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科舉的秘密
紹興十二年,二月初一。
禮部的貢院門口,已經站滿了來自各地的學子,等待著科舉的開考。
場面比當初臨安府解試的時候,還盛大了十倍。
學子們五個一組在廣場上排著隊,等候入場。在他們身後,是許多搖旗吶喊的妓女和相士,其中就有相士張萬九。考生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並沒有家眷隨行,只有少數的富戶才有一兩個書童隨行,都遠遠地站在外面。
張萬九走到李申之面前,一副很熟絡的模樣,說道:「公子不如與老夫互相成全一次?公子想幹大事,老夫或許能襄助一二。」
老神棍回家之後仔細盤算了幾天,發現李申之是有大氣運之人,便下定決心要抱緊李申之的大腿。
若是這一次投注成功,自己這一脈的相士便能蓋過其他派系,獨霸江湖。
他是真的通過技術性推演,算出了李申之的氣運,再結合自己日常的觀察,才下定的這個決心。
對於他的示好,李申之全盤接納。
宋朝的科舉制度相當地繁瑣,可以看出朝廷是真的想選拔人才。
官府出台的一項制度到底是為了什麼,要看這項制度是如何執行的。制度制定的目的或許代表不了官府真正的態度,但是執行的尺度,一定能代表著官府的態度。
對應到一個人也是如此,不能只聽他怎麼說,還要看他怎麼做。
科舉制度真正的成熟是在宋朝。往後明清時期的科舉制度,也主要沿襲了宋朝。
入場的時候,每個學子提著一個多層木盒,裡面放著各種考試用品,還有乾糧,入門之前要被禁軍仔細檢查一番。
五個學子一組,依次入場,叫作保舉制。
這五個學子或者是同鄉,或者是同窗,解試之後相互結保,由當地的官府出具統一的文書,選其中一人為保長負責統一管理。
五個學子在保長的帶領下一路來到臨安,一起去禮部辦理科舉手續,再一起入場考試。
他們除了相互照應之外,更重要的是起到相互監督的作用。
一旦有人冒名頂替,另外四個人都有職責檢舉揭發。
若是真的有人冒名頂替,而別人沒有揭發,那麼同為一保的五個人要負連坐責任。
考試共三場,每場一天。
早上入場,晡時(約下午五點)出場,中途不許離開,吃喝拉撒全在考場裡解決。
禁軍負責監考巡視,同時還負責售賣物品。
每隔一段時間,就有禁軍士兵推著小車,仿佛火車上的售貨員一樣,出售與科舉有關的所有物品。
筆墨硯台,泡飯菜品,滷肉果乾,甚至連茶酒都有。
為什麼會有酒?或許是擔心學子們裡面有大文豪,不喝酒寫不出文章吧。
在考試進行中,若是考生對題目有疑義,可以申請監考老師進行解釋,所以當監考老師的都是德高望重,學識淵博之人。
等考試完畢交卷之後,要將考生的姓名糊住,然後統一編號收集起來。
到了這一步,還不能進入閱卷環節。
禮部會組織專門的書吏,將考生的試卷謄抄一遍,以免有人拿筆跡或者小記號來作弊。
為了防止書吏抄寫錯誤,還會再安排吏員,將謄抄以後的試卷讀一遍,另派人一邊聽一邊對照原卷看,核對無誤之後,才會將卷子統一整理之後送給閱卷官員。
閱卷官員在閱卷之時,採取多人共同閱卷的制度,每個考官待在自己獨立的房間內,互相之間無法交流。
第一個考官覺得一份卷子答得不錯,可以錄取,便會傳到下一個考官那裡。
當所有考官都認為可以錄取,才會將卷子送到主考官那裡。
主考官一般不會黜落卷子,主要負責給卷子排名次。
當然,主考官若是發現答題質量特別差的,也有權直接黜落。
整個一套流程下來,幾乎沒有作弊的空間。
強如前丞相秦檜想作弊,也只得拿一句詩句當暗號,然後買通所有考官。
丞相想要作弊尚且如此艱難,普通人更是毫無辦法。
原本李申之參加科舉最大的依仗就是那句詩句,通過竊用秦檜給自家子弟的暗號來取巧中第。
現在秦檜死了,這個暗號自然也不能用了。
不過也不必擔心,李申之將幾個大文豪的稿子洗出了好幾篇範文,足夠應付了。
科舉的整套流程非常複雜。
所動用的官員、吏員、禁軍也十分龐雜。
如此複雜的流程,如此不計成本的制度實施,都是為了保證科舉的公平性。
