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5章 鄭氏父子的痛苦和抉擇!
「最後官兵還讓小人傳話給您,要讓你早日回去伏誅,大將軍,小人為您感到冤枉啊,您為國征戰大半生,戰功赫赫,就算太廣戰敗,您也斬殺十幾萬秦軍。」
「秦軍橫掃天下,何時承受如此巨大的傷亡,是您,是您讓秦軍吃盡苦頭,帶領我大蜀男兒打出大蜀男兒的血氣,讓秦軍不敢小瞧吾等蜀人!」
「可到頭來,您背負叛國罵名,慘遭滿門被誅,朝廷甚至連一句解釋的話都不願意聽,再說了,您雖然為秦掠奪糧草,但您掠奪的都是那些該死的世家士坤,也沒有殺一人。」
「朝廷處置不公,朝廷處置不公啊!」信使痛哭流涕的悽厲大喊,真心實意為鄭樂多感到不公。
「大將軍為了二十萬大蜀男兒的性命,不得不去掠奪糧草,並未叛國,朝廷焉能誅殺大將軍全族,我不服!」
「難道在朝廷眼中,五百萬石糧食比我們二十萬男兒的命還要珍貴嗎?」
「我等不服,勢要讓朝廷給一個說法,否則叛國又如何!」
「朝廷對我們不仁,休怪我們不義!」
軍中輿論風向很快就被帶動起來,越來越多的蜀軍將士指責朝廷處置不公,為鄭氏父子感到天大的冤屈,對朝廷也不由產生一絲絲恨意,同時也對自己的信念產生了懷疑。
這就是我們要保護的朝廷嗎?
這樣的朝廷值得我們拼命保護嗎?
蜀軍將士產生這樣的心理也不足為奇,因為鄭樂多是為了他們的性命,才與秦人合作,換一句話說,鄭樂多是他們的恩人,救命恩人,救命恩人大於天,如今救命恩人全家被朝廷所誅,如此焉能不恨朝廷。
鄭樂多軟弱無力的跪在地上,心中有後悔有無奈,後悔與秦合作,無奈不得不與秦合作,方才導致今日之局面。
這時,癱軟在地的鄭飛悲痛欲絕的對著鄭樂多悽厲喊道:「父親,降秦吧,孩兒寧願與秦為伍,也不願為這個狗屁朝廷效力了!」
兄弟被殺,娘被殺,叔伯被殺,這讓年少熱血的鄭飛無法忍受!
「閉嘴!」鄭樂多忍著悲痛厲聲斥道,隨後又無奈道:「這事怪不得朝廷,只怪秦人奸詐陰險,設此計坑害老夫!」
他已經陷入兩難之境,不繼續為秦效力吧,秦軍會殺掉戰俘營內的十九萬蜀軍戰俘,且大蜀朝廷也不會接受他,繼續為秦效力吧,又會使他乃至二十萬戰俘與大蜀朝廷結仇結怨。
無論怎麼選擇,都無法得到兩全。
「你現在還為朝廷說話,朝廷殺了我們全家啊!」鄭飛怒吼道!
鄭樂多連連搖頭嘆息:「那又如何呢,罪在秦人,罪在老夫打了敗仗,老夫唯一的錯就是打了敗仗,才有今日.」
鄭飛痛苦不已的捂著臉,輕聲抽泣著,周邊的蜀軍將士也都心中沉重。
場面開始安靜下來,安靜無聲,仿佛萬物靜止一般,不知過了多久,鄭樂多緩緩從地上起身,慢慢走到已經哭成累人的信使面前。
「這件事不怪你,你下去休息吧!」鄭樂多對著信使說道。
此時鄭樂多的臉上已無悲痛之色,表情平淡如水。
「多謝大將軍!」信使重重叩首行禮。
鄭樂多目光看向周邊的蜀軍將士,開口道:「幫老夫把這些首級埋了吧,在立一塊木牌,刻上鄭氏之墓!」說完這句話,鄭樂多轉身離去,逐漸消失在將士視線中。
相對於鄭樂多極深的城府,鄭飛就顯的很嫩,鄭樂多走後沒有多久,他就因為悲傷過度,暈倒在地。
鄭樂多回到了帥帳,坐在帥位上陷入沉思,經過思考與決然,鄭樂多最終決定,先為秦軍湊齊五百萬石糧食,等秦軍將二十萬戰俘全部釋放,他就一個人去巴都城下自刎謝罪!
至於鄭飛去處,他也考慮好了,得去百越生存。
為何這麼安排鄭飛的去處?
一、鄭飛正值熱血之年遭遇此難,心中勢必怨恨蜀朝廷,他一死,鄭飛會更痛恨蜀朝廷,而蜀朝廷也有可能忌憚鄭飛報復,殺之而後快!
二、鄭飛不禁會痛恨蜀朝廷,也會痛恨秦王朝,秦王朝有可能會為了斬草除根,下達通緝令,逼迫各國抓捕鄭飛,屆時各國迫於秦王朝壓力,定會進行搜捕。
或許以鄭飛實力,很難被抓,可九州再無他的容身之所。
三、鄭飛在鎮守百越邊境期間,雖然殺的百越人聞風喪膽,但百越人並不痛恨鄭飛,反而崇拜鄭飛這個強者。
九州無他容身之所,百越崇拜他這個強者,進入百越生存自然是最好的選擇。
「希望老夫的死,能夠讓這一切恢復平靜吧!」
鄭樂多輕輕一嘆,眉宇間帶著淡淡憂愁之色的閉上眼睛,開始閉目養神.
與此同時,五里外的秦軍帥帳!
帥帳左偏帳內,楊忠與楊無站在一副疆域圖前,這幅疆域圖正是大蜀王朝蜀中郡的疆域圖,兩兄弟盯著這疆域圖遲遲不肯移動目光,似乎想將整個蜀中郡的地勢要害記入腦子。
事實上,他們也的確在記這些,這是身為將軍必須要做的事。
「巴都距離太廣五百里,真是近在咫尺!」楊無看著看著疆域圖不禁出聲說道。
「蜀道難,難如上青天,看似五百里路程,實則要走一個多月,也不知能否將二十萬蜀軍戰俘化為己用,要是能夠化為己用,我們攻破巴都就能大幅度降低我秦軍傷亡!」楊忠神色略顯凝重的說道。
收服蜀軍戰俘化為己用的目的就是降低秦軍傷亡,如果不用戰俘打仗,秦軍也一樣能攻下巴都,但如此一來,秦軍攻打巴都定會付出極大的傷亡代價,這不是楊忠想看到的。
這不符合大秦王朝的利益。
「能收服最好,要是不能收服,才叫麻煩!」楊無神情也不禁變的凝重起來。
能收服自然是做好的,能夠降低秦軍傷亡,若不能,秦軍得分出一部分兵力盯著二十萬戰俘,稍微有一個不小心,秦軍將會腹背受敵,恐遭大敗。
(本章完)