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老闆說的比唱得好聽,聽在別人耳朵里,就有些發虛。
啥意思?
你想拯救文藝電影市場?
你憑啥?
隨著好萊塢商業電影風靡全球,文藝片變得越來越小眾。尤其後來又出現了電視劇、遊戲機等更多的娛樂選項,文藝片的生存就更難了。
這都是困擾著全球每一個獨立電影人的幾十年的難題了。
你說解決就能解決?
根本沒幾個人信。
有人就提出來了,「是靠著新出來的流媒體嗎?奈飛嗎?」
周不器笑道:「對,網際網路就是解決方案。」
有人就提出了一個很尖銳又困擾了整個行業的問題,質問道:「流媒體的電影,還是電影嗎?」
馬上就有人跟風,「二十年前,美國人也搞出來了電視電影的新花樣。電視電影真的是電影嗎?我相信每一個電影人都不答應!」
所謂的電視電影,主要就是HBO搞出來的。
找一個團隊,拍一個電影。
這電影也不去院線里上映,在HBO的頻道里獨家播出。
就是專供電視的一類電影。
可是這種電影根本上不得台面,沒法拿到各大主流電影節上參與評選,在行業里被歸類為「電視劇」的範疇。
流媒體電影,跟電視電影又能有多大的區別?
接下來又有人開口了,「只有在電影院裡上映的電影,才是電影!」
周不器其實對這種老派的電影觀完全不贊同。🎉💢 ❻➈𝐬ĤùⓍ.¢όΜ ♕🎅
憑啥只有電影院裡的才叫電影?
前世,他看過上千部電影,絕大部分都是在網際網路上看的,觀影效果甚至比在電影院裡更好。很多有深度的電影,每一句台詞都值得反覆揣摩。在電影院裡,劇情在不間斷的推進,完全不給人留下思考的空間。
在網際網路上看電影就不一樣了。
看到複雜的地方,可以暫停。
沒看明白,可以後退過去再看一遍。甚至一些精彩場面,比如《阿黛爾的生活》里的那十幾分鐘的拍案叫絕的床戲,可以來來回回、反反覆覆地觀看。
電影院裡可沒有這樣的優勢。
在周不器看來,看商業大片一定要去電影院,只有電影院才能提供最好的視聽感受,體會到商業大片給人帶來的感官刺激;
可如果是看文藝片,一定要通過電腦在網際網路上觀看,只有關起門安靜下來,放空了一切沒有了外界干擾之後,思想才能跟著電影的主題去一起升華,去感受導演傳遞出來的人文精神。
不過,周不器沒法跟這些電影人講道理。
對他們這些人來說,電影在電影院裡上映,就像是一種儀式。就像結婚似的,本來只要領個證就是結婚了,一定得辦個婚禮才算是結婚。
周不器笑著說:「這裡可能有一些誤解,流媒體和電影院,根本不矛盾。流媒體取代的是電影生態里院線之後的那部分。不需要找渠道去製作DVD銷售了,也不需要想辦法去推廣到一些付費點播頻道了,也不用向電視轉播方推薦了。像奈飛這樣的流媒體平台,把所有的這些後續問題都解決了。」
頓了一下,周不器接著說:「電影製作出來之後,可以按照既定的流程去電影院裡上映。🎄🐼 ➅9s卄ùx.ČόM 😾🐟等電影下線了,就由流媒體平台來接住後續所有的流程。」
史匹柏站出來說了一句公道話,「不管是商業片還是文藝片,最重要的是收回成本。」
周不器道:「對,收回成本。文藝片之所以會面臨生存困境,就是因為有投資沒回報,多少優秀的電影項目,都因為收益風險拿不到啟動資金而擱置,這對電影行業來說,會是重大的損失。」
史匹柏道:「其實還有更令人痛心的事。」
「哦?」
「很多優秀的作品,因為要考慮市場效益,要不得不修改劇情甚至更換演員,很多製片人會把電影剪輯的面目全非,完全失去了導演所要表達的意思。商業電影這樣做是有道理的,用同樣的方法對待藝術片,這是對藝術的褻瀆。」
「有道理!」
周不器完全認同史匹柏的說法。
而這也說到了每一個電影人的心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藝術審美和創作理念。
可是很多時候,出於生存和收益的考慮,電影人都不得不調整自己的作品。尤其在面對渠道商的時候,往往要連同剪輯權一起交出去。
比如日本的電影大師宮崎駿,曾經就對哈維·韋恩斯坦寄了一把武士刀,明確的告訴他,你要是敢剪輯我的電影,我一刀砍了你!
