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功告成(準備上架,萌新作者求讀者大佬們支持一波~~)
當宋使還沉浸在和議條款全部達成的歡樂中時,完顏宗弼跟他們玩起了黑色幽默。
歸還三聖。
三聖就是: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再加上趙構的生母韋太后。
按照地攤文學的理論,趙構之所以不願意收復故土,是因為擔心宋徽宗和宋欽宗回來搶他的皇位。
而事實上,宋徽宗趙佶已經死了有五六年,早已化作一堆枯骨,不會對趙構產生任何威脅。
韋太后是趙構的生母,不僅不會爭兒子的皇位,而是會力挺自己的兒子。至於說太后與皇帝爭權的這種宮斗戲碼,更加不可能出現,因為韋太后沒有自己的基本盤。
凡事能與皇帝爭權的太后,首先都是一個強勢的皇后,等皇帝駕崩之後趁勢奪權,架空皇帝。從來沒有一個外來的太后能搶了現任皇帝權勢之人。
至於宋欽宗趙桓,大軟蛋一個,當年在開封城裡就哭著喊著不想接宋徽宗趙佶的班,還指望他能搶了趙構的皇位?
就算趙桓有心搶回皇位,他也同樣沒有自己的基本盤。北宋滅亡已有十幾年,人都換了一代了。大宋政治架構早已經歷了數次大洗牌,南宋政府的文臣武將全都是趙構提拔任命的,這些人跟趙桓沒有半點情分,更不會有人助他奪取皇位。
再說,此時此刻,趙構還是一副勵精圖治的中興聖主人設,反觀趙桓的人設是昏庸的亡國之君,路該怎麼走,大家心裡都有一桿秤。
加之韋太后與宋高宗兩個人在皇室中聯手,趙桓更加不是對手。
其實趙桓自己也有給趙構捎信,只求九哥給一個閒職養老。
而趙構不願意迎回趙桓,並不是擔心宋欽宗會搶他的皇位,而是他們之間的另外一段淵源。
能在亂世之中走穩半壁江山的主,豈是善於之輩?
趙構恨趙桓,是因為當初趙構出使金國的期間,趙桓主動襲擊了金軍。
趙構是代表北宋去大金陣營里和談,人還在金營里住著,這邊趙桓代表的北宋就跟金軍幹了起來,這完全是不把趙構當自己人啊。
得虧金國那時候的領導人一時心軟,趙構才算是逃了過一劫,到後來甚至需要神話傳說「崔府君泥馬渡康王」,才逃出生天。
也正是這一次逃亡,趙構沒有再回開封,而是留在了應天府。等到天下局勢大變,北宋亡國,趙構才在亂局之中繼承大統,開創了南宋的局面。
如此說來,倒也算是因禍得福。
書歸正傳,不論怎麼說,宋使不希望讓趙桓回國的。
即便趙桓對皇位沒有威脅,那麼趙構為了穩定大局,也不會刻意地為難趙桓。讓趙桓當一個富裕的太平王爺,同樣也是趙構所不能容忍的。
「不可!」趙士褭驚呼。
完顏宗弼玩味地笑道:「怎麼?你們不同意了?那和談可就沒辦法進行了。」
這次是宋使提出了反對意見,辜負了金國的盛情,於情於理都說不過去。
我大金索取二十五萬的歲幣,你宋國給了四十萬,我接受了。大家都會說你大宋仗義,說我大金太貪婪。
現在你索要二聖,我給你三聖,你要拒絕嗎?就這麼急著要倒我大金的人設嗎?