從宋朝的科舉制度可以看出,朝廷是真的想要選拔一批人才出來。
有宋一朝,與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確可以當做一條國策,而不是隨便說說。因為宋朝做到了。
只不過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這條路有其自身的弊端。
用現在的話來說,士大夫階層有其天生的弱點,在國家危亡的關鍵時刻,他們空有意氣和口號,卻無法拿出切實可行的措施,甚至互相之間還攻擊詆毀,號稱內鬥內行,外戰外行。
在救國圖存這件事情上,一點都不專業。
李申之想要改變這樣的狀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現在他得先考中科舉。
李申之提著自己的食盒走進了考場,同款的食盒還有好幾十個,這是李申之專門為家境貧寒的學子們準備的。
還是前幾日在府學裡辦手續的時候,李申之發現有的學子悄悄地把李申之送去的蛋糕和滷肉藏了起來,細問之下才知道,原來是給科舉上考場準備的。
考場裡售賣的食物太貴,是市價的十倍有餘,貧寒考生自然捨不得買。
但是中午不吃飽又怕下午考不好,才悄悄把李申之送來的美食晾乾收藏起來,留給考試的時候吃。
李申之得知這個情況之後,專門給他們製作了「科舉套餐」。
一個竹製的食盒,裡面放著兩套常用的文具,一套考試一套備用。除此之外,還有一罈子茶水,和一斤「壓縮餅乾」。
這個壓縮餅乾是李申之開發出來的「軍糧」,製造方法很簡單,就是將各種糧食混雜在一起炒熟,然後用球磨機磨成粉末,再混雜上食鹽,熟油,雞蛋干,蔬菜乾等亂七八糟一大堆配料,放到模子裡用重物壓制,最後烤乾防腐。
李申之嘗了嘗,味道還不錯,就是吃起來有點干。
既然是乾糧,當然越干越好,方便攜帶。
吃的時候只要撬下一塊,泡到水裡化開,便是一碗又香又解飢油茶。
李申之在這個時候把壓縮餅乾拿出來,就是想親自沉浸式地體驗一下這種乾糧。
可以預見,在不久的將來,他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以吃這種乾糧為主。
同時將這種乾糧分發給同窗們品嘗,也是想在口感和配方上進行一些調整,以達到最佳效果。
結果受到了一致好評,不需要調整。
在李申之不計成本的配方要求之下,壓縮餅乾裡面添加了大量的油脂,且壓縮得非常緻密,能量非常之高。
巴掌大一塊就有一斤多重,足夠一個成年男子一天的能量消耗。
即便是行軍打仗之時,兩塊三斤重的壓縮餅乾,也勉強夠一人一天的消耗。
當岳雲和張憲第一次吃到這種壓縮餅乾的時候,二話不說,直接去了李家的莊園,他們要看看這玩意到底是怎麼做出來的。
如果能推廣開來,便能極大地降低對輜重的依賴,對於岳家軍來說簡直是如虎添翼。
然而等他們回來的時候,一個個地卻垂頭喪氣,因為成本太高了。
這樣的一斤壓縮餅乾,其成本超過了五斤糧食。若是全軍配備,對後勤的要求太高,於是張憲便失去了興致。
岳雲不同,他帶領的是特種兵部隊,若是在突襲敵人的時候能以這種壓縮餅乾作為乾糧,就能極大地提升奔襲的距離,以及單兵作戰的續航能力。
雖然無法大規模的鋪開使用,但是用在特殊時期,能有奇效。
唯一的問題就是,這種餅乾吃得時間長了會膩,於是乎李申之開發出了許多種口味出來。
……
化開一碗油茶喝下,科舉考試開始了。
從禁軍士兵那裡買來了一碗開水,沖泡的油茶讓李申之感覺胃裡暖暖的,這一塊餅乾裡面有專門為他添加的姜粉,在寒冷中最是禦寒。
若不是對考生的座次保密,他都想給所有臨安府學的學子都買一壺熱水。
第一天考試的科目是本經,也就是默寫。
這一科目堪稱真正的「會者不難,難者不會」。
只要是從小四書五經正兒八經地一路學過來的人,基本上都能拿到滿分。而那些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只會背幾句「子曰」的人,往往都被卡在了這一關。
