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保命
之前的談判,無非都是些利益上的爭論,多一點少一點都無所謂。
在宋使刻意的退讓之下,金人獲得了比自己想像中還要多的利益,大家都很滿意。
接下來的籌碼,才是雙方的核心利益。
完顏宗弼捻著下頜的鬍鬚,說道:「之前你宋國無端地挑起與我大金的爭端,對那些首惡之人,該如何懲治啊?」
宋人這邊心中一陣噁心,明明是你金兀朮單方面撕毀和約,大舉南侵,怎麼反倒要污衊大宋無端挑起爭端呢?
噁心歸噁心,話卻沒辦法說出來。
面對這種顛倒黑白的指責,李申之假裝沒聽懂,問道:「請問都元帥,哪些人是首惡之人呢?」
完顏宗弼心中暗罵宋使不識抬舉,卻又不得不開口解釋:「就是你們那幾個能打仗的人,岳飛,韓世忠,吳璘,劉琦,張俊這幾個,你們打算怎麼處置?」
金兀朮果然是知兵之人,隨便列舉了幾個人,就是按照戰力強弱排的順序,南宋中興四將他的名單里就有三個。岳飛與韓世忠自不必說,論戰力論軍功,都當之無愧。完顏宗弼將張俊排在了最後,他也知道張俊地位雖高,但是打仗卻很拉胯,列舉出來純粹是為了湊數。
還有一個劉光世根本都懶得列舉,因為這傢伙就像是東北易幟的首領一樣,只是繼承了個好家業罷了,自己狗屁能力沒有就混了個名將的稱號。
李申之晃了晃腦袋,說道:「都元帥此言差矣。這些人都是我大宋的功臣良將,怎能算是首惡之人呢?」
大庭廣眾之下,是講道理的地方。只要李申之的道理能說通,那麼金國想要殺掉這些功臣良將就沒道理。
完顏宗弼臉色一黑,威脅道:「你們不處置這些人,難倒不怕我大金的兵鋒嗎?」
此言一出,宴會氣氛為之一緊。這幾十年來,大金滅遼亡宋,兵鋒所指,所向披靡,沒有人不怕。
一眾使者仿佛鵪鶉一般不敢吭氣,生怕金國的怒火撒到自己身上。
反觀李申之,假裝沒看到完顏宗弼黑下來的臉色,自顧自地繼續說道:「怕,當然怕了!」
李申之一副慫包的模樣,果然不出眾人所料,但他接下來的話,卻讓人瞠目結舌:「不僅我怕,我大宋在仙人關、和尚原、黃天盪、順昌府、朱仙鎮的軍民,全都怕得要死,生怕大金的鐵騎再來。」
李申之自顧自地說著,絲毫不在意整個宴會之上可怕的寂靜,落針可聞。
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生怕搞出一點點的動靜,恨不得把跳動的心臟都給按住,不讓發出聲響。
宋使所說的這幾個地方,都是金國在與宋人交戰之中,金人打了大敗仗的地方。
好巧不巧地,這幾場敗仗,金兀朮都是主帥。
朱仙鎮是岳飛第四次北伐的終點,金兀朮被打得左支右絀,毫無招架之力。若不是宋人自己坑自己,現在的金人恐怕早已退出關外了。
仙人關與和尚原是吳玠與吳璘兄弟讓金人撞得頭破血流的地方,金人在這裡扔下了不知多少屍體,不得寸進一步,最終鎩羽而歸。
黃天盪中韓世忠差點活捉金兀朮,要不是宋人出了內奸,外加金兀朮的果決,早已全軍覆沒在黃天盪。
順昌府里劉琦第一次率領宋軍在野戰中以少勝多,戰勝金兵。此戰的戰果雖然不算太大,但是其意義絕對是劃時代的第一次。在這一戰中,金軍可謂是拿出了最強的戰力,鐵浮屠、拐子馬悉數上陣,兵力也占據絕對優勢,又是騎兵最擅長的平原野戰,結果輸給了宋軍。
以往的宋人對金人的勝利,要麼依仗城防優勢,要麼憑藉地形的便利,要麼是主帥機智過人,通過調兵遣將形成了對金人的局部優勢取得勝利。
但要說到雙方拿出自己最擅長的戰鬥手段,在平原開闊地正面硬扛,在野戰中殲滅金軍,劉琦的順昌府大捷是第一次。
這一戰的意義甚至超過了長城、平型關、台兒莊的總和,直接打破了金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極大地鼓舞了大宋軍民抗金的信心。
李申之說完,宋使這邊的人不自覺地挺起了胸膛,一股揚眉吐氣的感覺油然而生。
將金兀朮的幾場主要敗績拿出來說事兒,要是李申之說的這幾個地點不是故意找茬,鬼都不信。
挑釁,這就是赤果果的挑釁,偏那宋使還一副人傻錢多的樣子,又慫又蠢的樣子。
接下來,就看金國這邊的正主,完顏宗弼如何應對。
「哼!」完顏宗弼不屑地一笑,說道:「聽你這意思,是不打算和議了?」
李申之心中稍定,說道:「都元帥這是哪裡話,下官可從來沒有說不打算和議之話。下官只是想為我大宋的忠臣良將辯解一二,希望都元帥莫要苦苦相逼。」
李申之故意將「忠臣良將」說得很重,表明了不可能殺掉自家大將的態度。
說起來還得感謝完顏宗弼,是他把幾個將領的名字放在一起說。
李申之沒有單獨指那個武將是忠臣良將,而是指的所有人。這樣一來,如果能說服金人不殺武將,那麼所有武將都不會殺。既然要殺,那麼所有武將都得殺掉。將這些人捆綁在一起之後,想要殺掉他們的難度便會變得更大。