我大金堅決不會同意。
完顏宗弼終於體會到了,站在道德制高點是多麼地爽,可以隨便地抨擊對手。明明自己沾了光,卻依然可以假裝一副吃了大虧的樣子。
李申之趕緊示意趙士褭閉嘴,說道:「大宗正的意思是,不可過於草率。」
又朝著趙士褭和趙瑗暗示了眼神,李申之繼續說道:「送還我朝三聖不是小事,具體該如何送還,何時送還,還需要細細商量,都元帥覺得呢?」
完顏宗弼當然知道宋人的花花腸子,他就是想故意放了宋欽宗趙桓,故意噁心趙構一把。
若是這趙桓能在宋國里掀起點風浪,那更是再好不過。
見宋人答應下來,完顏宗弼也擔心和談條款再生枝節,說道:「既然如此,那就暫且這麼定下。和議的條款已經討論了一遍,不知宋使還有沒有什麼要補充的?」
和議之事,往往都是先商量一個大的方向,簽訂一份協議,然後再具體討論實際操作的細節,簽訂補充協議。
按照宋金的和議過程,大方向早已確定,這次是來敲定細節來著。
誰知李申之硬是憑藉一己之力,把大方向都給改了許多,順帶著細節也敲定了不少。
和議未敲定的細節只有三條,一條是歲貢的交付地點,一條是榷場開放位置,一條是三聖送還的時間以及方式。
按照之前商量的意向,歲貢的交付地點設在泗州,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安徽淮北。每年大宋方面把歲貢送到泗州,由金人在這裡清點之後接收。
李申之雖然憑藉出神入化的槓術,收回了應天府,但是在應天府南面的泗州依然劃給了金國,使得宋國和金國的領土呈現出犬牙交錯的態勢。
所以,泗州可以繼續作為大宋交付歲貢的場所。
至於榷場的開放就更好說了。
在歷史上,宋金之間先後在宋境的盱眙軍(今江蘇盱眙)、光州(今河南潢川),安豐軍花靨鎮(今安徽壽縣西北)、棗陽(今湖北棗陽)以及金境的泗州(今江蘇境內)、壽州(今安徽鳳台)、蔡州(今河南汝南)、唐州(今河南唐縣)、鄧州(今河南鄧州)、潁州(今安徽阜陽)、息州(今河南息縣)、鳳翔府(今陝西鳳翔)、秦州(今甘肅天水)、鞏州(今甘肅隴西)、洮州(今甘肅臨潭)等地設立榷場。
拿出地圖一看,基本上從東到西,每一個城市裡都有榷場。
宋使的意見也很簡單,金人想在哪裡設榷場,就在哪裡設榷場。不怕你設的多,就怕你設的少。
榷場是中原王朝通過經濟制裁遊牧民族的手段,現在的大宋恨不得跪舔金國,哪裡還會在乎這些制裁金人的手段。
至於最後一條就更簡單了。宋國作為華夏正統,文明古國的名號可不是胡亂說說的。任何一項涉及到禮儀的東西,都能找到相關的操作規範去執行。
到時候只需要讓禮部找出一套規範,再設計一套宋金都能接受的流程去執行便好。
能達到這樣的談判成果,李申之自然是十分滿意,發自內心地高興道:「我大宋沒有什麼需要補充的,若是都元帥還有什麼對我大宋感興趣的地方,儘管提出來便是,下官能決斷的就在此決斷,決斷不了的,自當回國之後稟明官家,給都元帥一個滿意的答案。」
「哈哈哈……」完顏宗弼對宋使的態度很受用,笑道:「你小子啊,老夫對你這百十斤肉感興趣,有沒有興趣當我大金的女婿?」
李申之還沒答話,已經感到腰間夾了一隻小肉鉗子,尷尬地一笑,說道:「下官福緣淺薄,怕是無福消受。」
「哈哈……」
眾人再次領略到了宋使「慫」的一面。
照草原人的風格,此時要麼痛快地接受金兀朮的邀請,趁勢娶個女真公主回去。要麼就明言自己有了心上人,拒絕了便是。
像李申之這樣,想接受又不敢,想拒絕又這麼委婉,當真是沒骨氣啊。
說實話,李申之是挺想答應的,這可是「洋妞」啊,上輩子都沒嘗過的滋味。回頭無奈地看了一眼金兒,這丫頭一定是拿了童瑜的賄賂,不讓自己在開封沾花惹草。
李申之心中暗暗發誓,等老子日後發達了,一定要集齊全球各地的美人,達成大滿貫成就。
和談進行到這個程度,完顏宗弼也很滿意,高舉酒杯:「飲勝!」
「飲勝!」
「飲勝!」
使者們也都鬆了一口氣。宋金之間的交鋒,對於他們來說就是神仙打架,現在兩個神仙和好了,他們也終於可以愉快地吃吃喝喝。
不料,從完顏亮那裡卻傳出了一道不合時宜的聲音:「既然條款談得差不多了,咱們就表個態吧,幾人同意幾人反對,我也好向陛下稟報。」