默寫的題目不像策論,不會寫還能瞎編,因為每一個題都有唯一的答案。
在這場考試裡面,不會寫的題目最好空下來,甚至於拿不準的題目也最好不要寫。萬一自己寫出的答案與參考答案相去甚遠,說不定會被主考官直接黜落。
曾幾何時看過一檔選秀節目,裡面的一位選手做一道填空題:古道西風瘦(?),那名選手填了個「驢」。把時為評委的余秋雨氣得拍桌子怒斥。
既然都是這種水平的選手,何必去請余秋雨呢?這不是侮辱人麼。
科舉考試的閱卷不比後世的電腦閱卷,不會答的題蒙一個,興許還能蒙對了。
若是有考生在科舉試卷上真的寫出類似於「古道西風瘦驢」樣的答案,這完全是在侮辱主考官。
侮辱主考官的下場很簡單,落第。
看似最簡單的一科目,往往成了區分度最大的科目,將那些渾水摸魚的人全都清理了出去。
好在李申之的記憶中有不少存貨,足以應付這一科目。
第二天考政論。這一科對於有心的學子來說,基本上也沒什麼難度。
一個時代的政治方略都有脈可循,只要稍微用心就能摸住其中要點。即便是自己摸不准,滿大街的教輔材料買上幾分,也能分析個八九不離十。
若是平時寫文章下過一些功夫,攢一篇合格的文章出來一點都不難。
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了「唐宋八大家」之說。
因為「唐宋八大家」全都是寫政論文的高手,他們的文章就是範文。
其中尤其以蘇軾的文章最為出眾。
自蘇軾之後,朝堂上的人不論新黨舊黨,不論治學若何,政念怎樣,全都喜歡學習三蘇(蘇洵、蘇軾、蘇轍)的文章。科舉界更是流傳著「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的說法。
如果能熟練掌握蘇軾的文章,那就能吃得上羊肉。如果不練熟蘇軾的文章,只能吃菜羹。
坊市之間,蘇軾的文集也是賣得最好的。
對於李申之來說,第二天的考試也沒什麼難度。
朝堂上的政局跟他有著莫大的關係,對於政策脈絡的把握,他比趙構都要清晰。
作為官府的總代表,趙構的總思路是偏安躺平,但是卻不能說出來,需要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自己實現躺平的目的,至少也要是諸如休養生息之類的說辭才行。
而李申之,就是那個繼秦檜之後幫他找說辭的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李申之反而是那個制定政策的人。
讓制定政策的人來寫政論,恐怕沒有人能比他寫得更好了。
第三天考策論,也就是對時務的對策。
對策多得是,李申之肚子裡最不缺的就是對策,他缺的是文采。
好在有幾個大文豪的稿子,題目也沒有超出他們預料的範圍,李申之寫起來筆走龍蛇,酣暢淋漓。
因為準備得很充分,考試的時候從來沒有這麼爽過。
看來小鎮做題家的思維,同樣適合科舉考試。
這次考試完了之後,半個月後還有一次科舉考試,算是這次考試的補充。
尋常來說,如果考生與考官沾親帶故,就需要迴避當場的科舉。
但是因為這個原因讓考生等三年,不利於人才選拔,所以官府專門出台了「別頭試」的制度,也就是針對這些人專門再組織一場考試。
反正科舉考試是按比例錄取人,也不會存在兩套不同的卷子無法比較分數的問題。
這一次除了需要避嫌的考生外,還有一些來不及趕到臨安的學子,官家開恩,讓他們一起參加別頭試。
等到兩次考試全都完畢之後,才會統一放榜,進行殿試。
就科舉考試來說,宋代還有一些別的規定,比如太學生有專門的保送名額,比如對官員和皇室子弟還有專門的鎖廳試,林林總總不一而足。
唯獨每三年一次的省試,才是最隆重,含金量最高的考試。
因為這是士大夫參加的考試,是選拔與官家共治天下的士大夫的考試,也唯有省試的狀元,才是真正的狀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