殼的口徑之間有一點小小的錯差,使得彈殼裝入之後能夠剛好地卡在槍管的尾部,增加了子彈在槍管中的穩定性。

  後膛槍最大的好處,在於方便清潔槍管。

  不同於前膛槍,需要用槍刺套著棉布伸入槍管之內反覆抽插,還不一定能清理乾淨。

  後槍膛只需要找一塊棉布從槍管的尾部塞入,然後用槍刺的鈍端頂直槍管槍口掉出,槍管便清理完畢。

  第四代燧發槍配備了標準槍刺,其作用並不是彈盡糧絕之後與敵人拼刺刀,其最大的用途是日常清理槍管。

  每打十發子彈清理一次槍管,望樓之上的阻擊陣地打得很有節奏。

  當戰鬥打到了第三天早上的時候,金人終於攻占了工坊城的城牆。

  趙瑗和李申之商定之後,戰略性地放棄了城牆的防禦。

  隨著疲勞度的增加,戰鬥力逐漸下降,第三天的傷亡率直線上升。

  雖然前兩天的戰鬥打得非常慘烈,但是工坊城中的傷亡率卻不是很高,是以他們能夠一直在堅持。

  但現在傷亡率上升,讓李申之不得不選擇暫時收縮防線。

  宋人在火器的配合下打出一波反攻之後,悄悄地撤下了城牆,轉入巷戰。

  金人被宋人突然的發力打懵了片刻,緊接著便加強了進攻,一舉重新攻上了城牆。

  當看到城牆之上的宋軍早已撤得不見了蹤影,金兵興奮地把消息傳回了韓常的營帳,韓常將消息馬不停蹄地轉交給了完顏宗弼。

  爬上城牆的金人有兩個選擇,其一是進入城中與宋人巷戰,其二是進入望樓消滅火槍隊。

  望樓在建造之初便考慮到了這種情況,設計上樓的樓梯極其狹窄,只能勉強通過一個人,還要盤旋好幾圈才能上樓。

  想要衝上望樓的金人,無不是剛剛露出個腦袋,便被一槍爆頭。

  付出了十幾條人命之後,金人放棄了進攻望樓的想法,專心進入城中與宋人巷戰。

  殊不知進入城中之後,金兵反倒將自己的後背暴露在了火槍隊的火力範圍之下。

  望樓就像一座開了無雙的防禦塔一般,兩頭攻擊,緩慢地收割著金人的生命。

  面對這無可奈何的局面,金人只能寄希望於望樓之上的彈藥儘快消耗完畢。

  彈藥消耗完是不可能的,望樓之上足足準備了數萬發的子彈。

  這三天來城牆上在激烈地交戰,工坊城中的火器生產更是一刻都沒有停,不斷地向望樓之上補充彈藥。

  三天的仗打下來,望樓之上的彈藥不減反增。就在城牆上的士兵撤退的前一刻,仍然往望樓之上運送了一波彈藥和食品補給。

  望樓中的老師傅頗有些見識,說道:「金人太多,仗憑咱們幾個根本打不過來。金人皮糙肉厚,完全可以頂著傷亡往裡面沖。一旦這二十萬金人全都衝進去,工坊城怕不得被他們給拆成平地。」

  工坊城就是他們心中的聖地,不容許任何人搞破壞。

  聽到老師傅的分析,眾人紛紛焦急地問道:「那該怎麼辦?」

  老師傅捻了捻鬍鬚,說道:「古話說得好,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咱們不要管金人的大頭兵,只管照著他們的謀克來射。凡是看上去像個小頭目的,優先乾死他們。鳥無頭不飛,金人沒了軍官,他們就會變成一盤散沙,不攻自亂。」