完顏宗弼暗暗覺得自己失策了。他將這幾個名字放在一起,是想要漫天要價,等著大宋這邊就地還價。先威脅宋使要殺你許多武將才能議和,然後宋使一慫,雙方討價還價之後,商定只殺一個武將,這樣一來就能順理成章地搞死岳飛。
沒想到宋使不按套路出牌,壓根不跟他討價還價,一口氣把價格給說死了。不光說死了,還反將了自己一軍。
這樣的態度也只能在宴會之上來說。當這各國使者的面,金國不可能逼著大宋殺自己的忠臣。
若是岳飛是個大奸臣,金國逼著宋使殺掉他,那也算是宗主國替自己的附屬國主持公道。
可若是宗主國逼著附屬國殺掉自己的忠臣,那麼這個宗主國不跟也罷。
完顏宗弼舉辦這場宴會的目的,是想要威服四夷。
既然要威服四夷,一定要以德為先。至少要表面上以德為先。宗主國若是拋棄了道德底線,那麼他的朝拜體系很快就會崩塌,金國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威望也會瞬間倒塌。
各個附屬國雖然不會立馬反叛,但那只是屈服於金國的武力威脅之下,隨時都會反叛。
這種場合最能發揮出縱橫家辯才的重要性。
誰能把場面上的漂亮話說得有利於自己,那麼就能站住腳。雖然改變不了大局,但是在小細節上卻能撈到許多的好處。
殺不殺岳飛,對於李申之重要,對於金國來說也很重要。要不然完顏宗弼不會苦心孤詣地拿出許多籌碼來威脅南宋,必除岳飛而後快。
可李申之卻劍走偏鋒,把殺岳飛與一項更加重要的利益擺在了完顏宗弼面前。
殺岳飛,和周邊各小國家的向背之心,將這兩項利益放在一起,完顏宗弼不得不認真權衡一番。
在南宋這邊,雖然有許多將領都在對金戰場上取得過勝利,諸如韓世忠的黃天盪,吳玠吳璘兄弟的仙人關,劉琦的順昌府,但這些都是防禦戰的勝利。
真正在對金進攻戰爭中取得勝利的,只有岳飛一個。
之前的宋金戰爭格局,往往都是金軍發起進攻,一路高歌猛進,走到某一處節點,遇到一名南宋優秀的將領,打了一場敗仗,然後撤退。
雖然敗了,但是金軍在一路之上搶夠了,也殺夠了,依然是賺錢的買賣。
只有岳飛,從湖北出發,一路高歌猛進地將戰線推到了開封府,若不是趙構的十八道撤軍的金牌令,或許岳飛已經攻到了幽州城下。
雖然最後金軍贏了,仗卻是打賠了。
金人不怕宋人的防守悍將,大不了不去打就是了。
卻對岳飛這種進攻能力爆表的戰略型將領非常忌憚,這傢伙發起瘋來,鬼知道能不能一口氣推到黃龍府。
正是基於這種忌憚,金國不停地給趙構和秦檜施壓,一定要殺掉岳飛。
岳飛在臨安被關押一個月還沒有行刑,未必沒有趙構猶豫的因素。
而現在,李申之在宴會之上給完顏宗弼出了個難題。
想要強行讓宋國殺掉岳飛,金國就要背上一個陷害忠良的「罵名」,必然導致金國的威信大大降低,進而難以統御周邊其他國家。
小弟投靠大哥,自然要投靠一個講義氣的大哥。若是大哥人品敗壞,誰又敢去投靠他呢?
完顏宗弼思慮再三,覺得殺岳飛好像也沒有那麼迫切了。
去年岳飛北伐的時候,聲勢那麼浩大,最後還不是被趙構一紙命令給召回了?
只要拿捏住趙構,就相當於是捏住了大宋的卵子,想怎麼折騰就能怎麼折騰。只要趙構足夠聽話,岳飛不殺也罷。
然而,完顏宗弼依然沒有輕易放過他們的打算,說道:「他們殺傷我金兵無數,死罪可免,活罪難逃。不管怎麼說,你們宋國得拿出個章程來。」
死刑變成了活刑,性質仿佛就沒有那麼惡劣,大家也都更容易接受。
若是李申之現在再抗議,反倒顯得宋使不知進退。
談判進行到這裡,趙士褭已經心中大定,主要目標基本上完成,於是換了個稍微舒服點的姿勢,緩解一下緊張的情緒。
哪知李申之的一句話,又將氣氛拉到了緊張的極致。
「難倒都元帥還不知道嗎?岳帥已經被投入大理寺詔獄,估摸著能判個兩三年的流刑,韓帥已經辭去了樞密副使,現在賦閒在家。張太尉剛剛辭官不做,打算在家裡當個富家翁。至於劉琦將軍,吳璘將軍,下官暫時不知他們的安排。我大宋將軍中大將貶了三個,總得留兩個會打仗的人吧,要不然萬一國內有個叛亂,亦或是外敵入侵,我大宋豈不是面臨亡國之險?」
李申之不緊不慢地說著,眾人聽了紛紛點頭。
貶官流放,確實是一個好辦法。只要大金不對我大宋動武,那麼這幾個武將就會被流放至死。一旦大金動武,這些流放的武將便會立馬得到啟用,投入到偉大的抗金事業中。
至於為什麼還留著吳璘與劉琦在軍中,正如李申之所述,總得給大宋留幾個會打仗的人吧,要不然隨便一個風吹草動,大宋就該亡國了。
合情合理。
緊接著,李申之又說道:「不過,下官倒是要問問,大金上國打算何時放歸我國的二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