完顏宗弼眉頭一皺,心中非常不爽。
可還沒等他發難,就有大金貴族舉手示意:「我同意。」
「我也同意!」
「同意!」
「我也同意!」
金國貴族紛紛表態,呼呼啦啦地一大半表示了同意,才忽然發現完顏宗弼還沒表態。
看到完顏宗弼黑著的臉,剩下還沒有表態的人收回了正要舉起的手,兀自心驚不已。
完顏宗弼沉默了片刻,說道:「那便如實上報吧,我同意。」
金國的政治制度依然保留了草原遊牧部落的傳統:貴族議會制。
歷史上的草原政權,諸如匈奴、契丹、女真,雖然稱之為某某民族,其實並不是單一民族的集合體,而是多個部落集合而成。
每個部落出一個代表,聚在一起組成一個類似議會的權力機構,由一個大統領總領全局。每遇到重大事項決策之前,都需要這些貴族們投票。
完顏亮突然補的這一刀,一則是想要示好宋人,將和議的事項落實到位;二則也是想要殺一殺完顏宗弼的威風。
金人貴族們也看到了風向標的改變。宋金之間從戰爭走向了和平,對武將的倚重變得不那麼重。
像完顏宗弼這種憑藉軍功起家之人,必然會逐漸受到冷落,甚至會受到金主完顏亶的猜忌。
岳飛的下場,未必不是金兀朮的未來。
正事談完了,眾人終於可以開懷暢飲,開始了自由交際階段。
大家相互之間敬著酒,吹著牛皮,好一副群情熱烈的氣氛。
這其中,就有人專程來拜訪宋使。
來人是留在開封的漢人,長得肥頭大耳,一副油滑的模樣,走到趙士褭身邊,先恭敬地作了個揖:「小民見過大宗正。」
趙士褭頷首示意,隨即感覺不妥,也跟著拱了拱手。
他在漢人面前當慣了大爺,突然認識到眼前這個漢人乃是金國的漢人。能出席在宴會之上,必然是有些身份,自然不敢怠慢。
那漢人只是行了個見面禮,然後又走到了李申之的身邊:「這位便是李公子吧?小民久仰了。」
他真正想要拜訪的人是李申之,只不過身為一個資深漢人,知道基本的禮數,是以先去拜訪了趙士褭。
李申之不摸對方深淺,問道:「不敢當不敢當,請問擱下是?」
那漢人說道:「小民姓童,開了間酒鋪子,街坊鄰居們都喚小民童三郎。」
「原來是童掌柜!」李申之打起了精神,心想此人不會跟童瑜有什麼關係吧,問道:「不知童掌柜有何指教?」
童三郎說道:「小民有個不情之請,還望李公子能行個方便。日後李公子若是在開封府遇到了麻煩,小民有些門路,也能幫著斡旋一二。」
看樣子,這個童掌柜在開封頗有點人緣,能辦不少事。再看他為人,一副見利忘義的樣子,倒也是個可用之人,且看看他有什麼打算,李申之問道:「本使人微言輕,只怕幫不上童掌柜的大忙。」
「不會,不會……此事李公子一定說了能算。」那童三郎連忙擺手,兩隻眼睛笑著眯成了一條線:「小民斗膽,想請公子將那『胡虜血』在開封的生意,全都交給小民來打理。」
「嘶……」李申之倒吸一口涼氣,這話說得,我很心動啊。
早在胡虜血剛剛出爐的時候,他就知道此酒定能風靡全球,迅速打開北方市場。也正是基於這樣的判斷,他才捨得大方地把釀酒的秘方和設備全都送給楊沂中。
面對日後即將形成的巨大市場,楊沂中一個人根本吃不下。
眼前的這個童三郎,一看就是個純粹的商人,把胡虜血的生意交給他,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李申之說道:「若胡虜血的售賣只在你我二人之間,我倒是可以答應你。」
言下之意,是說萬一有金國貴族或者宋人官宦橫插進來,他李申之可抵擋不住。
童三郎說道:「公子放心。金人這邊交給我,宋人那廂還請公子想想辦法。若是實在事不可為,童某絕不責怪公子。」
擬定了風險條款,李申之問道:「那價格?」
童三郎輕輕拍了拍案幾,說道:「價格公子定,你說多少就是多少。」
李申之一愣,隨即明白了其中的道道。不管李申之賣多少,對童三郎來說都是進價。進價越高,售價跟著漲便是。
李申之又問道:「那每年的交易量……」
童三郎臉上的笑容愈甚:「公子有多少,童某收多少。」
「成交!」
「乾杯!」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