可是絕大多數的電影人面對強勢的渠道商,都完全沒有反抗的能力,眼睜睜看著自己心愛的作品被他們任意的切割、剪輯,面目全非。
當然也有成功的。
比如老謀子的《英雄》,就是因為被哈維·韋恩斯坦的一通剪輯,更符合了北美市場的審美,才火爆大賣,成為最受歡迎的華語電影。
周不器道:「我認為,應該給予每一位藝術家充分的尊重,尤其是歐洲的先鋒主義電影,一定要原汁原味的予以保留。所以,我想把這兩件事同時解決。第一,讓藝術片不再受到商業的困擾;第二,讓藝術片可以充分的展現自我,渠道方不應該擁有電影的剪輯權。我的答案,就是網際網路的流媒體平台。」
一個法國導演笑著說:「如果真能這樣,歐洲電影就真的有救了。」
周不器道:「一定有辦法,我們不能看著電影藝術就此凋敝,紫微星環球有這個責任和義務,為電影產業的長久發展作出一些貢獻。今天中午我還跟奧朗德總統先生進行了會談,說起了法國電影。我很明確的告訴他,紫微星環球計劃每年投資10部左右的法國文藝片,並且給予導演最大的獨立創作權。流媒體是會員制,跟過去的渠道銷售邏輯完全不同。對於藝術電影,我們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歐美的這些政客,承諾啥的都跟放屁一樣。
覺悟好了,就履行。
奧朗德下台了,拒不履行也無所謂。
就說那個承諾給奧朗德的,下一任總統無效。
相比之下,國內的體制就有著很大的延續性,要是跟最高層做出了一些承諾,然後像屁似的過幾年就忘在腦後了拿他們當傻子後,那你就真成傻子了。
像奈飛這樣的流媒體,最重要的就是內容,是網際網路流量玩法下的內容。
要不斷地有新片。
而且要推廣到全世界,就需要有各種不同語言的內容去迎合當地的需求。不管是法國片、德國片,還是義大利片、西班牙片,統統都可以要。
這些歐洲國家的電影,最大的看點和流量熱點,還真是就藝術片。
看商業片,都去看好萊塢了。
本土的商業片,真是沒啥炒作的地方,就帶不來太大的流量。
相比之下,歐洲的藝術片才是全世界的共識。
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尺度大。
《阿黛爾的生活》里的阿黛爾小姐,在拍這部電影的時候才剛剛年滿18歲,就被電影導演以藝術的理由給忽悠著脫光了,拍床戲了。
床戲的對手還是另一個女孩兒!
這種片子,也就歐洲人能玩的出來,比韓國的金基德還生猛。
蘇菲·瑪索剛出道的時候,不知道讓多少純情少男心碎。
這才是噱頭。
要比歐洲的商業片更有炒作點。
周大老闆還真是說得比唱得好聽。
他花錢。
他投資的電影勢必會有所側重。
也不可能每一部歐洲電影拿著劇本去紫微星環球申請資金,都能夠獲批,一定得有足夠的炒作點和噱頭才行。
不管什麼生意,都得是擦著黃、賭、毒的邊,這才是周大老闆為歐洲電影指明的正確方向。
像《阿黛爾的生活》這種級別的電影,連他這種閱女無數的人都會怦然心動,這才會成為吸引觀眾成為自家流媒體平台會員的動力。
【麻煩您動動手指,把本網站分享到Facebook臉書,這樣我們能堅持運營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