  薑還是老的辣,老師傅一番話說到了點子上。

  他們也沒指望能夠一槍擊斃韓常這種級別的將軍,能打幾個基層小軍官足矣。

  雖說是基層小軍官,其數量也不是很多。

  就拿謀克來說,相當於百夫長,十萬金兵裡面不過才有一千個謀克。

  將這一千個謀克統統擊斃,金人的戰鬥指揮便會出現斷層,到那時將軍指揮不動士兵,豈不是要任人宰割。

  這是最理想的狀態,當然不會發生。

  然而當十來個謀克被擊斃之後,金人亂了。

  沖入城中準備燒殺搶掠的金人,慌了、亂了。

  戰場上詭異的情況馬上引起了金人的警覺,直覺告訴他們,宋人的打法有問題。

  稍稍安定之後,金兵紛紛發現,宋人的火器只打軍官。

  當大家明白過來的一瞬間,所有金人的軍官們慌了。

  他們不敢繼續領兵作戰,而是紛紛找掩體躲藏起來。

  將慫慫一窩,小軍官們一個個藏了起來,金兵們也都紛紛藏了起來。

  剛才攻破城牆的氣勢,就這樣突然就沒了。

  李申之察覺到了局勢的變化,對望樓中的點殺戰術讚不絕口,當即對著左右下令:「兄弟們,乾死金人小鬼子!」

  戰場的時機稍縱即逝,金人的慌亂不會持久,若是讓他們找到了應對的方法恢復組織秩序,再想一波沖走金人就難了。

  李申之一聲令下,抄起手邊一桿長槍(冷兵器)便沖了出去。

  工坊城的神親自殺賊,身邊的人頓時瘋狂了起來。

  有兵器的拿著兵器,沒兵器的就取過身邊的錘頭鐵棍,工匠們簇擁在士兵中間,越過了李申之,發瘋似的沖向了懵逼的金人。

  沒有了基層軍官指揮的金人,麻木地順著人群往回跑。

  金人就這麼稀里糊塗地被宋人一波衝出了城,逃了回去。

  持續了三天的第一波進攻,終於結束了。

  這一仗打得有驚無險,在大家都以為工坊城要被攻破的時候,金人就這麼稀里糊塗地被趕了出來,宋軍重新掌控了城防。

  持續三天的進攻,金人也累了。

  韓常與赤盞暉心中雖然有萬般的無奈,卻也不得不接受第一輪進攻失利的事實。

  退兵之後,韓常與赤盞暉布下防線預防宋人反撲,隨即離開自家軍營,回到完顏宗弼的中軍之中,商議下一步的戰略。

  完顏宗弼愁眉不展,問道:「那望樓之上的火器當真厲害?」

  韓常說道:「那火器的威力倒還好說,重甲不能破。但持火槍之人卻准得妖異,百米之外說是打臉絕打不到脖子。」

  冷兵器時代,全身覆甲的士兵身上弱點並不多,但是火槍總能刁鑽地擊打著士兵們最脆弱的部位。

  韓常查看過受傷的士兵,絕大多數都在頭頸部,身子上中彈的很少。

  完顏宗弼說道:「那就讓他們頂上盾牌,把城牆給我拆掉。」

  韓常說火器的殺傷力與弓弩差不多,那麼大盾應該管用。

  大盾防得了弓弩,自然也就能防得了子彈。

  望樓的作用,在這三天之中早已通過雪片般的戰報告知了坐鎮中軍的完顏宗弼。

  是以這三天來,完顏宗弼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破掉望樓上的威脅。

  思來想去才發現,最笨的辦法其實是最聰明的辦法。

  望樓依託於城牆建造,修在城牆之上。

  想要砸掉城牆,金人已經用投石機試過了。

  石彈砸向了鋼筋混凝土的城牆,只能留下一點白印。想要砸塌城牆,怕不得扔出一座小山的石頭才行。

  城牆砸不塌,望樓也砸不塌。

  既然砸不動,乾脆將城牆根給挖掉。挖塌了城牆,望樓自然也就倒了。

  從這三天的戰況來看,宋人之所以能堅持這麼久,全靠望樓中的火槍給予遠程精準支援,總是能在戰鬥焦灼的地方改變戰局。

  積少成多之後,望樓上的火槍竟然不知不覺地改變了戰爭的形態。

  雖然三天以來真正被火槍射殺的人還不足萬人,但火槍的參戰,對宋金雙方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完顏宗弼看來,只要將城牆和望樓給搞掉,那麼工坊城裡的工匠們就是一群待宰的羔羊,不足為慮。

  只要能將李申之給活捉了,南宋再無人可與之為敵。

  三人商定了計策,完顏宗弼吩咐道:「你二人且去休息,等明日再戰吧。」

  金兵的連續作戰損失不小,部隊也需要休整。

  韓常和赤盞暉二人三天來更是沒睡過一個好覺,急需好好休息一番。

  指揮官若是長時間不睡覺,長期緊繃的神經會逐漸變態,進而做出許多不理智的決策,是行軍打仗之大忌。

  臨走之前,赤盞暉問道:「都元帥,宋人的應天府沒什麼動靜嗎?」

  完顏宗弼說道:「應天府這廂你們放心。不怕他們有動靜,就怕他們沒動靜。」

  圍點打援是金人的傳統戰術之一。

  韓常與赤盞暉圍攻李申之所在的工坊城,完顏宗弼領著二十萬大軍站在外圍,未嘗不是等著各州縣的援軍來救。

  完顏宗弼完全有信心,宋人來多少,他就能吃多少。

  ……

  卻說這三天來,應天府中的張浚焦急萬分。

  金人圍攻工坊城的戰鬥持續了三天,讓他又急又喜。

  急的是金人已經進攻了三天,不知道工坊城到底怎麼樣了。

  喜的是金人已經進攻了三天,說明還沒有攻下來。

  要是哪天金人不攻了,說不定反倒麻煩了。

  當停戰的消息傳來,張浚趕緊上到了應天府的望樓之上,用望遠鏡看向了工坊城的方向。

  戰爭之後的迷霧依然沒有散去,工坊城上火藥擊發之後留下的煙霧裊裊,宛如詭境。

  當聽到工坊城上警報器的報平安之後,張浚終於安下心來。

  將趙不凡喚到身邊,兩個軍事白痴大眼瞪小眼,不知道該怎麼辦。

  張浚思前想後,回顧了一番自己的軍事生涯,最後決定固守應天府。

  「申之若是需要咱們去救,定會用警報器給咱們傳信。」趙不凡用這樣的理由說服自己。

  張浚也跟著點頭,說道:「既然工坊城那邊沒消息,那咱們還是固守的好。」

  人貴有自知之明,不做魯莽之事。

  張浚的固守是一種明智,各縣的知縣也做著各自明智的事。

  李申之開創出來的自行火炮戰法,也就是四輪馬車拉著回回炮的戰法,經過武松與魯達的傳播,各個縣城都已經學會。

  每個縣城中都有自己的工坊,經過這段時間的改裝,他們也搞出了一批馬車拉回回炮出來,打算增援李申之一波。

  前文說過,完顏宗弼選擇的駐紮點在河邊,於是從縣城來的增援馬車便開赴了河對岸,隔著河用石彈砸金人的大營。

  金人開啟投石車還擊,怎奈射程沒有人家遠。

  等金軍的騎兵繞了一圈去追擊的時候,宋軍的自行火炮早已逃得不知蹤影。

  若是金軍有小股騎兵膽敢強行追擊,那麼武松與魯達便會不知從哪裡殺出來,將追擊的小股敵人剿滅掉。

  不知不覺中,金人的活動範圍逐漸地變小。

  看似金人將工坊城與應天府城團團圍住,實則在此之外的廣袤的空間裡,全都是宋人的活動空間。

  從理論上來說,金人在其包圍圈之外,被宋人團團圍住,倒也說得通。

  只不過宋人的殺傷力有限,回回炮的遠程打擊侮辱性遠大於實際傷害。金人若是完全置之不理,倒也無傷大雅。

  工坊城中,宋人抓緊時間休息,望樓上的人也完成了一次輪換,等待著下一次的進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